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血祭壇

第三十三章 血祭壇

天子乃天下人的表率,一言一行都關乎大宋朝的尊嚴。百官從未見趙禎如此失態,且僅僅因為一篇秀才所寫的文章。

確是罕見。

大宋朝不乏文人騷客,尤以范仲淹、寇準、晏殊,呂夷簡等大臣,誰不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文壇大家,可當初中進士之時,也未見皇上如此神情激動。

這令百官頓覺臉上無光。

如此氣勢恢宏的文章,趙禎當然是不吝分享,當即傳給百官觀讀。

待到一番拜讀,文武大臣的態度很快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一陣驚嘆。

范仲淹激動道:「相國,這文章是出自一個秀才之手?」

寇準笑道:「此乃老夫的學生楊企山楊大學士,從廬州快馬送到老夫手裏,難道還能有假?」

寇準的話,范仲淹自不敢懷疑,心中越發震撼,甚至自慚形穢。

難道他這個文壇領袖,是要退位讓賢了?

忽見天子道:「包拯學識淵博,文章字字珠璣,氣勢磅礴,且此次破了高立太子一案,方才讓大宋倖免於難。朕欲重賞包拯,破格提拔,各位卿家以為如何?」

「皇上,萬萬不可。」

趙禎才一發話,龐太師當即站出來反對,說道:「包拯不過是一名秀才,雖有些文采,但我大宋朝以科舉取士,此舉只怕令天下學子不服。」

「聖上,太師所言極是。」

大殿之上,見龐太師反對,文武大臣足有十之七八附和。

寇準見狀,憤慨道:「龐太師,包拯有大功於朝廷,其文采也是有目共睹,聖上破格提拔,有何不可?」

「相國說得不錯,以包拯學識之淵博,封個翰林學士也不足為怪。」殿內亦有支持寇準的,卻寥寥無幾。

趙禎見狀,心中明白其中緣由,龐太師執掌兵權,已然隻手遮天,朝臣有幾個敢和他作對。

就連他這個一國之君,尚且還要看龐太師的臉色,遑論百官了。

一時間,趙禎只覺顏面掃地,威嚴蕩然無存。

正在這時,趙德芳忙越班圓場,道:「聖上,臣以為此事還是從長計議。聖上雖有周公吐哺之心,但包拯身無功名。

龐太師所言極是,此時破格提拔,只怕天下仕子不服。

不妨順其自然,等包拯參加殿試,中了舉人,再做商議。如果包拯是塊金子,早晚都會發光,聖上也不必急於一時。」

一番話令趙禎和寇準極是費解,原想八賢王既如此看重包拯,想必會在此時站出來替包拯說話,沒想到他卻和龐太師站在了一邊,八王爺這究竟唱的是哪一出?無人知曉。

寇準和范仲淹心中卻料定,八賢王此舉必定有緣故,於是便不再說什麼。

「既然如此,那就依皇叔!」

趙禎百思不得其解,若說龐太師排除異己,極力反對尚可解釋,而八王爺也反對提拔包拯,和他唱反調?

其實,八王爺這麼做,有他的理由。

一則,他知道包拯的秉性,絕不會無緣無故受封。在廬州時,趙德芳便已談聽過包拯的口吻。

二來,則是為了杜絕天下悠悠眾口,最重要的是杜絕龐太師一黨之口。雖然他對朝廷有功,但破格提拔,在奸黨眼裏名不正言不順。

第三,則是為其安全考慮。包拯現在還太年輕幼稚,不諳官場之道,以他耿直的秉性,入朝為官,肯定會得罪不少權貴,只會適得其反。

趙禎見求才不得,心中憤懣不已,已無心處理朝事,當即退朝。

天鴻書院。

包拯見蒙放主動透露他母親之死,以為事情有了轉機,於是道:「蒙大哥,我知道伯母的死對你打擊很大,你一定很難過,也一定很想她吧!」

「是啊!」蒙放神情極為複雜,「我娘死的時候,我僅有八歲。」

「冒昧的問一句,伯母是怎麼死的?」

「包拯啊,事情都過去十七年了,說這些還有什麼用。時候也不早了,你娘還在家等着你吃午飯呢?」

蒙放轉開了話題,對侉仡族滅族一案隻字不提。

這也在情理和預料之中,包拯也不再追問。

既然蒙放是絕不會開口的了,那他也只好大刀剜心,逼他說出真相。

離開學校之後,包拯沒有回家,而是直奔府衙。

普通老百姓,若不是有重大冤情,想要進府衙,比登天還難。

而包拯不同,他可以說是府衙的熟客,沒有一個衙役不認識他,且又是公孫策的同窗好友,對他都客客氣氣。

見他要找公孫策,陸捕頭都沒通報,便主動上前引路,帶着包拯來到公孫策的房門外。

輕輕扣響房門,陸捕頭道:「公子,包公子說有事要見你。」

包拯也叫了一聲:「公孫兄!」

咯吱一聲,公孫策開了房門,見果然是包拯,心中反倒有些奇怪,冷冷地道:「包拯,你找我什麼事?」

「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你可是廬州第一才子,第一聰明人,還會又是求我?」公孫策哂笑一聲,不過他還是沒有太過矯情,問道,「什麼事,說吧!」

「我想看一下府衙的檔案。」包拯開門見山。

「府衙的檔案?那可是絕密,你以為你想看就能看。」

「公孫策,事關重大,咱們還是進裏面說吧!」

見包拯說得鄭重,公孫策知他向來不開玩笑,於是將包拯請進了屋內,而陸捕頭也知趣的轉身離開了。

兩人坐定后,公孫策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你要看府衙的檔案。」

「可能說出來你不信,後山的山洞中與十七年前一樁驚天滅族慘案有關,內中塑像和詩句乃是有人故意佈局,如果不查出十七年前的滅族慘案,書院很可能會再發生血案。」

公孫策聽得雲里霧裏,不知所云,卻被嚇了一跳,「包拯,你發現了什麼?」

「來不及和你解釋,你趕快帶我去看看府衙檔案。」

公孫策雖心眼小,卻絕不會在大事上矯情,當即引包拯來到了後堂。

「對了,你要查什麼?」看着層層疊疊的書籍和膽敢,公孫策問道。

「查一下侉仡族。」

「侉仡族?」

公孫策一臉懵逼,絲毫不知廬州境內有這個部落,但還是找了半天,果然肯快在一本《縣誌》中,看到了「侉仡族」三個字。

「包拯,找到了,廬州還真有侉仡族這個部落?」

「上面怎麼說?」

「《縣誌》上說,侉仡族乃是廬州東部一個部落,這個部落總共不到一千人,卻在十七年前遷移。但是遷移去了什麼地方,《縣誌》上沒說。」

「果然如此!」包拯倒抽了一口涼氣,自言自語道。

見包拯凈說些雲里霧裏的話,公孫策一陣雲山霧罩,道:「包拯,你這人總是話說一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什麼『果然如此』?」

「侉仡族不是遷移了,而是被人滅了族。」

「啊……這怎麼可能?你怎麼知道這些?」

「因為,後山的山洞便是侉仡族的血祭壇!」

「血祭壇?」公孫策更是摸不著頭了。

包拯卻沒在解釋,道:「公孫策,我有件事還需要你幫忙。」

於是低聲叮囑公孫策。

公孫策啊地一聲,微微震驚,卻還是答應了。

包拯又叮囑公孫策,這件事情千萬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包青天:不裝了,我是陰陽判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包青天:不裝了,我是陰陽判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血祭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