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霸權

第五十章 霸權

林近雖然將三個女兒送出宮去了,卻並沒有撒手不管,隔三差五的他就要出宮去看看。

林檀兒有酒樓要管,林綺則是去香水店鋪學習管理,慕容雲淺的女兒林曦手中是沒有資產的。

慕容雲淺不想讓女兒吃虧就只能找林近麻煩了。

林近只得絞盡腦汁的幫她想辦法,雖然可以做主交給她一些產業,但是那樣並不能培養女兒的獨立性。

林曦更是從沒想過會突然被送出宮,她雖住在外面卻很少出門。

林近帶着慕容雲淺和蕭觀音來看林曦,準備指點她一下。

林曦可憐巴巴的看着慕容雲淺心裏覺得太委屈了,大姐和二姐都有好大的產業,偏偏她什麼都沒有。

慕容雲淺也無奈,她嫁進來后林家就沒有繼續擴展產業了,自然也就沒東西給林曦。

林近不覺得這有什麼,林家持有的各個產業的股份很多,隨便分給她點就夠她一生無憂了。

「曦兒,父皇教你賺錢怎麼樣?」

林曦問道:「父皇,你有本錢嗎?」

林近道:做生意不一定非得要本錢。」

「啊?沒有本錢怎麼做?」

「做小生意哪裏需要什麼本錢!朕在宮裏給你們做過那麼多好吃的和好喝的,你隨便選一種做出來賣都可以掙到錢。」

慕容雲淺此時眼前一亮,「曦兒,娘不是教你做過蛋糕嗎?

「我還會做奶茶呢!讓我想想還會做什麼!」

林近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林曦在宮裏做點心吃食比別人做的都好。

「你好好想想要做什麼,卻什麼跟為父講。」

「嗯!」

林近說是放養自然不可能真的放養。

林曦也確實會的東西很多,至少做吃的東西別人都比不上她。

幾天後林曦進宮找林近要了一處臨街的店鋪,精心裝扮了番后,開了一家糕點店。

她領着幾名宮女做各種蛋糕出來賣,但是掙的錢並不多,她苦着臉回宮取經了。

「想辦法做的更好吃,賣的更貴點。」

「啊?再貴誰還肯買?」

林近道:「怎麼沒人買?你宮裏那些姨娘差一個蛋糕錢嗎?」

林曦恍然大悟,「是這樣嗎?」

林近道:「當然你必須做的足夠好別人才買賬。」

「女兒會想辦法做的更好。」

林近道:「曦兒,其實你可以做奶茶賣,奶茶沒這麼麻煩。」

「我已經做了賣呢!」

食品飲品可以賺大錢,但是那要開全國連鎖,林近並沒有要指點這個女兒的意思,她太小了還做不了這麼大的事情。

「為父教你一個東西,你回去好好研究。」

林近說罷帶着林曦去了他的小作坊里。

他找來一大一小兩個水盆都放滿水。

隨後將硝石倒進大水盆里。

林曦看着父親的動作,一頭霧水,「父皇,這有什麼用?」

林近道:「等兩個時辰再來看。」

他接着又帶林曦到小書房裏,畫起了圖紙。

林近在紙上寫寫畫畫,「這是製作雪糕的模具,你讓人按照圖紙的樣子做出來,雪糕模具里放各種材料,水池裏放水和硝石,硝石和水的比例是大概是1比1。」

「父皇,你還沒告訴我這是什麼。」

林近回道:「硝石製冰,很多人都知道,你怎麼那麼笨。」

林曦道:「是嗎?女兒怎麼沒聽說有人這樣製冰的?」

「因為他們覺得硝石難收集,這樣做不划算。」

「那我做就會划算嗎?」

「硝石可以重複利用,為父想辦法給你弄一些,你反覆利用就可以了。」

父女倆在書房裏說了許久才出來看製冰的水盆。

林曦看到小盆里的水果然結成了冰,高興的抱着圖紙出宮去了。

林近則讓人準備了幾千斤硝石給她送過去。

在炎熱的夏季製作雪糕和冰奶茶,生意的好做程度可想而知。

半個月後林近特意出宮去看了看林曦的生意。

這一排臨街的店鋪,開了一家蛋糕店、一家奶茶店、一家冷飲店,而製冰的作坊則建在店鋪後面的院子裏。

用這麼多的硝石來製冰,別人即便想做也沒有資源。

就這樣林曦干起了批發冷飲的生意,而且是大概天底下她是獨一份。

林近再三囑咐她,「天冷以後硝石記得收存好,蛋糕和奶茶的生意才是最賺錢的,多用點心。」

林曦一口答應,她的蛋糕一直在改進,價格貴了不少,還是供不應求,她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漲價。

林近特殊照顧林曦,林檀兒和林綺也經常往林曦的店裏跑。

兩個人心裏雖然酸酸的,但是倒沒有覺得自己吃虧,畢竟林曦店鋪的利潤賺的跟她們比起來少多了。

林近雖然不怎麼管朝廷的事,卻很關心立法部的事情。

王安石和李規在立法部一待就是十年,林近不停的給他們指示,讓他們在下屆宰輔選舉前完成議會的建立。

經過多年的摸索大概的章程與許可權分配也摸索的差不多了,唯獨皇帝在議會裏的權利他們不敢拿主意,最終還是請示了林近。

林近也明白步子邁的不宜太大,他回復王安石皇帝的意見佔整個議會的百分之四十。

這樣一來皇帝在議會決議中仍能佔據主導地位。

而議會中的席位足足有八十一個,兩黨各佔三十個,社會名仕佔了二十個,另外加一個皇帝。

章程確立后,下一屆選舉宰輔則由兩黨各自推舉宰輔候選人兩名,由議會投票決定選誰任宰輔。

至於樞密使、三衙統帥則仍由皇帝自己決定。

其實就是軍政分離,皇室讓渡治國方面的權利,軍權則穩穩的握在手裏。

其中中央錢行和大宋鏢局還是被皇帝控制着,軍餉由國庫撥款各地中央錢行負責發放。

林近就這樣一點點的改,人們一點點的接受,反而沒出什麼亂子。

種詁和儂智高在倭國領土上並不急着速戰速決,他們學着林近在西夏的樣子,將戰火燒向倭國每一片土地,每一座城池。

所過之處平民大多死傷殆盡,能在戰火中活下來的也只有女人。

女人將男孩打扮成女孩試圖矇混過關,最終還是被種詁發現了,一通鋪天蓋地的搜查過後,找出了大量的男孩。

種詁和儂智高不忍心都殺了,只得讓船隊送回大宋,讓林近自己去頭疼。

種詁和儂智高估計這場仗還要打三兩年,但是佔領了大量的地方,又不能不治理,最終決定給朝廷寫奏章,讓朝廷拿主意。

林近收到奏章直接丟給了韓琦和呂公弼,這件事算是他們退休以前需要做的最後一件正事。

兩人商議后,覺得土地既然打下來沒理由不要,隨即就準備遷徙一部分百姓去倭島。

然而此時大宋的民生不比以前了,沒有人願意跑到海外去從新開始。

遷徙的告示發下來幾個月報名者寥寥無幾,此時韓琦和呂公弼也要退下來了,他們不想留下遺憾只得向林近請教。

林近道:「朕的主意也只能試試,至於結果很難說。」

韓琦道:「官家還請直言。」

林近道:「就用當初交趾的方法,告訴他們倭國女人足夠多,只要去了想娶多少娶多少。」

韓琦和呂公弼很無語,但不得不說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大宋這十幾年來,人口增長很快,百姓富裕了,嫁娶費用也跟着水漲船高了,雖然努努力都能娶上老婆,但是普通人最多也就娶一個而已。

去了倭國就不一樣了,到了那裏你娶十個八個的沒人會有意見,而且可以隨便挑。

新的告示一發下去,報名的人多了起來,全國兩億多人口,半年時間送到倭國去了近五十萬人,都是沒有娶親的男子,而且報名的人仍就不少。

大宋人更是給倭島娶了個很大宋的名字,叫東方島。

此時百姓們已經將東方島當做是自己的土地了。

自從大宋開始向島上移民開始倭國的殘餘勢力,開始發瘋一樣的攻擊大宋的城池,不過都與送死無異。

種詁和儂智高有了這些人口的補充,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訓練,當他們有了自保們能力后,大軍又開始出征全面圍剿倭國殘餘。

遍佈整座島的戰事,讓島上的城池盡毀,人戶皆亡,倭國國王為了逃避大宋軍隊的追殺最終不得不乘船出逃。

而他們出逃時只有十幾艘船,人數更是不足萬人。

至此這處東方島徹底歸了大宋,島上其他倭人應該還是有的,但數量是極其有限的。

隨着大宋開荒者的到來,他們逐漸將重要城池佔領后,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肅清異族的工作。

這也是大宋皇帝的命令,這片土地不允許有活着的倭人存在,當然女人是除外的。

戰爭結束,種詁和儂智高的軍隊被調回了大宋,朝廷則派了新的軍隊來守衛這裏。

林近覺得東方島作為大宋的海外勢力,不應該以一路或幾路存在,他提議將東方島設成諸侯成員國。

諸侯成員國以島為單位,屬於大宋卻可以獨立擁有軍隊和政府,最高級別為島主,位同一路經略使,卻擁有相對寬鬆的自製權。

林近將想法一說,朝中上下一下都明白了,官家這是要分封諸侯啊!

不過諸侯的所在地只能是島,不可以是與大宋相連的陸地。

最感到意外的還是林近的女人,她們覺得自己的兒子將來如果能佔領一座大的島嶼也不錯,雖然不能當皇帝卻也跟皇帝差不多了。

東方島封給誰林近其實早已打定主意,他今天特意到了王語嫣的寢宮與她商議。

林近一來王語嫣就猜到了林近的目的,林近是想讓林逸去東方島。

因為林逸被過繼給了林遠,所以他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如果林近要封諸侯的話,他卻有這個資格。

「嫣兒猜到我來的目的了?」

王語嫣點了點頭,「我只是覺得他太小了。」

林近道:「十五歲了不小了。」

王語嫣又道:「這麼遠我有點捨不得。」

林近搖搖頭道:「誰讓我當了皇帝呢!這江山他不替我守難道讓別人來?」

「毅兒和默兒你沒考慮過?」

林近笑道:「我起碼還有二三十年皇帝可當,這些兒子都得封出去。」

王語嫣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省的到時候骨肉相殘。」

「我也這樣覺得,等我死了后,隨便他們怎麼爭。」

王語嫣嗔道:「你怎麼就那麼心大?」

「不大不行啊!」

「桓兒呢?」

林桓是王語嫣給林近生的第二個兒子,今年六歲。

「桓兒最近在母親住。」

林近呵呵笑道:「這樣挺好,我們又可以過二人世界了。」

說着將她抱起走到床前。

翌日。

朝廷宣佈了封林逸為東方島島主的詔書,本來林逸可以在京城待兩年再去東方島,但是他本人決定儘快啟程。

東方島百廢待興,林逸想以自己的能力將東方島經營好。

林逸回宮見林近,林近對他並沒有過多要求,只兩項任務給他清除異族和發展人口。

林逸跪地道:「臣定不負官家厚望。」

林近心中一嘆,這個兒子過繼給大哥了,從小就只能叫二叔,他心裏必然覺得委屈。

「逸兒可曾怪過朕?」

「臣不敢。」

林近擺了擺手道:「去見見你祖母和母親吧!」

林逸叩首退出了御書房。

少頃。

林沫兒和蘇轍一起進宮了。

林沫兒可沒有林逸那麼守禮,一口一個二叔的叫着,完全不理會一旁尷尬的蘇轍。

「逸兒要去東方島任島主,你有沒有興趣跟他一起去?」

「啊?二叔讓我去做什麼?」

「他是你弟弟,你不去幫他?」

「他還是你兒子呢!」

林近道:「他是我兒子不假,但是他也是你父親的兒子。」

他說完看向蘇轍,他是想讓林沫兒和蘇轍陪林逸一起去東方島,這樣可以他才更放心點。

林沫兒猶豫了,她看向蘇轍。

蘇轍也明白林近的意思,林逸是林家另一支的子嗣,島主之位必然是世代相傳的。

「臣覺得東方島主應該在京城成親后再去。」

林近聞言猶豫了,他的本意也是等兩年再讓林逸去,但是他自己想提前去。

林逸才十五歲親事還沒定,一時間想找個合適的並不容易。

看來這事還得從長計議。

王語嫣和林母雖捨不得林逸去東方島,卻也知道這件事對林逸來說太重要了,她們不應該阻攔。

王語嫣的心思更縝密,她早已想到了林逸的婚事問題,兒子走前必須成親。

林近沒注意過這件事,不代錶王語嫣沒惦記過,哪個大臣家有女兒待嫁她早打聽的一清二楚了。

王語嫣將林逸拉到房間里,給他看了一摞畫像。

「逸兒,快跟娘說說,你看上哪個了?」

林逸很無語,一時之間被問的有點尷尬,不過這些畫像里確實有他心儀的一個女子,她也在書院裏讀書。

林逸紅著臉道:「王王堇。」

「我兒好眼光,王尚書家的長女人生的端莊,聰慧異常,為娘回頭讓你父親賜婚。」

「孩兒去看看祖母。」

林逸落荒而逃。

王語嫣拿着王堇的畫像,去見了林近。

林近仔細端詳著畫像,王堇是王安石的長女,今年十四歲,倒也般配,只是現在成親太早了點。

「先定下來等兩年再成親吧!」

王語嫣道:「逸兒要動身去東方島,拖不得。」

林近回道:「他想去也要朕允許才行,告訴他等兩年成了親再去。」

王語嫣知道林近對孩子的成親年齡很在意也就不敢多言了。

林近並沒有下旨賜婚,而是拜託王珪去王安石家說媒。

王安石和夫人有些猶豫,畢竟女兒嫁給東方島主,是要去海外的,一旦人跟着走了再想見一面可就難了。

王珪問道:「介甫不願意?」

王安石為難,只得道:「禹玉容我我回頭問堇兒再回復吧!」

「也好,那我就多等一會兒。」

王珪顯然得不到準話不準備離開。

王安石無奈只得派人去皇家書院將王堇喊回家中。

王堇聽到要給她定親,頓時低着頭扭捏了起來。

王安石問道:「你不準備問問是誰?」

「啊?誰?」

難道不是林逸嗎?他今天還跟我保證過要娶我的,應該不能是別人吧?

「是將來的東方島主,你自己願意不願意?」

王堇與林逸在書院裏關係好的很,否則林逸也不會一下指出王堇的畫像。

「女兒覺得可以,他人還不錯。」

王安石的夫人聞言氣的直哆嗦,「你個死丫頭,可知道嫁給他要去東方島?去了還能回來嗎?」

王堇道:「怎麼不能?女兒聽說過,咱大宋的鐵船在海上跑的飛快,大宋去東方島又不遠。」

王安石嘆道:「罷了,既然你自己也要願意,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吧!」

王夫人被這父女倆氣的身體發抖,「你王介甫可真捨得啊!」

「不舍的又如何?官家請了媒人你還敢拒絕不成?」

「拒絕又怎麼樣?王介甫你當初的執拗勁呢!」

「女兒自己也願意,這事兒就這麼着吧!」王安石氣的一甩袖子走了。

王夫人氣的一跺腳,又將怒火撒到了王堇身上。

此時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走了進來,王堇急忙躲到他身後,「哥,幫我攔住母親。」

少年正是王安石的長子王雱。

王夫人道:「雱兒別護着她,看我不打死她。」

「母親到底怎麼了?」

「她要嫁給林逸,你說我能不生氣嗎?」

王雱與林逸同歲,也在書院讀書,和林逸是非常熟悉的。

「林逸人很好呀!嫁給他有什麼不好嗎?」

王夫人氣蒙了,她一叉腰道:「堇兒嫁給他要跟着他去東方島。」

王雱勸道:「坐輪船很快的,母親你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就是!」王堇,說完就跑。

「死丫頭,你別跑。」

王安石將同意訂婚的意思告訴王珪后將他送走了。

王珪是巴不得王安石不同意呢!

他家裏的女兒也是待字閨中啊!

林逸在書院裏風評非常好,想嫁給他的女子不在少數。

王珪倒也不眼紅,反正官家兒子多,自己女兒長得又不差,肯定有機會的。

林近將林逸的婚事敲定,又開始了他的侵略步伐。

種詁在外征戰多年,被任命為樞密副使,清閑了下來。

慕容雲初的大哥慕容雲飛則被他啟用的與儂智高帶領二十萬精兵向蒙古放心進發。

蒙古此時還非常縮小,正深陷於諸部混戰中,大宋此時出兵才讓他們醒悟過來。

他們這麼弱小的部落如何能抵禦大宋軍隊的進攻。

偏小一點的部落,還沒開始打就已經投降了,大宋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把很多小部落收編了。

剩下的大部落組成聯盟跟大宋禁軍在草原上玩起了,你追我逃的把戲。

慕容雲飛和儂智高得到的命令是能殺則殺不能殺就驅逐,將他們趕到天竺等極西之地。

十萬大軍用碾壓蒙古諸部的姿態,馳騁在草原上,根本不給蒙古諸部喘息的機會。

周旋了許久之後,在雙方第一次交火時,蒙古諸部聯軍就被斬殺萬餘人,他們不得不繼續逃命。

慕容雲初和儂智高在後面窮追不捨,一路向西追出近千里地仍不肯放棄。

蒙古諸部不得不放棄這片大草原,進入混亂不堪的阿拉伯區域。

這裏同樣極其混亂,蒙古諸部只有五六萬人,無法在此立足,只得再向西遷徙。

林近得到奏報一下就心定了下來,蒙古諸部遠遁,只剩下最難啃的吐蕃了。

大宋在熙河路,經營多年,湟州的兵力一直是狄青的舊部,部署在這裏就是想讓他們熟悉高海拔的環境。

當了十多年樞密使的狄青再次啟程前往熙河路,目的很明確拿下吐蕃。

大量的物資從四面八方向湟州運去,蒙古諸部被趕走,吐蕃諸部自然也感覺到危機了,他們迅速的達成和解,試圖聯合起來抵抗大宋的霸權。

林近和狄青早已多次研究過作戰計劃,他們抱着一戰殲滅對方的目的而來。

高原地區最忌跟對方打持久戰,那樣大宋的軍隊必然會逐漸落於下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第一匠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宋第一匠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章 霸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