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蒙宋之戰之機動大師1

第145章 蒙宋之戰之機動大師1

29.2.1題記

本篇敘宋朝與蒙古之戰。凡一戰:

名稱第一次南侵之戰,時間AD1235年,地點長江東中西三線,對陣蒙古軍對宋軍。

29.2.2大舉入侵

這一回說到,窩闊台悍然南侵,孟璞玉臨危受命。

AD1235年蒙古召開忽里台大會。已經整合完畢草原的大汗窩闊台,在發動長子西征的同時,開啟了第一次三路伐宋之役。西路以次子闊端為首,與將軍胡土虎、都元帥達海紺卜,進攻四川方向;由另一個兒子闊出、塔思(孛魯之子、開國老將木華黎之孫)、將軍鐵木台等統領中路軍,攻襄陽;東路軍是另一個王侄口溫不花(成吉思汗侄子)和將軍察罕統領,攻向兩淮。(東路軍顯系疑兵,且兩淮是南宋根本,重兵佈防。主要就是起一個牽製作用。網上早探討過,長江防線雖長,適合大軍團運動的卻只有三處,西線川蜀、中線荊襄、東線淮東。)

而中路與西路都生猛得很,闊端很能打,而闊出是窩闊台大汗最喜愛的,基本已定為太子儲君,兩位王子顯然有爭寵、別苗頭的味道,相比之下,另一路的口溫不花是成吉思汗的弟弟的兒子,是兩位王子的叔叔輩了,又是疏枝,沒必要爭功。當時南宋的防線,西線仍有辣雞趙彥吶主持,中路由二趙的趙范主持襄陽府,東路則由大英雄孟珙知黃州、率忠順軍鎮守淮上一線。

窩闊台汗七年(AD1235年)八月西路軍從鳳州入寇,原金朝餘孽鞏昌汪世顯投降蒙古,並從此成為蒙古的急先鋒,一直奮鬥在衝鋒陷陣的路上。(此人或曰此家族雖然一般被當成蒙古的漢世侯,但是往根上倒據說來自蒙古汪古部,世居漢地、長期為金朝效力而已。所以他及他家族為蒙古出死力,其實一點不奇怪!)汪世顯久處陝甘,帶路尤強。一路殺進四川,制置使趙彥吶聞風而逃,被蒙軍在青野原包圍。幸虧利州都統制曹友聞趕來救出。(說起這曹友聞可不簡單。此人文人上陣,轉任軍職,成為名將。在南宋文進士轉任到將領職位的,也只有他一個人。人稱「滿身膽」,毀家紓難,招募五千忠義軍起家,與其弟曹有萬均是開國名將曹彬的十二世孫。此時已官至武翼大夫、閣門宣贊舍人、利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

隨既,命摧鋒軍統制王資、踏白軍統制白再興進據雞冠隘,命左軍統制王進進據陽平關,自領大軍接應,果然在兩處大敗敵軍。接着同其弟曹友萬先後收復仙人關、七防關、白水江等要塞,每戰皆親冒矢石,為士卒先。蒙古軍轉攻階州,曹友聞引軍馳援,夾擊敵軍,擊退敵軍后,駐石門(今陝西略陽縣西北),負責扼守七防關(今康縣雲台鎮)一帶。

次年,闊端與汪世顯再來,集結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及投降蒙古的漢軍,號稱五十萬大軍。(蒙古軍此次南下,以西路為主。)蒙古攻武休關,敗宋興元戎司都統李顯忠軍,(南宋初年有李顯忠大名鼎鼎,這裏又出現了。清大家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十四對《宋史·曹友聞傳》所載李顯忠事迹提出質疑,認為其敗於元兵之事,與史不符,可能另有一個李顯忠。兩個都是抗金將領。)佔領漢中,欲沖大安。南宋制置使趙彥吶令友聞控制大安,以保蜀口。曹友聞辯稱,沔陽蜀之險要,敵必不能逾越沔陽而入蜀。大安無陷可守,正好發揮敵人騎兵之所長,況眾寡不敵,豈可在平地控御?趙彥吶不聽,一日七次持小紅牌來催促急速行動。曹友聞認為以寡擊眾,非乘夜出奇兵內外夾攻不可。於是命曹友萬、曹友諒領兵上雞冠隘,多張旗幟。曹友聞則選精銳部隊萬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溝埋伏。事先相約,內以擂鼓舉火為號,兩面夾擊蒙古軍。部署既定,九月二十二日,蒙兵果然來犯,曹友萬衝出陣前迎戰。敵將八都魯擁有萬餘眾,達海率千人,往來搏戰,矢石如雨。曹友萬身被數創,遂令諸軍舉火。九月二十七日,曹友聞遣諸軍全面迎戰,兩面夾擊,大敗敵人。

但是隨後,二十八日黎明,敵將汪世顯率大批援軍蜂擁而至,以鐵騎四面包圍宋軍,(果然方便奇兵作戰,趙彥吶誤國啊!)曹友聞嘆息說:「這難道是老天註定的嗎?我只有為國戰死而已!」於是破口罵戰,殺死自己所騎戰馬,以表示殉國的決心。血戰更加激烈,曹友聞與弟曹友萬皆戰死,部將夏用、王漢臣、呂嗣忠等先後陣亡,曹家軍全軍覆沒。汪世顯感嘆道:「蜀將軍真男兒也!」盛禮以葬之。(曹家果然將種,文人亦出猛士!)蒙古軍長驅入蜀,如人無人之境。成都、利州、潼川三路的二十餘州都被蒙古軍攻下。辣雞趙彥吶一路逃到夔州。

闊端決定,由穆哥率一部兵力,由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迂迴至劍門以西,直趨成都;闊端率主力進攻利州、劍門,約期會師成都。(這是仿兩士爭功故事。鍾士季正攻劍閣,鄧士載偷渡陰平!)蒙古人冒充李顯忠旗號,偷襲成都,當時成都沒有防備,遂被屠。這個李顯忠不是南宋初年的李顯忠,而是此時鎮守漢中的,之前被蒙古人全殲。兩個李顯忠都打過金軍,也是巧!(成都,當時的世界第三大城市,蒙古軍入城的時候,成都百姓還在街上做生意,很多人就看着策馬而入的蒙古人,一陣詫異之後人頭落地。等到看清楚是蒙古軍之後,才拿起菜刀木棍開始抵抗,外城很快失陷,成都知府文人丁黼在蒙古軍入城后組織成都僅有的數百刀斧手和衙役據守內城,兩天後在石筍橋被射殺,丁黼死後部下王翊繼續組織居民抗蒙,7天後王翊兵敗自殺,成都陷落。戰後,收斂屍首,「蓋百餘萬」。明楊慎《全蜀藝文志》輯明趙枋(左木水旁代)《史母程氏傳》:「嗚呼!余嘗得《三卯錄》讀之,蜀民就死,率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莫(暮),疑不死,復刺之。異孫屍積於下,暮刺者偶不及,屍血淋漓入異孫口,夜半始蘇,匍匐入林,薄匿他所。后出蜀為樞密使。嘗坦視人,未嘗不泣下。賀靖權成都,錄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闊端入城后屠殺劫掠,然後一把火燒了,可憐千年古都遭此一劫。(宋末《昭忠錄。王翊傳》(《守山閣叢書》):「二十四日,元兵步騎十萬至成都,入自東門。二太子坐府衙文明廳,令卜者占,卜者曰:『民心不歸,成都是四絕死地,若往,不過二世,不若血洗而去。』二太子大書『火殺』二字,城中百姓無得免者。火光照百里。」)蒙古軍在川中耀武揚威。直至後來王子闊端聞之中路軍兄弟闊出死於軍中,好比王子忽必烈聽說了死兄弟蒙哥,方才撤軍。蒙古軍在四川後來就以劫掠糜爛為主了。野蠻人都是一個德行,先不直接佔領,搞爛製造失血點。(這一招很毒,文明社會、習慣於秩序統制的地方,基本對此無解!)

這闊端退到甘涼,繼續四面出擊,攻略吐蕃,招納了年幼的八斯巴及其師薩迦班智達等仁波切,一舉將諾大的青藏高原納入了版圖,還給後來的元帝國找了個國師---八斯巴,也為東土的蒙古人找到了文化基因---藏傳密宗!(這要是展開來,又是一篇大文章,因與宋蒙主線關係不大,所以不展開了;但又不能說一點關係沒有,所以提一嘴。)這闊端真是活力滿滿,一刻不停地建功立業!顯然他是對兄弟闊出的儲君地位是有所想法的,而南征另一邊的闊出,對同樣的南征條件下,兄弟闊端的豐功偉績帶來的壓力,顯然也是顧慮重重!

而中路軍其實AD1235年就數次衝擊荊湖地區,會攻襄陽,因郢州堅守而退。次年三月,闊出得到東道諸王塔察兒的支援率再中路軍攻降鄂北重鎮襄陽,使南宋在長江中游的荊湖戰略要地失去了屏障。(守襄陽的趙范可能是在「端平入洛」中輸昏了頭,一直沒有緩過來,因此此戰打得極為失水準。當時襄陽城內的派系,以為就是端平入洛的主持者之一、京湖安撫制置使趙范為首的宋軍,又稱南軍,一個則是端平入洛中賣了汴梁投宋的李伯淵為首的原金降軍,又稱北軍。南北軍不睦,繼而相爭,趙范竟不能制!一開始外敵蒙古軍來尚能合力抵擋,後來南北軍矛盾竟到了生死相搏的地步,北軍將領王旻與南軍將領李虎各自領軍在襄陽城裏大打出手,傷及無辜,又放火焚燒城樓,局勢徹底潰爛,趙范逃離襄陽,李伯淵被推出來做主,就勢將襄陽城獻給了端出!真是一生獻兩座名城的主啊也是不枉了!)

四月,闊出軍繼續攻克隨(今屬湖北)、郢二州及荊門軍。八月,破棗陽軍、德安府(今湖北安陸),慘遭屠戮。(也打得相當慘烈。)在襄陽失守后的不到一年中,南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軍,有七個州軍全部失陷。照這個事態發展下去,荊湖像川蜀一樣糜爛是遲早的事!

幸好南宋此時還有戰神孟珙在!當時在蒙古人的「撒花自撒花,廝殺自廝殺」(邊談邊打)策略下,朝廷戰和不定,曾問孟珙,答道,戰和朝廷自定,臣武將,當言戰不當言和。荊湖路危及,戰神孟拱奉旨馳援荊湖路的蘄州,要與當年蔡州城下的安答塔察兒放對。孟珙星夜從黃州出發馳援中路荊湖,安答塔察兒聞得孟珙兵到,即避退三舍、望風而走。此次孟珙剛到,塔察兒而就撤圍而去,一方面塔察兒自身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他深知安答的水平,於是蒙軍準備轉攻江陵(今湖北荊州)。這是蒙古鐵騎第一次兵臨長江。

此時江陵是荊湖路最後一座重鎮了,南宋的襄陽府丟失后,京湖制置司便移治此處。蒙古軍如果攻佔這裏,既可以西攻川蜀,又可以沿江東進,還可以南下湖湘,後果不堪設想。宋廷命令沿江、淮西制置使組織救援,「眾謂無逾珙者」。

這時蒙軍在枝江、監利編造木筏,準備渡江,形勢逼人。孟珙本人及其部下都是荊襄一帶的人,無不激憤。孟珙深知力量懸殊,所以先集中力量封鎖江面。接着施展疑兵之計,以少示眾,白天不斷變換旗幟和軍服顏色;晚上就虛張火把,沿江排開數十里,擺出一副大軍來援的樣子。蒙古軍不知虛實,頓時驚慌不已。孟珙便趁機傳令出擊,大戰一場,連破敵二十四座營寨,搶回被俘百姓兩萬多人,並將蒙軍的渡江器具一併焚毀,遏制了蒙古的進攻態勢。蒙軍無奈之下,只好撤離。經過此役,孟珙一舉扭轉了南宋在長江中游荊湖路的戰局的被動態勢。

同時,東路八月,口溫不花軍攻克唐州(今河南唐河),繼而轉攻淮西,吸引南宋注意,直抵黃州。孟拱此前曾駐紮過黃州,此次孟拱馳援回黃州,軍民一片喝彩,齊聲歡呼道:「吾父來矣!」蒙古軍想繞城而過,孟拱擊其半渡,派部將同鼎、葛懷主動出擊,蒙古軍渡江部隊大亂而退。

蒙古軍被迫攻堅城黃州,黃州為孟珙此前經營之地,難以攻克。他每日親臨城頭,督促宋軍防禦,看望傷病員,還斬殺四十九名畏敵退縮的士兵,最終穩住了宋軍的陣腳。孟拱守度得當,並且並不只是死守,派勇將劉全等七軍出城突襲,蒙古軍大為慌亂,蒙古諸軍營中,唯張柔的漢軍營一軍不動,打退宋軍。(上次在江陵,孟珙與安答塔察兒放對;此次在黃州城下,孟拱與當年在蔡州城外救過的蒙古漢世侯張柔相遇了。想必各方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當年蔡州的情景是否會時時浮現?)

蒙軍整頓之後,便再次發動晝夜不停的輪番進攻。蒙軍使用了火炮轟擊黃州,把黃州城牆上的城樓全部燒毀,但是由於黃州的堅守,城頭隨時補上缺口,使蒙軍無法趁機攻上城頭。蒙古人又衝到黃州城下挖城牆,想直接在城牆上挖洞殺進城,孟珙派人預先在蒙軍挖牆地方的城內,再築一道城牆,並在被挖城牆的內側挖大坑當陷阱,號稱「萬人坑」。當蒙軍最終挖開城牆衝進來時,前面還是堅固的城牆,並且前軍在後軍的推擠下紛紛掉進坑裏而被宋軍用石頭檑木砸死。到了嘉熙二年(AD1238年)春,死傷「十之七八」的蒙軍終於撤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5章 蒙宋之戰之機動大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