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物是人非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物是人非

「還好,」朱驥想了想道:「那韃子太后對他以禮相待,看起來頗有招攬之意。」

「唔......那牧雲是什麼態度?」于謙問道。

「岳父大人,」朱驥沉默了片刻,「皇上把牧雲放逐到漠北不聞不問,長此以往,我怕牧雲的心態會起變化。」

于謙嘆息一聲,「是皇上有負於牧雲,而非牧雲辜負朝廷。」

翁婿兩人正嗟嘆時,忽然屬官來報,宮裏來人了。

來的是個小太監,他一見於謙便道:「於大人,皇上宣您入宮,快隨我走吧!」

「哦?」于謙一怔,「現在嗎?」

————————————

一入乾清宮,于謙便見到了陳循和商輅,而朱祁鈺一臉的凝重。

「皇上,您夤夜召臣前來,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于謙朝朱祁鈺施了一禮問道。

朱祁鈺沖商輅瞥了一眼,後者會意,向于謙講述了在蒙古汗廷的所見所聞,末了道:「於大人,漠北各部現已臣服於薩穆兒琪琪格太后,威勢不下於也先在世之時,您需早做佈置啊!」

「哦?」于謙眉頭一皺,「韃子太后是想對我大明再動刀兵嗎?」

「她明知皇上不會答應,還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就是要找借口再次侵襲我大明,」商輅說道:「此女智謀不下於乃父,不可不防!」

「楊侍郎在她那裏,對此有何評價?」于謙問道。

「這......」商輅目光有些閃爍,轉向朱祁鈺道:「據臣觀察,韃子太后對楊侍郎很是親近,楊侍郎對她也很是恭敬!」

「呵,」朱祁鈺冷笑一聲,「你的意思是說他有些樂不思蜀了?」

「商大人,」于謙沉着臉道:「楊侍郎年紀雖輕,但對皇上,對朝廷忠心耿耿,之前也先入侵,也是他設法讓寧千戶回來示警,才挫敗了他們的攻勢......」

「於大人,」這時陳循開口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楊侍郎在離開大明日久,安知他現在是否還會把皇上放在心上?」

「陳閣老若有疑問,大可以請皇上下一道聖旨,將楊牧雲召回,以表其心跡。」

......

「好了,」見兩人因為楊牧雲的事爭論起來,朱祁鈺大為不悅,「朕讓你們來是討論如何應對韃子太后的,還是說一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吧?」

「皇上,」于謙說道:「那韃子太后剛剛掌權,地位還不太穩固,至少一年之內她是不會派兵侵我大明的。我們除了增強京畿以北長城各口駐軍外,還得加強對遼東女真人的控制。」

「還有一處我們也不能忽視,」陳循說道:「那就是朝蘚,也先在朝蘚佈置了自己的傀儡,我大明得將他們一窩端掉!」

「嗯,」朱祁鈺點點頭道:「是時候該解決朝蘚問題了,寧陽侯的軍隊不是進駐了義州嗎?朕會命他直取漢陽,解決掉這個後患!」

「皇上,若寧陽侯拿下漢陽,接下來怎麼辦?」陳循問道。

「把朝蘚併入我大明,設立布政使司,依照內地治理,如何?」朱祁鈺的目光看向他們。

「這......」三人互相看了看,還是陳循先開了口,「皇上難道忘了,太祖在位之時,將朝蘚列入不征之國,其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想當年太宗征安南,收其地設為郡縣,可安南人年年反叛,空耗我大明無數財力軍力。後於宣德三年不得不棄之......由朝廷直接出面管轄朝蘚,非上策,請皇上三思!」

「於愛卿,你認為呢?」朱祁鈺想聽聽於謙的說法。

「皇上,」于謙說道:「若您堅持收朝蘚之地,就得派駐軍隊,那裏三面臨海,南有倭寇,北連女真,非十萬大軍不能定,而軍隊糧餉皆由內地輸運,光此一項,就得耗銀百萬......」

一聽於謙說起錢糧,朱祁鈺立馬頭大,當皇帝的都希望臣下少伸手要錢,多辦事。可偏偏是一道聖旨下去,兵部、工部、吏部一齊伸手要錢,戶部叫苦連天,弄得他這個皇帝焦頭爛額,因此一聽到臣子們算起經濟帳,他就心裏怯的慌。

「唔......於愛卿不必說了,」朱祁鈺看着陳循,「陳愛卿的上策是什麼?」

「皇上,」陳循說道:「朝蘚文風制度皆出於我大明,其臣民百姓也多心向我大明,只要我大明扶植一位對皇上忠心的朝蘚王,則遼東以東再無憂矣!」

「依陳愛卿看選誰合適呢?」

陳循目光一轉,「京城內不就有一位嗎?朝蘚首陽大君李瑈,他率軍抗擊過也先,又跟朝蘚權臣李瑢、金宗瑞不睦,只要我大明傾力幫他,他如何能不對皇上死心塌地呢?」

「嗯,」聽了這番話朱祁鈺微微頷首,「陳愛卿言之有理,不過朕還要試試這個李瑈,看他究竟有無二心。」

————————————

漠北汗廷。

「太后想讓我出使大明?」伯顏帖木兒聽到元琪兒的這番話后大感驚異,「我們剛剛跟大明刀兵相見,大明皇帝會接見我嗎?」

「怎麼不會?」元琪兒說道:「他要想睡個安穩覺,首先就得跟咱們講和。」

「可是......」伯顏帖木兒皺了皺眉,「我是個粗人,只會打仗,這類文縐縐的事情太后還是交給他人去辦吧!」

「整個草原還有誰比你更有威望呢?」元琪兒一笑,「叔父去了,才能顯出我們的誠意!」

「不成不成,」伯顏帖木兒連連擺手,「這事我可辦不了,你還是另請別人吧!」

「我會讓一個人陪同你前去,你不用擔心!」

「誰?」

「楊牧雲。」

「楊牧雲?」伯顏帖木兒驚訝道:「他可是大明皇帝的臣子,怎麼會跟我們一心呢?」

「他不是為兩國修好而來嗎?」元琪兒笑道:「又怎能不從中盡一份力呢?叔父縱橫萬馬軍中尚且不懼,難道還怕登上大明皇帝的金鑾殿嗎?」

「太后這是在激我嗎?」

「叔父想多了,」元琪兒的眸子霎了霎,「您親自出使一趟,大明皇帝怎麼說也不會讓您空手而歸的,不打仗就能得到好處的話,您難道想便宜別人嗎?」

......

楊牧雲此時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元琪兒當面封他為中書平章,被他婉拒,身為大明朝的臣子,他不想成為一個貳臣。

「她說了,讓你做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林媚兒在他身旁說道:「何必在乎這點兒虛名呢?」

「她這是想把架在火上烤,」楊牧雲沉着臉說道:「她心裏在打什麼主意,誰又能摸得透?」

「總之兩國修好是一件大好事,」林媚兒道:「你作為伯顏帖木兒出使大明的副手,沒個官銜怎麼行?這個中書平章相當於一品大員,她也是替你着想。」

「你怎麼處處幫她說話?她究竟給了你什麼好處?」楊牧雲瞪了她一眼。

「我只是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林媚兒笑道:「她並沒有要求大明割地賠款,而是多開一些地方互市,這沒什麼不對,人么,總得和氣生財,這樣才能好好相處下去。」

「她這個人心計甚深,誰知在打什麼主意?」楊牧雲微微搖頭,「漠北各部的商隊可以直接進入大明京師交易,而且不限人數,皇上是無論如何不會答應的。」

「我覺得她也沒指望皇上會答應,這就好比與人做生意,你出高價,他喊低價,可以討價還價,這樣議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不就妥了?」

「那你以為我是站在她這一邊喊價呢?還是站在皇上那邊還價?」楊牧雲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這差事難辦,一個不好,就裏外不是人。我終歸還是要回大明的,總不能到時讓人戳著脊梁骨罵!」

「你這人......」林媚兒嘆道:「你難道想一輩子窩在這裏無所事事嗎?這可不是你的性格!」

正勸他時,帳簾一掀,玟玉和朱熙媛走了進來。

「你們......」楊牧雲一愕。

「我們在外面都聽到了,」玟玉開口說道:「夫君做事就像我行醫救人一樣,所不同的是,夫君救的是千千萬萬的人。」

「是呀!」朱熙媛也道:「兩國休兵止戈,使無數的人免遭戰火,可謂功德無量,夫君不想當一個聖人嗎?」

「你們怎麼都站在她那一邊遊說我?」楊牧雲瞪大了眼,「她把你們都收買了嗎?」

「我們不過是都覺得這事夫君可以去作罷了,」林媚兒說道:「只是夫君心裏一直打不開那個心結。你總是覺得漢胡不兩立,給蒙古人做事,就有失氣節,其實不是這樣。這些年來,蒙古與大明之間刀兵不斷,總不能世世代代打下去,如果夫君能促使兩國和好,那麼天下百姓都會感恩你的。」

「我可沒這麼大本事,」楊牧雲板起了臉,「而且現在也不是兩國修好的時機,你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正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正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物是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