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平沿海入遼東

第507章 平沿海入遼東

林士年的抵抗是堅決的,其信念是堅定的。

同時他也坐擁天府之國的人口錢糧等資源,麾下有十餘萬大軍,編有新標軍大幾萬,配屬有各類長管火炮數百門,就連其他明軍很少配屬的臼炮,他們都裝備了至少上百門之多。

這些火炮和主力部隊,大多都部署在入川的眾多蜀道中,比如長江三門峽中的瞿塘關,北邊的劍門關等地方。

但是,林士年所做的諸多努力,在周軍絕對的優勢兵力和火力以及新式武器面前,都化為了泡影。

乾武六年下半年,周軍南北兩面,同時從楚南、長江沿岸、陝甘等多個方向對四川發動總攻。

雖然南路軍進攻一度受阻,那瞿塘關還真不是那麼好打的,周軍一開始仗着艦隊厲害的自信,想要強行從水路突破,結果打了半個多月,連敵人半根毛都沒打掉,最後還是陸軍開始離開長江,開始翻山越嶺,扛着六年式九斤榴彈炮先攻佔瞿塘關的兩翼,最後甚至都直接殺到了瞿塘關的背後。

最後裏應外合,配合還在瞿塘關外的部隊,這才拿下了瞿塘關,前後花費了好幾個月時間。

而那個時候,北路的周軍都已經拿下成都了。

北路軍的進攻可是相當順利,一路沿着蜀道強行殺了進來,隨州攻佔了蜀軍重兵佈防的綿州。

綿州一戰,周軍至少擊潰了三萬多蜀軍,繳獲、摧毀敵軍長管火炮五十多門。

經此一戰後,蜀軍在北部的防線徹底全面崩潰,後續只能固守成都。

但是過去的無數戰例都說明了,在周軍面前,單純的據城而守是守不住的,有這功夫,還不如琢磨著如何利用地形打伏擊,迂迴作戰呢。

可惜,這都好幾年了,愣是沒幾個明軍將領敢這麼做。

也不能怪他們,明軍是如何逐步變成和周軍打仗,清一色據城而守的?

那純粹是因為明軍在野戰里被周軍打的太慘。

甭管大戰小戰,明軍在野戰里基本沒有獲勝的記錄,全都是慘敗,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只收不出了。

成都,最後被攻佔了,後續林士年沒辦法,只能是帶着殘兵敗將逃亡重慶。

但是那個時候,瞿塘關也是被周軍攻破,周軍正沿着長江一路西進,殺向重慶。

而瞿塘關之後,可就沒什麼太過有利的地形可以阻擋周軍進攻了,至少在長江沿岸地區如此。

沒辦法,林士年只能是往南逃,試圖在川南地區繼續頑抗。

不過這個時候,雲貴地區的土司和當地兵力,在金陵方面的強勢壓力下,同時也是因為看見了林士年已經是敗局已定,所以一個個也是不情不願的跟着周軍部署在雲貴地區的部隊一起出兵川南了。

乾武七年春,周軍三路大軍在敘州府會和,最後在此地圍殲了蜀軍的最後一支,由林士年親自率領的蜀軍部隊,林士年戰敗身死。

此時,盤踞在四川多年的林士年所部徹底覆滅。

周軍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平定四川后,趁著部隊入川的時候山地作戰能力鍛鍊出來了,而且九斤榴彈炮的產量越來越高,已經是逐步配屬西南各地。

乾脆派遣大量部隊順勢入駐雲貴,推動當地的改土歸流以及大規模剿匪作戰,以求徹底把這兩個地區納入金陵管理範圍之內,而不是和以往一樣,盤踞著大量世襲,在當地屬於土皇帝一樣的土司家族。

伴隨着改土歸流,剿匪作戰的同時,也是開始從其他地方遷移大量的民眾到雲貴四川邊地等地方生活居住,推動着漢服、說漢語、識漢字、過春節等傳統華夏文化。

取締野蠻落後的服飾、文化、習俗、語言、文字等等等。

並伴隨着鼓勵通婚、禁制異族異教等眾多方式推動融合。

繼續把華夏的優良傳統,把融合這一優秀傳統發揚光大。

郭東岩很樂觀的估計,在上述地區執行相關融化政策幾十年後,上述地方將會和其他中東部地區的省份沒什麼區別。

所謂的土司,蠻夷之類的關鍵辭彙,將會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中。

當然了,這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上述地區的各種土司叛亂層出不窮,搞的當地的周軍忙的腳不沾地。

一批又一批的六年式九斤榴彈炮持續不斷的被馱運前往西南,參與各種鎮壓叛亂的作戰。

只是打着打着,這些所謂的土司逐漸的也就消失了……

西南那邊的改土歸流,大規模剿匪作戰,看似有點激進,耗費也大,但是在郭東岩看來,現在不趁著剛統一華夏,定鼎天下的時候做下來,那麼等以後和平時期了也就更難做了。

以後想要搞,估計只能是慢慢折騰,所需要的時間估計要上百年甚至更久。

而郭東岩可不想要等這麼久,同時他對後人也有些擔心。

萬一過個幾十百來年出現個二傻子,在這些地方來個土司自治,來個民族劃分的話,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破事了。

為了避免這種事,郭東岩決定先下手為強,現在就給直接融合了,以後都是華夏漢人,也就沒什麼破事了。

西南地區以軍事手段推動的改土歸流以及剿匪行動,將會是持續多年的長期化行動。

而周王朝金陵方面自然是不可能一直盯着,實際上在西南方向里,拿下林士年後,敲定了武力推動改土歸流后。

金陵方面其實已經不怎麼關注西南方向的事務了。

畢竟剩下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用不着太操心了。

而接下來嘛,周軍的行動就是投向了沿海以及遼東。

沿海方向也就是收復大員島,在經過了數年的大規模造艦后,周軍的專業戰艦規模已經是達到了二十多艘,並且有一艘達到一千多噸的戰列艦服役。

乾武七年秋天,周軍海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渡海作戰,二十多艘專業戰艦率領,另外還有將近兩百艘武裝商船搭載着兩萬多兵士兵和大量物資補給前往了澎湖列島。

海軍這一次是足足憋了好長時間的戰艦,並苦練多時,一跑到澎湖列島就以強大的火力覆蓋了鄭芝龍所部的船隊。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反覆交戰後,鄭芝龍所部損失慘重后被批退往大員島。

攻佔澎湖列島后,周軍陸海軍在澎湖列島進行了休整和補充。

隨後繼續前往大員島登陸。

這一次,鄭芝龍還聯合了荷蘭人、西班牙人進行抵抗。

嗯,上述三家都是在大員島有地盤的,而周軍收復大員島的行動,可不僅僅針對鄭芝龍一家,同樣還針對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嗯,順便再說一句,濠鏡也被周王朝收回來了,而且是早就收回來了。

周軍第七軍拿下廣州后,隨便派了個加強團去了個濠鏡,然後就把這地方收復,能把葡萄牙人給驅逐了。

所以,這一次的大員島戰役里,也有葡萄牙人的身影……

因此嚴格上來說,大員島戰役,是周軍同時打鄭芝龍、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

然而過程雖然打的比較困難,不過登陸大員島的周軍,身後不遠就有一個龐大的帝國作為支撐,各種兵員物資是能夠源源不斷的送上島嶼。

如此情況下,鄭芝龍聯軍的敗亡是註定的。

乾武八年四月,隨着鄭芝龍聯軍最後一股殘部的投降,周軍宣佈正式拿下了大員島。

隨後,周軍在大員島上設立大員府,並駐紮陸海軍兵力,並開始遷移民眾進行開發屯墾。

大員島被周王朝收復了后,鄭芝龍所部死傷的死傷,投降的投降,但是其作為一個武裝勢力而言,已經是宣告覆滅了。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嘛,一開始還想要繼續打,但是當他們在廣州附近的沿海看到了周軍的數十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后,就很聰明的派遣使者過來說要談判。

經過一番簡單的談判后,周王朝和上述幾個國家簽訂了海上安全協議,決定共同對依舊廣泛活躍在東亞海域的海盜進行聯合打擊,當然了,還是以周王朝海軍為主。

同時簽訂貿易協議,周王朝准許他們的商人進入若干特定港口進行貿易,他們也允許周王朝的商人進入他們控制的城市進行貿易。

當然,歐洲人想要直接佔據一片地方那是別做夢了,能讓你來貿易就不錯了。

到這個時候,沿海方面的局勢基本平定,郭東岩正式取消了禁海令,並昭告天下,頒發了平海令,說如今海面平靖,商家可放心的出海貿易,漁民可放心出海捕魚等等。

平海令的出現,意味着沿海局勢徹底平穩。

再加上四川已經平定,西南雖然動亂多了點,但是局勢可控,同時西北方向,周軍也已經推進到了嘉峪關,並設立了甘肅省,而安如山如今也是在西域一帶和葉爾羌汗國等一堆亂七八糟的西域、草原等地方的異族干架,為此都主動派遣了使者來找大周王朝。

說什麼大家都是漢人,現在我正在和西邊的異族干架,同為漢人國家的老大哥你可不幹在背後打我啊……

對此,周王朝也是答應了安如山,雙方止兵於嘉峪關。

這其實是為了穩住安如山,免的他腦子一熱就聯合東擄去了。

同時對於周王朝而言,西域問題相對來說,遠不如遼東問題重要。

先把遼東的東擄給干趴下,解決了後顧之憂后,那麼後續才是周王朝進軍草原,進軍西北的時候。

現在嘛,先讓安如山在西域折騰著先,既可以消耗安如山和各異族的實力,也可以看看他們的實力如何,為後續進軍西域提供情報基礎。

這樣一來,周王朝兵發遼東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好歹也是個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好歹也是個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507章 平沿海入遼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