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代之戰之西周之戰1

第9章 三代之戰之西周之戰1

33.3.1題記

本篇述西周朝之戰。凡三戰:

名稱管蔡之戰,時間約BC1044年,地點山東,對陣諸侯軍姬旦對三監軍。

名稱國人之戰,時間約BC841年,地點鎬京,對陣周厲王對國人。

名稱烽火之戰,時間約BC771年,地點鎬京,對陣周幽王對犬戎。

33.3.2其他諸戰

這一回說到,周公恐懼流言日,厲王驚怖弭謗時。

武王伐紂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與所有的大王朝一樣,周朝馬上就有了「三監」之叛,《尚書大傳》只是很簡略地說:「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三監是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所有的大王朝的第一次權力傳遞,捱得過就捱,捱不過就是秦隋。畢竟權力傳遞的制度尚未深入人心,而開國的搞法還有人惦記。現在有人覺得不流血的改朝換代是得國不正,簡直荒謬,中國的改朝換代、血流成河是中國痼疾周期律好吧,簡直是魯迅說的,「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

對應着姜子牙的封神,武王也曾大封天下諸侯。比如封姜太公於齊、周公旦之子於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中「滅國不絕祀」,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同時派自己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於殷都附近的邶、鄘、衛三國,就近監視殷人。武王一死,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主少國疑,故周公獨攬權位,引起諸弟不滿。(諸弟當然包括管叔、蔡叔、霍叔。找我說,這純粹是文王昌的鍋,沒事兒你生一百個兒子做什麼?不知道計劃生育嗎?)而武庚賊心不死,肯定蠢蠢欲動,在此情況下,老幾位就沆瀣一氣,散播流言,說周公欲行篡逆。此所謂白樂天「周公恐懼流言日」的來歷。周公作為中華禮教始祖、忠臣孝子聖賢典範,若是當時身便死,身後的名聲還真是說不清了。就算是周成王(天子)、召公奭(兄弟)、姜太公(同僚)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周公。(周朝時,每一代「周」「召」並稱,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公。)不過好在這些都是聖賢之身,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周公。

滅殷后的第三年,BC1024年,管叔、蔡叔與武庚、祿父一起叛周。起來響應的有東方的徐、奄、淮夷等幾十個原來同殷商關係密切的大小方國。這對剛剛建立三年多的周朝來說,是個異常沉重的打擊。如果叛亂不加以平定,周王朝就難混了,周文王慘淡經營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功業就完了。

於是周公讓召公給太公姜尚下達命令:「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周公與召公奭分陝而治,由召公奭守老家,周公自己與成王一起親率大軍東征。事前進行了占卜,發佈了《大誥》。東征對鞏固西周王朝、擴大周的轄地起了重要作用。《尚書》記載:「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周公首先鎮壓「三監」,制止了流言,殺了管叔放逐了蔡叔;還誅殺了武庚,以紂王庶兄微子繼承殷祀,在宋(今商丘)建國,史稱宋國。武庚覆滅后,周公繼續東征,經過三年艱苦鬥爭這場動亂才告平定。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曲阜)等五十多個方國,把飛廉趕到海邊殺掉。從此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

東征範圍似較廣闊,窮追猛打,聲勢達於江南。《呂氏春秋》記載:「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江南。」周公東征至江南,可以在銅器銘文中找到旁證。丹徒出土的《俎侯夨簋》銘曰:「唯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圖。王於俎,饗。王令虞侯夨曰:『侯於俎。……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邑卅又五,百又卌,錫在宜。王人又七姓;錫鄭七伯,厥五十夫;錫俎庶人六百又六夫。俎侯夨揚王休,作虞公丁尊彝。」周公進一步營建東都雒邑和封建諸侯。周公、成王、康王時期是西周王朝穩定發展時期,「刑錯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盛世」。(周公不愧為三代以上的聖賢,「立功立德立言」缺一不可。周公是中華禮教第一聖賢,在周朝而得封周公,其實也相當僭越了。他是個多方面的人才,比如《周公解夢》是心理學巨著,又制定男女交配之法,從此操筆運動不叫操筆,叫敦倫是也。後世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曹丞相你也是周公的粉絲么?另,曹丞相你抄襲詩經了。)

周成王之後,經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這個牛比,睡王母)、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期間也有周昭王伐荊楚,周穆王伐犬戎,但也不值一敘。)到了周厲王時期,(瞧著倒霉名字,好得了嗎?)又出大事了。關於這件事,我一點也不想從歷史角度,當然也不是什麼野史角度,而是純粹從文學角度敘述。

中國的古文名篇,如果剛入門的,看一本書就行---《古文觀止》,翻開看,就有《召公諫厲王弭謗》(出自《國語》)。那是值得全文背誦的經典文字!「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鏗鏘有力、一字不易、齒頰留香!)

這件事的價值,為中華文學貢獻了好幾個成語,「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以及中華最早的文字獄以言治罪;中華最早的底層暴動;還有中華最早的偉大共和制度。時值BC841年,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鎬京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器械,圍攻王宮。根據金文記載,參與國人暴動的,有「邦人、正人、師氏人」。邦人就是普通公民,正人就是公務員、師氏人就是阿兵哥。

周厲王下令調兵遣將。臣下回答說:「我們周朝寓兵於國人,國人就是兵,兵就是國人。國人都暴動了,還能調集誰呢?」周厲王於是帶領親信逃離鎬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霍州市,都跑到山西了)。這一年,還有在中華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從這一年起,中華進入了信史時代。即時人記時事。(周朝的軍事主力,所謂有西六師與東八師,師氏人是也。而國人暴動之後,西六師就失去記載,後面周宣王只能靠東八師征討四夷。一個細思恐極的事實可能是,反的就是西六師,所以周厲王出逃,因為拱衛他的兵士全反了。)

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便轉而尋找太子姬靜。召穆公將姬靜藏了起來,國人圍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書紀年》記載:「(國人)執召穆公之子殺之」。(召公虎以己子替換太子赴死。這也是中華歷史中的常規操作啊。為什麼我們對這種違背人性的事如此淡然?)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勸解下,國人總算平息了一些怨恨,紛紛離去,群體性事件平息。此時宗周無主,周公和召公根據貴族們的推舉,暫時代理政事,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並推舉諸侯共國國君共伯和入朝執政。史稱「周召共和」。(這個大抵就是中文語境裏「共和政體」的由來,這個體制中,多個相互制約的主體共同執掌公權,有效避免了集權專制的出現。並以鮮明的特徵,有效與標榜民權的「民主政體」區分開來,成為後世政治先進的兩大標誌!)

次年,混亂中被收藏的太子姬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共和時代結束。大約差不多的年代,同樣在羅馬,同樣人們反對暴君塔昆(塔克文)的惡政,同樣將其驅逐,同樣開創了偉大的共和時代!但從此,羅馬漸漸褪去野蠻人的毛皮,逐步從開創本族的文明光輝乃至開創人類的文明光輝;而中華的「周召共和」,只差那麼一小步,後世卻又重新陷入了周期律。有時候,只差一步比差距很大更令人扼腕!(為什麼自古文人一直拿BC841年驕傲,因為大家都明白,那已經是中華在社會文化政治制度方面的最高成就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9章 三代之戰之西周之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