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遞144章有一種孝叫牽掛

第133章 遞144章有一種孝叫牽掛

夫妻倆面對阿媽硬撐著自己羸弱的身體,高高舉起的酒杯,心裏不禁百感交集。阿媽這杯慶功酒讓他倆既感動又內疚,但又無法不順應她老人家的意思,於是都含淚端起了各自的酒杯。

阿媽爽朗一笑:「乾杯!」

兒媳婦趕緊表達一句:「為了阿媽的健康···乾杯···」

兒子的祝酒詞則意味深長:「為了我們一家人的永遠團圓,乾杯!」

阿媽遲疑一下,還是把杯底的黃酒抿進了乾裂的嘴唇,然後緩緩放下酒杯。

「偉先,你的這份心思,阿媽懂。但是,無論任何家庭都做不了『永遠團圓』。咱們這個家也不例外呀。」

「這個···」兒子不禁語塞,撓了撓頭。

阿媽又緩緩講道:「就拿咱們家來說,英子和志國大了,不可能陪在家裏。英子現在讀大學呢,將來畢業了,也不可能再回到這個漁村呀。她有她的天空,將來還要嫁出去。至於志國嘛,現在在城裏讀中學呢,長期住校,偶爾周末回來一趟。他也不能著家呀。等他將來考大學了,就會像他的阿姐一樣,與這個家天各一方了。至於你倆,常年守島,同樣不容易回來一趟。」

兒媳婦望着阿媽一副傷感的面孔,當即表示:「阿媽,我倆以後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陪着您。」

阿媽微蹙眉頭:「你說啥傻話呢?難道不守島了嗎?」

「這···」劉秀娟只好向丈夫投去一個求助的眼神。

王偉先不得不鼓起勇氣:「阿媽,我倆決定回家陪您了,不想去守島了。」

阿媽的語音一顫:「難道···你倆為了我···就放棄自己的志願···」

兒子頓時淚眼汪汪:「阿媽···您現在需要我們呀···」

「難道島上不需要你倆嗎?」

「島上···已經有人頂替我倆了。」

阿媽極力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才平靜地詢問:「是誰接替了你們?」

兒媳婦不等丈夫回答,搶先答道:「組織上派了兩個大學生!」

「兩個大學生?組織上讓兩位大學生去守島?這不是胡鬧嗎??」

兒子趕緊解釋道:「他倆是暫時的,今後組織上會找合適的人選長期駐守的。」

「唉,誰比你倆更合適呢?」

夫妻倆同時垂下了頭。

「誰又像你倆這樣,甘願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守島上呢?」

兒子勉強掩飾煩亂的心緒:「阿媽,這是組織上考慮的事情,我們先顧好自己吧。」

「孩子,你這算是顧好自己嗎?居然為了自己的阿媽,就連自己的志向都半途而廢了!」

「阿媽···我···」

兒媳婦趕緊講道:「阿媽,為您儘儘孝心,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呀。」

阿媽沉吟了很久,才思忖道:「你們的孝心,我心裏明白。但作為你們的阿媽,我不能因為自己的病就拖累你們不能為國盡忠呀。這···並不是我的感受。」

「阿媽!」

「孩子們,我已經活了一大把年齡了,遲早會死的。我也看淡了生死。你們以為犧牲事業陪在我身邊盡孝,就會讓我的壽命延長嗎?」

「這···起碼可以提高您的生命質量。」

「什麼叫生命質量?」

兒子遲疑一下,才回答道:「就是您身邊有人照顧,並且在患病時及時得到醫治。」

兒媳婦趕緊表示:「阿媽,我們是不會讓您在家等死的,要帶您去城裏看病。」

阿媽心裏一熱,再也講不出規勸夫妻倆的話了,低頭盯着桌上的飯菜發獃。

兒媳婦見狀,趕緊伸筷子幫助阿媽夾菜:「阿媽快吃吧,再不吃就涼透了。」

當天晚上,阿媽坐在西屋的自己床上,長期坐着發獃。

夫妻倆則住進東屋。這裏也是他倆原來的房間,一直由兒子住,如今兒子住校了,房間暫時空了下來。

夫妻倆同樣躺不下,並肩坐着凝視着窗外。

儘管在夜幕下什麼都看不到,但夫妻倆的眼神一刻都沒有離開,顯然,他倆心裏裝着各自的心事。

丈夫首先打破沉寂:「阿媽看樣子並不情願讓咱倆陪着她。」

妻子「嗯」了一聲,「你說咋辦?」

丈夫遲疑一下,語氣很無奈:「我之前還發誓不做一件違背阿媽意願的事情呢。萬一她老人家···」

「是呀,阿媽之所以隱瞞咱們病情還不是為的是咱倆立志守島一輩子嗎?」

「媳婦,你說該咋辦?」

妻子鼻子一酸:「我怕咱倆這麼做會事與願違···」

「要不,你在家陪阿媽,我再回去守島。」

「家裏這個樣子,你還能安心守島嗎?」

「為了阿媽,也為了咱們的志願,我們必須承受這一切。」

妻子心緒紛亂,把腦袋一頭扎在枕頭上:「以後再說吧···現在睡覺···」

丈夫明白妻子的心結,不再出聲煩她了,但自己卻無論如何也躺不下,心裏一團亂遭遭,簡直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

第二天,正當夫妻倆還在酣睡時,就被一陣噗噗的聲音驚醒了。

丈夫豎起耳朵一聽,不由驚呼:「是廚房裏的動靜,阿媽居然親自下廚做飯。」

妻子雖然還沒有睡好,一聽丈夫的話,立即從被窩裏翻出來,匆匆穿上兩件衣服,便踏着拖鞋走出去。

丈夫也躺不住了,收拾一下自己,緊跟着走出了房間。

「阿媽!您這是幹啥呀!」兒媳婦一衝入廚房,便隨手躲過阿媽手裏的菜刀。

阿媽的身子往後面閃了一下,瞧瞧跟前漲紅臉的兒媳婦,又瞥了一眼剛剛出現在門口的兒子。

「孩子們,有啥大驚小怪的,我現在能幹點啥呢。」

劉秀娟的情緒有點激動,氣急敗壞地沖丈夫下達命令:「你還愣著幹啥?趕緊扶阿媽回屋裏休息!」

王偉先清楚妻子有些接受不了,便搶步向前,一把挽住阿媽的一隻胳膊,婉言勸道:「阿媽,如果輪到您老人家伺候我們,會讓我們情何以堪呢?您就是再能動,也不能插手任何家務呀。」

阿媽沒有再申辯什麼,而是眼圈一濕,轉身離開廚房。她不能不給兒子和兒媳婦敬孝心的機會。

早餐桌上,阿媽顯得沉默寡言,全然沒有昨天餐桌上的那種興緻。

兒媳婦有些不安道:「阿媽,您是不是在生我的氣?」

阿媽一愣:「你咋能這樣想?我為啥要生你的氣?」

「我···我剛才在廚房性子急···是不是氣著您了?」

阿媽一聲苦嘆:「難道我還不清楚你心疼我嗎?我···我是生自己的氣呀···氣自己的身子要拖累自己的孩子了。」

兒子鼻子一酸,剛夾起的一口菜實在無法填在嘴裏,含淚表示:「阿媽···您沒有拖累我們···是我們到了盡孝心的時候了···」

阿媽潸然淚下:「偉先,阿媽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自然是需要你的孝心。可是,阿媽並不情願你從此放棄自己的志向···而是希望通過另一種方式盡孝···」

「阿媽!」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孩子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就是對我的最大的孝···」

「阿媽!」

兒子埋下了滿是淚水的臉,內心是苦辣酸甜。

兒媳婦只好表示:「阿媽,只要您的身體能好起來,我們就再回去守島好不好?」

阿媽直面兒媳婦:「秀娟,還記得當年你們的阿爸情況嗎?」

兒媳婦心頭一震,立即淚眼模糊:「您不知道偉先當時知道真相···心裏有多難過···多悔恨···這對他真是太殘忍了···」

兒子這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立即掩面抽泣起來。

阿媽剛想深一步勸導,一看兒子和兒媳婦這樣的痛苦,只好哀嘆一聲。

當年上午,村主任劉明輝聞訊趕過來了。王偉先對這個在村裏土生土長的中年男子自然非常熟悉,熱情之餘又夾帶一絲感動。

阿媽推說身體不舒服,躲回自己的房間了,留下兒子和兒媳婦接待這位村官。

王偉先對他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劉主任,我阿媽多虧您照顧了,讓我無以為報呀。」

劉明輝一副嗔怪:「偉先兄弟,您講這話就太忒見外了吧?您們夫妻倆背井離鄉去守一個孤島圖個啥?還不是為了國家的安寧嗎?咱們村是不是包含在內呀?您們也是守護這裏一方的平安呀。既然您們有這麼大的付出,我作為村幹部難道不該盡一份責任嗎?再說,照顧您阿媽是村裏的一致意見,也不都是我的功勞呀。」

王偉先聽到這裏,心裏很不是個滋味,不由跟妻子對視一眼。

劉秀娟同樣神色黯然,如今她和丈夫放棄守島了,還配村裏所給予的無私幫扶嗎?

王偉先只好表態:「我阿媽今後就不需麻煩村裏人,我和秀娟不是回來了嗎?」

「難道您們不守島了?」

「嗯,我們決定先盡孝。」

劉明輝頓時質疑道:「您們覺得陪伴就是盡孝嗎?」

王偉先心裏一沉,隨即表示:「當然不僅僅如此。我要帶她老人家四處求醫,不能讓她這樣等死呀。」

劉明輝欲言又止,下意識瞥了一眼西屋的門。

劉秀娟心裏一動:「劉哥,您是不是有話要說呀?」

「這···我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偉先趕緊請求:「明輝,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了,您還有啥說不得呢?有啥話就儘管說吧。」

劉明輝遲疑道:「其實這是為您們阿媽診斷的老大夫說的話。」

夫妻倆同時眼前一亮:「他說啥了?」

劉明輝回憶道:「當初您們阿媽被確診肺癌后,我親自跑了一趟市裏醫院,向那位老大夫請教治療的法子。可他說,患者的年事已高,而且體質又差,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無論是開刀做手術還是化療,都不是好辦法。甚至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我當時又問,難道老人家的病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他說,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患者活得輕鬆一點,只要心態好,心裏又有盼頭,往往會延長她的壽命。假如她一旦有心理負擔,情況就不好辦了,就有可能讓病情迅速惡化,並一發而不可收拾···」

夫妻倆聽到這裏,不禁毛骨悚然,阿媽因為他倆放棄守島而回來照顧她,那份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劉明輝的話還在繼續——

「我當時向老大夫講了您們阿媽目前的家庭情況,比如您倆常年在外面為國守島,一個孫女剛讀大學,另一個孫子在城裏讀中學,也是住校。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患者活得輕鬆一點呢?那個老大夫回答說,其實所謂的孝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孝心是傾情陪伴,也有的孝心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當然,還有一種孝心就是牽掛。如果患者因為牽掛而萌生一種渴望,那對本人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他(她)看到的是希望,而不是絕望。」

劉秀娟聽到這裏,忍不住打斷道:「難道您說我們的阿媽會因為一種牽掛而活得不痛苦?」

劉明輝思忖道:「您們的阿媽是看着我長大的,我對於她老人家也是非常了解的。她是一個好強的老人,無論對誰都沒有依賴性,是一個甘願付出而不圖任何回報的老人。我正因為如此,才沒有把她的病情通報給您們,而是盡量照顧她一下。現在您們為了她而放棄守島了,不知道對她來說是欣慰還是不安呀。」

夫妻倆無言以對,長時間陷入沉思當中。

當吃午飯的時候,一直鬱悶寡言的阿媽突然向夫妻倆提一個要求:「你倆既然回來了,能幫阿媽一個忙嗎?」

兒子首先精神一振:「沒有問題!別說一個忙,就算一百個一千個也沒有問題。」

兒媳婦則顯得很謹慎:「阿媽,到底是啥要求?只要我們能辦得到,肯定會滿足您的。」

阿媽一聲嘆息:「唉,阿媽會提讓你倆為難的要求嗎?」

兒媳婦不免慚愧:「您說吧。」

「明天是周末,志國就該從城裏的學校回來了。」

「哦,他回來又咋樣?」

「他長這麼大,還沒有去過太婆家呢。」

「您想讓我們帶他去外婆家?」

「不僅是他,我也想回自己的娘家一趟。雖然你們的外公外婆早就走了,但那裏還有我的阿弟和阿妹。前段時間,你們的小表弟還來看過我,並說那裏的親人很惦記我。我也很多年沒有回去過了,現在真想再回去看看。」

夫妻倆對視一眼,彼此心裏都是一酸,這似乎意味着阿媽要跟自己出生的地方訣別。

再說江口市海洋局局長楊清河也在積極行動中,經過斡旋,很快從市醫院爭取到一個住院床位(當時的醫療資源還是緊缺的,尤其是大醫院常常人滿為患)。不過,他並沒有滿足,而是召開了一次全局的重要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如果安置那對守島夫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守島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守島英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3章 遞144章有一種孝叫牽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