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郭崇韜貪財弄權

第137章 郭崇韜貪財弄權

從繼承晉王之位,到攻滅後梁的這十多年間,戰爭一直是李存勖生活的主旋律。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是他最喜歡也最常乾的事。在此階段內,圍繞在李存勖身邊,相處最親密的那些人,大都是軍中的忠勇將士。在那個崇尚勇武戰功的年代,李存勖厚待這些將士,自然不會招人反感,還能給人一種愛兵如子,禮賢下士的明主風範。

但是滅梁之後,戰爭減少了,在剩下不多的戰爭中,李存勖也不再親臨前線,因此他身邊圈子的人員構成,也就發生了巨大變化。軍人所佔的比例大大減少了,伶人所佔的比例相應增加。雖然李存勖的習慣沒變,但給人的感觀大不相同了。

環境改變了,李存勖要更換他的核心圈子,用親近的新人代替老資格,這也無可厚非。可是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安置舊人,以及用什麼樣的方法選拔新人,就是一個大問題。

郭崇韜在胡柳陂會戰之後,經孟知祥推薦,當上中門使,從而嶄露頭角。他才幹過人,很快讓自己登上李存勖第一號心腹的位置。滅梁之後,郭崇韜仍舊是李存勖心腹里的重要角色,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李存勖的決策。這一點,各藩鎮各諸侯都看得很清楚。

自唐軍滅梁之後,郭崇韜收受後梁降臣的賄賂之多,絲毫不比李存勖寵信的那些宦官、伶人們遜色,甚至更勝一籌。這也證明了他在李存勖圈子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期官職更高、功勞更大、資格更老的李存審與李嗣源基本沒人理睬。

不過干這種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事,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有好名聲。郭崇韜的親朋好友私下勸誡他道:「您已身為一代賢臣,幹嘛還要收受那些身外之物,敗壞自己的名聲?」

郭崇韜答道:「我身兼將相,位極人臣,俸祿收入已經極為豐厚,哪裏還會再乎錢?可河南在偽梁統治之時,朝政腐敗,賄賂成風,官員們早養成了不花錢就不能辦事的習慣。如今各地藩侯,有很多是偽梁的舊將降臣,昔日是與咱們皇上有仇的人。他們雖然已經洗心革面,成為大唐的臣子,但內心仍有憂慮,害怕被追究舊帳。他們行賄,也是為了得到安全感,我如果堅決不收,他們能不感到害怕嗎?更何況這些錢財暫時收在我家裏,與藏在國庫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

郭崇韜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後來,每逢後唐的財政遇到困難,郭崇韜確實都會帶頭捐出家產,補貼國用。但就算郭崇韜的話出自真心,僅憑他身為朝中第一重臣的身份,帶頭破壞制度,就同李存勖身邊的寵妃、宦官、伶人乾的事一樣,足以給李存勖集團有過的廉潔政風致命一擊了!郭崇韜對後梁王朝的評語:朝政腐敗,賄賂成風,很快像最癌細胞一樣,在後唐帝的肌體上迅速成長。

不過,李存勖對此一點兒也不在意。李存勖滅梁后,身邊心腹小圈子的那些人,從李存勖自己,到他老婆劉玉娘,再到伶人、宦官,有個不愛財?不受賄的?郭崇韜這麼做,也是和小圈子裏的人打成一片。他要是見錢不拿,就顯得太另類、不合群。

假如說郭崇韜貪錢財,很可能並不屬實。要說郭崇韜愛權,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頂走前輩、排擠同僚、敲打後輩的事情,他一樣也沒少干。

這個時候,如果不算皇帝李存勖、這個身經百戰的全軍最高統帥,後唐的第一號軍中大佬,無疑是蕃漢內外馬步總管、兼盧龍節度使李存審。其次是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兼天平節度使李嗣源,第三就是身為樞密使的郭崇韜。

在滅梁戰爭中,郭崇韜不但出謀劃策,而且多次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與軍中很多將士結下了密切的關係,後來更是出任大軍統帥。郭崇韜接替孟知祥擔任中門使,成為李存勖第一號謀士的時候,他在李存勖集團中的位置雖然進入了機要,但論名位還排不上號。當時晉王之下至少有四個人,**績和資歷都要遠遠超過他。他們分別是:張承業、李嗣昭、李存審、李嗣源。郭崇韜要真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天下的第一重臣,這四座大山是他無論如何都要翻過去的。

郭崇韜運氣不錯,他沒等太長的時間,張承業因為反對李存勖稱帝,自己氣死了。李嗣昭則在鎮州城下戰死了,四座大山倒了兩座。剩下的李存審和李嗣源,排擠的工夫不到,他們不會自己走掉。

要怎麼才能排擠他們呢?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把兩老將驅離李存勖身邊,去地方當節度使,而且是必須到任,不能是遙領。郭崇韜自己也有一個成德節度使的頭銜,但他始終留在李存勖身邊,從來不去鎮州上任。同樣李存審原任橫海節度使,李嗣源原任安國節度使,也跟着李存勖在戰場上拼殺,沒有去滄州、邢州上任。

李存勖稱帝前夕,負責守衛幽州的前中門使李紹宏公公,緊急上報說:阿保機的軍隊又大舉入侵盧龍了,希望朝廷能派一員上將來代替自己。李存勖得到此報,就與郭崇韜商量誰合適去守盧龍。這個機會實在太好了,有契丹人在,這個時候去當盧龍節度使,就不可能遙領,不可能留在中央,必須到任。

於是郭崇韜煞有介事地沉呤片刻,不懷好意地推薦道:「要能坐鎮幽州,抵擋住契丹進犯的,我看非李總管不可!」這是一個似乎合理的推薦,畢竟李存審是現在李存勖手下的第一號上將,面對大敵,他不上誰上?其實並不合理,因為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將,此時正好卧病在床,需要靜養,不利於遠行。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也不利於指揮作戰。

但李存勖與郭崇韜心有靈犀,一道命令下達,李存審只能躺在車中,一路顛簸著前往幽州赴任。於是李存審就遠離了舞台中心,他沒有看見李存勖穿上皇袍的日子,沒有見到大軍攻克汴梁。他為這個事業出生入死幾十年,好容易等到成功的這一天,卻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了。

李存審感到十分懊惱,他身體越來越差,契丹人還時不時到幽州附近騷擾,老將軍漸漸打不動了。李存審上疏,想辭掉盧龍節度使的職務,入朝養病。可是在郭崇韜看來,李存審的病誰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這老頭子要到了洛陽,以他的資歷、功績、聲望,每一樣都超過自己。那自己在朝中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還能保得住嗎?於是,郭崇韜利用自己身為樞密使,總攬機要的職權加以阻撓,一次次將李存審的上疏壓住,讓老將軍只能一直呆在幽州。

同光二年春,病情沉重的李存審再一次上疏李存勖,請求入朝,讓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最後一次進覲天顏!

李存審的妻子郭夫人此時身在洛陽,她知道丈夫回不來的原因,便求見郭崇韜,向他哭訴道:「我的丈夫為了國家,幾十年出生入死,一向無愧於君王,與郭公你又是鄉里親舊。郭公就忍心讓我丈夫死於北荒之地?做人怎麼能無情到這種程度!」

對郭夫人的責問,郭崇韜面露愧色,無言以對。不過對於原則問題,他還是沒有鬆口,李存審的申請再次被拒。消息傳回幽州,病榻上的李存審只得無奈嘆息:「老夫歷事二主,已經有四十年,總算幸運地等到如今天下重歸一家的盛事。邊陲的軍鎮、夷人,昔日的仇人,都可以入朝面聖。唯獨我被隔阻在遠方,這大概就是我的命了!」

李存審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將幾個兒子召到身邊,留給了他們一段家訓:「你們的父親,自幼生於貧寒。在很小的時候,就提着一柄劍背井離鄉,開始闖蕩江湖,四十年後,終於位列將相。但這其中萬死一生的經歷,不知有過多少次!僅僅是從身上取下來的箭頭,就有一百多個!」

李存審拿出了一大把泛著銹跡和隱隱血跡的箭頭,分給兒子們保管收藏。「你們自幼生活在富貴的環境裏,但應該要知道,富貴是怎麼得來的。」郭崇韜大概探聽清楚,李存審真的快死了。他才奏請李存勖,准許李存審入朝。李存勖下詔,改任李存審為宣武節度使,兼諸道蕃漢馬步總管,許其入朝。同光二年五月十五日,在詔書送到幽州之前,為後唐王朝的奮鬥了一生的名將李存審,在幽州的官舍病逝,享年六十二歲。

不久后,李存審的兒子李彥超等人護送父親的靈柩南歸。七月一日,李彥超代替父親朝見皇帝李存勖,同時將李存審留下的親隨牙兵共八千七百人獻給朝廷。這不是盧龍鎮的牙兵,而是李存審個人的私兵。

擁有一支與主將親密無間的精悍私兵,是當時很多重要將領的慣例,不是李存審的特例。在李存審還活着的時候,對這八千七百精兵而言,主帥李存審的號令,會比皇帝李存勖的號令更有效。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7章 郭崇韜貪財弄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