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蒙宋之戰之襄陽之守1

第149章 蒙宋之戰之襄陽之守1

29.4.1題記

本篇敘宋朝與蒙古之戰。凡二戰:

名稱第三次南侵之戰,時間AD1267年,地點長江沿線,對陣蒙古三路大軍對宋軍。

29.4.2英雄襄陽

這一回說到,堅城屹立五十載,美名流傳萬千代。

襄陽自古英雄城。千年之前,關公挺進中原,在此威震華夏;大宋本朝,武穆以此發動北伐,恢復中原。恰巧,關聖與武穆並稱為中華「武聖」,不是沒有道理的,至少在襄陽這個文化意念上他們是有交集的。從AD1239年大英雄孟珙從蒙古人手中奪回襄陽后,襄陽屹立不倒在蒙古人的兵鋒之前,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

在現在一般認識里,更有郭靖大俠,傾盡一生,堅守襄陽。這郭姓,加上他老丈人的名字,正好湊一個大宋的大厲階郭藥師,也不知金庸怎麼想的,他不可能不知道郭藥師吧。一般認為,作為蒙古自幼培養的漢人豪傑,為蒙古征戰四方,郭靖的原形應該來自歷史人物郭侃,不過郭侃雖然也是個有能耐的人,卻一生未叛蒙古,並且一生未為漢人出過一點力。《滿床笏》中所唱誦的郭子儀持方天畫戟,而郭侃正是汾陽王嫡系;水滸賽仁貴郭勝自然也是方天畫戟,卻是郭靖祖先。民間文化中相同的兵刃、相同的姓氏往往是意味着相同的血脈,郭子儀與郭勝,郭侃與郭靖,如果硬要說一點關係沒有,不是一個實事求是的觀點。所以,我私下認為,郭靖作為文學形象,不是一個好的人設。

而東天神將郭侃與襄陽也是有交集的。《元史》載:世祖即位,侃上疏陳建國號、築都城、立省台、興學校等二十五事,及平宋之策,其略曰:「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既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丸地耳,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灘巴蜀不攻自平。」后皆如其策。從大軍克襄陽。江南平,遷知寧海州。居一年,卒。

從中東、歐洲轉戰萬里回來,就一頭從旭烈兀懷裏轉回忽必烈旗下,參與攻宋。哪裏有活去哪裏,這郭侃可稱得上勞模了。其人也,有謀,獻策平宋;有勇,從攻襄陽。不談國外堪稱玄幻的經歷,單在國內表現看,也可稱得上「文武雙全」了,難怪日本人譽之為中國第一。

襄陽所處的南陽盆地具有東西伸展、南北交匯的特點。無論是東西之爭,還是南北之爭,南陽盆地都是必爭之地。從AD1235年端平二年蒙軍從唐州南下第一次南侵,兵鋒直指襄陽開始,蒙古三次南侵,襄陽均首當其衝。直至AD1273年陷落,整整四十餘年,足足可稱一代人的時間了。期間蒙古無奈地到歐洲武裝旅遊兩次,把整個世界文明踩在腳下,還是未能在襄陽得逞。相比之下,襄陽比君士坦丁堡更適合「永不陷落」之稱(釣魚城雖然也沒有陷落,但城市名氣與規模,顯然也是考慮評價時的權重。襄陽期間雖有兩次短暫失守,但均迅速奪回。一次是名將孟珙,一次是名臣李曾伯。)

接着,在蒙古的第二次南侵中,襄陽一樣發揮了重大作用。在第一次南侵中,襄陽給侵略者帶來的重大陰影,使得第二次南侵,蒙哥把主力放在西路,而把中路的攻擊重點放在襄陽邊上的鄂州。並是配合南邊「斡腹」的兀良哈台。這次雖然沒了孟珙,但是襄陽守將高達果斷出擊,馳援鄂州,是鄂州保衛戰最後勝利的大功臣;之前親手收復襄陽的名臣李曾伯,出任廣西安撫使,南下靜江,正面擋住了蒙軍。在湖南安撫使向士璧的配合下,徹底粉碎了蒙古名將兀良哈台與忽必烈會師的企圖。(當時兀良哈台的兒子、後來的滅宋名將阿術也在軍中。速不台、兀良哈台、阿術,真是三世名將啊。)二次南徵結束后,賈似道以此功績登堂入室。其手下高達、孫虎臣、呂文德、劉整等均因功登上歷史舞台。張世傑作為低級軍官,也嶄露頭角!

在此後的一段歲月里,忽必烈以史天澤為河南總管、李璮為江淮總管,因為自己手頭一堆事,與阿里不哥爭位、與西島諸王勾心鬥角,後來李璮又反了,(李璮是忠義軍李璮、梨花槍楊妙真的兒子,又是塔察兒的金刀駙馬。據說是郭靖的原型之一,所以金庸在最後的版本裏讓靖蓉北上拜會李全楊妙真,也是一種致敬吧。)又開始與南宋玩起了「撒花自撒花,廝殺自廝殺」(邊談邊打)的把戲。這次南宋學乖了,把蒙使晾了起來。忽必烈忙不過來,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宋師乘着李璮造反,向北搞了不少事。但是雙方畢竟沒有真正聯合起來,彼此心有芥蒂。(李璮造反后,向宋廷稱臣,這一套與當初他的父親李全一模一樣。作為梟雄,李全與宋廷相互撕扯,耗盡了雙方最後一絲耐心與體面。)等於是坐觀李璮被忽必烈消滅。(這個就是傻逼了。李璮降宋真不真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璮反蒙所帶來的局勢變化!顯然南宋白白浪費了這個戰略機遇期。這也許是南宋最後一絲翻盤的希望。就像滿清入關,姜鑲、金聲桓的反正是最後一次機會,結果當然是如南宋一樣,南明白白把機會浪費在黨爭里,南明比南宋還傻逼哩。)忽必烈在李璮之亂后大興文字獄、罷盡漢世侯,所謂「世祖依賴漢人」的傳說,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主持消滅李璮的是史天澤,史天澤長提圍困,擒獲李璮后,李璮在蒙古人面前侃侃而談,說與諸漢世侯聯絡,聽得在座的諸漢世侯坐立不安、暴跳如雷,當場把李璮弄死了。可是,李璮死前說得話,可就在蒙古人的心中種下種子了。)

其時南宋朝廷也一片混亂。丁大全完蛋后是吳潛上位,兩派斗個兩敗俱傷,賈似道靠賈貴妃崛起,也當上了權奸。(先不說他的作為,當時國勢危急,賈似道上台後,每況愈下,不怪他怪誰?現在不少人為其翻案,可發一笑!)其實從他作為來看,其心胸狹窄,妥妥一個權奸是跑不了的。之前軍中主將,因賈制置擢拔高位不服,而對其不敬,只有呂文德表示恭敬,所以賈似道得勢后,就拚命提高呂文德的地位,打壓諸將,諸將均心生怨慲。呂文德也不是個善茬,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但凡有阻擋就是一路碾壓!

賈似道又學人搞改革,其實就是搞錢咯,倒引得現在不少人翻案。(其實改革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改。往擾民方向改,如王安石這般品行高尚的,尚且一地雞毛、千古唾罵,何況賈似道這貨!)比如「公田法」「打演演算法」云云。「公田法」盤剝黎民且先不論,所謂「打演演算法」就是交叉清算,就是讓諸將相互陷害,你不陷害?架不住本人不陷害你呀,還是先下手為強。這個囚徒困境也是沒誰了!那些立下大功的將帥,或被迫害致死,或被下獄追贓!連德高望重的趙葵也不能倖免打演演算法。而抵抗兀良哈台的向士璧被迫害致死!名臣李曾伯也被罷職免官!其它人等不可盡數!最大的惡果,就是逼反劉整!等同與太阿倒持啊!(劉整原是北人,驍勇善戰。歸宋后,屢立戰功,曾帶領一十二人襲破金國大郡信陽,人稱「賽存孝」,當年李存孝一十八騎闖長安嘛。。。為大英雄孟珙所賞識。之後又得到名臣李曾伯的提拔。孟珙與李曾伯的口味出奇的一致啊。。。但到了賈似道時期,劉整與蜀帥俞興不和,乘着賈似道推行打演演算法,呂文德與俞興勾結,打算誣告迫害劉整。劉整得知消息后,驚恐不安,派人到臨安(今杭州)向朝廷上訴。當他看到名將向士璧、曹世雄均被奸相賈似道逼死後,「益危不自保」。元中統二年(AD1261年)六月,劉整以廬州降元。劉整降元事件對當時的戰局造成了很大影響,他替草原民族打造了一支水上雄師!《元史.·劉整傳》記載說:「(中統)七年三月,築實心台於漢水中流,上置弩炮,下為石囤五,以扼敵船。且與阿術計曰:『我精兵突騎,所當者破,惟水戰不如宋耳。奪彼所長,造戰艦,習水軍,則事濟矣。』乘驛以聞,制可。既還,造船五千艘,日練水軍,雖雨不能出,亦畫地為船而習。」這支水軍並在之後的襄陽戰役中發揮重大作用!)

在賈似道、呂文德的大肆清洗下,南宋軍中為之一空!軍事上賈似道不得不只能依靠日益膨脹起來的呂氏集團,而呂文德集團也終於打破了有宋一朝武人不得坐大的習俗,成為了實實在在的軍閥集團。從此,呂文德以一身兼任荊帥、蜀帥,坐鎮天下名城襄陽,樞划皆出己手,好不得意!做到了岳飛做不到的事!(但所謂「朱門日日賈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賈似道、呂文德狼狽為奸,遠不如岳飛、孟珙,真能擋住虎視眈眈的北軍?)

該來的總是要來,AD1367年,蒙元第三次南侵,主攻方向正是中路的襄陽!蒙古南下,為什麼死攻襄陽一條路?它正好處於南陽盆地的十字路口,南北貫通,要經過這裏;東西貫通,也要經過這裏。四周的各條道路,都匯聚於此,繞不過去。所以無論你在這裏是建個炮塔還是修個兵營,只要這個口一堵住,整個盆地都在你控制之下。襄陽就如同一口濃痰噎在對手的喉嚨里,讓他鬱悶到吐血。這附近有著名的義陽三關,武勝關、九里關、平靖關。(不知道與金庸筆下的大勝關英雄大會有無關係)若得此三關,則不戰自潰,俗稱三關盡毀。

事實上,不單蒙古,自古南下北上的,必攻襄陽。中國的南北通衢,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暢通。如果大規模軍團運動,無非東中西三條。東路走合肥,中路走襄陽,西路走漢中,這個《三國》都已經說得不知有多透徹了,魏蜀吳皆如此。兩千年前的古人,都研究得如此透徹,現在再質疑意義不大。清代大學者顧祖禹就曾這麼形容:「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也。」

有句話叫「守江必守淮」,這是說的東路的情況。兩淮盡失,則長江難守(故此虞允文的採石大捷相當不容易)。當時兩淮盡在南宋手裏,故此出東路意義不大。

蒙古只剩中路西路兩個選擇。事實上蒙古三次南下,都是各路並出,有主有次而已,第一次第三次襄陽為主攻方向,僅此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間百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人間百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9章 蒙宋之戰之襄陽之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