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北魏末年之戰之入洛之戰1

第71章 北魏末年之戰之入洛之戰1

21.2.1題記

本篇述南梁入洛。凡兩戰:

名稱入洛之戰,時間AD528,地點中原,對陣元顥、陳慶之南朝軍對北魏朝廷軍等。

名稱河洛之戰,時間AD529,地點河洛,對陣陳慶之南朝軍對北魏爾朱榮等四大天王。

21.2.2血戰滎陽

這一回說到,金湯鐵桶數虎牢,名師大將避白袍。

要說神將陳慶之這些年也是聲名鵲起了,從歷史上的籍籍無名,變成了鍵史圈的網紅,在一班小白口中傳頌,也是件蠻奇怪的事。據說老毛頗推崇陳慶之,「再讀此傳,為之神往」云云。這陳慶之是南朝人,照理,咱說的是北魏末年之事,與南朝梁沒有多大關係,但這一回,偏偏故事是由南朝梁引起的。

這階段當北魏的皇帝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的時候(當時主要還是因為梟雄撥弄,沒什麼正經皇帝),南朝的皇帝卻始終沒變——梁武帝蕭衍。梁武帝蕭衍算我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皇帝,文武兼資。文學上來看蕭氏父子的成就比起曹氏父子不遑多讓,武功上蕭衍代齊建梁、韋叡的鐘離之戰都是值得一提的。壽命也是相當長的。(不過壽命過長對梁武帝來說,是榮是辱就不好說了。)

面對北方的亂局,蕭衍當然不會無動於衷、毫無作為。他就扶植南投的北海王元顥,(元顥因避河陰之禍逃往南朝,你看,劇情和上一集連上了吧。當時南北朝因為國內政治原因貴胄們就逃到對面,那也是很平常的事。)以陳慶之為飆勇將軍,率領七千兵送元顥北上爭位。這種行為與北魏利用封劉昶為宋王伐齊以及利用封蕭寶夤為齊王伐梁沒什麼差異。(這種借對手宮闈之變的機會幹涉對手朝政,古今中外可謂是層出不窮。)

那個時代真是傳奇,到處都是傳奇!六鎮起個義而已,結果出了那麼多梟雄豪傑;爾朱榮獨霸朝綱而已,結果他把所有其他大臣都給殺了;葛榮百萬大軍而已,被一朝成擒。現在輪到個外逃王爺而已,結果出現南人傳奇了,且看陳慶之可以掀起多大的滔天巨浪!估計梁武帝也就是偷個雞而已,想搞搞對手,也沒什麼戰略打算,後面搞出這麼大的場面純屬意外。陳慶之什麼人?不過一內侍而已,據說梁武帝除了醉心於佛法,還醉心於弈棋,(倒都是裝逼的好方法!)將不過內侍,兵不過七千,梁武帝是真沒當一回事兒。(正所謂,白袍神將,黑氅魔羯,當時的大時代,還是頗有幾個立得住的人設的。)

話說這陳慶之的崛起,也是一奇迹。而這蕭家,全是奇葩。梁武帝蕭衍喜歡下棋,作為棋童,陳慶之混著混著就成了親信,帶兵打仗去了,大抵大局觀與棋感都是極佳的,手筋也是頑強的,屠龍也是不眨眼的,收官也是算無遺策的。。。下棋還是鍛煉人的戰術戰略眼光啊。領兵后,在蕭家的那些奇葩麾下,還就真混出名堂來了,戰績相當不俗。大通二年(AD528年),梁武帝封北魏北海王元顥為魏王,總攬北魏國事,命陳慶之為飆勇將軍,領北府軍七千北上,正式干涉北魏。(元顥甚至懷疑過,梁武帝存心殉了七千人把自己往北邊送死。其實這是碩果僅存的北府軍了,北府軍也算很傳奇的牌子,謝玄憑此擊敗苻堅、劉裕憑此擊敗桓玄,隨着歲月流逝,北府軍的傳承漸漸丟失在歷史里,還能剩下七千來人已經是陳慶之的幸運了。)

第一戰,越境,郅州,南淮陰太守張丕引萬餘人接戰。全勝,張丕隻身逃竄。元顥還在懷疑,這麼打下去,七千人能耗幾仗啊,結果戰後一數,一個都不少!

陳慶之保著元顥,一路連下三十二城,在北魏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當然這個也有其他原因。大boss爾朱榮回秀榮了,帶着侯景、賀拔兄弟等;洛陽主事的是元天穆一干人,保個傀儡皇帝元子攸,也沒有把這小股梁軍放在眼裏,僅指示地方部隊自行攔截;自從葛榮覆滅后,山東的刑杲又反了,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刑杲的威脅可比陳慶之大多了,主力爾朱兆、高歡、費穆等在山東打刑杲。(《魏書》中有「朝廷以顥孤弱,不以為慮」之言。)

中大通元年(AD529年)四月,陳慶之直取睢陽,魏將丘大千率眾七萬分築九城,以抵禦梁軍。陳慶之率軍進攻,一日之內攻佔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我以為,丘大千投降的是元顥,而非陳慶之。一個是己國爭位,一個是敵國入侵,我想丘大千分得清楚。所以,陳慶之的神跡,是軍事仗,但也有政治仗。)元顥就在睢陽城南登壇祭天,即位稱帝,建元孝基。授予陳慶之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陳慶之出戰毎白袍,在軍陣中極為耀眼,一時號稱,「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我以為,後世的種種白袍小將、神勇無敵的臆想,都是源自這裏,比如趙子龍啊、羅成啊、薛仁貴啊等等。其中唯有薛仁貴也許真穿白袍上陣,那也是cosplay陳慶之啊。)

洛陽的魏廷開始急了,派了上黨王元天穆的兄弟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二萬來援,進屯考城(今河南民權東北)。考城四面環水,守備嚴固。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二萬,俘元暉業,租車無數輛。梁軍直趨大梁(今開封),所過之處,魏軍望風而降。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眾扼守滎陽、虎牢(今滎陽西北汜水鎮)等地,以保衛京都洛陽。元顥自梁軍攻佔梁國后,封陳慶之為衛將軍、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陳慶之的高光時刻在繼續。

魏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等率羽林軍七萬守滎陽,以拒梁軍。魏軍兵鋒甚銳,加上滎陽城堅,陳慶之攻之不克。當時時魏將上黨王元天穆大軍從山東轉戰將至,先遣其驃騎將軍爾朱兆增援楊昱。又遣右僕射爾朱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進據。魏軍共計三十萬人,欲對梁軍進行合圍。元顥派人勸楊昱投降,但被拒絕。(當時刑杲已滅,魏軍主力遠道而來,三十萬當是虛數。榮長史高歡帶着他的團隊,竇泰、段榮、司馬子如、斛律金等滯留山東,跟泰山羊侃互耗,不知道在打什麼鬼主意。)

這時滎陽城還沒有攻下,梁軍將士都感到恐慌,陳慶之開始buff,對將士們說:「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略人子女,又為無算。天穆之眾,並是仇讎。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吾以虜騎不可爭力平原,及未盡至前,須平其城壘,諸君無假狐疑,自貽屠膾。」於是親自擂鼓攻城,只是一次擊鼓,梁軍便全部都登上了城牆。勇士宋景休、魚天愍首先登上城牆,梁軍相繼而入,於是攻佔了榮陽而且俘虜了楊昱與弟息五人。此仗為硬攻,一路無損的七千北府,到此有大損。胡光等人均進言,一路三千里殺來,「無遺鏃之費。一朝殺傷五百餘人,求乞楊昱以快意。」元顥打得是政治仗,到此需收買人心,不肯殺楊昱,於是斬楊昱之下的統帥三十七人,皆令蜀北府兵刳腹取心食之,以平復心意。(也是相當慘烈了,亦見此戰是北府兵之大損耗。)

不久,據說元天穆等帶領軍隊圍城,陳慶之率三千精騎背城而戰,擊破了元天穆的圍攻,魯安在陣前投降,元天穆、爾朱兆都獨自逃跑了。陳慶之收繳滎陽的儲備,牛馬谷帛都不可勝計。陳慶之旋即進攻虎牢,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梁軍俘魏東中郎將辛纂。(這個就是梁書吹得有些過了,元天穆、爾朱兆、爾朱世隆都是何等樣人物?我很懷疑會親自出陣,都不一定在現場。當然你北府兵牛逼可以理解,山東遠道而來人困馬乏也可以理解,反正這一場大勝,陳慶之先不惜代價取堅城,復倚堅城搓疲敵,還是相當秀的。)

虎牢既下,洛陽在望。(想當初董卓也是在虎牢關之戰後火燒洛陽出逃。)魏孝庄帝元子攸為避陳慶之鋒芒,被迫撤至長子(今山西長治西)。元顥遂入洛陽,魏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顥入宮。元顥改元大赦,以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陳慶之轉戰三千里,大小四十七戰,無一不勝,奪三十二城,徹底完成了梁武帝的託付,扶植元顥在洛陽上位,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是自劉裕、桓溫后第三次入洛,也是最後一次南軍入洛,同時也是軍事實力最弱的一次入洛。

不久,上黨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四萬攻克大梁,並分遣王老生、費穆進據虎牢,刁宣、刁雙入梁、宋。陳慶之聞后,率軍掩襲,魏軍皆降。元天穆率十餘騎北渡黃河而逃,費穆攻虎牢,在即將攻克的時候忽然聽說元天穆已經向北逃跑,認為自己已經沒有後繼之力,於是向元顥投降。(因為費穆是河陰之變的主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元顥還是把他殺了。記得當時也有人提醒元天穆,梁軍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可是元天穆沒有聽。結果還坑了費穆一把,看來離開了爾朱榮,元天穆啥也不是。)

陳慶之乘勢掃蕩大梁(今開封)周邊,無往不勝,到此,登上了他人生光輝的頂點!威震中原!白袍神將的人設就此確立!

但是,在歷史上,陳慶之名氣並不像現在那麼大。現代人所知道的歷史人物太少,是一個硬傷,所以逮到一個陳慶之,就無腦崇拜起來。就在陳慶之依仗元顥威名所向披靡之際,另一個傳奇也在上演。時任泰山太守羊侃率數萬鄉里南歸!羊侃是滯留北地的漢人大族,當初參與平叛,一箭射死關西大反賊莫折念生。如今因老父念及故土,毅然起兵圍攻兗州,奪取南歸之路。(兗州刺史是羊侃的堂兄羊敦,這就是所謂南枝向暖北支寒?)朝廷派高歡等圍剿,最終羊侃奪路而歸。陳慶之一路無名將攔路,高歡等其它梟雄被拖住也是原因。(羊侃南歸,他父親的囑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當時胡靈太后的男寵徐訖逃到了泰山,怕爾朱榮怕得要死,於是煽動羊侃南逃,居然成功?)

梁武帝派羊鴉仁接應羊侃,羊鴉仁也是從北朝回歸的羊氏一族。南歸后次年,羊侃被南朝任命為都督北討諸軍事,出兵頓日城,反過來以接應陳慶之。陳慶之南歸后,只能與對面邊將堯雄之流放對,一代傳奇落幕,後面不再有傳奇。而屬於羊侃的傳奇,才剛剛開始。日後他要與大魔頭侯景糾纏,作一生的對手!隨便相較於同時代的人,比如剛提到的侯景與羊侃,陳慶之的能量差太遠,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也正常。(巧合的是,陳慶之與羊侃的兒子,今後也都要與侯景發生糾葛,所謂侯景與名將的兒子有緣。不知道兩位在北國的歲月里,與這位羯族大佬有無交集。讀史就是這點好,各種巧合迴轉、草線蛇灰,讓人感到有種精緻、被安排的感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71章 北魏末年之戰之入洛之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