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三國歸隋之戰之梟雄侯景1

第83章 三國歸隋之戰之梟雄侯景1

22.1.1題記

本篇述侯景之戰。凡二戰:

名稱侯景反魏之戰,時間AD547,地點河南,對陣東魏高澄軍對侯景羯騎軍。

名稱侯景反梁之戰,時間AD548,地點淮南,對陣南梁蕭衍軍對侯景羯騎軍。

22.1.2梁朝往事

這一回說到,依故例蕭梁代蕭齊,學禪理皈佛成佞佛。

且說大致AD六世紀,中華大地正好又是一個三國的局面。東魏高家,西魏宇文家,南梁蕭家,三足鼎立,正是一個穩定結構。(網上又鍵史俠認為,中國著名的三國時代是一個特例,其實中國史上,三足鼎立是很多的,比如楚、漢、齊,宋、遼、夏,宋、金、蒙,明、順、滿。。。)這高家、宇文家的發家史,我們在別的地方探討得很多了,梁朝的那些雞賊事就放到這裏來說一說。(此三國的演義性差,不如另一個魏蜀吳三國,相互發家的關聯性差是個問題,彼三國,黃巾一戰,桃園兄弟、騎都尉阿瞞、烏程侯江東猛虎,悉數到位,可以編出各種互動,《無雙》裏的黃巾之戰,三家人物彼此互竄,毫無違和。此三國,高家、宇文家固然可以放在一起說,但是南梁一直在故事外單獨發展,只有白袍神將時短暫地參與一把中原之爭。一直到侯景崛起的此刻,方才有了密集的聯動。)

梁武帝蕭衍是梁的開國皇帝,在位48年,活了86歲。他的自我感覺特好,認為自己集中了所有皇帝的優點,是古往今來第一明君。可是旁人不是這麼認為,罵他是大大的昏君,他的子孫輩甚至盼着他早死。(作為開國皇帝,最後把國家禍禍成這個樣子,也是古今罕見了,大概與司馬炎有一拼。)

梁武帝蕭衍是經學家,寫了《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多卷。他是史學家,主持編撰了《通史》六百卷,從開天闢地寫到眼前,是最完整的一本歷史著作,可惜到宋朝就失傳了。他是詩人,現存詩歌八十多首,言情、談禪、贈答、詠物,各種體裁,各種類型,多有上乘之作。其中以《東飛伯勞歌》最為著名:「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艷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他通音樂,自己作詞作曲,寫了很多新歌,還DIY做了幾種樂器。他愛繪畫,尤其喜歡畫鳥和走獸。他擅圍棋,達到國手水平,經常和臣子下通宵,毫不疲倦。一個叫榼頭師的僧人被宣入宮,他和人下棋正難解難分,要吃掉對方的棋子,隨口說:「殺掉。」侍從以為要殺掉榼頭師,把和尚拉出去殺了,事後後悔不已。他精書法,有多本書法專著。在此之前,王獻之的地位一直比父親王羲之高,他把順序調整了一下,從此,梁朝興起了學習「大王」的風潮,影響至今。(所謂「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

但是梁武帝蕭衍最著名的本事,還是佛學。正當他的皇帝地位已經鞏固,該是好好坐龍椅的時候,他卻捨身去當和尚,並且把信奉佛教作為國策,廣而推之。他立佛教為國教,在全國大建寺廟,廣收僧人,唐朝詩人杜牧說,「南朝四百八十寺」,一點也不為過。為了將佛教演變為教化萬民的信仰,梁武帝以身作則,親自受戒。在世俗世界裏,他是國家的皇帝;而在佛的世界裏,他是修行的菩薩,完全放下皇帝架子,以普通僧人姿態,帶頭遵守佛門清規戒律。梁武帝最為驚世駭俗的,就是他不顧社稷安危、不顧朝臣反對,四次捨棄皇帝的權威和尊嚴,捨棄自己的肉身,去廟裏當起和尚。皇帝捨身為寺奴,而國又不可一日無君,大臣們只得湊足錢財為他贖身,一共花費四萬億。因此,梁武帝疏於朝政,致使國事荒廢;又由於他的事佛之舉,浪擲了不知多少國家財力,造成國力衰退。(怎麼不搞政教合一?自己作佛主?可見其沒見識!)

梁武帝蕭衍痴迷佛教后,還對那些奸佞之徒往往法外開恩,施與佛心,禍國殃民。梁武帝有個弟弟叫蕭宏,奢侈無度,暴斂無厭,斂收錢物三億萬,梁武帝知道后,也不追究;即使蕭宏和自己的女兒通姦,也不聞不問,還升了蕭宏的官。如果說,梁武帝對弟弟蕭宏是寬容,那對侄兒蕭正德簡直到了縱容的地步。就算蕭正德叛變投靠了北魏,還是一再赦免他,最後,正是蕭正德和侯景一起,成了他自己和帝國的掘墓人。(按理說,梁武帝身為一國之君,先期勵精圖治,功績彪炳;最後皈依佛門,廣推佛教,應該是普度眾生,佛名圓滿,功德無量,但為什麼連他自己也不能善終,而且把天下民眾也連累,陷於水深火熱之中而罔顧呢?這是他自己修行不夠,還是佛教本身所具有的荒謬不經,導致了梁武帝及梁國的覆沒呢?)

也許有人說,梁武帝雖然因佛而亡國,但他對於佛教學說的貢獻,對於佛教文化的影響,還是相當深遠的。但他對佛教的貢獻不過是,原來的佛教教義還是很人性化的,據《戒律廣義》記載,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只因為梁武帝一道詔令,僧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吃肉,於是,便成為古今和尚的戒律,至今佛門無人敢於違背。(「葷」這個詞,現在通常指肉類,其實「葷」是「草」字頭,原義是一種植物,和蒜、蔥、韭差不多,吃在嘴有異味。古代指肉類的詞是「腥」,因為梁武帝禁止僧人吃肉,所以「腥」、「葷」漸漸並列,都成了僧人的禁忌食物,後來,人們把「葷腥」簡稱為「葷」,默認為肉食。看看這都是幹得什麼事。。。)

當時正值達摩祖師來中國,曾與梁武帝互相留下了精彩的機鋒應對,所謂佛門第一公案是也。據《祖堂集》卷二記載:在普通元年,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泛海來華。武帝見后問道:「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尊者答道:「並無功德」。武帝驚問道:「何以並無功德?」達摩答:「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尊者道:「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武帝再問道:「何為聖諦第一義?」達摩答:「廓然浩蕩,本無聖賢。」帝曰:「對聯者誰?」師曰:「不識。」兩個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可以清楚地看出,梁武帝那套佞佛技倆,在真正的高僧大德面前,屁也不是!達摩一葦渡江而去,拋棄了武帝。同時按佛教界的說法,蕭衍最後餓死,是薄德不修、貢高我慢,屬於邪魔外道,真是個可憐蟲,被他追求了一輩子的東西也拋棄了。其實,這場公案機鋒,是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的較量,立場不同,自然雞同鴨講,談不上誰對誰錯。)

這梁武帝蕭衍原本是南齊的權臣與宗室,南齊的皇帝蕭寶卷亂搞,天怒人怨。依照南朝的套路,自然有樣學樣取而代之。AD498於是舉兵,討伐皇帝,攻打建康,滅了蕭寶卷,扶立傀儡。(又是清君側不小心清了君的。據說蕭衍打到石頭城,守城的王珍國、張稷等人審時度勢,向蕭衍獻上明鏡一幅,蕭衍即還以斷金一錠,兩邊像打啞謎一般,都是高人吶。明鏡是說妾心如明鏡?斷金是說絕不負約?斷金也有別給留首尾、做乾淨點的意思吧?反正王國珍、張稷馬上安排弒君,一代蕭齊皇帝死後正式成了東昏侯。)沒幾年,AD502,蕭衍就在沈約、范雲的輔助下,廢蕭齊自立了。其實他作為蕭齊的疏枝,完全可以繼承蕭齊的法統,如蕭鸞故例。但是顯然,他在陶弘景之流的忽悠下,寧要作開國之君,所以別開一朝,是為南梁,或曰蕭梁。結果活生生把個開國之君做成了亡國之君。(比如近代某國,某領袖本來想保持原舊政權國號,讓舊政權的殘餘勢力無路可走,結果某下屬進讒曰,這樣就做不成開國領袖了。後來。。。該領袖深恨之。一個道理。)

蕭梁的一地雞毛事也是不少的,比如蕭衍反省劉宋、蕭齊皇室相互濫殺的情況,皇室怎麼作,蕭衍總是網開一面。比如其弟蕭宏把所有該死的罪都犯一遭,比如喪師辱國、勾引公主、違背人倫、刺王殺駕。。。蕭衍統統寬宥,造成的後果就是後來的皇室子弟亂來,幾乎沒有一個正經人,蕭綜烝母、試圖弒父又投奔敵邦,(他母親吳淑媛原是前朝君主東昏君蕭寶卷的妃子,為蕭衍所奪,他自己懷疑自己是蕭寶卷的種,所以他的一切行為在他自己看來是理直氣壯的。)蕭綸也有弒父行為,蕭正德引侯景過江,蕭繹不打侯景專殺蕭氏子孫,蕭勃阻撓陳霸先勤王。。。簡直是人間迷惑行為大現場!太子也都沒有好下場,蕭綸死於父子猜忌,(即著名的「昭明太子」,《昭明文選》是學子們的教科書,他也是佛學大家。蕭衍懷疑他在搞儴神厭勝一類的把戲,真是一隻燒鵝的悲劇。然後就如天啟般莫名其妙地落水了一回,就因此而病亡?古人都不游泳的么?)蕭綱死在侯景手上。。。

不過,若以為南梁就是一灘屎,不足以與高家、宇文家並列三國,也是不客觀的。梁朝初年,還是挺猛的,不但可以攻滅蕭齊,而且與北魏這個龐然大物打個有來有回,出了一票猛人名將,比如韋睿、曹景宗。(韋睿號稱南朝第一名將,大敗北朝百萬兵,還是值得一說的,只不過這樣主要講此三國時代,就不展開了。正如彼三國時代的涼州三明,哪個是善茬?)

總而言之,南梁是此三國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帶甲百萬、富甲天下、文風璀璨、物華天寶。這樣才能反襯出侯景禍害后哀江南的凄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83章 三國歸隋之戰之梟雄侯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