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蒙古戰爭之宗王之爭2

第162章 蒙古戰爭之宗王之爭2

80.3.3西道諸王

這一回說到,都道漠北是根本,豈料域西為大敵。

如果說東道諸王是忽必烈的癬疥之疾,那麼西道諸王就是忽必烈的心腹之患了。作為忽必烈的對手,窩闊台後汗海都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是與欽察汗國朮赤系后王的支持分不開的。海都的封地海押立位於欽察汗國的東南邊界線上,西臨朮赤第五子昔班在七河的封地,北近朮赤長子斡兒答在額爾齊斯河西岸的兀魯思。大對頭海都極力與他們結交,與欽察汗別兒哥「咸與親厚」。而別兒哥為了對付勢力急劇膨脹的察合台汗國,也積極扶持海都的力量。(這個勢力急劇膨脹的察合台汗國,自然就是反覆橫跳的阿魯忽了。阿魯忽死後,另一個察合台後王八剌乘機上位,繼續與海都作對。後來在欽察汗國的支持下,大對頭海都與察合台汗八剌達成和解,共同向忽必烈宣戰!)

至元七年(AD1269年),忽必烈以四皇子、北平王那木罕為將西征,在別失八里擊敗海都人馬。於是那木罕建制阿力麻里,震懾西部,專事與西道諸王交戰。西道諸王內部也是戰亂不已。此時的察合台汗---八剌雖然臣服於大對頭海都,但海都始終想除掉他,於是派八剌出兵阿富汗,攻擊伊爾汗國阿巴哈汗(旭烈兀的兒子)的地盤。AD1270年八剌戰敗后,大對頭海都乘火打劫,最終八剌受驚而死。此後為了抗拒海都對察合台兀魯思的干涉,八剌的四個兒子與阿魯忽的兩個兒子聯起手來,但還是被海都打敗,海都沒有理睬這幾個人,而是扶立了另一個察合台後王聶古伯上位,沒想到這也是位不服管的。至元十年(AD1273年),那木罕趁察合台汗聶古伯與海都不睦,發兵前往征討。聶古伯死,大對頭海都再立不花帖木兒(察合台第七子合答海之子)繼位為察合台汗,不久也死去,八剌之子篤哇即位。(海都沒辦法,最終汗位還是回到了八剌一系。)

至元十二年(AD1274年),忽必烈再遣右丞相安童領兵支援那木罕西征,忽必烈連續下了三十四道追拘大對頭海都、篤哇的金、銀符凡的詔書,準備徹底整垮海都勢力。果然忙中出錯,未料西征大軍之中,那木罕部將昔里吉等於次年底在阿力麻里發動兵變,將皇子那木罕、皇子闊闊出、右丞相安童等抓獲后交予了海都等西道諸王,(後來在縱橫捭闔中均被放歸。)忽必烈滿盤皆屬,草原上的部隊盡滅。史稱「昔里吉之亂」。(昔里吉是蒙哥之子,本是大根腳拖雷系,現在一無所有。在阿力麻里諸軍中,蒙哥侄子脫黑帖木兒說動昔里吉,與蒙哥孫子撒里蠻、阿里不哥長子玉木忽兒一起突然發難,AD1275年底遂顛覆了阿力麻里局勢。說到底,這是一次蒙哥系諸王的大反攻。他們之後向海都求援,但因為他們奉昔里吉為大汗,而與海都發生齟齬。在隨後的忽必烈平滅昔里吉之亂時,海都不救。)

AD1277年忽必烈被迫調南下平宋的伯顏領兵北上平叛。六月,兩軍戰於土剌河岸,昔里吉兵敗西走。(伯顏親信悍將李庭出力不少。此人在滅南宋之戰中出盡風頭。忽必烈調他的時候對他說,「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兒立功,要在西北。」忽必烈漢學也不淺也,漢兒輒雲,「東南佳氣、西北神州」之類,當用此典。男兒西北射天狼、莫效江南兒女態!李庭漢學也不淺,深受激勵!)八月,雙方再戰於斡耳寒河岸,叛軍敗逃吉利吉思。在重壓下叛軍分裂成昔里吉與玉木忽兒一夥,撒里蠻與脫黑帖木兒一夥。雙方各自稱汗,相互攻擊,反覆橫跳,錯進錯出的事層出不窮。這一場叛亂,真是一言難盡。一直忙活到AD1282年,昔里吉與撒里蠻比著向忽必烈投降,弄得忽必烈不知相信誰好。這一場綿延七年的大叛亂算是告一段落。然而,海都卻沒有深度攪合、徹底利用這場大叛亂,只能說其人眼界有限。(脫黑帖木兒衝突中被殺,玉木忽兒一直到AD1296年才投降,這時忽必烈早死了。)

昔里吉之亂平息,大對頭海都也逐步改變已恪守多年的擁兵觀望立場。至元十七年(AD1280年),其手下禾忽(貴由子)子禿古滅襲攻哈剌火州,劫掠附近地區。至元十八年(AD1281年),忽必烈手下劉恩率元軍擊敗海都部將,進據斡端;翌年又擊退前來攻城的海都系諸王。至元二十年(AD1283年),海都遣八把率眾三萬攻斡端,劉恩以眾寡不敵,破圍退師。至元二十二年(AD1285年),篤哇、不思麻領兵十二萬,擊敗諸王阿只吉,進圍畏兀兒亦都護所駐之哈剌火州。圍城之戰持續六個月。城中食盡。火赤哈兒亦都護獻女求和。篤哇解去。

至元二十四年(AD1286年),大對頭海都等同東部乃顏聯絡,乘忽必烈率領元軍主力東去平叛的機會,一度發兵佔領和林。海都以偏師襲阿勒台山地區,自率主力由阿力麻里東進,在馬納思河(今瑪納斯河)與元軍交戰,擊潰元軍,掩殺至哈密之地。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這時屯駐於哈密,戰死。此後亦都護移治甘肅行省的永昌。海都不久退回。

AD1289年,忽必烈不顧高齡親征,無果。AD1293年,留守哈拉和林的伯顏出擊,取得不小成果,同年,忽必烈的孫子鐵木耳從伯顏手中接過了草原部隊的指揮權。(忽必烈最喜歡的真金太子之子。伯顏這位老將真是為忽必烈鞠躬盡瘁啊,南下滅宋也靠他,北上救急也靠他。好不容易攻滅宋了,別人都在花花世界裏享福,他卻在漠北苦寒里戍邊。果然也堅持不了多久,與忽必烈差不多時候死的。元末也有一個著名的伯顏,都叫伯顏這做人的差距怎麼這麼大捏。)AD1294年,忽必烈帶着遺憾與不甘,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其孫、真金太子之子---鐵木耳上位為元成宗,繼續與西道諸王放對。

此階段最活躍的反倒是察合台汗篤哇。AD1297年,篤哇突襲漠北,俘虜了元成宗鐵木耳的女婿闊里吉思,(此人是忽必烈外甥,又連娶兩位公主,不知與皇族怎麼論。反正蠻夷也不在乎。)並最後殺了。接着又南下唐兀惕(寧夏一帶),被安西王阿難答擊退(忽必烈孫子,芒哥剌之子)。接着AD1299年察合台汗篤哇進行了一個騷操作,引軍西去南下,攻擊德里蘇丹王!(就是沒錯今印度一帶,這跨度何止萬里!當年德里蘇丹國幫過花剌子模汗札蘭丁打蒙古人,這茬到現在還記着吶!這篤哇的戰略水平也是一泡污了,與打完羅馬打迦太基的皮洛士有一拼啊!當然又有一種可能是,篤哇在拚命掙扎擺脫窩闊台汗海都的控制!)

當時的都哇,派出了幾乎所有的精銳力量。在古代作者的筆下,這次的蒙古入侵者多達十數萬之眾。其總指揮是大汗的兒子克魯,並被告誡不要滿足於劫掠,而是要想辦法徹底佔領德里。在策略上,他們選擇繞開旁遮普地區的大城木爾坦,也沒有強攻沿線的印度堡壘。克魯只是留下了部分軍隊進行包圍或監視,阻斷本地守軍同外部的聯繫,然後帶着主力迅速南下。因為只要能入主德里,就不愁北方的總督們向自己俯首稱臣。

當時的德里蘇丹,是比較強勢的阿拉丁·哈爾吉。他通過刺殺自己的叔叔才登上大位,並一直致力於加強個人權勢。後來莫卧兒時代的歷史學者聲稱,德里人集中了三十萬萬騎兵和兩千七百頭大象。除了突厥化的騎兵軍團和戰象,還有大批穆斯林城市民兵和印度教徒組成的步兵,以及次一級的總督們的封建騎兵力量。在蒙古人的鐵蹄面前,所有的舊矛盾都被暫時擱置到一邊。(此戰可稱是蒙古無數次入侵印度中,最大的一次,甚至可能超過後來的帖木兒帝國的入侵。史稱「基利之戰」。)

阿拉丁將全部軍隊都駐紮在德里附近的基利,用穩固的營盤和防禦陣地,阻止對手的輕舉妄動。他還給麾下的五個分隊都配備了二十餘頭戰象,用於衝擊蒙古騎兵的隊形。但在沒有授命的情況下,任何總督都不得擅自帶兵出擊。於是,兩支人數超過十萬的大軍,就在亞穆納河與印度叢林之間的戰場上四目相對。蒙古人發現自己可能沒法進行一場像樣的騎兵決戰,而對手卻有源源不斷的後援在不斷加入陣營。為了在自己的隨身補給耗盡前解決戰鬥,察合台軍隊不斷在德里人的防線各處進行騷擾和挑釁。希望將對手的部隊從營地內勾引出來。

結果印度方面的扎法爾汗展開了慘烈的自殺衝鋒,結果卻令人驚異。扎法爾汗固然全軍覆沒,但蒙古軍隊的總指揮克魯王子卻也死於了陣中!最終蒙古人在阿拉丁的銅牆鐵壁前退卻了。篤哇鬧個灰頭土臉,灰溜溜回到海都帳前聽令。

元成宗大德五年(AD1301年),大對頭海都糾合諸王四十,再度進兵蒙古,已是強弩之末了,最後在哈剌和林被海山擊敗,(海山系鐵木耳的侄子子,鐵木耳當上了皇帝,這漠北軍權、祖宗家業的重擔自然換人挑。)於歸途中,傷重不治,一代人傑、拖雷系的大對頭、窩闊台汗海都終於也去了,其子察八兒繼位。窩闊台汗國繼續與大元汗國放對。但在AD1303年,察合台汗篤哇向窩闊台汗察八兒勸說一起向元成宗鐵木耳輸誠,當然也就是說說而已,因為大元汗國根本沒有實力管到西域了。(這個怎麼看都像是察合台汗篤哇的陰謀,因為自海都崛起,窩闊台系名義上是西道諸王的宗主。顯然篤哇希望把這個關係改過來。)AD1306年果然察合台汗篤哇把窩闊台汗察八兒抓起來,逼要統治權。基本可以認定,從忽必烈與阿里不哥起,形成東西兩大陣營;從海都崛起起,形成東道以大元汗國為宗主,東道諸王附庸,西道以窩闊台汗國為宗主,西道諸王附庸的局面;從海都死開始,西道諸王解局,形成相互平等的局面,東道倒是老樣子。

幸虧察合台汗篤哇馬上就死掉了,西邊的情勢重新回到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相互攻訐的局面。篤哇的兒子怯伯接任了察合台汗位。怯伯汗與窩闊台汗察八兒的爭鬥成為了這一階段的主旋律。一直到AD1309年,察八兒徹底戰敗,灰溜溜投奔了大元汗國,察合台汗國徹底國除,成為了五大汗國之中,第一個摘牌的股票。(從拖雷系大對頭海都上市、到察八兒退市,窩闊台汗國是幾大汗國中存續時間最短的。)而大元汗國,也再也沒有實力,去干涉西道諸王之間的格局了,默默地當好一名觀察者就好。因為他們也迎來了自己的內鬥情節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2章 蒙古戰爭之宗王之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