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揭竿而起

第六百八十八章:揭竿而起

聖皇曆二百八十二年征服月。

由伊阿烏爾皇都內直接派出的一萬軍隊,在雨夜裏強行入駐衛伊城。

帶領軍隊的乃是在全國知名武者範圍里依舊處於頂尖地位的帝國之劍皇甫珪。

由於在此建立主教庭的聖皇教會教皇還沒來得及回到貝格烈,城主府被皇甫珪的軍隊毫無懸念解放了。

眾多護教雖然在城門口有擺放許多人手,試圖用以威懾帝國軍不要輕舉妄動。

但在皇甫珪霸道的帶領下,軍隊直接無視這些護教強勢進城。

一時間許多生活在此的百姓惶惶不安。

隨着毀滅教事件再度崛起的聖皇教會確實值得他們歡迎,且在這段時間裏越來越多歸附教會的人都得到很好待遇。

可無人能否認若是沒有帝國的庇佑,處於邊境的衛伊城早就淪為舊西域廢墟戰場,在數十年前教會還沒把發展重點放在這兒時就寥無人煙。

更何況貝格烈皇室和聖皇教會的衝突,只要是個正常人就聽說過許多。

大多數時候各地政府和分教皆呼籲民眾莫要隨波逐流。

雖然教會那邊會使用比較偏向他們那邊的詞來引導居民支持,但大體意思還是認為皇權與教權之間的爭鬥普通人不要插手。

很顯然直隸於皇帝的帝國之劍此番帶着一萬精銳搶奪教會新聖城衛伊,彰顯兩大權力碰撞即將開始。

在負責此地的主教明裏暗地的警告下,皇甫珪並未直接對教庭進行攻奪。

如果這樣冒失得去行動,極可能落下被有心勢力攻擊陛下的把柄。

皇甫珪在最近一年裏來除了卡偌凱門毀滅教事件有過短暫外出,人類最強武者還是有聽說過如今聖皇教會是通過洗腦式的傳教方式拉攏成員。

這種方式很毀滅教。

甚至如果雙方發起戰爭,皇甫珪懷疑被聖皇教會收納的教徒也會像毀滅教那般不畏生死。

只是老謀深算的教皇比毀滅教更沉得住氣,並未展露出真正的獠牙罷了。

若真要開戰,帝國一萬軍隊足以橫掃十倍於己的普通教徒。

問題在於和聖皇教會開戰的話地點大概率會在城內,極可能傷到無辜百姓。

同時也無法保證風向到底會如何發展。

作為一大帝國統治者,確實不需要敵人或是百姓對他感恩戴德,事實上很大程度取決於對方敬畏程度。

但要是真沒了一點民心導向,哪怕身為永生之皇的後裔也絕對坐不穩東方帝國的皇位。

直到收復衛伊城的第十天,從邊境方向趕回的教皇姍姍來遲,並於次日親自拜訪城主府的帝國將軍。

帶着數目眾多的護教保護,這位行蹤不定的教皇在皇甫珪面前主動做出禮節:「歡迎皇甫將軍大駕光臨衛伊城,本座有失遠迎啊。」

「衛伊城是我貝格烈帝國的固有領土,何談教皇大人您有失遠迎一說?」

「唔,對對對,本座差點就搞混淆了呢。」

這位統治大陸萬千信徒的精神皇帝打着哈哈。

警惕目光在衛伊城主和皇甫珪之間掃視:「本座看城內有近兩萬軍隊了,是不是說明伊阿烏爾里皇都現在保護皇帝的人手很空洞啊?」

「你想幹什麼?」

兼任警衛軍長的帝國之劍發出極具威脅的低吼:「勸你不要說這種足夠讓我動手的話。」

「抱歉抱歉,只是看見寸步不離的皇甫珪將軍您離開皇帝有些意外而已。哈哈哈,沒關係,不出本座意料。」

短暫會面在暗地裏劍拔弩張的氣氛結束。

教皇說的話似乎暗含深意,讓皇甫珪忍不住派出人手回報伊阿烏爾,想了解皇帝現在的情況。

他作為統帥軍隊來到邊境備戰的將軍,是皇帝猜到卡偌凱門極可能在不久後會對周圍國家動手的安排。

不僅是現在帶來的一萬軍隊,後續在各地徵調的大軍還有至少五萬會被派到衛伊城,給予皇甫珪統籌佈防。

作為帝國武藝和兵法皆為頂尖的心腹戰神,皇甫珪的任務是在衛伊城和邊境佈置下能抵禦卡偌凱門突然進攻的防備,就能打道回府重新到皇帝身邊靜待其變。

聖皇教會的氣焰被暫時壓制,皇甫珪調動手下的軍隊着手在邊境佈置戰時防禦。

這種架勢唯有在當年貝格烈帝國和銳斯聯盟百年戰爭時才有出現。

如今被直隸皇帝的帝國之劍帶到此地,許多敏感的人物自然猜到接下來極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是貝格烈帝國打算順勢攻陷圖爾維,就是卡偌凱門在看透壓榨條約后決定臨時反撲。

倒是聖皇教會在各地所作所為,被許多做好戰爭準備的官員忽略。

哪怕邊關被軍隊封鎖,聖皇教會無法再秘密將信徒派往卡偌凱門。

各地仍舊不留餘力地將這些人搜集起來,集中培養訓練。

人們本來以為毀滅教動亂結束就將迎來和曾經一樣的平靜,結果發現這份平靜下藏有更恐怖的殺意。

風雨欲來。

在沒被各大勢力注意的角落引爆導火線,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正式打響。

起因便是聖皇教會的護教們在發現自願來投靠的貧民數量不夠后,竟喪心病狂到直接跑來外城抓人。

本就被所謂「神聖的義務」捐獻(被搶奪)掉大部分生活費、日子變得十分貧苦的居民們瞬間爆發。

在此之前他們有乞求過教會莫要如此貪婪,結果被披堅持銳的護教們驅逐,並照例到貧民區收取「保護費」用於重建所謂的聖城和教庭。

言稱這是在給異教徒叛亂時期他們沒能保護教庭的罪孽贖罪。

許多百姓有聯名上書到政府,期待得到當地帝國勢力的支持。

效果微乎其微,大多官員選擇對來勢洶洶的聖皇教會敬而遠之。

小部分站出來反對聖皇教會的官員則被洗腦的狂熱教徒進攻,甚至有幾次以「自發」形式、持着教會提供的武器圍堵在政府前。

還能有什麼辦法?

不僅是外城貧民,就連內城普通市民、郊區農村區域的人們,都在聖皇教會如蛆附骨的壓榨下沉默著。

投降教會極可能被外界傳言的那樣洗腦成自己最不願看到的模樣。

依靠政府極可能被貪生怕死、不敢正面對抗教會的官員拋棄。

祈禱大魔法師轉世的降臨,恍然發現那位曾挽救世間於水火的大人已半年沒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雖然還有獵魔協會的神眷者們活動在外,限制於立場原因無法直接和教會發生衝突。

總結下來為今之計似乎只有一個了——揭竿而起。

靠近東部沿海區域,這曾是最靠近舊聖城克里蒂安的朝聖之所。

隨着貝格烈皇朝將皇都遷移到靠中央一些的格林河畔,經濟中心發生轉移,讓這永生之皇發跡之地略顯落後。

為了彌補物質上的不足,聖皇教會的信仰很多時候會成為這片區域人們的首選。

無論在百年來這段時光、前不久異教徒興起之時、還有現在聖皇重新歸來,此地居民經統計有超過三成的人數為聖皇教會正式教徒。

正是如此,許多後來慕名加入卻疑似被洗腦的新教徒不在少數。

教會在此地收取的振興費用和人口,亦是世界範圍內最高水平。

這直接導致經濟本就不怎麼發達、被忽略的極東區域居民陷入水深火熱。

(備註:由於羅克郡城被當做貝格烈帝國海運門戶,且直接能通過格林和將大多數貨物運輸到皇都伊阿烏爾·格林,所以大部分交易在某種程度上被羅克郡城中途「阻截」,導致東方沿海區域還沒來得及發展起來,便被羅克郡奪取了大部分收益。雖然有不少人想過直接跨海到西部世界,出於成本和教會「跨越未開闢道路是對永生之皇褻瀆」的種種限制,導致橫跨海洋的航路始終無法成型。現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海運,皆是從西部世界經由南方雙國盟約的多爾王國,再沿着哈爾門南部海岸線,以距離凍砂荒原不遠的羅克郡城為終點。)

他們拿起草叉和鐵鍬,必要時刻用木棍削成的長矛也是不錯選擇。

在某天護教們再次來到村落進行強制拉人時,出乎意料地發起伏擊。

經過異常激烈的戰鬥,村民在某位流浪武者的領導下,付出兩倍於鐵紋護教傷亡的代價勉強取得勝利。

鐵紋護教在教會最近的體制改革里,被當做次於銅紋護教、更接近臨時傭兵的形式出現。

大多數時候都是這種級別的護教在外通過蠻力拉人,即使被某些強硬政府勒令停止這種行為,也能甩鍋給這些臨時工。

第一次反抗的勝利瞬間掀起大範圍浪潮。

這在貝格烈建國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因為大部分子民即使沒加入聖皇教會,也會視永生之皇為帶來人類和平的英雄。

至少在皇朝分裂並歸於穩定格局的二百八十二年裏,東方帝國境內哪怕出現起義,也不過是極小範圍且人數不超過三位數的小規模。

然而現在這種情況完全不一樣。

為反抗聖皇教會在地區的壓迫,不僅是村落里沒接受過太多教育的「蠻子」,連城市內許多居民也紛紛在暗地裏聯繫同樣被強行征走大量貨物的鐵匠、木匠甚至是銀匠等,秘密製作出許多規格之外的武器。

在還沒收到中央的命令前,乃至政府軍都裝作失誤將軍械庫大門鑰匙遺落,供給這些反抗成員。

畢竟很多軍士、官員也苦於教會久已。

不能正面直接開戰——事實上他們對反抗軍也沒抱有多少信心——就背地裏供給他們反抗的資本和教會決一死戰吧!

誰都沒想的是,點點星火竟形成燎原之勢。

短短一個月時間,極東區域的反抗軍人數達到驚人的十多萬,連靠近伊阿烏爾周圍的帝國中央區域也出現為數不少的起義部隊。

這些人反抗的不是帝國,而是寄生於社會、試圖榨乾人們最後一滴信仰鮮血和銅幣的教會。

真有這麼順利嗎?

當遠在安全區域範圍內的羅克郡城接到這種驚人消息后,不止尉遲韌在表態上舉棋不定,連靈譽幫幫助范伊靈也不由感到疑惑。

相對來說,將左飛白等人趕出羅克郡對他們而言確實是很正常的事。

可根據深入情報,這些反抗軍鬧得很兇,實際上取得的戰果仍舊慘不忍睹。

再加上帝國中央到現在還未站出來明確表態,讓很多人隱隱有種很不詳的預感。

一個月後皇甫珪疾馳回皇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獄邊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獄邊緣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八章:揭竿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