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蒙古戰爭之兄爭弟斗2

第159章 蒙古戰爭之兄爭弟斗2

80.2.3兄爭弟斗

這一回說到,下江南大汗隕落,返漠北元帝運籌。

兄弟相殘是蒙古常態,從窩闊台大汗陰死拖雷大監國開始,歷代相承、概莫能外。蒙哥當位之時,大蒙古帝國發展到了最強盛的地步。蒙哥拚命集權,拓展拖雷系,打壓窩闊台系與察合台系,但朮赤系的拔都是自己恩人,不好處理,所幸拔都也及時死了,於是蒙哥的權勢達到了蒙古帝國的巔峰。(因為其後蒙古帝國分裂,也沒什麼蒙古帝國了。)AD1253年,蒙哥在斡難河邊召開忽里台,再次出兵西征,並把西征的領導權交給其弟旭烈兀。(這一次,一把干到地中海,大戰穆斯林,屠滅巴格達,建立伊爾汗國,牛逼!)

此前AD1251年,蒙哥大汗將已佔領的中原交給另一個親弟弟忽必烈,以河南為忽必烈封地。(一朝合汗一超臣嘛。成吉思汗是將中原交給了中國國王木華黎,窩闊台則交給東道諸王塔察兒。塔察兒對宋作戰不利,多次遭到蒙哥訓斥,被剝奪權力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忽必烈對華夏大感興趣,招降納叛,任用姚樞為謀主。同時按照蒙哥的規劃,吸取上次南下教訓,發揚蒙古千里迂迴的傳統(即所謂「斡腹」戰術),準備繞道南宋身後攻擊。AD1252年,忽必烈與兀良哈台(著名百戰王速不台之子)一起,南下大理,實施「斡腹」計劃。這次進軍任然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左中右三路,兀良哈台領右路假道土蕃先行。(當第一次南征時,自從土蕃仁波切八思巴被西路軍統帥闊端挾持后,就斯德哥爾摩了。後來又謁見忽必烈,被忽必烈封為國師,所以土蕃對蒙古軍可謂不設防。)忽必烈自領中軍、諸王抄合、也只烈領左軍也跟上,貼著四川與土蕃的邊境一路南下,殺向大理。(當時南宋國策是保境安民,哪裏敢管蒙古軍。)

當時大理皇帝是段興智,(與著名的南帝一燈段智興名字差不多,可見蠻夷不分輩分尊長。)掌權的卻是高氏,(高升泰的後代。也是奇葩了,高氏把持大理二百年,這都幕府了吧。)就大理那小身板,也就憑地利別人不給他較真,否則真扛不住。結果元軍浮皮囊而兵臨大理城下,高祥大敗。大理城陷,段帝、高祥逃走。忽必烈擒斬高氏弟兄后趕回中原佈置。(蒙古人真正實現了武俠之中那種今天在漠北明天在海南的那種感覺。)大理遂交由兀良哈台打理。后兀良哈台擒段帝,大理告滅。隨後兀良哈台又攻取大理周邊,及赤禿哥(今貴州西部)、羅羅斯(今四川西南)等地,在南亞莽林中站穩了腳跟。此後,兀良哈台數次攻川,南北夾擊,試圖打開攻宋的門戶。但是,自南宋余玠之後,四川防禦體系固若金湯,世界上防守最強的民族要給世界上進攻最強的民族上一課!兀良哈台無功而返。(南宋的川北防線,自余玠帥蜀,他高瞻遠矚,利用四川山形複雜,地勢崎嶇之便,想出一套足以抵抗蒙古人的絕妙戰法---山城防禦體系,採納蜀地豪傑冉氏兄弟(冉琎、冉璞)的建議以釣魚城為核心,其餘各城與釣魚城互為犄角,相互扶持。至此,四川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合州釣魚城為支柱,長江為險,南岸的超大縱深為依託的防禦系統。在這個體系中,沿四川諸多水系建立了很多據點,在該體系之下,各城寨相互聯繫,共同禦敵,可長期堅守,同時能夠消耗來犯之敵,為後續增援提供了大量的時間。而在川南防線,則全賴播州楊氏出力。播州楊氏,是世襲土司,獨立王國,類似於北朝的仇池楊氏,我都懷疑兩撥是一系!淳祐年間,楊氏家主楊價數次率領播州軍戍邊,「價以雄威軍戍夔峽,價分署其部,屯瀘渝間,遣奇兵擊東」,為阻擋蒙古入侵起到了積極作用,楊價去世后,第十五代領主楊文繼承父志,繼續效忠南宋,帶領播州軍屢屢擊敗蒙古軍隊。余玠到任后,發佈公告廣泛徵求抗蒙良策,播州領主楊文知道后,向余玠呈獻了著名的《保蜀三策》。在四川軍民的共同努力下,蒙人數年無功。)

AD1256年,在豁兒豁納黑主不兒舉行忽里台,蒙哥議討南宋。之前都算小打小鬧,這次要全力南侵。次年正月,正式下詔,分兵中、西、東三路伐宋,命忽必烈率軍攻鄂州,塔察兒、李璮等攻兩淮,自己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渝川地區,(據《史籍》記載,蒙哥領兵號稱六十萬,包括蒙古人、回回人、西夏人、漢人,尚不計其它各路。)另派兀良哈台為偏師,以南往北攻!這次全面南征,比上次更狠!

二次南征,與上次一樣,東路軍只不過掩人耳目,加上山東李璮,乃紅襖軍主李全之子,素有其志,所以雷聲大雨點小。西路軍這轟轟烈烈的來,在山城防禦體系面前,倒鬧個灰頭土臉。堂堂蒙古帝國最後一位皇帝蒙哥,居然歿沒于軍陣之中,正所謂:「撻覽果殲強弩下,鬼章有入檻車時。瓜洲渡口斃金酋。釣魚城前隕大汗!」

另外,兀良哈台也淺嘗輒止。(開慶元年AD1259年九月二十二日(10月10日),蒙古大將兀良合台率步騎一萬三千人挺進靜江城下,南宋名臣、當時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兼任廣南制置使、知靜江府李曾伯所部六萬挫其前鋒。兩軍相持兩旬,蒙軍退軍。李曾伯在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廣總領、京湖屯田使任上,主持了收復襄陽的大業,並吧襄陽修成了一座戰堡。)倒是忽必烈的中路,打得有聲有色。南宋開慶元年(AD1259年)七月,忽必烈率領中路軍,經略荊湖。九月,攻鄂州(今武漢)。賈似道親自指揮鄂州保衛戰。宋理宗也派使者拜賈似道為右丞相。蒙古軍遂組織敢死隊,由勇將張禧、張弘綱父子率領,自城東南角入戰,宋將高達率諸將力戰,張禧身負重傷而退。張柔乃命部將何伯祥造鵝車,掘洞入城,又選勇士登城,經激烈戰鬥后破城東南隅。高達率軍奮力抗擊,並組織人力修城牆,隨破隨修,使蒙古軍不得入。為防止蒙古軍再穴城而入,賈似道命宋軍沿城牆內壁建造木柵,形成夾城。僅一夜時間,環城木柵全部竣工。忽必烈聽說后,不得不承認賈似道的軍事才幹,感慨地說:「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此次宋蒙大戰,南宋大英雄孟拱雖已故去,但他死前舉薦的兩個狠人,在這次大戰中均有表現。賈似道文人上陣,大大改寫了忽必烈對漢族文人的感觀,以至於宋亡后,元世祖曾問宋降將:「爾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積久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送款也!」元世祖說:「正如所言,則似道輕汝也固宜!」而另一位則是狠人劉整,在四川活動,雖然此戰不如釣魚城的守將王堅耀眼,但也收復成都,亦有赫赫之功。說實話,如果賈似道與劉整不是後來互搞,賈似道不是一心爬進中央一統江湖,劉整也不作對失敗降蒙,南宋還有的搞。倆人雖然不如孟拱,但倆戮心合力,作用不會比孟拱小,那麼蒙古想為所欲為,也難!)

這忽必烈許是在中原呆久了吧,也搜羅了不少漢人豪傑。(自從蒙古經略中原,有一大票漢人勢力崛起並投入蒙古懷裏。統稱漢世侯,比如史天澤史家、張柔張家、郭侃郭家、董文炳董相公、嚴實嚴相公、李檀李相公、王珍等等。。。包括汪世顯汪相公,此人雖然號稱祖先是蒙古汪古部,但當着金朝的官、行着漢族的習慣。。。邸順、耶律禿花大抵也是這種情況。到忽必烈接手漢地,盡入其彀。)又聚了一批漢族文人,比如竇墨、姚樞、劉秉忠、趙璧、王鶚、張文廉等等。(忽必烈算接受漢文化最多的元帝了,十幾個元帝,大概就是一頭一尾倆尚算了解中華。。。不過像賈似道這麼猛的文人大概也是第一次見。按宋朝操作文人上陣也不算什麼,趙普、寇準、范仲淹、呂大防、張張浚、虞允文、余玠、李曾伯。。。多得是。)為此,忽必烈頗受蒙哥猜忌,蒙哥命阿藍答兒等從河南經略司、京兆宣撫司的官員中,羅織一百餘條罪狀,旨在除滅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員,削弱他的勢力。忽必烈被迫前去朝見蒙哥,一見就相擁大哭,藉以此打動皇帝蒙哥,總算矇混過關。

此次大戰後面的故事,就非常羅生門了。一方面,南宋援兵增加,兵勢漸強,另一方面,忽必烈得報蒙哥殞命、汗位空懸,急於脫身。(蒙哥子幼,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報,和林眾臣謀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幼子守灶嘛,你托雷系當初以什麼名目上位,阿里不哥就可以以什麼名目上位。阿里不哥是托雷幼子,黃金家族幼子的平方。)所以忽必烈扔下打到一半的戰場,回師而去。而南宋這邊,則大多歷史文獻均說:賈似道在知道蒙哥已死、蒙古軍無力再戰的情況下,非但不乘勝反擊,反而密遣使者宋京前往蒙古軍營請和,提出:「北兵若旋師,願割江為界,且歲奉銀、絹匹兩各二十萬。」於是賈似道作為一個賣國漢奸,妥妥地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判斷不明,活該被忽必烈玩弄,賈似道這鍋背得不冤。據說忽必烈遣趙璧與賈似道和談,實則拖延、掩護自己撤軍,見旗號速歸。卻說這趙璧見到約定的旗號后,連起碼的掩飾都不要了,崩著就顛了!)

卻說中統元年(南宋景定元年、AD1260年)1月4日,忽必烈匆忙趕回燕京,掌控局勢,與阿里不哥爭位。此時,阿里不哥已經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貴族內定為大蒙古國大汗,竭力誘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好逼迫他就範,再名正言順地登上大汗寶座。忽必烈則清楚地意識到,在阿里不哥鞭長莫及的情況下,自己在控制和調動進入漢地的蒙古軍及漢軍方面擁有莫大的優勢與便利。因此他不肯輕易離開經營有年的中原而貿然北上。雙方間使臣往返,交涉不斷,矛盾日趨激化。(他明知在草原上聲望不如弟弟,但自己身邊有漢人拱衛,所以想揚長避短。)

4月,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台,痛恨被托雷系從手中奪走汗位的窩闊台系很高興看到托雷系的分裂,他們夥同察合台系諸王一起擁立阿里不哥為汗。而追隨忽必烈的東道諸王抵制了這次的忽里台,所以只能稱西道忽里台。5月5日,忽必烈在己派勢力的擁立下於靠近中原的開平(上都)自立為大汗。史稱東道忽里台。從嚴格意義上講,兄弟倆一人開了一半的忽里台,法理上都不算真正地接過蒙古法統,或者說,蒙古帝國正式分裂成東西蒙古。蒙古高原西部是阿里不哥的老巢所在,他以此東控和林,西聯西方諸王,調動蒙古勢力,開始向忽必烈發起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9章 蒙古戰爭之兄爭弟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