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宋遼之戰之燕京笑話2

第111章 宋遼之戰之燕京笑話2

16.3.3二犯白溝

這一回說到,降藥師大宋入燕京,賴蕭干北遼獲全捷。

「大廈將傾逞豪士,大石蕭干郭藥師。」此三人,皆人傑矣,三人若戮力同心,遼事尚可為,可惜,三人各有所圖,大遼最後的希望也就煙消雲散了。當然,作天作地的天祚帝對這一局面貢獻可也不小。

大石是皇族,國之柱石,還文武雙全,以上將之姿出任文職林牙,頗有國士之風,但上層叛亂不斷,大石也被猜忌,天祚帝西去,大石留在了南京(燕京);蕭干是奚族,也是大遼后族,實際與契丹休戚一體,從奚院大王府出身,(奚族大王府當與南院大王府、北院大王府同列。)跟隨奚院大王蕭遐買混,自蕭遐買降金之後,這一系勢力盡歸蕭干,他同樣沒有跟天祚帝西去。

郭藥師是三人中出身最差的,他是渤海人,邊地流民,因為遼國新組建怨軍的緣故而混進大遼體制來的,(說穿了怨軍就是炮灰軍團,所以怨氣衝天。你把讓別人當炮灰這種事說得這樣明,當然不要怪別人給你搞搞事。怨軍自組建之日起,就抗敵無能禍國有份。估計是後來上層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將怨軍改名為常勝軍。我的另一個感悟就是,不要再提什麼底層正義了,底層互害起來更慘烈。)郭藥師起初在怨軍中只是個小校,但機會總是照顧有準備的人,以抗敵為目的組建的怨軍,在外敵大軍壓境之時,居然作亂了。蕭干作為當時中央僅有的機動力量領軍前來鎮壓,(蕭干也算是救火隊長了,耶律余睹作亂,也是蕭干去的。)郭藥師一見局勢可求一逞,聯絡了一班人居然把當時的怨軍首領羅青漢宰了,率全軍歸降蕭干。蕭干因此舉薦郭藥師為怨軍統領、涿州留守(就在燕京邊上),就此郭藥師登上了歷史舞台、參與遼國政治進程。而蕭干這次出征,也奠定了他一生與郭藥師相愛相殺的基調。(早先我一直以為大石與蕭干是一對好CP,其實蕭干與郭藥師才真是一對好CP,大石整個逼格比他倆高出一個層次,不與他們一般見識。)

宣和四年(AC1122年)六月下旬,遼天錫帝耶律淳病死,宋以為有機可乘,遂再議興師之事。又派童貫等人率領二十萬大軍再次北伐。這一回郭藥師粉墨登場(這位姓名結合桃花島翁婿的梟雄,以其當時的折騰勁看,其實名聲不該如後世那麼凋蔽)。宋軍進兵之初頗為順利,常勝軍帥、涿州留守郭藥師率涿州一州四縣歸降宋朝(郭藥師「怨軍」出身,在叛亂中賣了主將,攀上了蕭干。見風使舵是梟雄本能)。

郭藥師遂獻乘虛偷襲燕京之策,於是劉延慶令郭藥師統常勝軍(即原「怨軍」)千人為嚮導,宋將趙鶴壽、高世宣、楊可世、楊可弼統兵繼進,劉延慶自統大軍接應。宋軍未費多大週摺便進入了燕京城,但遭到了蕭太后的頑強抵抗(又是一位蕭太后,大遼彪悍的蕭太后何其多也。這位是耶律淳的老婆。),蕭干又率軍回援,內外夾擊。宋軍以為勝利在望,軍紀不整,酗酒鬧事、搶奪財物,未能及時消滅遼軍殘餘,控制城防,結果步步敗退。駐軍城外的趙鶴壽部,因趙鶴壽與郭藥師不睦,見行事不利,為保全自己,先引兵而退。主將劉延慶根本就未曾派兵增援。最後郭藥師、楊可世、楊可弼等人縋城而出,僅收得潰兵數百人。對於這場鬧劇我還能說什麼?一方能有力量攻入對方都城后,在沒有其他力量介入下,再被人拍出來,還全軍覆沒,世所僅見!鬧劇還沒有完。

接下來輪到中興大將劉光世的老爹劉延慶的表演時間了,這次出征這劉延慶是取代了種師道的位置,在接下來與大石的正面對決中,被遼方用計,表現得十分拙劣。卻說蕭干分兵斷宋餉道,擒護糧將王淵,得漢軍二人,蔽其目,留帳中,夜半偽相語曰:「聞漢軍十萬壓吾境,吾師三倍,敵之有餘。當分左右翼,以精兵沖其中,左右翼為應,殲之無遺。」陰逸其一人歸報。明旦,未接戰,延慶就見遼軍中有火起,就以為是敵方發起的大包圍的信號,居然主將扭頭先跑,於是將熊熊一窩,全軍潰散,燒營而奔,相蹂踐死者百餘里。自熙、豐以來,所儲軍實殆盡。又一次全軍覆沒。

更荒唐的是,宋軍失敗后,童貫竟然遣使至金營請求幫助,金太祖欣然而允。宋太祖命令金兵南下,攻佔了燕京北門居庸關,大石蕭干蕭太后等實力派北逃,宰相左啟弓等開門投降,燕京落入了金人之手。等到宋廷遣使至金要求將燕京歸還給宋,自然而然的被拒絕。后金太祖同意將燕京交給宋,但要挾宋另付百萬緡的「燕京代稅錢」。於是雙方簽訂了盟約,金將雲州等八州「還給」宋,宋除「歲幣」、「代稅錢」之外,又添二十萬金帛犒賞金軍。金人撤離燕京之時,將燕京的人口財物劫掠一空,留給宋的基本上是一座空城。。。。

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宋徽宗不僅對以此種方式收回領土毫不羞恥,反而大肆慶祝,封賞主持此事的王黼、童貫等人,還命人撰寫《復燕雲碑》,樹立於燕山之上。

鑒於大宋君臣在此大事件中的表演,不單遼人看輕,「契丹知中國不能用兵,由是輕宋」;更為金人看輕;連成為宋土的郭藥師等燕雲當地人都看輕,「燕人作賦及歌誚之」。

大遼草原遼闊,又苟延殘喘了些日子,不過那已經遠離漢地了,而大宋馬上要面對新興的大金的獠牙了,哪裏還顧得上大遼。雙方再也接觸不上了。一部宋遼百年征戰史,就以這樣一個可笑的局面進入了歷史。

北宋伐遼,其中包括各種名將,比如種家將、姚家將、劉家將(劉家將太多,包括劉延慶系,其中出了中興四將之劉光世,以及哥子劉光國;劉仲武系,其中出了比劉光世狠多了的劉錡,以及哥子劉錫等;劉韐系,有兒子劉子羽,也有劉子翚,手下後來出來大名鼎鼎的岳飛。此戰是岳飛第一次上戰場,燕京也是力主北伐的名將岳飛一生到過的地理最北端,歷史有時細品起來總有一絲滑稽。)如果再算上垃圾將軍王淵,其手下有韓五;另吳氏兄弟應該也在;那麼後世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宋中興戰將幾乎都聚齊了。征大遼是名將們的第一個經驗包,雖然輸得面子上極不好看,但其含金量足以讓大家回味一輩子。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可以戰勝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童貫就是那隻頭羊,還是只閹羊。(我又想起水滸英雄們征大遼,打的都是什麼東西,什麼兀顏光、瓊妖納延,一個歷史上的真名不敢提。大宋的合國名將征遼尚且如此,何況草寇乎。)

16.3.4謬史氏曰

靖康大宋攻遼之役,無論在宋,金,遼,都是一件大事,無論從哪一面看,卻都像是在表彰大遼。在記述這一大事件之時,我實在是沒有臉面站在宋人的立場上說事。慚而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1章 宋遼之戰之燕京笑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