第23章 王審知統一八閩

第23章 王審知統一八閩

李唐和馬存接到命令之後,迅速整軍出發。李唐帶着五千人馬直逼袁州,一路打造聲勢,宣稱要報之前兵敗之仇。袁州的吳軍頓時緊張不已,此時袁州並無名將鎮守,因此守軍一方面加強戒備,一方面向周邊的城鎮呼請支援,同時派人向徐溫告急。

而馬存帶着一萬人輕裝簡從,隱蔽而行,直奔袁州側後面的上高。由於李唐把吳軍注意力全部吸引了過去,因此馬存得以輕易到達了上高城。上高守將毫無防備,馬存很快就突入城中。馬存遵照馬殷的指令,沒有想長期佔領上高,而是俘獲了很多人口、財物而回。馬存一返回,李唐的軍隊也跟着撤回了醴陵。

徐溫接到報告,說楚軍劫掠了一番就退了回去,這才鬆了口氣。有人向徐溫建議進攻馬殷,徐溫搖頭拒絕。他知道要想攻進楚地,必須派出大量的軍隊才可以,還未必能獲勝。這幾年,吳軍和楚軍數次交戰,勝負各半。楚軍的戰力並不在吳軍之下,徐溫不願意冒險。如果他一旦陷入和楚軍的持久戰種,馬殷的姻親、吳越錢鏐就會趁機從東夾攻。這樣一來,吳國就危險。

再說徐溫沒有馬殷採取報復行動,而是儘快回到了揚州。徐溫回到揚州之後,知道朱瑾和李儼的私人關係不錯,兩人經常私下交往,關係親密,認為朱瑾之亂,李儼也是幕後策劃之一,就乾脆把李儼也一同誅殺了。

徐溫決定再度大開殺戒,把所有和這場叛亂有關的的人員全部開刀問斬。揚州城即將血流成河,將有成千上百無辜的生命慘死,徐知誥和嚴可求連忙挺身而出,對徐溫進行輪番勸諫:徐知訓平時胡作非為、十分不得人心,搞得揚州城民怨鼎沸,如果再度大行殺戮,必然會大失民心!徐溫聽罷,怒氣稍解,終於打消了大開殺戒的念頭。

殺戮過後,徐溫任命養子徐知誥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通判府事兼江州團練使。四子徐知諫任潤州團練使,接替徐知誥的職位。至於徐溫本人,仍然並不打算留在廣陵親自主政。徐溫繼續回歸昇州坐鎮,遙控指揮徐知誥。重大事務,徐知誥必須向徐溫進行彙報,一般事務,則由徐知誥自行處理。由此,徐知誥成了徐溫設定的繼承人。

徐溫在內部穩定之後,想要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一次擴張領土的勝利,以便增加他在國內的威信。於是徐溫把目標鎖定了吳國最弱小的鄰居,南邊的虔州、歸附朱梁的百勝軍節度使譚全播。

再說虔州經過幾番變亂后,虔州民眾聚集於譚全播府門前,懇請他出來主持大局。七十八歲的譚全播,這才勉為其難地接受了他二十七年前就可以擁有的位子。只是年已垂暮,只能據守小小百勝勉強守成,再沒有精力幹什麼大事了。

譚全播主政后,一方面繼續向朱梁依附稱臣,被朱梁冊封為百勝防禦使、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另一方面則悉心治理內政,讓百姓安居樂業,虔州總算回復了往日的和平與寧靜。

虔州位於南嶺的北側,境內崇山峻岭、人煙罕至,其軍事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在虔州的南方是南平王劉岩,虔州的西邊則是楚王馬殷,北邊是吳國,東邊是王審知的閩國,東北方面向則是錢鏐的吳越國。周邊有五大強悍的鄰居,實力都遠在譚全播之上,因此譚全播的處境十分惡劣。

由於閩國、吳越國等藩鎮,一向依附稱臣於朱梁。由於陸上通道被吳國阻擋,閩國和吳越國便經常通過虔州、取道潭州、荊南,再到中原,向朱梁進貢,因此譚全播和他們也關係不錯。

作為朱梁的死敵,吳國當然對此十分痛恨,徐溫忍耐了九年時間,一直眼睜睜地看着吳越、閩國把金銀財寶、衣帛物品源源不斷送給朱梁。朱梁方面則利用這些物資來加強軍備,攻打吳國。

徐溫便想利用現在的機會,奪取虔州,掐斷吳越、閩國向後梁的陸上進貢通道。為了奪取虔州,徐溫做足了很多功課,嚴可求老謀深算,提前用重金招募了一批虔州一帶熟悉山川河流的水工,用來作進軍的嚮導。

梁貞明四年、吳天祐十五年(918年)正月,徐溫任命左都押牙王祺為行營都指揮使,率領洪、撫、袁、吉四周之兵力,向虔州進軍。由於徐溫不希望那些戰績多威信高的老將再建新功,再增加聲望和實力,所以特別提拔了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親信小將王祺當主帥。

同時徐溫也沒動用自己的主力大軍,而是抽調了鎮南鎮(總部洪州,前節度使劉威已在三年前病死,另一老將劉信繼任)的洪、撫、袁、吉四州各地駐軍歸王祺指揮。這樣一來,徐溫在開拓疆土之時,順便削藩。

在那批重金招募的水工引導帶領下,吳軍從小路潛入虔州,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虔州,虔州守軍卻沒有察覺。嚴可求制定的隱蔽作戰計劃非常成功,譚全播毫無防備,直到吳軍突然出現在虔州城下,城中守軍才知道大敵已至。

形勢雖然危急,但譚全播畢竟是沙場老將,很快進行全城緊急動員,加強防備,準備長期固守虔州。王祺並不算是什麼名將,而虔州城險峻堅固,譚全播軍事經驗極其豐富,吳軍連續攻打了半年之久,依然無法攻克虔州城。

久攻不下,吳軍出現了大問題,可怕的瘟疫開始侵襲整個吳軍,大量將士身染瘟疫,死亡一直伴隨着吳軍。主帥王祺竟然也身染瘟疫,再也無法指揮作戰。不久之後,王祺病死。吳軍頓時群龍無首,一片混亂。

但是徐溫對奪取虔州志在必得,當然不會輕易撤軍。王祺死了,並沒有動搖徐溫的決心。很快徐溫再度作出調整,任命鎮南軍節度使劉信為虔州招討使,取代王祺之職,張宣、高審思為裨將,率兵增援虔州境內的南吳軍。

劉信也是楊行密時代留下來的老將,是兗州中都縣人。原本是盜賊出身,因戰敗而逃到揚州投奔了楊行密,屢立戰功,深得楊行密所信任重用,升他做了將領。

劉信是一個大大咧咧的粗人,好喝酒,而且喝醉后就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楊行密把劉信叫來議事。沒想到他正好喝醉了,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楊行密不悅,罵他不該酗酒誤事。劉信大怒,抓起一把劍就朝楊行密擲了過去。楊行密安然無恙,劉信則一扭頭轉身跑了。

楊行密的左右一看,光天化日下,竟敢行刺大帥,事不成還想畏罪潛逃。於是要去追捕劉信,治他的罪。楊行密卻攔住了他們,笑道:「劉信怎麼可能是背叛我的人?他只不過喝醉了撒酒瘋,等明天酒醒自然就回來了。」第二天,劉信果然回來道歉,楊行密則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對他的信任一如既往。

張宣、高審思,均是少年時就跟隨楊行密的軍校,以勇猛而著稱。在名將薈萃的吳軍,劉信、張宣和高審思一直毫不起眼。但是楊行密時比劉信他們強的老將多已過世,沒過世的也被有意壓制。

劉信的地位就慢慢突出了起來,所以他的形象在徐溫眼中,也漸漸變得不那麼順眼。這次用他打虔州,實在是有些不得已。不想歪打正著,但讓他們展現了一番精彩表演。劉信率兵星夜疾馳,很快進入虔州。

譚全播畢竟已年過七旬,做事過於穩重持重。正逢吳軍發生瘟疫,主帥王祺染病而死的時候,譚全播沒有乘機出城發動襲擊,而是繼續一門心思固守虔州,結果等來了比王祺更加厲害的劉信。

雖然虔州城號稱堅固,但也架不住吳軍的三番五次攻擊,譚全播乘吳軍群龍無首之時,分別向其他三個鄰居發出了緊急求援。

虔州的鄰居除了吳國外,還有嶺南、楚、閩和吳越,嶺南和虔州的關係一向很敵對,所以譚全播同時向閩國、吳越和楚國求救。鑒於虔州在軍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鑒於三方和吳國都存在敵對關係,也鑒於閩、楚和吳越之間的友好關係,楚軍、閩軍和吳越全部答應了譚全播的請求,三方共同發兵虔州,救援譚全播。

馬殷在接到譚全播的救援信之後,沒有猶豫,

立刻派遣捉生都指揮使張可球率一萬餘人,進駐虔州西部的古亭鎮。閩軍方面,王審知派遣一支軍隊駐紮虔州東部的于都縣。

王審知是秦名將王翦的後代,琅琊王氏士族。其五代祖王曄為固始令,善政很多,民愛其仁,勉留之,因遷家於此,遂世為固始人。他兄弟三人,長兄王潮,次兄王審邽和他自己。王審知少年喜愛讀書,周禮之書無不皆覽,韜鈴之術尤所精緻,與昆仲游,未嘗不以文武之道誠助焉。他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因而,少年時期就名聞鄉里。

唐朝末年群雄並起,中和元年(881年)秋,安徽壽州的王緒率軍佔領了光州。中和五年,王緒攻陷固始,聽說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勇猛有才,便召到軍中,讓王潮擔任軍校。不久,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派遣孫儒、劉建鋒、馬殷等人率軍攻討王緒。

馬殷在光州城下打敗王家兄弟,王緒被迫率部五千人退出光州。王緒隨後渡江南下,經過洪州、虔州,進入八閩。接着連陷長汀、漳州等地,有部眾數萬人。王審知兄弟跟隨王緒同時進入,這時他才二十五歲。但是王緒為人多疑,他把凡是有才能的部將,都找借口殺掉,王潮十分害怕。王潮便遊說諸將,挑選數十名壯士,埋伏竹林里,將王緒擒獲並囚禁軍中,不久王緒自殺。王緒死後,諸將擁戴王潮為首領。

光啟二年,觀察使陳岩任命王潮為泉州刺史。王潮接任后,兄弟三人同心協力,積極整頓軍隊。王審知更上能與士兵同甘共苦,凡部伍勞逸,王審知皆陌視,士未食,不親匙筋;士未飲,不近杯水」。由於王審知平易近人,關心士卒,在軍中有很高的威信。正是在他的「三令五申」和身教之下,這支十分渙散的隊伍,才變得「彎弧而兔伏窘驚,舉刃而冰消瓦解」。

王氏兄弟特別注意和百姓的關係,一方面,「招懷離散」不遺餘力;另一方面,「均賦繕兵」都力求公允。同時嚴明紀律,「殺殺為止」,所過州縣,「秋毫無犯」。因此王審知兄弟進入閩地不久,便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此後王審知兄弟率軍開往沙縣,在途中有泉州人張延魯等走到軍前挽留他們,希望能留下來為民除害。王審知對王潮說道:「春秋所以伐罪弔民,今闔府之來,其可違乎?宜詢而撫之。」於是王潮把隊伍開到泉州去。經過一年的苦戰,終於在光啟二年八月攻下泉州城,誅殺泉州刺史廖彥若。這時,觀察使陳岩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上疏請求唐廷委任王潮為泉州刺史。

大順二年,陳岩病危,作書給王潮,希望他來福州,授以軍政。王潮未至,陳岩即病逝。陳岩的妻弟福州護軍使范暉,自稱留後。范暉「驕侈,失眾心」,陳岩的舊將多與王潮友善,聲稱可以攻打范暉。不滿范暉的陳岩舊部,紛紛跑到泉州投靠王氏兄弟,出謀獻策,向王潮建議如何進取福州。

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派從弟王彥復為都統、三弟王審知為都監,攻打福州。范暉向威勝節度使董昌求援,董昌派溫、台、婺州之兵五千人救援。王審知等人要求班師,被王潮拒絕;又請求王潮親自前來督戰,王潮回復道:「軍隊打光了,再去招兵買馬;大將用盡了,再提拔將領;大將再陣亡了,我就親自上陣攻城。」

於是王審知等人并力攻城,最終在景福二年攻克福州。范暉棄城逃跑,被部將殺死。汀州刺史鍾全慕舉州來降,福建各地勢力紛紛歸附。由此王潮佔有來閩、嶺五州的地盤。王審知為了籠絡人心,便厚葬陳岩並撫恤其家屬,使一大批陳岩屬部都能安下心來。

此戰之後,王氏軍聲大震,傳檄四方,遠近州縣紛紛策應。建州徐歸范、汀州鍾全慕以及其他各處游散的力量,不下二十餘部,都不攻自下,相繼歸順。乾寧年間,唐昭宗任命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潮以王審知為副使,王氏兄弟佔有福建全境。

王審知相貌雄偉,體魄健壯,隆額方口,常騎白馬,軍中稱他為「白馬三郎」。王潮對王審知要求嚴格,對其失誤,動輒加以鞭打。王審知都默默忍受,毫無怨言。乾寧三年(896年)三月,唐廷升福州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決定不傳位兒子,任王審知為副使。

不久,唐廷又封王潮為檢校尚書右僕射。乾寧四年,王潮病重,他捨棄自己的兒子王延興、王延虹、王延豐、王延休,而委任王審知掌管軍政事務。乾寧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王潮去世,王審知讓位給二哥王審邽。王審邽認為王審知有功,推辭而不接受。

王審知於是繼位,自稱福建留後,並上表告知朝廷。光化元年春三月,被唐朝冊封為威武軍節度留後、檢校太保、刑部尚書。接着又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尚書省右僕射、威武軍節度使,兼任三司發運使。至此,王審知正式接替了王潮,掌握了福建的軍政大權。

王審知又任命王潮的兒子王延興為福建觀察副使,暗示以後有可能以王延興為接班人。王審知順利繼位,還同母親董氏仍然健在有一定關係。王氏兄弟十分孝順,母親健在時,不會做出令母親傷心的事。隨同一起來到福建的固始族人鄉親,也斗基本上都支持王審知。

王審知繼位之後,擺在面前的頭等大事,自然是把局勢穩定下來。連年混戰,百姓們備受蹂瞞,極目千里,不見人煙的情景,是王審知所親歷過的。王審知採取了各種積極的措施,很快把局勢穩定了下來。他說道:「大丈夫如果不能安民濟物,豈不是勞虛一生嗎?」

閩西的黃連洞饑民,因為受到了當地惡吏的欺凌,於是聚集二萬餘人圍攻長汀。王審知親統大軍來到該地,他嚴禁誅殺,親自去詳細了解情況。等他摸清了引起的變亂原因之後,安慰饑民道:「這是惡吏造成的,你們百姓有什麼過錯?!」在王審知感之以恩、綏之以德的撫恤之下,數以萬計的饑民放下了武器。他不折一兵一將,而收到了「干戈息而民心定」的效果。由於王審知能「招懷離散」,「勵精為理,強者抑而弱者撫,老者安而少者懷,使之以時,齊之以禮」,使得「吏民悅服」,人心歸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章 王審知統一八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