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文學美術

第五節 文學美術

第五節文學美術

吾嘗言有唐中葉,為風氣轉變之會,今觀於其文學而益信也。言以達意,文以代言,論其用本至此而止,然愛美為人性所同,達意之外,又必加之以修飾,久之遂稍離其真矣。駢文之句調,與口語相去日遠,且以浮辭害意,由此也。丁斯時也,必求所以達意而應事者,於是有筆與文并行。筆於俗字俗語,皆非所禁,似可周於用矣,然其語調之嘽緩,造句之整齊,仍與文無異,則仍不足以達意而無憾,必更求所以濟之者。更求所以濟之,似莫如竟用口語,則語體文當興於此時,乃轉以所謂古文者承之,何也?曰:是無足異也。中國疆域廣大,方言錯雜,各率其口之所道者而書之,勢必至於不相通曉。故語言演進之時,必求爾雅。雅者正也,謂於各種語言之中,擇其一以為正而求近之耳。錯雜之語言,何者可以為正?此則視乎事勢之自然,如都會為四方所走集,則其語自成為走集之地通行之語。而非可以人力強定。語言如此,文字亦然。孰最為人所易曉?自莫如眾所共讀之書,於是所謂古文者興矣。古文之興,非以其古,實以其為眾所共喻,而其為眾所共喻,則實以誦讀之者之多。如《莊子》與《孟子》,在其著諸竹帛之時,必同用當時通行之語,然在今日,《孟子》什九為人人所能解,《莊子》則雖費盡箋注家之力,仍有其不易明之處,即其顯證。然則古文即紙上之通行語也。難者必曰:徑用口語,豈不更便?殊不知口語在口中雖通行,在紙上實多寫不出者。強取同音之字寫之,不徒異方之人不能知,即當地人亦多讀之而不能解也。今日之語體文,實無一地方之語言,與之密合者,亦逐漸發展而成之紙上語,非真口語也。然則所謂古文者,原欲取眾所共喻之語,以達己意,非如小兒學語然,但搬弄他人之言語,而與己意無涉也。然如蘇綽之作《大誥》,則所走者正是此路,宜其仍不能通,而必有待於新派之興。此新派者,必取眾所共喻之稱名,眾所同用之文法,以達己意而後可。則必至唐中葉之韓愈輩,而後足以當之矣。故愈之自道曰:「惟古於辭必己出。」《舊書·愈傳》曰:愈所為文,務反近體,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語。《新書·文藝傳》,亦謂李觀屬文不襲前人,時謂與韓愈相上下也。

《新書·文藝傳序》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無慮三變。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餘風,句繪章,揣合低卬,故王、楊為之伯。謂王勃楊炯。《勃傳》曰: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為四傑。玄宗好經術,群臣稍厭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氣益雄渾,則燕、許擅其宗。張說封燕國公,蘇頲封許國公。是時唐興已百年,諸儒爭自名家。大曆、貞元間,美才輩出。擩嚌道真,涵泳聖涯。於是韓愈唱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嚴。抵轢晉、魏,上軋漢、周、唐之文,完然為一王法,此其極也。趙甌北《廿二史札記》曰:宋景文謂唐之古文,由韓愈倡始,其實不然。《舊書·愈傳》:大曆、貞元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作。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愈從其徒游。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舉進士,投文公卿間,故相鄭餘慶為之延譽,由是知名。是愈之先,早有以古文名家者。今獨孤及文集,尚行於世,已變駢體為散文。其勝處有先秦、西漢之遺風,但未自開生面耳。又如《陸宣公奏議》,雖亦不脫駢偶之習,而指切事情,纖微畢到,其氣又渾灝流轉,行乎其所不得不行,豈可以駢偶少之?此皆在愈之前,固已有早開風氣者矣。此說殊非是。獨孤及之文,乃後人所謂澀體。雖異時趨,仍難達意。致弊之原,實由過求形似,與蘇綽等同病。趙氏於未能別開生面一語,視之甚輕,而不知其未能大成,實由於此。至謂愈之前早有開風氣者,則凡事皆然。所謂某為大家,某為大轉變之時,原不過舉其最著名之人,及其最昌盛之時言之。焉得無為之先驅者邪?矯時弊與自有所成,自系兩事。《舊書·文苑傳》曰:富嘉謨與吳少微友善。先是文士撰碑頌,皆以徐、庾為宗,氣調漸劣。嘉謨與少微,屬辭皆以經典為本。時人欽慕之,文體一變,稱為富吳體。此亦排斥浮艷者,可謂能為古文邪?以陸贄之奏議,與韓愈之文相提並論,尤為擬不於倫。贄之文,乃前此之筆之變。《新書·畢構傳》曰:神龍初,遷中書舍人。敬暉等表諸武不宜為王。構當讀表,抗聲析句,左右皆曉知。三思疾之,出為潤州刺史。當時表章,皆須誦讀。誦讀之文,以句不甚長,又頗齊整為便,此亦駢文興起之一因。駢文多四字句,筆亦然,而四字六字相間,誦讀尤較純四字句為便,此又魏、晉、南北朝之駢文,所以變為唐、宋之四六。唐初四傑之文,即已如此矣。贊之文,乃筆之變而不用辭藻者,末造之三十六體,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第十六。則其好用辭藻者耳。筆而好用辭藻,則亦與文合流,而不足以應用,此後應用之文字,乃全以散文充之矣。此唐、宋之世文體變遷之大概也。

唐人之照耀千古者,尤在其詩。詩之變化,亦至唐中葉而極。律體至唐始成。昔人云:「詩至沈、宋,始可稱律,前此皆偶合耳。」沈佺期、宋之問,皆武后時人也。又古之樂府,至唐而演為歌行,為絕句,寖成可誦不可歌之物,而隨新音樂而起之詞,則於此時肇其端焉。唐人絕句,觀記載似皆可歌。如《舊書·李益傳》,謂其與宗人李賀齊名,每作一篇,為教坊宮人以賂求取為供奉歌詞。賀《樂府詞》數十篇,雲韶樂工,無不諷誦是也,然此時之歌,實多雜以和聲。取和聲而亦以字實之,即成詞矣。故一入宋世,即不聞歌詩,而但聞歌詞。非詩之歌驟失其傳也,乃唐人之所歌,詩其名而詞其實也。此詩體之變而備也。文學皆原於平民,然必入文人學士之手,而後能盡其變。非文人學士能別有所為也,公眾之所為,惟其中一部人為能卒其業耳。論唐詩者,或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又或非之,謂所分實不甚確,如以杜甫屬盛唐,而甫之作,成於大曆時者實不乏是也。然此本不過舉其大概,非謂截然有界畫可指。以大體論,謂唐詩無此變化可乎?初唐之渾厚,盛唐之博大,中唐之清俊,晚唐之纖麗,可謂各擅勝場。此何一不苞含於古詩及樂府之中?然謂無此變化,古詩及樂府,即發泄已臻其極,可乎?此詩情之變而博也。歌謠率偏於比興,如《孔雀東南飛》等能盡賦之能事者蓋寡,此亦發泄未盡之一端。后之為詩者,亦未有以易之。至唐乃大異。不徒杜陵膺詩史之稱,元、白所為,特長諷諭,亦以其能敘事也。用比興者多偏於寫景,僅能即景以見其情,用賦者則能逕言之。前者固尤有深味,然不兼後者,亦不可謂能極其變也。本此論詩,則唐詩實當合宋詩而其境界乃備,而宋詩自當以江西派為大宗。然謂江西派非原於杜陵得乎?此詩境之變而擴也。詩體恆隨音樂而變,自唐已后,音樂尚未有大變,故詩體亦不能更新。立乎今日而言詩,尚未能越唐人之範圍也。言語與歌謠,實為二物。今之所謂新詩者,本乎言語,而不本於歌謠,與昔之詩詞等,皆非同物。率舊義以言詩,非至新樂大盛之後,不能有句芒,非可以人力強為也。

論文學者,或以文人學士之所為,與平民之所為,截然異物,此實誤解,觀一種文學初興時之情形,即可知之。為古文者,初不避俗字、俗語,特其用之當有法度耳。如僅字,古人用之,皆意以為少,如《禮記·射義》「蓋僅有存者」,《史記·貨殖列傳》「僅僅物之所有」。唐人用之,則意以為多。《舊唐書》《舊五代史》中僅字,即皆如此。韓愈《張中丞傳後序》言:巡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所用者即唐時通行之義也。《舊書·杜甫傳》載元稹「論李、杜優劣」曰:「是時山東李白,亦以文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又曰:「自后屬文者以稹論為是。」夫謂子美之詩,優於太白,是矣,然微之之言,則初未能道出其所以然之故也。太白所長,莫如歌行,皆酷類古歌謠,此尚為率舊之作,至杜陵則自辟新體矣。論詩者多謂李不如杜,即可見率舊之作,不厭人心。其故何哉?《舊書·元白傳》載樂天與微之書及微之為《長慶集序》,極言其詩流傳之廣。史臣亦謂伊古以來,賢不肖皆賞其文,未有如元、白之盛者。此固由其辭之淺近易解,抑亦由其專主諷諭,能言人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也。唐末韋莊作《秦婦吟》,道黃巢據長安時關中亂離之狀,其詩極膾炙人口,后佚,敦煌石室發,乃復得之,亦香山《新樂府》之類也。然則詩體發展至唐,徒托物起興,微言相感之作,已不足以饜人心,而必求其能極其變者矣。杜陵之於元、白,元、白之於韋莊,辭之雅俗不同,其為民請命之意則一也。然則一種文學之興,豈有能脫離民眾者哉?徒以排比聲韻,屬對律切稱之,則淺之乎測丈夫矣。抑古人文字,在今日看似艱深者,皆時移世易為之,在當時實皆淺易,故不識字或識字甚少者,皆能使人讀書而聽之,或則口占書簡,《秦漢史》及《兩晉南北朝史》,已詳言之。唐諸帝多能詩。見《廿二史札記》德宗好為詩條。女子如徐惠、上官婉兒、宋若昭兄弟,亦皆能文,不讓男子。《新書·后妃傳》。夫非謂帝王必不如書生,女子必不如男子,然帝王讀書,不能如書生之專,女子受教,不能如男子之備,則事無足疑者也。而所成亦相匹敵者?則以其時通用之文字,實不甚艱深也。薛《史·胡裝傳》,謂其「僻於題壁,所至宮亭寺觀,必書爵里,人或譏之,不以為愧」。其有是僻,所題必有人讀之,足見史稱元、白之詩流傳之盛,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無不有,村夫、野老、婦人、孺子之口罔弗道,決非虛言。然則當時文人之所為,曷嘗脫離民眾哉?或謂唐人詩文,皆有辭藻,何以盡人能解?殊不知辭藻亦語言也。今人不甚用之,則亦不甚聞之,而覺其難解,當時用之者多,則聞者亦耳熟能詳矣。然則文人學士之所為,與平民之所為,曷嘗截然異物哉?

古所謂小說者,與後世異。古之小說,意蓋主於懲勸?如《太平御覽》引《風俗通》,謂世所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之說,出於《漢志》、說家之《百家》是也。見《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五節。以類推之,則如塞翁失馬等說,亦未必非古小說家言矣。此其意誠甚善;造此等說者,哲學思想亦可謂甚高;然尚未能極幽奇恢詭之致,以文學論,則未可謂甚發展也。後世乃其途日辟,遐想漸多,所涉亦廣,至唐遂大有可觀。今存於《太平廣記》中者不少也。惟小說究以理致為主。唐人所為,好用辭藻,故其品實不逮宋人。散文也,賦體之詩也,與新音樂相依附之詞也,小說也,皆唐人啟其端,至宋而後臻於大成,唐中葉后新開之文化,固與宋當畫為一期者也。惟翻譯文字,則至唐而結其局。此後不能更有發展矣,以佛教入宋而衰也。唐人翻譯文字,實勝前朝。以當時所謂新舊譯本比較可知,如《大乘起信論》即是,此論近人或謂其無梵本,實中國人所自撰。然其為翻譯文學則同。唐本之辭,不能謂其不勝於梁本也。今日所謂語體文學,其源亦導自唐,惟尚未盛,俟講宋史時論之。

書、畫仍為世之所重。隋、唐之世,工正書者最多,次則行草。自隋入唐者,虞世南、歐陽詢,稍後則褚遂良;中葉后則顏真卿、柳公權,最為有名。其工篆如李陽冰,工分書如李潮者,則不多見矣。蓋以用之者少也?晉、南北朝,書法傳世者,固極美妙。然南朝所傳,率多簡牘。北碑雖可喜,實多出匠人,特以其去古近,多存朴茂之氣,故覺其可喜耳。點畫亦多隨刀鋒,罕傳筆法。唐世碑版,則多為善書者所書。刻法亦隨筆法而異。雖其朴茂之氣,不及前朝,此乃時代為之,以書法論,實較北朝為高,不得先存一愛古薄今之見也。

畫風仍襲前代,以人物為主。圖當世名人者尤多。如河間王孝恭降蕭銑,高祖使畫工貌而視之。太宗使閻立本圖秦府十八學士及凌煙閣功臣。李已畫象凌煙閣,高宗復命圖其形,自序之。則天命畫工寫張知謇、李嗣真。玄宗圖張說、康子元及張果。代宗圖鮑防,敬宗圖周息元。皆人君之所命也。張易之等繪武三思等十八人象以為圖。王維過郢州,畫孟浩然象於刺史亭。薛嵩好蹴踘,隱士劉綱勸止之,嵩悅,圖其形於坐右。此則士大夫之所為也。又有不知誰何為之者。如錢徽與韓翃、李端輩十人,俱以能詩,出入貴游之門,號十才子,形於圖畫。白居易與胡杲、吉旼、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繪為九老圖。則仰慕風流者自為之,不必其相知也。亦有畫古人以寓景行之意者,如司空圖隱中條山,作亭觀素室,悉圖唐興節士、文人是矣。敬宗圖周息元,見《新書·李德裕傳》。張易之等圖武三思等十八人,見《朱敬則傳》。余皆見新舊《書》各本傳。薛《史·馮道傳》:張承業闢為本院巡官,甚見待遇。時有周元豹者,善人倫鑒,與道不洽。謂承業曰:「馮生無前程,公不可過用。」河東記室盧質聞之曰:「我曾見杜黃裳司空寫真圖,道之狀貌酷類焉,將來必副大用,元豹之言,不足信也。」

元豹乃相士挾其術閑道,盧質蓋亦以相人之說駁之,皆非真有人倫之鑒也。然名人寫真,為世所重,則於此可見矣。此等皆僅畫一人,亦有畫一事者。《新書·禮樂志》:太宗為秦王,破劉武周,軍中相與作秦王破陣樂曲。后更名七德舞。初成,太常卿蕭瑀請圖破劉武周、薛舉、竇建德、王世充狀。帝曰:「方四海未定,攻伐以平禍亂,制樂陳其梗概而已,若備寫禽獲,今將相有嘗為其臣者,觀之有所不忍,我不為也。」《張仁願傳》:萬歲通天中,監察御史孫承景監清邊軍戰,還,自圖先鋒當矢石狀,以罔武后。此等畫,所列繪之人物必多矣。唐室所藏圖畫,皆見《新書·藝文志》丙部《雜藝術類》,而乙部《雜傳記類》,有顏師古《王會圖》。所存殊方異俗必多,惜乎其失傳也。此等皆必工於人物而後能為之,然山水畫亦漸盛於此時。《舊書·宗室傳》:長平王叔良之孫思訓,尤善丹青,迄今繪事者推李將軍山水。《新書·鄭虔傳》,亦言其「善圖山水」。《舊書·崔祐甫傳》。子植告穆宗。謂宋璟嘗手寫《尚書·無逸》一篇為圖以獻,玄宗置之內殿。開元末,圖朽壞,始以山水圖代之。亦可見山水漸為鑒賞者所愛好。又《李益傳》,謂其「《徵人》《早行》等篇,天下皆施之圖繪」。此等圖繪,重在風景,亦山水之類也。中國圖畫之演進,途轍與西洋異。西洋畫重寫真,中國畫重意境。論意境,自當以山水畫居首選,而其漸盛亦在開元時,信乎唐之中葉,為風會變遷之時矣。

唐時圖畫,尚不皆施之捲軸。《新書·突厥傳》:闕特勒死,唐為立廟像。四垣圖戰陳狀。詔高手工六人往。繪寫精肖,其國以為未嘗有。默棘連視之必悲哽。此等壁畫,寺觀中最多。土木不能持久,多隨之化為煨燼矣。薛《史·鄭雲叟傳》:有越千里之外,使畫工潛寫其形容,列為屏障者。杜甫有《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圖畫施諸屏障,亦施諸壁者類也。

人像亦不盡托諸圖畫。會昌五年(845),廢佛,中書奏:武牢關是太宗擒王世充、竇建德之地。關城東舉,有二聖塑容。今定覺寺例合毀拆。望取寺中大殿材木,於東峰造一殿,名為昭武廟。聖像年代已久,望令李石於東都揀好畫手就增嚴飾。六年(846),東都太微宮修成玄元皇帝、玄宗、肅宗三聖容,遣右散騎常侍裴章往薦獻。皆見《舊書·本紀》。二者皆塑像也。《新書·禮樂志》:開元八年(720),司業李元瓘奏。先聖廟為十哲象,以先師顏子配,則配眾當坐,今乃立侍。余弟子列象廟堂,不豫享,而范寧等皆從祀。請釋奠十哲享於上,而圖七十子於壁。曾參以孝受經於夫子,請享之如二十二賢。乃詔十哲為坐象,悉豫祀。曾參特為之象,坐亞之。圖七十子及二十二賢於廟壁。此十哲及曾參象,亦當為塑象也。天寶中,天下州郡,皆鑄銅為玄宗真容,擬佛之制。《舊書·李寶臣傳》。玄宗在蜀時舊宮,後為道士祠。冶金作帝象,盡繪乘輿侍衛。《新書,郭知運傳》,參看《崔寧傳》。此冶金作象者也。

高祖仕隋時,太宗方幼而病,為刻玉像於滎陽佛祠以祈年。《新書·張九齡傳》。天寶時,嘗鏤玉為玄元皇帝及玄宗、肅宗像於太清官,復琢李林甫、陳希烈像,列左右序。《新書·李林甫傳》。此刻玉石為之者也。宋時,朱子欲證古坐與今不同,使人入蜀求先聖、先師舊像,得木刻像三。見所著《白鹿神殿塑像說》。此刻木為之者也。傅奕上疏詆浮圖法,謂其「刻繪泥像,以惑天下」,《新書·本傳》。蓋佛像可為之者,人像亦皆可為之矣。然畫像究最普遍。《新書·張巡傳》:巡在睢陽時,大將六人,白巡以勢不敵,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賊。巡陽許諾。明日,堂上設天子畫像,率軍士朝,引六將至,責以大義斬之。蓋以其普遍,故圍城中猶有之,臨時可以張設也。唐時畫人像最有名者為吳道玄。又有楊惠之,與道玄同師張僧繇,而名出其下,乃舍繪而專事塑。見《畫史匯傳》。今江蘇吳縣角直鎮保聖寺有古羅漢塑象五,完好者三,考古者以為惠之所塑焉。

以愛好書畫者多,法書名畫,遂為世所珍重。《隋書·經籍志》:煬帝既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以貯書,又聚魏已來古迹、名畫,於殿後起二台:東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寶台,藏古畫。《新書·藝文志》小學類,有二王、張芝、張昶等書一千五百一十卷。《注》云:太宗出御府金帛,購天下古本。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定真偽。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紙,為八十卷。又得獻之、張芝等書。以貞觀字為印章跡,命遂良楷書小字以影之。《舊書·遂良傳》:太宗嘗出御府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齎古書詣闕以獻,當時莫能辨其真偽。遂良備論所出,一無舛誤。其古本多梁、隋官書。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異,隋江總姚察署記。帝令魏、褚卷尾各署名。開元五年(717),敕陸玄悌、魏哲、劉懷信檢校,分益卷帙,玄宗自書開元,自為印。昭陵為溫韜所發,鍾、王筆跡,紙墨如新,已見第二十章第五節。則天訪求右軍遺跡於王方慶。方慶奏曰:「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638),太宗購求,先臣並已進之,惟有一卷見在。」又進其先代二十八人書,共十卷。則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書舍人崔融為《寶章集》以敘其事。復賜方慶。當時甚以為榮。此人主之愛好也。

《方慶傳》言其聚書甚多,不減秘閣。圖畫亦多異本。睿宗第四子范,多聚書畫古迹,為時所稱。鍾紹京,雅好書畫古述,聚二王及褚遂良書至數十百卷。韋述,家聚書二萬卷。皆自校定鉛槧,雖御府不逮也。兼古今朝臣圖,歷代知名人畫,魏晉已來草隸真跡數百卷。古碑、古器、藥方、格式、錢譜、璽譜之類。當代名公尺題,無不畢備。蕭岵,博雅好古,尤喜圖畫。前代鍾、王遺法,蕭、張筆勢,編敘真偽,為二十卷,元和末進御,優詔嘉之。段文昌喜圖書古畫。楊憑兄弟以文學知名,家多書畫。鍾、王、張、鄭之跡,在《書斷》《畫品》者,兼而有之。憑子渾之,盡以獻文昌,求致進士第。遂起錢徽之獄。王涯家書數萬卷,侔於秘府。前代法書名畫,人所寶惜者,以厚貨致之,不受貨者,即以官爵致之。以上皆見《舊書·本傳》。蕭岵附《韋溫傳》。段文昌事見《錢徽傳》。此名公巨卿之愛好也。《舊書·歐陽詢傳》言:人得其尺牘文字,咸以為楷范;高麗甚重其書,嘗遣使求之;則初不必強有力者而後欲致之;且聲聞鄰國矣。職是故,其物遂為奇貨可居。《新書·儒學傳》:歐陽詢,子通,蚤孤。母徐教以父書。懼其惰,嘗遺錢使市父遺跡。通乃刻意臨放以求讎。數年,書亞於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

褚遂良亦以書自名。嘗問虞世南曰:「吾書何如智永?」答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君豈得此?」「孰與詢?」曰:「吾聞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君豈得此?」「然則何如?」曰:「君若手和筆調,固自可尚。」遂良大喜。又《孔若思》:有遺以褚遂良書者,納一卷焉。其人曰:「是書貴千金,何取之廉?」答曰:「審爾,此為多矣。」更還其半。唐時大稔,米斗五錢,見第十八章第一節。此固最下之價,然一字而直千石,亦以褒矣。史傳之辭,蓋不免誇侈,然是時書畫,其價不菲,則可知也。財產私有之世,事孰不為稻粱之謀?日出多偽。民安取不偽?以今所謂書畫者偽物之多推之,人情不甚相遠,恐古人之所藏,亦未必大異於今人也。然其中固未必無精品可喜,舉摧燒之,則亦已過矣。然保守之實難。安、史之亂,韋述「經籍資產,焚剽殆盡」。王涯所蓄,「厚為垣竅而藏之複壁」。甘露之變,「人破其垣取之。或剔取函奩金寶之飾與其玉軸而棄之」。耗矣,哀哉!然古今公私之所藏,其究孰不如此?

名跡雖見珍重,然優於藝者,俗仍以為執技事上之流而賤之。太宗嘗與侍臣學士泛舟春苑。池中有異鳥,隨波容與。太宗擊賞數四。詔坐者為詠,召閻立本令寫焉。閣外傳呼,雲畫師閻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手揮丹粉,瞻望座賓,不勝愧赧。退誡其子曰:「吾少好讀書,倖免面牆。緣情染翰,頗及儕流。惟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伎。」柳公權為夏州掌書記,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見,謂曰:「我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歷穆、敬、文三朝,侍書中禁。其兄公綽在太原,致書宰相李宗閔云:「家弟苦心辭藝,先朝以侍書見用,頗偕工祝,心實恥之,乞換一散秩。」皆《舊書·本傳》。是其事也。成見可謂難變矣。

然以藝侔利者,不獨書畫之家也,即工於文辭者,亦何莫不不然。當時粥文之事,已略見第十八章第一節。《新書·韓愈傳》:劉叉聞愈接天下士,步歸之。后以爭語不能下賓客,因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舊書·李邕傳》:邕早擅才名,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時議以為自古粥文獲財,未有如邕者。韓愈戇直,未必肯苟取,尚致譏評,李邕更不足論矣。然亦有卓然不惑者。《舊書·蕭俛傳》:穆宗詔撰王士貞神道碑。對曰:「臣器褊隘,此不能強。王承宗先朝阻命,事無可觀,如臣秉筆,不能溢美。或撰進之後,例行貺遺,臣若公然阻絕,則違陛下撫納之宜,僶免受之,則非微臣平生之志。臣不願為之秉筆。」帝嘉而免之。此可謂不輕以言假人者矣。《新書·郭行餘傳》:河陽烏重胤表掌書記。重胤葬其先,使志冢,辭不為。重胤怒,即解去。此亦可謂能砥礪廉隅,宜其能與李訓相善也。

音樂,隋、唐時亦稱極盛,此蓋承前世域外之交通,乃能致之。自晉世洛京傾覆,中國舊樂,僅存於南方,而北方多雜羌、胡之伎,已見《兩晉南北朝史》第二十三章第六節。隋文帝平陳改樂,見本編第二章第一節。唐武德九年(626),命祖孝孫修定雅樂。貞觀二年(628)奏之。孝孫卒后,協律郎張文收更加厘改,命曰大唐雅樂。然好尚不存焉。其盛行於時者,則來自異域之樂也。《隋書·音樂志》云: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又雜有疏勒、扶南、康國、百濟、突厥、新羅、倭國等伎。至大業中,煬帝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其中本出中國者,惟清樂而已。諸樂緣起,皆見《兩晉南北朝史》第二十三章第六節。唐初仍隋之舊。及平高昌,收其樂,初有十部。《新書·禮樂志》言:唐東夷樂有高麗、百濟,北狄有鮮卑、吐谷渾、部落稽,南蠻有扶南、天竺、南詔、驃國,貞元十六年(800),南詔因韋皋進奉聖樂舞。十八年(802),驃國獻其樂。西戎有高昌、龜茲、疏勒、康國、安國,凡十四國,而八國之伎,列於十部焉。

案自匈奴敗亡,鮮卑復入中國,所謂北狄者,與西域關係實深。《舊書·音樂志》謂「南蠻、北狄,國俗皆隨髮際斷其發。今舞者咸用繩圍首,反約發杪,內於繩下」。古北狄無斷髮之俗,而西胡有之,今雲斷髮,非狄之化於胡,則胡之來入狄者耳。西域南海,久有往還,即南詔,亦因伊洛瓦底江一道,而深漸其化,觀漢時之哀牢可知。參看《秦漢史》第九章第四、第六兩節。而扼伊洛瓦底江之沖者,則驃國也。然則當時外來之音樂,實當以西域為大宗。《新書·禮樂志》云:自周、陳已上,雅鄭淆雜而無別,隋文帝始分雅俗。玄宗又分俗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太常閱坐部不可教者隸立部,又不可教者,乃習雅樂。則俗樂又判盛衰,清樂自隋已式微,至此益淪缺矣。《舊書·音樂志》:清樂者,南朝舊樂也。永嘉之亂,五都淪覆,遺聲舊制,散落江左。宋梁之間,南朝文物,號為最盛,人謠國俗,亦世有新聲。後魏孝文、宣武,用師淮、漢。收其所獲南音,謂之清商樂。隋平陳,因置清商署,總謂之清樂。遭梁、陳亡亂,所存蓋鮮。隋室已來,日益淪缺。武太后之時,猶有六十三曲,今其辭存者,惟有三十二曲,又七曲有聲無辭。日本田邊尚雄,極稱唐代音樂。曾在北京大學講演。謂中國古樂皆獨奏,至後漢合奏之樂始漸興,蓋緣與西來之樂相會。至唐而臻極盛。今唐樂尚存於日本,特規模較小耳。日本皇室,世用中國之樂。距今千二百年前,中國樂人,有入日本者,日本來華學生,亦有學樂者,宦於宮內省,皆世襲,故其技未曾失傳。特唐樂用五百至七百人,日本則僅三十至五十人。又大樂器爾時船不能運,故惟有小者。然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中,尚存有唐樂器也。琵琶、洞簫、觱栗諸器,皆源出埃及,經猶太、敘利亞、波斯、大夏、印度等地乃入中國。此時羅馬音樂,尚無足道。此諸國者,實括西方文明之全,益以中國所固有,允足膺世界之稱而無愧。今日西方之音樂,僅西方之音樂耳。

必合唐代之樂,乃足稱為世界音樂也。詳見《東方雜誌》第二十卷第十期。案如所言,所謂西域者,其綿地實極廣。綜厥所有而成為樂,可謂取多用宏,自非中國一國舊有之樂所能逮。清樂之日微,其無足怪。然《舊書·音樂志》云:沈約《宋書·志》,謂江左諸曲哇淫,今其聲調猶然。觀其政已亂,其俗已淫,既怨且思矣,而從容雅緩,猶有古士君子之遺風,則其所長,亦有不可沒者也。隋、唐音樂,雖雲極盛,然其君臣皆溺於音。隋、唐兩代皇室之溺於音,可於其樂工之多見之。隋時至三萬餘人,已見第二章第四節。《新書·禮樂志》云: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而《李嶠傳》:嶠以中宗時上書,言「太常樂戶已多,復求訪散樂,獨持鞀鼓者已二萬員」,則散樂人數之多,尤堪駭異矣。《志》又云:大中初,太常樂工五千餘人,俗樂一千五百餘人,則至中葉后國蹙民貧時,其數猶不少也。《舊書·職官志》禮部職云:三品已上,得備女樂,五品女樂不得過三人,則唐時官吏得畜女樂者實多。《柳公權傳》云:性曉音律,不好奏樂,常雲聞樂令人驕怠,亦可見其家自有音樂也。《新書·山惲傳》云:中宗昵宴近臣及修文學士。詔遍為伎。工部尚書張錫為淡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為渾脫舞。左衛將軍張洽為黃獐舞,給事中李行言歌駕車西河曲,余臣各有所陳,皆鄙黷。足見公卿嫻於歌舞者之多。《新書·禮樂志》言玄宗好樂,達官大臣慕之,皆喜言音律,可見其為上之化也。

其風且貽及民庶。《隋書·音樂志》云:龜茲者,起自呂光滅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其聲后多變易。至隋,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土龜茲等,凡三部。開皇中,其器大盛於閭閈,則自隋時已然矣。《新書·武平一傳》:中宗宴兩儀殿酒酣,胡人唱合生,歌言淺穢。平一上書諫曰:「伏見胡樂施於聲律,本備四夷之數。比來日益流宕,異曲新聲,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妓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質,詠歌蹈舞,號曰合生。願屏流僻,崇肅雍,凡胡樂備四夷外,一皆罷遣。」《舊書·曹確傳》:李可及善音律,尤能轉喉為新聲,音辭曲折,聽者忘倦。京師屠沽效之,呼為拍彈。皆可見其自上下流之狀。萬舞翼翼,章聞於天,天用弗式,卒召羯胡陵犯,藩鎮割據之禍,蓋非無因。此則墨子非樂之論,又不可不警惕深之者矣。

周、齊所謂百戲,即古之角抵。隋煬帝之所為,已見第二章第五節。唐時謂之散樂。《舊書·音樂志》云:大抵散樂雜戲多幻術。幻術皆出西域,天竺尤甚。高宗惡其驚俗,敕西域關令:不令入中國。《新紀》:顯慶元年正月,禁胡人為幻戲者,不知即此事否?《舊志》又云:睿宗時,婆羅門獻樂舞人。倒行而以足舞。於極鋸刀鋒,倒植於地,低目就刃,以歷臉中。又植於背下,吹篳篥者立其腹上,終曲而亦無傷。此其驚俗亦甚矣,而睿宗受其獻,則不令入中國之敕,恐亦未必能行也。況據《志》所述,幻尚有前世之遺,國人自能為之,不待外來也。《新書·李晟傳》:子憲,為絳州刺史。絳有幻者,訹民以亂,憲執誅之,足見其流行仍廣矣。百戲之勞民傷財尤甚,以其聚人多也。唐時,上下所好者,莫如潑寒胡。此戲本出康國。《舊書·康國傳》曰: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潑,盛為戲樂。《舊書·張說傳》:說以玄宗初相,自則天末年,季冬為潑寒胡戲,中宗嘗御樓以觀之。至是因蕃夷入朝,又作此戲,說上疏諫,此戲乃絕。中宗幸洛城南門觀潑寒胡戲,事在神龍元年十一月;玄宗禁潑寒胡戲,事在開元元年十二月;又睿宗亦嘗作之,事在景雲元年十二月;皆見《新書·本紀》。睿宗時韓朝宗有諫辭,見其父《思復傳》。疏辭謂「裸體足,盛德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此何足以為樂?蓋亦有他戲與之并行也。

《記》曰:「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一國之人皆若狂,亦非孔子之所惡。然其為獨樂樂抑與眾樂樂,則大有辨矣。《舊書·諸葛爽傳》,言其役屬縣為伍伯,為令所笞,乃棄役,以里謳自給。《新書·杜洪傳》云:「為里俳兒。」《崔融傳》言:龐勛自浙西趨淮南,所過先遣俳兒弄木偶伺人情,以防邀遏。俳兒也,里謳也,皆民眾中之藝士,執其技以娛人,以慰其勞苦,宣其湮鬱,不可一日無者也。《舊書·高宗紀》:龍朔元年五月,皇后請禁天下婦人為俳優之戲,詔從之。《新書·玄宗紀》:開元二年八月,「禁女樂」,蓋亦其類?則其數亦不少,故婦人亦得以為食。此等皆有益於民,未聞有患之者也。然一入於都邑之中,則不可問矣。《隋書·柳彧傳》:彧見近代以來,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戲,上奏請禁絕之,曰:「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廣幕凌雲。袨服靚妝,車馬填噎。餚醑肆陳,絲竹繁會。竭貲破產,競此一時。盡室並孥,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緇素不分。穢行因此而生,盜賊由斯而起。」此與鄉村景物,所謂「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者,寧復可同日語邪?尤可惡者,有竭資破產之家,即有因以為利之士。《新書·宋務光傳》:中宗時,有清源尉呂元泰,上書言時政,曰:「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陳勢也。騰逐喧噪,戰爭象也。錦繡誇競,害女工也。督斂貧弱,傷政體也。胡服相歡,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安可以禮義之朝,法胡虜之俗?」《舊書·嚴挺之傳》:睿宗御樓觀酺,挺之上疏諫曰:「王公貴人,各承微旨。州縣坊曲,競為課稅。吁嗟道路,貿易家產。損萬人之力,營百戲之資。適欲同其歡,而乃遺其患。」夫至於為課稅以督斂貧弱,則其為害,又豈僅樂之不衷哉?然豈樂之罪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隋唐五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節 文學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