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二)述異記

(七六二)述異記

(七六二)述異記

此書雖亦小說之類,然中存古說頗多,較之輾轉改飾者,頗有區別。盤古古說,實賴此書以存,予別有考。今再略舉數事如下。

《記》云:「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虎頭龍足,蟒目蛟眉。《注》:蟒蛇目圓,蛟眉連生。今吳、越間防風廟土木作其形,龍首牛耳,連眉一目。」案虞山即吳山,此可證吳之名或原於南方。鬼母能產天地,則宇宙原始,實由女神,較之《山海經》以羲和、常儀為帝俊之妻,其思想更古矣。朝生子而暮食之,其性質頗為酷虐,野蠻人固多畏惡神也。抑此亦古之寓言,以釋萬物之生死者與?其形狀類龍蛇,可見其說起於海濱。而吳、越間防風廟土木作其形,又可見吳、越與南越,民族關係頗切也。抑其所謂龍首牛耳者,牛耳或牛角之傳訛,則又與蚩尤有關係矣。見下。

《記》又云:「昔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后至,禹誅之。其長三丈;其骨,頭專車。今南中民有姓防風氏,即其後也,皆長大。越俗祭防風神,奏防風古樂,截竹長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髮而舞。」禹會諸侯,恐不能至越地。防風氏事,非禹后播遷南方者傳述而誤其地,則其人自與土著之越相爭鬥,而傅諸禹也。然南方民有姓防風者,則可見防風氏之實有其國。抑「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見《魯靈光殿賦》。而傳亦謂為風姓;又北方實有房國,房即防也;得毋始皆在南,后乃稍徙而北歟?《記》又云:「南康郡有君山,高秀重迭,有類台榭,名曰女媧宮。」則女媧之傳說,固亦有在南方者矣。

《記》又云:「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銅頭鐵額,食鐵石。軒轅誅之於涿鹿之野。蚩尤能作雲霧。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又云:「太原村落間祭蚩尤神,不用牛頭。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漢武時,太原有蚩尤神晝見,龜足蛇首,首疫,其俗遂為立祠。」案銅頭鐵額,骨如銅鐵,皆因蚩尤造兵而傅會。古蓋以蚩尤之族,多力如牛,故涿鹿之戰,有教熊、羆、貔貅、、虎之說也。吳、越間防風廟鬼姑神,蓋亦牛首,故其像猶作牛耳;抑牛耳或亦牛角之訛也?角抵之戲盛於秦,秦為飛廉后,固亦東南之族。《秦本紀》特記豐大特之神,亦可見其族之重牛矣。太原蚩尤神,龜足蛇首,則其族本起濱海之徵也。《易·繫辭傳疏》引《帝王世紀》:炎帝人身牛首。《海外北經》:共工之臣相柳氏。相柳之所抵,厥為津溪,疑亦謂其牛首有角。

蒼頡,古說皆以為帝王,無以為黃帝史者,其廟碑云:「天生德於大聖,四目靈光,為百王作憲。」《春秋元命苞》云:「倉頡四目,是謂並明。」《路史》言:廬陵縣化仁山舊祠,有倉頡像,四目龍袞。蓋亦傳之自古。而蚩尤俗傳亦云四目,則倉頡亦南方之族矣。然則中國文字,實始於南也。

《記》又云:「堯使鯀治洪水,不勝其任,遂誅鯀於羽山,化為黃能,入於羽泉。今會稽祭禹廟不用熊,曰:黃能即黃熊也。陸居曰熊,水居曰能。昉按今江、淮中有名熊。熊蛇之精,至冬化為雉,至夏復為蛇。今吳中不食雉,毒故也。」此可見鯀之傳說,亦與南方有關。《月令》言「爵入大水為蛤」,知古謂飛潛可以相化,龍特其尤神者耳。此亦水濱之民之思想也。堯使鯀治水時,蓋仍在東方,未遷西北。

《記》又云:「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案軒轅蹤跡,不得至饒州,然亦可見南方鑄冶之早。

《漢書·地理志》云:「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於會稽。」臣瓚曰:「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不得盡雲少康之後也。」案《漢書》之意,本指封於會稽者言之,臣瓚實誤駁。然會稽之越而外,其君固亦未必無禹后也。《述異記》云:「吳既滅越,棲句踐於會稽之上,地方千里。句踐得范蠡之謀,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台於外,而館賢士。今會稽山有越王台。今交州麻林,一名紵林,句踐種麻,將以弦弓。交州糠頭山,句踐貯米,於其上舂,積糠為山。今會稽之上,有越王鑄劍洲、箭鏃洲。往往有得古箭鏃。」又云:「廣州東界,有大夫文種之墓。墓下有石,有華表柱,石鶴一隻。種即越王句踐之謀臣也。」又云:「洞庭湖中有釣洲。昔范蠡乘扁舟至此,遇風,止釣於洲上,刻石記焉。有一陂,陂中有范蠡魚。昔范蠡釣得大魚,烹食之,小者放於陂中。陂邊有范蠡石床、石硯、鈷。范蠡宅在湖中。」洞庭有范蠡遺跡,殊不足信。交、廣之域,秦、漢后始開闢,豈有能傅會句踐、文種者?然亦有其遺跡,則必會稽之越亡后,遺族濱於江南海上者,傳其先世之事迹而弗審其地,致有此誤也。

古人於植物多有迷信。其最顯而易見者為桃。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是也。羿死桃棓,蓋亦由是。《述異記》云:「南中有楓子鬼。楓木之老者為人形,亦呼為靈楓。」又云:「後漢季子長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木為之,象囚形。穿地為坎,卧木囚於其中,祝之,罪正者不動,冤者木囚動出,時以為精誠所應。子長時為大理卿。」又云:「秦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似豬非豬。繆公道中逢二童子,曰:此名蝹,在地中,食死人腦。若以松柏穿其首,則死。故今種柏在墓上,以防其害也。」此皆謂草木自有精靈,蓋所謂物魅也。

《述異記》云:「袁紹在冀州時,滿市黃金,而無斗粟,餓者相食。人為之語曰:虎豹之口,不如飢人。劉備在荊州時,粟與金同價。」又云:「永嘉之亂,洛中飢荒。懷帝遣人觀市,珠玉金銀,闐委市中,而無粟麥。袁宏表云:田畝由是丘虛,都市化為珠玉是也。」又云:「漢末大飢,江淮間童謠云:太岳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貴於黃金。」又云:「洛中童謠曰:雖有千黃金,無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飽,千金何所直?」觀此,知珠玉金銀,久為市易所資,非徒以供玩飾矣。又云:「漢世古諺曰:雖有神葯,不如少年;雖有珠玉,不如金錢。」觀此,又知泉貨之早以金錢為主也。

《唐書》云:「日本,古倭奴也。」又云:「后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唐書》此語,系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后,則自咸亨以前,猶以倭之名自通也。《述異記》云:「磅磄山,去扶桑五萬里,日所不及,其地甚寒。有桃樹,千圍,萬年一實。一說:日本國有金桃,其實重一斤。」一說之辭,必後人所附益矣。《記》又云:「大食王國在西海中。有一方石,石上多樹,干赤葉青。枝上總生小兒,長六七寸。見人皆笑,動其手足。頭著樹枝,使摘一枝,小兒便死。」大食之名,亦非梁世所有也。

《記》又云:「殷紂時,大龜生毛而兔生角,是甲兵將興之兆。」龜毛兔角,古無此語,此必佛教人中國后附會之辭也。但任昉時已可有,不必後人竄亂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讀史札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讀史札記
上一章下一章

(七六二)述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