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助力戶部(一)

第216章 助力戶部(一)

楚寒希看出齊倩兒誤會了,但她也沒有解釋清楚,很快就起身離開了,出遠門的時候,正巧和齊沅、方氏遇見了。

「我還在想你去了哪裏,沒想到到你表姐這裏來了,她現在身體如何?孔夫人來看看她。」齊沅見到楚寒希從齊倩兒院子裏走出來,臉上很是欣慰,兩姐妹就是該親近一些。

楚寒希特意看了方氏一眼,見她也是微笑相對,便也笑着說道:「娘放心,表姐已無大礙,你們先進去吧,我去前院湊湊熱鬧。」

說完,楚寒希就離開了,方氏今日特意來看齊倩兒,想來不僅僅是齊倩兒為她擋了一刀的事情,不過很多事情現在也不好說,還是順其自然吧。

喜慶的氛圍一直持續到深夜,等到新郎新娘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時候,喝的微醺的霍維也把楚寒希給「擄走」了。

今夜雖無明月相伴,但空氣清冷靜謐又美好,霍維抱着楚寒希就坐在京中烈北王府的屋脊之上,大半個京城都在他們目之所及的地方,此時此刻的京城偶爾可見有燈光閃爍,但大多都隱匿在黑暗之中。

霍維和楚寒希身披一件寬大的裘衣,相互依偎著靠在一起,誰也沒有先打破這份美好,明日一早霍維就要起身前往旗州和光寧兩地賑災,韓並已經被撤職查辦,霍維便兼顧兩個地方的欽差之職。

「我年前一定會回來的!」霍維很不想和楚寒希分開,這段日子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太多,他和她都沒有很多時間在一起,現在好不容易俞品欣的事情結束了,他又要出京辦差事去了,這一去少說也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

「我等你!」楚寒希轉身抱住了霍維,似是想從他的身上汲取到更多的溫暖,面對她的親近霍維自然心生喜悅,在她額頭上印下一個吻,又覺得不甚滿足,想要加深繼續,眼睛卻掃過院內暗影處,嘴角揚起一絲別樣的笑容,將身上的裘衣猛地往上一扯一轉,然後將他和楚寒希的半截身子都隱隱地包裹在裘衣內,至於兩個人被裹在裏面發生了什麼,外人是一點兒都看不到。

這時,院中不遠處的黑暗之中隱隱有懊惱之聲想起,就聽續風埋怨道:「小王爺也太小氣了,看個熱鬧都不讓看!」

接着旁邊傳來庭空冷冷的回聲:「你以為誰的熱鬧都能看!」

「哼,不能看,你跟着我在這裏幹什麼,明明你自己也想看,我說你都這麼一把年紀了,就沒想過找女人,我覺得小王妃身邊的海桐很是適合你,要不你去小王妃那裏把人要過來娶回家算了!」續風湊到庭空身邊撞撞他的肩膀嬉笑着說道。

庭空懶得給他一個眼神,轉身就走了,說他和海桐合適,還不如說續風看上了白檀,整天跟在人家屁股跑,沒看到沉香那雙眼都能把他給吃了,鬼幽出身的女子可沒那麼容易娶回家。

次日一大早,溫銳和楚寒衣就陪太子趙立出京了,霍維也快馬疾馳離開了京城,留下的楚寒希也沒有閑着,雖然萬毒丸都被找到也沒有傷害到別人,但之前因為毒液造成的患者還是有很多未發現的,接下來她也不能鬆懈。

好在經過太醫院和京中很多醫者的共同努力,京城再沒發現身上起水泡的病人,而且因為葯湯的防病效果,京城內生病的百姓也大大減少,啟宗非常高興,所有這次為京城百姓做出貢獻的醫者都有獎賞,而賞給楚寒希的則是京中最肥沃的一千畝良田。

「我聽你爹說,皇上是因為你要種莊稼才賞給你這一千畝耕田的?你還讓宸哥兒從戶部給你弄來了種子,這是不是真的?」剛開始溫秉川告訴自己這些話的時候,齊沅還以為聽錯了,可她問過之後,見楚寒希肯定地點點頭,心裏疑惑就更深了。

然後她就聽楚寒希說:「娘,我打算春上就嘗試種莊稼,京城這邊今年冬季天氣特別冷,很多冬小麥都凍死了,春小麥應該能有些收成,到時候還可以種其他的五穀雜糧,而且我也不打算找其他人幫忙,就自己種種看。」

「你姑姑之前說你雖是跟着他們在楚家莊長大,但自小也沒怎麼種過田,依照你現在的身份地位,耕田自是不必你親自動手,你想吃什麼想要什麼,爹娘都會給你的,而且你還要開醫館教學徒,哪裏有時間再去耕田呀,可別把自己給累壞了。」只要想到楚寒希每天似乎都有很多事情忙不完,齊沅就十分心疼,而她又覺得自己好像什麼忙都幫不上。

「娘,我從師父那裏學了一套很先進的耕種糧食、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但一直沒機會嘗試看看,現在我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就想試驗一下師父當初說的對不對,您就當我在玩吧。」事情還沒開始做,就算自己有八九成的把握成功,但她也不想把太高的期待感給別人,一切等到瓜熟蒂落時自然就能見分曉了。

齊沅寵溺地看了一下楚寒希,無奈輕笑地點了一下頭,既然她想試一試,自己這個當娘的自然是要支持的。

「啟稟公主,外邊新任戶部侍郎梁兆林求見!」有下人進來通稟道。

梁兆林?楚寒希回想一下,這不就是當初跟隨彭紀在譯州暉縣的梁主簿嗎?沒想到現在他進了戶部,而且韓並被罷黜官職之後,他竟成了新任的戶部侍郎。

楚寒希趕緊讓人把他請進來,齊沅見楚寒希要會客,就回後院去看齊倩兒了,這兩天齊倩兒已經能下床走路了,而且像小時候一樣喜歡黏着她更願意和她說話聊天了,以前她總是能感覺出齊倩兒不是那麼想靠近自己。

梁兆林見到楚寒希之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楚寒希讓他在廳中的客椅上坐下來,兩人可是舊相識,倒沒有什麼尷尬和太過客氣。

「恭喜梁侍郎,我一直以為你跟着彭大人做巡察御史去了!」楚寒希讓丫鬟奉上茶,梁兆林給她的感覺沒有變,依舊那樣的穩重文雅。

梁兆林告訴楚寒希,他也是想繼續跟着彭紀的,但彭紀卻不願意埋沒他的一身才華,便推薦他進了戶部,這一年多來,他在戶部兢兢業業,表現不算最搶眼,但卻是讓啟宗最滿意的,所以戶部侍郎的位子一有空缺,就提升了梁兆林為戶部侍郎,同時啟宗也想讓他在戶部多教太子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梁大人,那你來我這裏所為何事?」楚寒希有些奇怪地看向梁兆林,她和戶部之前可沒什麼交道,而且戶部主管的是錢糧賦稅,她自己一向遵紀守法,也沒犯什麼違反國法的事情。

梁兆林臉上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下官知道公主在郊外有一處莊園,還養了很多羊,而且還將烏蒙的羊和咱們大周的羊配種生出了新品種優質的羊,戶部也有專門馴養牲畜的官員,只是卻怎麼也沒有成功,下官來是想給公主借一個人。」

「借人?」楚寒希這才明白梁兆林的來意,笑着說,「你是想借我莊園內的羊倌?!」

梁兆林點點頭,偌大的戶部竟是兩個出色的馴養牲畜的人都找不出來,而楚寒希手底下的羊倌聽說連山林野獸都能馴服,這樣的人才戶部若是不招攬真是太可惜了,只是楚寒希捨得放人嗎?

楚寒希想了一下,然後看向梁兆林說道:「這人借給你們戶部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有個條件!」

「公主請說!」梁兆林是知道楚寒希性格的,她一定不會提出太過刁鑽的條件,而且現在只要是楚寒希想要的想做的,就連皇上都會應允下來的,他一個小小戶部侍郎自然沒理由先拒絕。

「也不是什麼難事,我把羊倌借給戶部,戶部也把農事官借給我用用,梁大人也知道,皇上剛剛賞賜給我一千畝耕地,我需要一個懂農事的專業人才幫我。」這就是楚寒希的條件——以人換人。

梁兆林立即答應下來,戶部可用的農事官很多,他回去之後會立即送來一個最有本事的農事官來幫助楚寒希。

不得不說,梁兆林的辦事效率還是很快的,還不等楚寒希這邊讓羊倌去戶部幫忙,他派來的農事官第二天一大早就在侯府里等著了。

「下官譚平見過安樂公主!」來者譚平四五十歲的年紀,臉色黝黑,身材瘦小精悍,面對楚寒希的態度也十分恭敬有禮,只是楚寒希看他眉宇之間有些傲氣,似是來這裏有些不太情願。

「譚大人不必多禮,請坐!」楚寒希又仔細看了一眼這譚平,眉眼周正像是個正派之人,不卑不亢的樣子也很是令她欣賞,只是這位譚平譚大人似乎不是自願來自己這裏幫忙的,她可不想他是帶着委屈和不滿來幫自己做事的,所以便直接問道,「不知梁大人是怎麼和譚大人說的?」

譚平是個實誠人,性子也直,楚寒希問什麼他便答什麼,照實說道:「梁大人說公主要用羊倌來換個農事官,幫助公主管理田地。」

楚寒希點點頭,昨天她的確是這樣和梁兆林說的,便瞅了一眼端正坐在那裏的譚平,笑着問道:「譚大人是不是不願意來幫我?」

譚平被楚寒希問的愣了一下,但隨即便起身朝着楚寒希行了一禮,然後正色回道:「請公主恕罪,下官並不是不願意來幫助公主,只是身為朝廷命官,又是戶部農事官,下官最大的職責是為天下百姓尋求耕種之道,近幾年,大周良田糧食產量一直無法提升,百姓又接連遇上災荒,幾乎年年都有餓死的百姓,下官不才,略懂農事之道,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幫助百姓多種出一些糧食,讓他們能吃上一口飽飯。」

「譚大人的志向我很敬佩,民以食為天,若是無糧可食,天下也必定大亂,世人又何談有安穩日子可做,只是,這麼多年戶部可想出了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聽得出來譚平是一個很為百姓考慮的官員,只是楚寒希自從來到這裏,無論是大周朝還是烏蒙國、東梁國,他們的糧食產量都沒什麼長進,最好的也就是畝產糧食三百來斤,在現代來說,真是少得可憐。

譚平被楚寒希問的有些慚愧,他低着頭說:「暫時下官等人還未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百姓們習慣了靠天吃飯,更喜歡靠他們祖傳的方法來種田,不敢輕易嘗試其他種田的方式。」

「百姓們都有根深蒂固的一套種田模式,他們不敢輕易地去嘗試新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是誰都有勇氣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是長此以往下去,你們農事官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了,如果我有辦法提高糧食產量,譚大人願不願意助我一臂之力?」楚寒希讓霍維給她找優質的糧食種子就是為了種出高產的糧食,而她這樣做也是希望這個時空有更多的人能吃飽飯,並且她是有這個能力的,為什麼要藏着掖着或者埋沒掉呢。

「公主有辦法能提高糧食產量?」譚平有些懷疑,不是他不相信楚寒希,而是楚寒希的醫術有目共睹,她可算是當今世上最厲害的醫者了,治病救人那是無人可比,只是種田和醫人不同,楚寒希該不會是在說大話吧。

楚寒希卻笑了,她語氣堅定地說道:「我有辦法,譚大人若是不相信,那就跟在我身邊一年,看看我種出來的東西和你們農事官種出來的東西哪個更高產,也許我種田的經驗沒有你豐富,但我手裏有最新的種田之法,至於這方法到底有沒有用,還要試驗之後才知道,譚大人有沒有勇氣和我一起嘗試一番,成功了,說不定就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就算是失敗了,也不過是耽誤譚大人一年的時間,俸祿也不會少了大人的,你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

「公主真是太小看我譚平了,雖然下官只是一個小小的農事官,但只要能為百姓尋得提高糧食產量之道,脫了這身官衣也是沒什麼的。」譚平當初進入仕途就不是為了陞官發財,不然他也不會在農事官的位置上做了那麼久,只要是對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願意去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繡良緣之田園俏醫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錦繡良緣之田園俏醫妃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6章 助力戶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