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曆法,中醫,書法,建築堪輿,占卜等。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陰陽五行國學之本,看似簡單,卻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面

陰為寒,為暗,為聚,為實體化

陽為熱,為光,為化,為氣化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沖氣以為和(像無形的氣分隔了陰陽,使其各居其位。)。

陰陽的位置是不斷變化,周而復始的。我們所能看見的事物為陰內陽外(這就是聚合生成陽居於上的正物質),反之則為反物質(類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陰陽的規律和結構,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後死亡(消散),這就是陰陽的規律,而人體內陰陽失衡或陰陽所在的位置不對人就會生病。

這些就是陰陽真正的含意,也是據此所畫出的太極圖的根本意思所在。國學(醫、天文、地理、數術、哲學乃至各家經典)無不以此為基礎,並深刻影響了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我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補充說明:

表裏、寒熱、虛實都是疾病過程中所表現的一組組既對立而又統一的正反現象。對這些正反現象,中醫用陰陽來加以概括。從每組正反兩方面對立的意義來說,表證、熱證、實證可歸屬於陽證範疇;里證、寒證、虛證可歸屬於陰證的範疇。因此,陰陽八綱中總綱,一切病證都可以歸之為陰證或陽證的大原則中。

一、陰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氣短懶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細無力。

二、陽證:面紅身熱,神煩氣粗,聲大多言,口渴飲冷,尿赤便干,苔黃,脈數有力。

此外,臨床上還有陰虛和陽虛、亡陰和亡陽等證。這些病證的名稱中雖然都有陰陽,但實質上都是以虛證為主,應屬陰證。

三、陰虛:由於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所致。主證為低熱顴紅,手足心熱,盜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黃,大便秘結,舌紅無苔,脈細而浮有力,重取則無脈。

四、陽虛:由於陽氣不足,「陽虛則生寒」所致。主證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苔白,舌質淡,脈細無力。

五、亡陰:汗多而粘,口乾喜冷飲,煩躁,面色潮紅,畏熱,舌紅而干,脈虛數而無力。多見於大失血或脫水的病人。

六、亡陽:冷汗出,惡寒,手足厥冷,氣息微弱,喜熱飲,舌淡,脈微欲絕。多見於休克的病人。

陰陽詮釋

柯易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有一段這樣的描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就是古代易學家們對陰陽概念最好、最完備的闡述。這種闡述雖然詳盡但過於抽象也過於概括,所以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以下我們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對其進行解析。

一、陰陽在數學上的理解

我們都知道二進位數,二進位的發現直接導致了電子計算器和計算機的發明,並讓計算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進入各行各業,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工具。二進位的實質是通過兩個數字「0」和「1」來描述事件。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等許多領域,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來虛擬地描述現實中存在的事件,並能通過給定的條件和參數模擬事件變化的規律。二進位的計算機幾乎是萬能的,能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完美複製,並且還能根據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模擬在現實世界難以實現的各種實驗。但是,不論計算機能給我們如何多變、如何完美、如何複雜的畫面,其本源只是簡單的「0」和「1」。「0」和「1」在計算機中通過不同的組合與再組合,模擬出一個紛繁複雜、包羅萬象的虛擬世界。

在易學中,我們前輩聖賢們都毫不懷疑地肯定陰陽是構成世界的基礎,他們不斷地使用陰陽進行組合和再組合來描述世界萬物的變化規律---八卦。這裏我們來利用二進位對陰陽概念進行置換,用「陰」來表示「0」,用「陽」來表示「1」,數的二進位就等同於自然界的「陰」和「陽」,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兩種對立統一的兩種能量。那麼同樣是二進位,同樣是陰陽,既然二進位的「0」和「1」通過計算機里能夠創造出一個虛擬的、紛繁的世界,自然界中的陰陽為什麼不能形成現實世界的萬事萬物呢?當然能,因為自然界中現實存在的陰陽兩種能量就是計算機世界中虛擬的二進位。所以說自然界中「陰陽」能量就像電腦中的「二進位」一樣,真實地構成了我們紛繁複雜的「萬有」世界。區別在於自然界的「陰陽」存在對立統一的關係,兩種「陰陽」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規律,並不斷地相互作用和影響,而計算機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來運行,不能體現現實世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特性,不能完全複製現實世界中「陰」和「陽」的全部特徵和規律。

在《易經》裏,我們知道所有的「卦」都是由「陰爻」和「陽爻」兩種爻來構成的,易學里的「陰陽爻」不但繼承了自然界「陰陽」的符號,同時還複製了自然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規律,並通過陰陽、五行、干支等文字元號以及「卦」的圖形符號模擬了陰陽能量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雖然它不能象計算機一樣形象地、切實地給人們一種感性認識,但它能抽象地通過陰陽的變化規律和樸素的符號來告訴我們現實世界「萬有」的存在和演化規律。

所以自然世界的「陰」「陽」作為基礎切實地造就了複雜的現實世界,計算機的「0」和「1」形象地模擬現實世界的一切現象,易學中的「卦」和「陰陽爻」抽象地揭示了自然界存在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着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變化關係。五行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哲學有着深遠的影響,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

我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

任何事物均可以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如果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一體、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陰陽互藏交感,「交感」即交互感應,是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處於相互感應相互作用的過程之中。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萬物的化生源於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哲學思想始自先秦諸家,如《荀子·禮記》說:「天地和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又說:「天地感而為萬物化生。」從而指出陰陽交感是萬物化生的變化和根本條件,其中的「合」,「接」,「感應」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之意。故又可以說天地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乃是萬物生成和變化的肇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規律亦確是如此。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陰陽二氣交感,化生出萬物,並形成雨霧,雷電,雨露,陽光,空氣,和誰相互交感,生命體方得以產生。在陽光雨露的沐浴滋潤下,生物得以發育成長。在人類,男女構精,新的生命個體得以誕生,代代相傳,人類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沒有陰陽二氣的交感運動,就沒有自然界,就沒有生命。可見,陰陽交感又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基本條件。

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着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根。

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製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

陰陽哲學研究的是天地變化之道,萬物運行的法則,生命變化的規律,生命內部的制約和支持關係,生命力的源頭。這五點是對《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陰陽五行理論內容的提煉:

第一點,陰陽理論用來闡述天地生成和變化。中國古代認為在混沌之後,清陽上浮為天,濁陰下沉為地,所以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又認為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如在人體上:「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而這一過程和天地生成過程構成了天地之間的物質循環。

第二點,陰陽理論用來闡述萬物運行的法則。陰陽用來闡述運動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結果如在人體上:「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第三點,陰陽理論用來闡述生命變化規律。中國古代用生、長、收、藏來說明生命的變化形式和過程,而推動這一過程實現的力量就是陰陽「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用來說明生命變化形式的「生、長、收、藏」。推動了生命過程的「生、長、化、收、藏」,形成終而復始的運動,這正是五行理論的內容之一。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論是用來解釋和落實陰陽理論的。

第四點,陰陽理論用來闡述生命內部的制約和支持關係這種關係是用五行理論來表達的,具體可以用以下三句話來說明:「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張介賓:《類經圖翼》卷一《五行通論》);「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生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同上);「蓋五行之中,有生有化,有制有克。」(張隱庵:《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八《六微旨大論》)]。

第五點,陰陽理論用來闡述生命能力的源頭。在中國古代,道家和醫家都是用「神明」來描述生命的生滅現象和能力「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長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傷而物亡,此之為神明。」(《淮南子泰族訓》)]。陰陽正是這種生滅現象發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來理解生命現象的。

上述五個方面代表了中國古代對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黃帝內經》歸結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在紫微斗數中,將最重要的14顆主星分為陽性個性,和陰性個性。其中七殺星、破軍星、廉貞星、貪狼星、紫微星、天府星、武曲星、天相星為陽性主星;太陽星、巨門星、天機星、太陰星、天梁星、天同星為陰性主星。

紫微命盤中命宮進入陽性主星,則六強宮(即命宮、夫妻宮、事業宮、遷移宮、財帛宮、福德宮)的組合都是陽性星,六弱宮(即子女宮、兄弟宮、父母宮、田宅宮、交友宮、疾厄宮)的組合則是陰性星;反之亦然。

所以命宮是陽性主星,必定是陽性性格,享陽性的福,作陽性的事業,賺陽性的錢,嫁(娶)陽性的夫(妻),這是自我的陽性反射;而對於六親及友朋,則用陰性的方式對待及處理。如果命宮是陰性主星,必定是陰性性格,,享陰性的福,作陰性的事業,賺陰性的錢,嫁(娶)陰性的夫(妻),這是自我的陰性反射;而對於六親及友朋,,則用陽性的方式對待及處理。這是大自然的運行法則,從人格特質而言,絕無例外。由於兩種個性的思考模式,,行為方法截然不同,可以相知相惜,也可以互補互利,但是卻很難共同生活,最簡單的例子是夫妻(自由戀愛結婚)或朋友(志同道合結交),同性(同陽性或同陰性)的可能性高於80%。

陽性個性的人,較為主動,積極,行動先于思考,作事明快,行為大膽,易以自我為中心,較有領導**,寧可當」真小人」。陰性個性的人,較為靜態,消極,思考快於行動,容易自我滿足,較無權力野心,害怕承擔責任,喜歡深入研究,容易成」偽君子」。這是陰與陽的大分類。但是大自然的組合,絕不只是純陰或純陽而已,否則人生就太單調了,以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而言,即和紫微斗數的分類異曲同工,即陰陽的調和造成了各種個性的混合

易經的陰陽兩儀分為四象,即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再分為八卦,即干,坎,艮,震,巽,離,坤,兌,說明陰陽漸次混合后所產生的各種變化,以四象而言:

(商榷:只知八卦名里有乾坤之「乾」,不知還有個「干」的。雖然干字的繁體亁,古與乾字相通,但不能就推斷乾和干也通用吧?在此百科欄里講陰陽講五行講八卦,如此明顯的胡編亂抄、不學無術,簡直貽笑大方,也害人不淺。——上海趙易)

老陽——純陽之數(廉貞、破軍、廉貞、貪狼):個性表現強烈,積極追求人生,勇於犧牲,喜好享受,重視自我,「人人為我」型,「殺破廉貪俱作惡,廟而不陷掌三軍」。

少陰——漸陰之數(武曲、紫微、天府、天相):個性表現穩健,有領導才能,處事積極,敢作敢當,「人人為我」型,「紫府武相,位居人上」

少陽——漸陽之數(太陽、巨門):個性直爽,不拘小節,說話明快,熱情奉獻,「我為人人」型,「巨日同宮,官封三代」

老陰——純陰之數(天機、太陰、天梁、天同):個性內斂,喜愛思考,易受他人影響,「我為人人」型,「機月同梁作吏人」

雙星混合就像四象生八卦,混合的結果個性益趨複雜,互相影響,但是卻脈絡分明,而混合后是相生還是相剋,則跟星本身特質有關,人生因此色彩豐富,生生不已。

星的亮度:亮的時候(廟旺),優點較為加強,暗的時候(落陷),缺點比較突出,跟星群組合方式有關

命盤是不變的,社會習慣,大環境,價值觀卻會變,解釋方式也有極大的差距;紫微斗數發明的時候,社會習慣是重男輕女,重陰輕陽,重科舉輕商場,所以古文的解釋,充滿了主觀意識及封建思想,也充滿神話崇拜,在現在多元價值觀的時代,全部要重新定義每顆星的時代意義。

紫微斗數每顆主星都無善惡之分,只有個性的差異及優缺點,以及對事物的看法,處理或決策模式不同,如何各安其位,人盡其才是很重要的;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陽性主星個性的人就容易出頭;盛世需良吏,陰性主星個性的人就能蕭規曹隨,謹言慎行,都有符合時代意義的需求及發揮機會。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夸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重生夸父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