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不樂意

第215章 不樂意

第二百一十八章不樂意

廷珍卻給張四維夾着飯,一邊還說道:「但願你我兩家能從此摒棄前嫌吧。」

張四維卻是問道:「老太爺,當年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呀?」

「看來你家裏人真的沒有與你說過。想來也是,大名還沒起呢。」

張四維眉頭一皺,心中尋思了一下,說道:「已經起了,是個『維』字!」

「好名字!四維者,禮義廉恥,人當有之!特別是你們家張家。」

沈廷珍的話讓張四維十分不舒服,張四維看得出來沈廷珍是想讓張四維接下話茬,然後告訴自己一件什麼事情。

張四維也只是好奇當初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於是便接了一下話。

「老太爺何出此言呀!」

沈廷珍裝模作樣得嘆了一聲,放下了筷子,開始講述起了一件塵封許久的往事。

正統元年,英宗朱祁鎮開放了民間使用銀子,使得民間商人行商的積極性提高了。

到了景泰年間,晉商成形。

而此間,張家、王家、沈家因戶籍是商屯戶的關係,也很快加入到了商旅的行業里來。

因為都是商屯戶的關係,這三家人為了行商方便及賺取更多,曾各自出資開設了一家商號。

所以沈、張、王三家在很早以前關係十分好,也通家通婚。

由於出資的不同,他們之間的分工,以所得利益也不太相同

也就是張家幫着管理張、沈兩家在本地的所有田地及產出的糧食。

而王家主要是幫着把糧食運到邊關去然後再帶回鹽引及一些外面才有的貨物。

沈家則是去解州守支,把王家從邊關那裏帶回來的鹽引換成鹽,然後運回蒲州販賣。

一開始這種分工行為大家也過得其樂融融,但這種情況在過了許多年以後卻發生了一變化。

沈家因為鹽商之利,其財富越積越多,於是張家不樂意了,他覺得應該把販鹽的利讓一些給張家。

但是沈家並不願意分利給別人。

於是張沈兩家的矛盾就此激化。

王家看在心裏急在心頭,王家家主覺得合則兩利,分而兩害。

於是王家從中周旋,想要儘可能的讓張沈兩家重新結好。

但事與願為,在某一年,三家的合作方式徹底瓦解!分道揚鑣!

事因起於北方游牧。

山西一帶飽受韃靼、瓦剌輪番侵擾。

他們之所以侵擾,大多是因為生計所迫。

每一次來都掠劫許多財物而去,但那些畢竟只是財物,他們要的實際上是糧食與衣物!

金銀可當不了飯吃。

在《北狄順義王俺答臣貢表》中俺答自述:屍衣用全無,氈裘不耐夏熱,段布難得。

這句話的引申意是,夏天的時候氈裘用不上,只能光着。因為物資缺,屍體都捨不得拿東西去裹。

《明經世文編》在有記載:生鍋破壞,百計補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囊貯水煮肉為食。

又記: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擄掠,以得鍋為奇貨。

可見當時游牧民族的百姓真的是陷入了一種絕境之中,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他們卻沒有想着去發展更高等的生產力。

而是把這種自己的鍋嫁禍給大明王朝。

兩國貿易絕斷,使得游牧民族百姓的生計更難以維持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來自中原的走私商人成為了韃靼、瓦剌最受歡迎的人。

那一年,蒲州城就來了這麼一個走私商人,他將自己從北方販來的一些財寶帶進了山西。

又因為蒲州城商貿量大,所以他們來到了這裏。

走私商人想把那些財寶換成可用的銀子,而蒲州城當時最大的一家商號,便是沈、張、王三家所合資開的那一家商號。

商人無利不起早,他們明知那些貨物有問題,但又為了賺錢,還是接了下來。

在那些商人走後,三家人因為大掙了一筆,在分利的時候產生了分歧,使得原本的矛盾更大了。

張家不再幫他們看着田地,沈家販鹽所得之利也再也沒有分給人們三家。

因為他們三家之前都出過資,所以那些共同資財也都一一被分割開來。

銀子好分,但是因長年經商所得的一些好貨卻沒辦法分。

其中就有這麼幾件東西無法被分割。

那就是一株五百年的野山參,一組做工精良的玉佩,及一套做做非凡價值不低的白銀器。

野山參切開或是玉佩拆散或是白銀器單個拿出來,其價值也就沒那麼高了。

但其中那野山參卻是最不值錢的。

王家當時的家主為了三家能和平解決此事,便說三家各得其一,而自己主動得認領了其中最為不值錢的五百年野山參。

而玉佩的價值遠不如白銀器組的價值。

在王家的撮合之下,張家拿到了那組白銀器組,而沈家吃了一些虧,只拿了玉佩。

沈廷珍說到這裏嘆了一聲,說道:「若不是當年張家的胃口太大,不想按之前早契定好的所得分利,也不至於鬧到各分東西。也許我三家聯號能成為山西第一大號也說不定!」

張四維卻是笑道:「陳年舊事,事已了了,便不說它了吧!現在重結其好也是可以的嘛。」

沈廷珍說道:「怕就怕你們張家不肯呀。當初在王家的撮合之下我娶了你姑姑。我沈家可已經是示了大好了。特別是那些禮金,可不是一般家戶可比的!」

張四維不好意思得笑了一下。

沈廷珍看着一邊的沈鷺,又說道:「我孫女也到了應該出嫁的年級了!」

沈廷珍輕笑着又轉眼看向張四維。

那沈鷺好像突然意識到了才能,臉色一紅,放下碗筷連忙說道:「我吃飽了!」然後轉身便跑。

張四維也聽出了其中的意思。

張四維說道:「婚姻大事,皆唯父母之命。長輩做主即可。」

沈廷珍哈哈笑了兩聲,道:「吃菜,吃菜!若是有空,我便是真想與令尊坐下來好好得談一談呢!」

張四維眼角閃過一絲閃光,笑着寒暄起來。

在沈家張四維當然不能像以前那樣大口得吃,還是得講點禮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青玉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青玉案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5章 不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