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南唐再度攻建州

第79章 南唐再度攻建州

按照正常做法,王延政應該迅速進入福州城,主政閩國事務,穩定閩國局勢。王延政順應大家的要求,擔任了閩國的新皇帝,把殷國改回閩國,年號繼續使用天德。對於入主福州城一事,王延政卻拒絕了。

按理來說,福州作為閩國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無可爭議是閩國的第一大都市,也是閩國的都城。作為閩國的新任皇帝,自然要在都城工作和生活。

王延政有自己的想法,目前南唐大兵壓境,對建州城虎視眈眈。如果自己貿然離開建州,很有可能會被南唐軍再次乘虛而入。而且他在福州城的根基並不穩固,很難保證福州不會再出現第二個「朱連集團」,還是呆在建州比較保險。

王延政拒絕了閩國官員的建議,繼續呆在建州城,直到把南唐軍趕出閩國為止。至於福州城,王延政改名為南都,表示福州城仍是閩國都城之一。

王延政不願意入主福州城,應該安排忠誠可靠的心腹親信駐守福州。否則一旦福州發生變故,建州將腹背受敵,閩國將遭受滅頂之災。王延政也深知福州城的重要性,對於駐守福州的人選問題,王延政的確十分重視。他精心挑選了兩位候選人,分別擔任福州刺史和福州城鎮遏使。

王繼昌,王審知的孫子,王延政的侄子,曾經在王延政的殷國擔任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但此人暗弱嗜酒,不恤軍士,就是一個無能之輩。王氏家族第三代當中的那些有才能的,如王仁達、王繼業、王繼嚴等都已經死於內亂,剩下的都是不成器的豚犬類人物。

即便如此,王延政還是本着自家人比較放心的態度,讓王繼昌擔任福州刺史之職。當然,王繼昌也就是王氏家族在福州城的象徵性人物,要靠這種紈絝子弟鎮守危機潛伏的福州城,那是不行的。王延政又選派了一位親信將領,率兵跟隨王繼昌一起入駐福州城,主要任務是控制福州城的軍權,確保福州城的穩定。

這個人就是黃仁諷,他是建州浦城人。此人少年時就武藝出眾,任浦城鄉兵。因屢立戰功,被王延政任命為飛捷軍指揮使,是王延政手下無可爭議的心腹將領。關鍵時刻他被王延政委以重任,任命為福州城鎮遏使,負責率兵控制福州城。一個是親侄子,一個是親信將領,這種組合讓王延政覺得十分安全和可靠。

當了閩國新皇帝的王延政十分興奮和愉悅,一方面自己駐守建州,嚴陣以待南唐軍的到來。另一方面則派遣侄子和親信牢牢控制福州城,為建州提供幫助和支援,局面對於王延政來說十分有利。至於那位成功誅殺朱文進和連重遇,為王延政攻取福州,立下頭號戰功的閩國孤膽英雄林仁翰,王延政似乎遺忘了。

林仁翰來到建州城面見王延政的時候,王延政居然冷漠相對,給林仁翰是極其吝嗇的賞賜。林仁翰對此毫無怨言,他誅殺朱文進和連重遇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陞官晉爵,他對王延政的這種冷漠態度已經徹底失望。最終,林仁翰選擇了隱退山林,再也沒有出現。

王延政沒有展現出那種撥亂反正、收拾破舊山河的能力,相反不斷地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和措施。這種機會對於南唐來說,是再也不能錯過的,他們已經勵兵秣馬、準備捲土重來,不再給王延政改正錯誤的任何機會。

天德三年二月,初戰稍稍受挫的查文徽向李璟發出緊急求救信號,要求大力增兵。要說還是查文徽的面子大,李璟對於他手下這幫文學好友是相當寬容的。接到查文徽的信號之後,李璟二話沒說,立即開始軍事總動員,以驚人的速度再次集結了大量兵馬,向閩國建州進軍。

相比第一次的出場陣容,南唐這次出兵的出場陣容強悍了許多。天威都虞侯何敬洙被任命為建州行營招討馬步都指揮使、將軍祖全恩被任命為應援使、將軍姚鳳被任命為都監,三員將領各率數千兵馬疾馳增援查文徽。

加上前期駐紮在建州的查文徽和邊鎬,南唐在建州城附近已駐紮屯集了五路大軍。李璟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閩國一口吃掉。面對南唐的大兵壓境,王延政顯得胸有成竹、淡定自若。一方面,王延政早已要求福州調派一萬五千名精銳將士增援建州城,另一方面,王延政派遣建州名將陳望率領數萬建州精銳將士出城迎敵,拒南唐軍於國門之外。

對於王延政的這兩手安排,看來十分有效。福州城迅速向建州派出援軍,陳望的建州軍在阻擊南唐軍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名將眾多的建州軍中,陳望的知名度雖然並比上不陳誨、林仁肇等人,但也是一位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將領。

何敬洙、祖全恩、姚鳳率領的南唐援軍,進入建州境內,很快同查文徽的軍隊會師,從崇安進軍抵達赤嶺。陳望聞訊,立即率兵駐紮在赤石以南的建陽溪。他在建陽溪南岸,安營紮寨、修築防禦工事,嚴陣以待,阻擋了南唐軍隊進軍建州的去路。

陳望選擇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地形,採取了一個實用有效的戰術。如果南唐軍主動進攻,陳望就會選擇南唐軍涉水半渡建陽溪的時侯發動攻擊。如果南唐軍按兵不動,那麼他也按兵不動,直至把南唐軍耗走退兵為止。

因為陳望很清楚,以自己的那點兵力,要想正面徹底打退南唐軍隊,難度實在太大。但是好在佔據了一個有利地形,採取以靜制動的戰術策略,打消耗持久戰。南唐軍隊畢竟遠道而來,軍隊糧草消耗十分嚴重,只要自己能在建陽溪南岸堅守三、五個月,估計南唐軍隊就得走人。陳望的這一戰術相當高明,搞得南唐軍隊相當難受。

何敬洙、祖全恩、姚鳳畢竟是武將出身,論沙場作戰經驗,明顯強於查文徽、臧循等文人。他們自然能看出陳望的戰術意圖,所以他們也採取了按兵不動的策略。於是,赤嶺附近的戰場局勢出現了奇怪的一幕,南唐和閩國軍隊隔水相峙,雙方都按兵不動、互相觀望,都等著局勢的突然變化。

經過半個多月的隔岸對峙,局面仍然沒有任何變化。這種局面對於閩國來說,是絕對有利的。只要陳望再堅持兩、三個月,南唐軍隊可能就要主動後撤。在這關鍵時刻,局勢突發變故。

閩國軍隊的主帥雖然是陳望,卻不是陳望一個人說了算,因為軍隊中間還有一位王延政安排的監軍。自從朱文進和連重遇發動兵變之後,王延政也變得疑神疑鬼,即使建州本土將領陳望出戰,王延政也不太放心,還是安排了一位心腹親信當監軍,主要任務就是監督陳望。

當然,王延政要派監軍也無可厚非,監軍的工作也就是監督下陳望平時的言行舉止,不要真的出現意外情況。但是王延政派遣的這位監軍很有問題,居然是建州百姓人人恨之入骨的楊思恭。楊思恭對閩國的巨大危害,一直在持續著。

王延政時期,潘承佑和楊思恭是王延政的兩大心腹重臣。兩個人正好是一正一反,一個是正直賢明的潘承佑,一個則是奸佞狡詐的楊思恭。但是正直賢明的潘承佑被王延政打發回家了,而奸佞狡詐的楊思恭卻被王延政無比信任,委以軍國大事。

原本楊思恭的危害主要是在國內,他以幫助王延政擴充國庫的名義從平民百姓身上搜刮錢財,搞得殷國上下對其無不深惡痛絕。楊思恭還不滿足於在國內的危害,他決心把他的巨大能量延伸到閩國軍隊中。

作為軍隊的監軍,楊思恭除了監督陳望的動態之外,還打算干預下軍隊的作戰指揮,顯示他在軍事作戰方面的才華。面對目前兩軍隔河對峙的局面,楊思恭覺得對面的南唐軍的表現實在過於怯懦,所以閩國軍隊應該主動出擊。

於是,楊思恭趾高氣揚地找到主帥陳望,要求陳望立即率兵渡河,攻擊對岸的南唐軍隊。對於這個監軍,陳望沒有任何好感。但他畢竟是皇帝王延政欽點的監軍,只要楊思恭不插手指揮作戰,陳望也不想得罪他。

楊思恭目前的要求,已經超越了他監軍的職責範圍,屬於越權干預軍事指揮。而且他提的完全是不合理的要求,陳望自然不能輕易答應。陳望深知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他的背後就是建州城,建州城中有閩國的皇帝王延政和閩國的文武群臣。如果這場戰爭失利,很可能給閩國帶來滅頂亡國之災。

既不能得罪楊思恭,又不能犯常識性的軍事錯誤,陳望只能耐心向楊思恭解釋道:「南唐江淮軍隊兵精將勇,閩國的國家存亡安危在此一舉,如果不是萬全之計策,不能輕舉妄動。」

此時的楊思恭已經被幻想的勝利沖昏頭腦,他完全不聽陳望的解釋,氣勢洶洶地質問陳望道:「南唐軍深入侵略閩國,陛下已經被搞得夜不夢寐。他對將軍委以重任,就是希望你能成功擊退敵軍。如今對面的南唐軍不過數千人,而將軍擁兵過萬。不如乘其軍心未穩,一舉擊潰敵軍。如果南唐軍由於恐懼自己退軍,將軍有何面目去見陛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79章 南唐再度攻建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