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奮起直追

第113章 奮起直追

魏建學是無論如何也回不去試驗三組了,因為老錢有言在先,這一點陳耀華非常清楚,但老陳沒有必要跟他說這些,讓魏建學直接去問老錢豈不更好?畢竟老錢才是試驗三組的負責人。

對於馬學遠來說,陳耀華的話已經堵死了他回試驗一組的路,老馬垂頭喪氣地說:「老陳,就算我不回試驗一組,你總得給我安排個地方吧?」

雖然陳耀華早就想撤銷老馬在試驗一組組長的職務,並希望他離開521工程,真到了這個時候,陳耀華卻覺得老馬很可憐,他跟魏建學混到沒有基層單位願意收留的地步,他們做人確實很失敗。

實在不知道應該把馬學遠安排在521工程所屬的哪個基層單位,陳耀華真想把他退回院裏的幹部處,但面對這個處處跟自己過不去的老同事,陳耀華動了惻隱之心,畢竟一個五十年代初的工科大學畢業生,如果被閑置起來,也是對人才的浪費。

考慮了半天,陳耀華想到一個主意,「學遠,多年來你疏遠自己的專業,課題組長和項目負責人你是不能當了,521工程指揮部有幾家外協企業,我們準備成立一個協調辦公室,要不你到這個辦公室當協調員吧?」

「可這就跟我的專業知識沒有多大關係了。」老馬似乎有些不舍。

「那些外協企業都是為521工程生產基地進行原料配套的,你對他們的情況也算比較熟悉,不能說跟你的專業知識沒有關係,只是關係不大。另外,近十年來,你整天泡在督導委員會,早就離開了自己的專業,即使讓你當組長和項目負責人,我看你也未必能勝任。」

「好吧,我服從安排。」老馬想了想,到了這個地步,陳耀華肯收留自己,已經算是開恩了,哪還敢挑肥選瘦啊!

從此以後,馬學遠被置於521工程指揮部的直接監管之下,再也沒有當課題組長和項目負責人那麼自由了。

魏建學對實驗室的三班倒都很抗拒,生產基地的環境更艱苦,工作更累,以他的意願,是絕對不願去生產基地工作的,但陳耀華把他推到老錢那裏,讓三組組長做決定。

錢章良是個直性子,魏建學剛進門,他就毫不客氣地問:「你來幹什麼?」

「錢師傅,老陳讓我問問你,是否讓我回三組?」

「這個老陳,我早就跟他表過態,他沒告訴你嗎?三組已經沒有你的崗位,你就不要回來了。」老錢直截了當地說。

「可是,如果我不能回三組,就得去生產基地。」

「反正三組已經沒有你的崗位了,究竟去哪兒,那是你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但我原來是三組的人,院裏規定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建學,你都快十年不在試驗三組了,我總不能把崗位一直給你留着吧?這裏早就沒有你的崗位,你回來能幹什麼?」老錢待答不理地說。

遭到明確拒絕後,魏建學的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他垂頭喪氣地出現在陳耀華辦公室。

「建學,這麼快就回來了?跟老錢談的怎麼樣?他同意你回去嗎?」陳耀華明知故問。

「同意什麼呀,老錢說試驗三組沒有我的崗位了。」魏建學耷拉着腦袋,有氣無力地說。

「怎麼辦呢?你自己還能想到別的辦法嗎?」

「主任,我要是能想到別的辦法,就不麻煩你了。」

老陳點了點頭,「建學,此前我已經說過了,如果三組回不去,你就只能去生產基地了。」

雖然魏建學知道事情的結局,但他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便故伎重演,「我倒不是害怕去生產基地,但我這身體狀況不太好,我怕自己吃不消啊!」

陳耀華笑着搖了搖頭,「建學,一說到幹活,你身體狀況就不好,並屢次以此為借口逃避工作。在督導委員會那麼多年,誰也沒見你身體狀況不好,你整天蹦躂的多歡啊!」

謊言被當場戳穿,並受到奚落,要是換做其他人,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但魏建學臉皮厚,竟嬉皮笑臉地說:「主任,我也算老職工了,你跟許巍打個招呼,在分配崗位時,能不能讓他對我關照一點?」

「我這就給許巍打電話,要不他憑什麼給你安排崗位?不過關照就免了,因為你又不是什麼特殊人物。」

「老陳,你......」

「怎麼,我說的不對嗎?魏建學,你不會認為自己還是督導委員會成員吧?如果還想回來,就趕緊去生產基地報到,並無條件服從分配,否則,你請另謀高就!」

......

人事問題理順后,陳耀華和TSM研究室的技術骨幹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確立新的研究方向。

自從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國外封鎖逐漸解除,從各種渠道陸續獲得的關於TSM材料方面的信息越來越多,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后,陳耀華和521工程指揮部的技術專家們認為,此前進行的TSM材料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究思路,跟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差別在於這種材料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產品,而國內的521工程研究開發的TSMT系列衍生產品,才相當於國外的第二代產品。

對過往的情況進行分析后,老陳和其他專家普遍認為,在TSM材料開始研製的起步階段,國內技術水平跟發達國家的代差也就一到兩代,但近十年國外在這方面發展太快了,平均三年左右就開發出新一代產品,而國內因為種種原因,在TSM材料的升級換代方面卻原地踏步,停滯不前。

在對國內外現狀進行分析比較后,結合國內的實際需求,陳耀華和同事們決定奮起直追,他首先向梅院長彙報了這方面情況和國內各行業的需求,還有他們的設想。

「耀華同志,我在這方面是外行,你是國內TSM材料方面的頂級專家,我相信你們的分析判斷,你把你們的設想和計劃打個報告,在部里備個案,然後你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開展工作了。你說得對,耽誤了十年,咱們要有緊迫感,要奮起直追,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作為一名老領導,梅院長對老陳寄予了厚望。

陳耀華在521工程指揮部組建了一個技術專家組,由他出任組長,專家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周玉明、許巍、田海濤、黃哲明及何鳴等人組成,主要負責收集國外有關TSM材料的最新信息,另一部分由老錢、孫良才和高建生等人組成,他們負責新材料開發所需原料的研製。

科研工作者都很務實,認識到落後的現狀,他們既不氣餒,又敢於坦然面對差距,為了縮小這種差距或迎頭趕上,誇誇其談或坐以論道都毫無意義,唯有立即行動起來,腳踏實地的工作,才是唯一有效的辦法。

從此以後,技術專家們在各自的自行車把上總是掛着一個兜子,裏面裝着有關書籍和技術資料,不分上下班,一有時間就研讀分析。不得不說,國外的先進技術令他們大開眼界,無論合成工藝,條件控制,儀器設備,還是原料精製和檢測方法,都讓他們耳目一新。

通過對國外新技術的分析,他們發現第三、四、五代TSM材料的功能和性能都在不斷擴展和提高,在討論技術跟蹤方案時,專家們的兩種觀點出現了分歧,一種是循序漸進,從第三代產品做起,另一種觀點是跳過第三、第四代,直接研發第五代TSM材料。兩種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到了陳耀華拿主意的時候,他決定整合現有資源,在TSM研究室成立兩個材料合成課題組,分別命名為試驗四組和試驗五組,四組負責第三、第四代材料的開發研製,五組直接探索第五代TSM材料的合成技術。

這顯然是個兩頭兼顧的方案,有人認為通過這些年的磨難,老陳變得圓滑了,他不願得罪人,在技術方案上搞平衡。

陳耀華對此不以為然,他承認這是兩頭兼顧的方案,但他認為兩頭兼顧很有必要,因為一方面TSM的第三和第四代衍生產品在國內還是空白,國內相關行業有這方面需求,而且研究開發這兩代產品,還能為第五代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一部分技術支撐;另外,直接研究第五代產品,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藉此追蹤該領域的世界前沿,所以,這方面的探索也很有必要。老陳認為兩種方案都有道理,都應得到支持。

幾位專家對陳耀華的想法由衷佩服,在研究方向和科研選題方面,大家終於達成了一致。

無論第三、四代產品的研發,還是第五代TSM材料的探索,都面臨着很多技術難題,光靠試驗四組組長田海濤和五組組長黃哲明,顯然無法解決這些難題。陳耀華決定發揮集體智慧,繼續保留521工程指揮部專家小組這一機構,以便對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諮詢。

雖然不知道國外先進技術的具體細節,但通過多渠道交流和借鑒,對第三第四代TSM材料的技術方案有了大致了解,在隨後的研發過程中少走彎路,起碼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在專家組的指導下,試驗四組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研製出了跟國外第三代產品性能相當的TSM材料,陳耀華要求四組的技術人員和職工們一鼓作氣,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把第四代產品搞出來。

田海濤是個慢性子,搞出第三代產品后,他想利用整理數據和編寫試驗報告的機會休整一段時間,便以此為借口,消極應對陳耀華提出的要求。

一次到班組檢查工作,陳耀華髮現除了田海濤和幾名技術人員在伏案工作,四組的其他職工都比較悠閑,經打聽得知,田海濤讓職工們放鬆一段時間,過一陣子再開展新的試驗。

老陳感到納悶,已經安排下去的工作,到這裏怎麼就停下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工程代號521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工程代號521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3章 奮起直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