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緊急戰備

第二百零五章 緊急戰備

駐守鐵壁關的騰衝衛軍,以段天宇騎兵營為箭頭,迅雷不及掩耳的沖入了蠻莫城,與守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火。而先前入城「潛伏」的將士,更是早早的埋伏在城中各重要位置,當大軍突襲到來后,配合他們一舉佔據了官衙,軍器所,倉房等地。

而守衛蠻莫城的緬軍,主要是拿隆的炮隊,依他的思路來看,騰衝衛的主力應該在密支那一線,這樣,城中只要宵禁,封閉城門后,小股的明軍就不能對城池有太大威脅的。但恰恰就是這種判斷上的失誤,給關隘主力造成了可乘之機,奇攻下了這座西南重鎮。

佔據蠻莫城后,段鵬在第一時間裏宣佈了衙門的正式運作,由他兼任地方衙門的主官,黃真任巡捕房的巡捕官,哨探隊的一些人轉為捕快,維持城內的次序,並宣佈城內實行戒嚴,宵禁。

蠻莫城,元隸屬於大理金齒宣慰司的蒙憐路,明洪武年間置孟養府,永樂二年(1404年)改為孟養軍民宣慰使司,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被緬軍侵佔。在大明之前,蠻莫城並不是直接面對緬境的城池,元屬最前端是重鎮為太公路的太公城,當時僅太公城一地,就聚集有上萬的漢人,加上毗鄰的江頭城,整個漢人在該區聚集有數萬。自緬軍吞噬了這些地方后,驅趕漢人搬遷至了貢章和蠻莫城,故此,在這兩地保有大量漢人。而朝廷的連年戰火,更是引致許多江南的漢家紛紛遷至蠻莫,以致蠻莫城中有七成左右的人為漢人。

當段鵬所率騰衝衛軍佔領了這座城池后,迅速展開了一場戰略物件的大騰挪,以蠻莫城至鐵壁關,數以萬計的馬幫人和關隘將士,以螞蟻搬家的形式,把關隘里囤積的大量物件搬至蠻莫城,軍士們在返迴路途,也把攻城之戰抓獲的俘虜,押解回了關隘。

除此之外,另一部分將士,更是在其他三座城門的附近,砍伐了大量的樹木運回城裏;段興與段偉誠等人,按照先前的商議,把城中之人進行了清查,凡屬緬軍家屬者,悉數逐出城池,而其他人家,則可以按個人的喜好,可以留駐城中,但離開之人,不得攜帶糧草食物等物件。不僅如此,段興還親自帶人去了趟城邊的威遠營,把情況向他們進行了明晰,並帶回了部分漢人返城,安置好他們歇息的地方。

大搬運時間正如段鵬之前所預計的,只有七天的時間。在這七天裏,徹底搬空了鐵壁關內所有庫房,及囤積在關隘商業區里的物件,連輜重營飼養的豬,都弄到了城裏來了。而最有準備的算是段天宇的騎兵營,他們在之前就準備了諸多的乾草料,這次數他們往返的次數最多,搬至的東西也最多,只是,多是為他們騎兵營自己準備的物件。先期趕回鐵壁關的陳超,也率部搬運了一次物件,不僅如此,他還執意把原本留給他的八十門炮,也搬到了蠻莫城裏,並留下了毛添福及鳥銃營兩千人,在他看來,守城將更加的艱難,而關隘方面還可以從後方想法子。

王新會和王新繁倆兄弟,則被安排行使了一件機密之事,他們率一百名挑選出來的精幹軍士,會同楊明遠,帶着從城裏「搜刮」來的「寶石」,悄然的返回騰衝衛城,他們將在威遠鏢局裏,等候楊家兄弟的到來。至於楊明遠,卻是因為楊琇兒的緣故,段鵬不想讓他深陷蠻莫城,但沒有告訴楊明遠以實情。

占城八天後,拿隆率緬軍主力返回了蠻莫城邊。面對失城之況,此次拿隆沒有莽撞,他先是把大營扎在遠離城池的邊上,構築好防線。然後放下架子,親自寫了幾封求援信,差人送去了太公城,貢章和阿瓦,在給緬王他隆的信上,他坦誠地承認了自己的失誤,並懇請他隆予以處置。

只是,在這一系列的大變故中,那位英咭利人約翰,幾乎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悄然離開了關隘,沒有人知道他要去哪,去做什麼。

面對拿隆主力的歸來,段鵬果斷的下令封城,這也昭示著守城之戰即將打響。

直到此時,段鵬才稍事歇息了下來,他與段興進行了下分工,由他來主抓內政,而段興堅守城池的防禦軍事。

城中物件的數量清查,不由得讓段鵬大喜過望,這一年多來,拿隆為雪恥鐵壁關的敗績,用孟拱和密支那挖出的珠寶,換來了二百四十八門炮及大量的英咭利制鳥銃,庫房裏更是堆滿了準備用來攻打騰衝衛軍的軍需物件,只是,都還沒來得及打,就便宜了段鵬。但這也讓段鵬感到了無比的無奈,這些珠寶的主要銷往之地,就是大明朝的江南。與段鵬前世的那個平行世界一樣,每年都要從緬境運來大量的這些珠寶。

封城后的五天時間裏,段鵬調用大量軍士,對蠻莫城裏的人口,家庭,進行了詳細的全面清查。經合計下來,城**有一萬一千八百戶,四萬七千六十人,漢人佔到了九成,其餘是緬人和其他一些人,其中婦孺,老人佔到了近一半。

在這些天的日子裏,先前潛伏下來辦置的米鋪,鹽鋪,布店等,均沒有開門,而城中原有的米鋪,則依然是營業中,但米價,鹽價這些日用之物的價錢,卻在節節攀升之中。百姓,乃至一些富貴人家,都開始囤積這些物品了,一些謠言開始涌動,不滿情緒四處滋生著,很多人甚至開始後悔沒有出城了。

但段鵬依然不為所動,他還是每天做着那些清查,歸拾物件,都分類放置在一起,派遣專人看護。中間,他只去了一趟設在蠻莫城裏的「怡昌錢鋪」,聽取了新從隴川錢鋪調過來的,年輕大掌柜胡瀚勻的稟報,並察看了庫房裏面堆積如山的銀票及小票。這些物件,都是按段鵬的吩咐,提前大量單獨印製出來的,並未在騰衝衛及隴川流通過。

五天後,米價,鹽價已經開始漲到了令多數百姓無法承受了的地步,段鵬這才開始宣佈,其來蠻莫城的第一個通令!

戰略物品營運令!具體說來,就是因戰事的緣故,城內的,米,鹽,肉等日常之物,轉為衙門派人接管。

與此同時,經過多次清查,段鵬在城內開辦了多處的學堂,由衙門佈告全城百姓,五至十三歲之間的男女幼童,可以不花銀子的在此念書,每日給中晚兩頓飯吃;而對於十四至二十三歲的男人,可以參加軍營里的念書加訓練,各半天時間,同樣給予兩頓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男女,可以每天吃兩頓飯,都由衙門供給。但對於二十四至四十九歲的男女,衙門則採取了雇傭的形式,安排他們幹活。

而這些措施,都是自願的,百姓們可來,也可不來的。

如此一招,窮人家百姓的焦躁心緒開始慢慢消停了,既然是餓不死,有條出路,瞎折騰的人就少了。

而在幼童念書方面,段鵬提供的是,「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偶爾,也會讓炮營的軍士們教他們一些「九章算術」的內容;而對第二個層次的那些男人,則按個人的念書及體格水平,分為了多個不同的群體,分別由不同的軍士教授,下午的軍事訓練,是由騎兵營的軍士教授他們,如何使用長槍;對於雇傭來的男人,衙門給他們找的活是,把城中的空地上,無論誰家的地,全部種上蔬菜;女人就安排他們進軍器所,學着把拿隆的火藥和彈丸包置起來,做成紙殼彈藥,或者讓他們縫製清洗將士們的衣裳。

段鵬的這些很「奇特」的舉措,將士們沒人想到做這些事的目地,只有那位滯留在城中的陳少東,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段鵬是在以「糧食,鹽巴」這些東西做「武器」,在做着什麼事。

而對於段鵬來說,他的心裏就十分的清楚,任何一種事物的演變,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漢人多年來形成的「認識」,要想讓他們陡然去徹底「改變」,無異於水中撈月。只有先用生存「威權」的法子,強迫他們先去接受一些觀點,再用「制度」去固化,這樣逐步的從內心上去接受。

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合理;禮是人際關係的正常規範如禮儀、禮制、禮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無反覆、誠實不欺。這「五字」貫穿於整個中華倫理的發展,是華夏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基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殘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殘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緊急戰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