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平蠻亂馬殷嫁女

第29章 平蠻亂馬殷嫁女

晉王李存勖在北方南征北戰之際,楚王馬殷正在準備嫁女兒。由於馬殷嫁到南漢做了皇後娘娘的大女兒賢德之名遠揚,吳越王錢鏐聽說之後,便打算為自己的十四子錢傳琇,向楚王馬殷求親。一則是親上加親,之前錢鏐的表妹華蓮女嫁給了馬殷為夫人。二則也是想加深彼此間的關係,畢竟雙方有衣一個共同的敵人楊吳。三則對於錢鏐來說,他的通往中原的道路由於北面和西面都被楊吳佔據,無法通過。因此他只能南下閩,轉道南漢,再進入楚地,過荊南到中原馬殷所佔據的潭州是錢鏐的必經之地。如果能和馬殷關係緊密,則可以東西呼應,對付楊吳,雙方這幾年也確實配合過多次,效果還不錯。

錢鏐的使者很快來到潭州,拜見馬殷,遞上了錢鏐的書信,表達了錢鏐想迎娶馬殷的二女兒為錢鏐十四子妻子之意。馬殷聽完之後,沒有立刻答應,讓使者先回驛館休息。

等使者走後,馬殷便問高郁道:「先生,你以為此事如何?」高郁思索了一下,說道:「吳越對於我們來說,畢竟相距甚遠。雖然說可以結盟共同對付楊吳,然而這幾年來,卻沒有得到很大的效果。當然此事能成的話,自然最好,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強。楚越關係緊密,多少對楊吳有些壓力。因此此事請王爺自己拿主意就是,高某以為成自然好,不成對我們也無大害。」馬殷點點頭,說道:「那本王回去和王妃商量商量再定。」

馬殷回到後宮,便對王妃文香說起了錢鏐求親之事。馬殷的二女兒麗梅是文香親生,文香自然不願意把親生女兒嫁去那樣遠的地方。上次劉岩求娶艷梅,文香就不肯答應。何況這次是親生女兒,而且嫁的地方更加遙遠。文香便一口回絕了,馬殷一向寵愛文香,對於後宮之事,都聽從她的意見。此刻見她不肯,便也不再多說。

正在此時,麗梅也聽說了此事。她知道母親對自己疼愛有加,肯定不會同意,便過來探聽父母的商量。她在門外聽到文香果然不肯,就走了進來。文香見了她進來,便說道:「女兒,你來得正好。我和你父王正在商量你的婚事,剛好聽聽你的意思。」文香自然想着,這個女兒自己從小嬌生慣養,應該也不願意遠嫁。

麗梅向馬殷和文香見禮后,說道:「父王、母妃,你們剛才的話,女兒也聽到了一些。碩實話,女兒本來也不想嫁去那樣遠的地方。因為一旦去了,此後山高路遠,這一生想見一面就難上加難。母親捨不得女兒,女兒也捨不得你們。可是錢王不遠千里求親,也是一番美意。女兒覺得不便拒絕。」

文香大為驚訝,說道:「女兒,你既然知道,為何還要如此說?就算你不嫁,也不會影響你父王和錢王的關係,畢竟華夫人就是錢王的表妹,雙方已經是姻親了。」麗梅說道:「母妃,正因為如此,女兒才認為不要拒絕。華夫人為了兩國友好能遠嫁過來,我為何不能嫁過去?反正遲早要出嫁,如果能替父王分憂,女兒心甘情願。再說大姐不是也遠嫁廣州了嗎?現在嶺南漢國和我們不就免除了刀兵之爭,化干戈為玉帛了。我想以大姐為榜樣,為楚越做點事,能親上加親,不是更好嗎?」

文香說道:「你就是說破天,我也不會同意。過幾日,讓你父王把潭州年輕的文臣武將找來,任你選擇。你看如何?」麗梅說道:「母妃,你要是不同意,難免會惹人非議。別人會說你偏心,大姐不是你親生的,你就同意她遠嫁。我是你親生的,你就不同意。」文香怒道:「你這丫頭,怎麼說話的?當初你姐出嫁,我也是勸了她半天。是她堅持要去,這關我什麼事?」

麗梅說道:「母妃,我們自然知道是大姐自願要去的。可是外人哪裏會知道?他們只會看結果。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就算父王出面作證,也只能是讓這些人表面不說,私下議論紛紛。」文香一時語塞,只得看了看馬殷,希望他能勸說。馬殷想了一下,對文香說道:「我看女兒說的也有理。既然女兒願意,也算是她的一片孝心。我們就成全她,你看如何?」

文香見馬殷也同意,只得說道:「你們父女倒是一條心了?那你們定吧!我不管了。」說完,起身就回房去了。麗梅急忙朝馬殷努努嘴,示意他去勸慰。馬殷點頭,跟着文香入內。接着勸解了大半天,才說服了文香。

次日,馬殷便在王宮召見錢鏐的使者,告訴他,自己答應了吳越王的求親,數月之後,就會派人送小姐去杭州。請吳越王安排人迎親。使者拜謝過馬殷,隨後兼程回去,向錢鏐稟告。錢鏐得知,大喜過望,急忙按照馬殷的要求,做好迎娶準備,同時派人迎親。

馬殷正在準備女兒出嫁之事,不想接到邵州急報,說是敘州和辰州的蠻族又聯並侵犯。原來上次呂師周主要打擊的是潘金盛和楊再思兩伙飛山蠻,他們損失慘重,因此被迫歸附。而另外兩個飛山蠻頭領宋鄴和昌師益卻是主動歸降,因此實力沒有損失。他們雖然接受了馬殷的任命,依然心有不甘。

於是宋鄴和昌師益再度聯手,發兵攻打邵州。馬殷勃然大怒,便令姚彥章率領精銳大軍前去平叛,並讓王仝、馬希振、張少敵等人隨行相助。姚彥章不敢怠慢,當即率軍出發。

數日之後,姚彥章趕到邵州。姚彥章查看完敵情,見宋鄴所部和昌師益所部相距甚遠,一個在邵州的城西,一個則在城南。於是姚彥章召集眾人,說道:「我看兩股蠻兵雖然名義上是聯合進犯我們,實則上各懷鬼胎。他們的大營相距很遠,我們可以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眾人自無異議,願聽從姚彥章的指揮。

姚彥章雖然判斷自己在攻打昌師遠的時候,宋鄴不會出兵。但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令張少敵率領少部分士卒,埋伏在宋鄴和昌師益的之間,以防萬一在攻打昌師益的時候,宋鄴發兵來救。但是兵力不會太多,一旦遇到襲擊,他們必定會趁機返回。接着姚彥章留下部分精銳交給馬希振,讓他負責守城,以防蠻兵偷襲。

姚彥章和王仝則帶着主力,兵分兩路,去夜襲昌師益大營。眾人遵命而去。到了夜間,姚彥章和王仝率主力直攻昌師益。蠻兵想到近來一直老實呆在城中的楚軍會出來,因此防備極為鬆懈。很快姚彥章的精銳士卒,摸到了昌師益的大營附近。隨着姚彥章一聲令下,火箭紛紛射向了昌師益的營寨。

不多時,昌師益的大營火光衝天,濃煙滾滾。蠻兵一陣大亂,紛紛逃出營寨但是楚軍早已守候在外面,出來多少就被擒殺了多少。姚彥章等到火勢將息,便揮軍掩殺進去。蠻兵哪裏能組織有效的抵抗,片刻間潰散。昌師益見狀,知道敗局已定,無法挽回,即在親軍的護衛下,衝破楚軍的包圍圈,逃回辰州。

那邊的宋鄴看到昌師益的營寨起火,知道他們遇到了楚軍的偷襲。宋鄴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懂的,於是他急忙派軍去增援,當然人數不多,只有近萬人。畢竟這是昌師益的事情,他也就是儘儘道義而已,沒有盡全力來助。宋鄴想到這時的援兵及時出發,直奔昌師益大營。不料他們走到半路,就遇到了張少敵的伏兵。援兵頓時大亂,黑夜之中又搞不清楚楚軍有多少人,嚇得援兵立刻轉身而回。

宋鄴見楚軍再半路設伏,心想他們主力已經出城,這倒是給他攻克邵州創造了機會。於是他不再去救援昌師益,而是親自帶着主力直奔邵州城下。到了城下,他見城頭上,果然沒有什麼人來回巡視。便令蠻兵靠近城牆,準備爬城。

正在此時,城頭上突然亮出無數火把,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城腳的蠻兵全部暴露在火光之下。昌師益大驚失色,情知中計,急忙下令後退。可是為時已晚,城頭上箭如雨下,滾木擂石紛紛落下,蠻兵傷亡慘重。

宋鄴無奈,只得收拾殘兵回營。剛走到營門前,突然一聲響,箭如飛蝗,從寨里射來。原來姚彥章打敗昌師益之後,並沒有去追趕,而是繞道而行,佔據了宋鄴的大營,等着他返回。蠻兵措不及防,再次大敗。宋鄴見已無力回天,只得逃回了敘州。

此戰之後,宋鄴和昌師益實力大損,不得不再次表示歸附。馬殷也不為己甚,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依然任命他們為兩州刺史,只是警告他們,如果再敢興兵作亂必定滅了他們全族。宋鄴和昌師益得到馬殷如此寬待的處理,發誓不再侵犯,永聽號令。

馬殷在處理完此事之後,這才派長子馬希振率領一隊精銳之師護送女兒遠嫁吳越。由於吳楚依然敵對,送親隊伍只能走嶺南,先到廣州。廣州的劉岩和皇后馬艷梅得知妹妹經過,自然是盛情款待。馬皇后留哥哥和妹妹住了數日,才灑淚送別。

馬希振帶着隊伍離開廣州,取道閩國,在泉州和吳越國的迎親隊伍相會,之後兩軍聯合護送,一路平安的抵達杭州。錢鏐自是親自到城門迎接,把馬家兄妹安居在美麗的西湖旁邊。數日之後,錢鏐為錢傳琇和馬麗梅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此後楚越之間,親上加親,來往更加密切。錢鏐便想趁機攻打吳國,奪取更多的地盤。因為此時吳國內部出了大事。

吳武義二年(920年)、梁貞明六年五月吳王楊隆演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徐溫聞聽了楊隆演的病情,立即從昇州急馳趕到廣陵,和朝臣們商議王位繼承人的事宜。有一官員想迎合徐溫,便對徐溫說道:「昔日三國蜀先主劉玄德曾對武侯諸葛亮說,如果子嗣不才,你可取而代之!」當然他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徐大人你也可以取代楊氏,自己當吳國的皇帝。

能當皇帝,這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大誘惑。古今以來,為了皇位,不知道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還得之不到。因此這對徐溫來說,自然也是一個誘惑。但是徐溫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他不想當朱溫,他要當曹操。

要當吳國的皇帝,徐溫想當的話,實在簡單,等楊隆演一死,他就可直接改朝換代,南面稱帝。但徐溫卻沒有這個打算,他只想繼續把持朝政,繼續培養自己的勢力。等待時機成熟,讓自己的子孫去謀權篡位,自己就不會背上罵名。

徐溫正色回答道:「如果我真想奪取王位,早在當年誅殺張顥時,就可以奪取。何必等到現在,哪怕楊家沒有男性,我們也要立楊氏的女性為王,再敢妄言者,殺無赦!」他這樣一說,自然再無人敢多嘴。

楊行密共有六個兒子,除去長子楊渥和次子楊隆演外,還有三子楊濛、四子楊溥、五了楊潯和六子楊澈,另外楊隆演還有一子楊繼明。王位繼承人只能從楊濛、楊溥、楊潯、楊澈和楊繼明等五人中產生。楊濛自然是不能選擇,楊繼明年紀太小,楊潯不久前剛去世。徐溫經過仔細考慮,最後決定選擇楊行密的四子楊溥繼位為吳王。

五月二十八日,楊隆演去世,結束了他十二年的傀儡吳王生涯,也結束了他二十四歲的生命。楊溥,楊行密的第四個兒子,時年二十歲。楊溥能當上吳王,自然是徐溫的私心作祟。無論是年紀還是能力,楊溥都小於兄長楊濛。但是,楊溥的性格和楊隆演一樣懦弱膽小,正是徐溫所需要的人。

六月,楊溥在揚州就任吳國王之位。徐溫有擁立之功勞,勞苦功高,當然得陞官晉爵。新任吳王楊溥把昇州升為金陵府,任命徐溫為金陵府尹。金陵府成了吳國的第二大城市。楊溥任吳王第二年,按照慣例,改元為順義,為南吳順義元年。

順義元年(921年)十月,徐溫要求楊溥到南效進行祭天儀式。有人說道:「現在禮樂還沒有準備好。況且唐朝在南郊祭祀時,耗資巨萬,現在也辦不到。"徐溫怒道:「哪有做了王者,而不去祭祀上天的!我聽說侍奉上天貴在心誠,多耗費又有什麼用呢?每當唐朝在南郊祭天,打開南門時,都要用一百斛油脂灌大門的樞紐,這都是衰世揮霍無度的弊病,怎麼能效法呢?」徐溫發怒,誰也不敢再反對,當然楊溥也不敢。

十二日吳王楊溥在南郊祭天,並以太祖配享。十三日,實行大赦。楊溥隨即進行一些任命,封徐溫為太師,嚴可求被封為尚書右僕射。徐溫的養子徐知誥,被封為同平章事,兼江州觀察使。

徐溫隨後派人向吳越王錢鏐通報吳國的新王繼位,並表示願意繼續修好。錢鏐見吳國內部穩定,無瑕可擊,也只得放棄了進攻吳國的打算。徐溫又派人去太原,請晉王李存勖登基稱帝。因為他感覺李存勖有可能滅了朱梁,不如事先交好。

再說李存勖平定成德之後,群臣繼續勸進,已經不止一二次。之前因監軍張承業,大力諫阻,這才拖了下來。這時張承業已死,晉王李存勖雖然哀傷不已,心中卻帶着三分喜意。左右看出隱情,加上吳國勸進,因次群臣再次上表請晉王稱帝。

五台山的僧人,又獻上古鼎,稱是祥瑞之兆。晉王於是下令設置百官,在河東、魏博、易定、鎮冀四鎮判官中選拔前朝的士族,想任命為宰相。河東節度判官盧質名列榜首,盧質堅決辭讓,請求讓義武節度判官豆盧革、河東觀察判官盧程來充任。於是晉王馬上召見豆盧革和盧程,並拜他們為行台左右承相,任命盧質為禮部尚書。同時派河東判官盧質為大禮使,就在魏州牙城南面,築起祭壇,以便行即位之禮。

四月二十五日,晉王李存勖登上祭壇,祭告上帝以及山川神靈,隨即登上皇帝位,國號依然為大唐。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同光。李存勖任命行台左丞相豆盧革為門下侍郎、右丞相盧澄為中書侍郎並同平章事、中門使郭崇韜、昭義監軍使張居翰一起為樞密使,判官盧質、掌書記馮道為翰林學士。

李存勖又以魏州為興唐府,建東京;又於太原府建西京,以鎮州為真定府,建北都。以魏博節度判官王正言為禮部尚書,行興唐尹;太原馬步都虞候孟知祥為太原尹,充西京副留守;潞州觀察判官任圜為工部尚書,兼真定尹,充北京副留守;皇子李繼岌為北都留守、興聖宮使,判六軍諸衛事。此時,唐國擁有凡十三節度、五十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章 平蠻亂馬殷嫁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