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知識的力量(上)

第二十九章 知識的力量(上)

下午凌逍遙沒去教室上課,而是帶着凌龍七人到校長室一趟,至於去幹什麼呢?等下就知道了,八人來到學校的圖書館,第七中學的圖書館雖然不是很豪華,但是也可以算是中等了,凌逍遙從口袋來出一張紙條遞給圖書館的門衛,門衛接過紙條看了看然後對凌逍遙道:「走吧,跟我去辦手續。」

八人辦完手續后,凌逍遙對七人道:「我知道一定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帶你們來這裏,等會你們就會明白了。」

凌龍四人到是很聽話,不過宋楓三人則是皺了下眉頭,三人都不知道三弟,三哥到底想幹嘛,既然幾人都是自家兄弟,於是三人也沒多想什麼了。

凌逍遙不是不想告訴他們,實在他是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說,說了他們也不會信,既然他們不會信,凌逍遙也懶得跟他們說了,直接賣關子算了。

凌逍遙八人進了一個書房,凌逍遙隨便在書架上拿下來幾本書,雖然是隨便拿的,但是看上面的書色年齡,也有個大概二百多年了,把手上的書遞給幾人說道:「我們今天就是來看書的,我知道你們一定認為看書,就是浪費時間,在這裏看書還不如去上課,但是這裏的書可都是有了上百的年齡的,我們都不是一般人,要比別人學習的快,我們現在就把高一的課成看完,以後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校長那我已經和他說了的。」

說完凌逍遙也不多說什麼廢話,他們看不看是他們的選擇,如果他們看了就好,如果沒看也沒事,選擇權在他們手上,不過只有宋楓三人有選擇權,凌龍四人的選擇權都不知道跑那去了,畢竟他們是小組的組長,沒有一些特殊的能力肯定服不了逍遙幫的兄弟們,他們也很認真的看著書架上的書籍,宋楓三人也想了一會兒,三人也覺得看書,也和凌龍四人問題差不多,他們三人是凌逍遙的兄弟,那就應該也有着強大的實力,如沒有強大的實力也必須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三人於是也開始了看書架上的書籍。

凌逍遙看到一本破舊的書,作者是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論語八則》竇中亮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觀學后,時常練習,不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氣(惱怒),不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練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沒有邪惡。』」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三十歲時開始知道;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律;六十歲時什麼都能聽得;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不會超過界線。」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發現新知識,(就)可憑此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大的車沒有車的邊際,小的車沒有車內的凳子,那怎樣行駛呢?」

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沌神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混沌神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知識的力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