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高下不同

第六百零一章 高下不同

瀋陽勤政殿,多爾袞意氣風發的看看群臣,

「剛林發來急報,明太子已經同意了和議,就在夏收過後施行,先行向我朝支付五萬石的米糧,余者交換城防后支付,也就說我等計策成功了,明人吞下了誘餌。」

下面傳來鼓雜訊。

「本王知道有些大臣以為交出用我們血肉攻下的城池,太便宜明人了,但是你等記住,我大清軍力受挫,至今沒有恢復元氣,如果讓出這幾個城池,可以收回兩萬餘軍卒,我大清可以握緊拳頭,而明人呢,從山海到寧遠兩百餘里,處處可以被我軍偷襲,海路到寧遠也有二十餘里,這都是給我軍的機會,只要明人趕來,剩下的就不由得他了。」

多爾袞沉聲道。

「睿親王說的極是,如果明軍敢來,就可能重演當年松錦大戰的結局,獲勝的一定是我大清。」

碩托站出來支持。

多鐸冷笑看看眾人,現在他們可不是勢單力孤的兩人了。

豪格愚蠢的處置正藍旗中田畝諸事,引得一些牛錄倒戈,還讓濟爾哈朗十分不滿。

加上兩紅旗大多數牛錄在碩托等人帶領下靠向多爾袞。

他們兩兄弟已經佔據了上風。

不是說雙方兵戎相見那些人還是支持多爾袞,而是多爾袞的政見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豪格以自己的愚蠢讓人懷疑,失去了追隨者的信任。

「明人就那麼愚蠢,他們看不出這是陷阱,把明人看得太容易了。」

豪格譏諷。

「睿親王,我們還是該有所準備,明人太子十分叼滑。」

滿達海。

他繼承了代善的王位,但是資歷明顯不足。

說話缺乏底氣。

只是已經站隊,是豪格的支持者。

「滿達海,那你提出一個建言來,可以讓明軍入瓮,打斷其積蓄力量,」

多爾袞毫不客氣的指責,

『一些人總是挑錯,讓其建言卻是一無是處,』

滿達海不到三十,馬上還算英勇,但是臉皮沒淬鍊出來,被多爾袞呵斥的臉上漲紅。

『睿親王,不至於如此吧,這裏我愛新覺羅家的人還是可以暢所欲言的,』

濟爾哈朗出言道。

「庄親王,本王不是不讓人講話,而是不要喋喋不休的說些廢話,而是那什麼,對了,言之有物,總要有些自己的建言嗎,有比我的辦法更好的建言,儘管提出來。」

多爾袞桀驁的看着眾人,

「本王的建言有可能被明人識破,但是也有可能成功,你等有何說辭。」

眾人緘默。

如果有好的建言早就說了,問題是大明的強大讓大清不敢南下,昔日搶掠大明的好日子再也不見了。

豪格心涼,多爾袞越發的張狂。

豪格看向了范文程和洪承疇鮑承先等人。

「你等漢臣不是平日裏自詡什麼智計頗多洋洋自得嗎,現在怎的一言不發了。」

多爾袞冷眼旁觀,心中很爽,豪格真是愚蠢,這時候他應該是團結人,而不是製造更多的敵人。

這樣貶斥漢臣,豈不是讓漢臣齒冷。

范文程和多鐸有矛盾,只能追隨豪格,但是他心裏哀嘆,豪格不足與謀啊,魯莽而狂妄,一味用強,

「王爺,奴才才智有限,不能為大清解憂,慚愧。」

范文程拱手道,

「奴才晝思夜想,卻是不能看出明國的破綻,還請王爺責罰。」

洪承疇道,他很悲哀,黃太吉怎麼有這麼個犬子。

也為自己悲哀,他降清就是最大的錯誤。

不但讓自己聲名狼藉,還葬送了家族。

「要你等何用。」

豪格發狠話。

「為何沒用,如果沒有漢臣支撐,遼南的屯田能成功,數次攻伐大明,攻取城池依仗的就是漢人,豪格,你此言太過。」

多爾袞冷冷道。

多爾袞不是多待見漢臣,但是他現在成為執政大臣,站的高度不一樣,也多少體會到了黃太吉的難處,滿人上馬廝殺都是好漢,但是治政一無是處,很少有濟爾哈朗這樣的全才,還得依靠漢人。

何況豪格得罪人,他當然趁機拉攏人。

豪格冷哼一聲。

兩個實權王爺是不歡而散。

全程將坐在龍椅上的福臨被當做了空氣。

朝會過後,勤政殿外,多爾袞把洪承疇叫住。

『洪學士,現下和議是關鍵時候,你要多多建言,如何讓明人入瓮卻是關鍵。』

多爾袞不是多鐸,他內里同樣對漢臣鄙夷,膽小鬼罷了,沒一個昂揚男兒,真正的明人男兒寧死不屈如同曹變蛟般被斬殺了。

但是不妨礙他拉攏這些人,甚至聽取這些人的建言。

他承認,這些尼堪廝殺不成,玩弄詭計都是好手。

「王爺,奴才也沒有好的法子,」

洪承疇苦笑,那位太子不是崇禎,否則略略幾個離間計就可能有奇效。

洪承疇看到多爾袞臉色一冷,大約這位王爺以為他不肯建言,別是記恨上了,他忙道,

『不過,明人如果當真拖延,倒也有些法子可以利用。』

『哦,儘管說,』

多爾袞忙道,這是他最擔心的,如果明人真是識破計策,他真沒有好的應對。

「大明這次和議,應該也是隱秘進行,全國上下都不知曉,如果明人拖延,王爺可讓細作在明國境內傳播議和之事,大明內部就是傾軋一片,讓那位太子忙亂不堪,明人的動亂就會讓我大清受益。」

洪承疇的話讓多爾袞不解,

「為何隱秘進行啊,」

這次可沒發生議和導致陳新甲被殺之事,多爾袞對此沒有深刻意識。

『這,呵呵,漢人看來,大清就是蠻狄,而對蠻狄有安撫,安撫不得剿殺之,就是沒有和議,那意味着和大明平起平坐,何況我大清昔日就是明國藩屬,更是佔據遼東,讓明國士人痛恨,他們對和議是強烈反對的,如果那位殿下私下議和,傳播開來,舉國輿情滔滔,紛紛抗議,太子的名聲大壞,如果他在意,就越發的狼狽,』

洪承疇解說一番。

多爾袞恍然大悟,

『哈哈,還有這等事,唉,明人士人就是虛偽,和議還得偷偷摸摸的,真是好笑,』

笑完多爾袞眼珠一轉,

『別說,此事可以大做文章啊,嗯,洪學士不錯,果有急智,』

多爾袞讚賞。

『奴才不敢,』

「洪學士,日後本王還有多多依仗處,你不可藏拙哦。」

多爾袞不經意間拋出了橄欖枝。

『奴才敢不從命。』

洪承疇躬身道。

多爾袞滿意而去。

看着多爾袞的背影,洪承疇心裏苦啊。

多爾袞權勢大,但畢竟只是一個親王不是皇帝,日後最可能被親政的福臨清算。

當然也可能奪權成功,畢竟此人很有才略,對漢人態度就看出他比豪格高出太多了。

只是他怎麼辦,那真是一個大難題了。

...

乾清宮朝會,朱慈烺環看眾臣,

『兩年前就提出藩王外放,現今時機成熟,也到了推進的時候。』

眾人沉默,這個是皇室內務,不是他們可以置評的,再者當初該說的都說了。

反抗的也有,福王已經徹底涼了,周王屈服。

兩個最大個的被壓服,還有秦王等因霸佔田畝的事兒被消除封地三萬畝。

其他的藩王都老實了,實在是沒法反抗。

『當然,本宮也知道宗室的有些怨言,離鄉之苦,本宮感同身受。』

眾人無語,這話大約沒人信,您多狠啊。

「為了給諸王表率,定王和永王也會出海就藩,他們的封地為小流求海東。」

朱慈烺這話一說,眾人立即明白,海外就藩鼎定了,誰也沒法反駁。

海外就藩的最後一個懸念就是看朱慈炯和朱慈炤是否海外就藩。

如果兩個親王在國內就藩,當然會引得各地藩王反彈。

你朱慈烺說的冠冕堂皇,結果讓自己的兩個弟弟國內就藩,這就內外有別,薄厚不一,讓人不恥。

現在還說什麼,朱慈烺將自己的弟弟都發往海外就藩了,你等次一等的王爺就從了吧。

「殿下聖明。」

眾臣拱手道。

『聖明什麼的,都是虛言了,本宮現在為了此事躲著母后,母后是每番見了本宮都是一通訓斥,以往嘛,本宮是母后最疼愛的長子,現下本宮成了母后最痛恨的兒子。』

朱慈烺苦笑。

眾人鬨笑。

「好了,藩王嘛,朱家子弟,自小錦衣玉食,就藩海外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王爺,比起海外開拓辛苦求生的那些子民來,他們沒什麼可抱怨的,此事到此為止,再有藩王喋喋不休,休怪本宮痛下殺手,讓其成為真正的海外庶民,開拓田畝,和土人拼殺去。」

朱慈烺冷冷道。

眾臣都明白,太子真乾的出來。

「孫卿,內閣儘快擬定各地藩王出海就藩的地點,呂宋為先,接下來再有開拓地,順序下來就是了。」

孫傳庭領命。

「嗯,李若鏈稟報,閩南和粵南有些海商提出自己申辦庶務學院,禮部不許,言稱什麼大明庶務學院只有一家,那就是大明皇家庶務書院,呵呵,」

朱慈烺冷笑着。

這特么是打着皇家的幌子阻擋海商辦學。

這些特麽的士人,這是看到海商海貿火爆,去呂宋等地來往甚多,賺取不少的銀錢,眼紅了。

另外,不能讓商人涉及書院,好像成了士人約定俗成的事兒,商人不能染指。

商人可以出資,但是不能是主家,主家必須是士人。

這絕不可行,朱慈烺還指望海商創辦的書院攪亂大明書院這潭死水呢,那些書院出來的書獃子實在不合胃口。

「吳閣老,這事為何不向本宮稟報。」

朱慈烺直指吳甡,因為如今是吳甡代領禮部。

現在,朱慈烺也像後世一般,首輔監看戶部,次輔盯着禮部。

陳新甲監看兵部。

而堵胤錫監看吏部。

有重大失誤,朱慈烺立即尋人,誰也別推功攬過。

閣老也不是那麼容易當值的。

『殿下,此事老臣以為不甚緊要,因此就沒有稟報,老臣之過。』

吳甡忙道。

他真的沒有那麼警覺,理所應當的以為海商辦學就是一個笑話,不允就是了。

「此事緊要,你等想想,這些海商在呂宋等海外置地,建立商鋪,統領船隊,需要大量的人才,只是通曉算學不成,只是通曉庶務也不成,需要肯吃苦,通曉庶務算學會屯田能駕船的屬下,甚至還得有些膽略和土人、海賊拼殺,這般人我大明各地書院可有啊。」

朱慈烺尋看眾人。

「這個只怕我大明未有,如果說有相類者,也就是大明皇家書院了。」

孫傳庭苦笑。

「皇家書院每年的生員朝廷自用不足,而且這裏生員和海商要的還不同,他們需要的人更草根更接地氣,因此他們只好自己辦書院栽培,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幫着他們擴展海外,諸卿,海外可不只是呂宋,明說了吧,南洋那裏呂宋連一成都不到,之所以本宮沒有下令繼續開拓,不過是因為北方有大敵,再者倉促行事,沒有足夠的運力人手,可能壞事,而海商自己栽培開拓人才,不用朝廷開銷銀錢,本宮求之不得啊,為何有人還阻止,他們阻擋了士人進階之路了嗎,沒有吧。」

朱慈烺點到為止,點出這些人的小心思就行了。

「如此說來,倒不無不可,」

堵胤錫贊同。

他是士人中的另類,對於士人有些行徑看不順眼,顛覆一些所謂共識,他一向贊同。

孫傳庭也贊同。

吳甡同意。

倪元璐和李日宣反對。

他們本來有些驚懼皇家庶務書院入侵政務的現狀,對於沒法掌控的庶務書院很警惕。

但是他們的份量不足,只能坐看閣臣通過這一條。

朱慈烺心中感嘆,大明這些海商還是給了他很大驚喜的。

沒想到這麼快這些海商就想到了必須培養自己的人才。

他期望這些書院儘快建立,十年後出現大批人才。

他則是繼續推行科舉科考,那時候士人所謂進階之路將會十分狹窄。

他就不信寒門子弟執拗的只選科舉之路,不留後路,他們的選擇應該是入庶務書院,能科考最好,不成也有立身的本事。

這樣只剩下那些士家大族的士子繼續在原有書院讀書,哼哼,將來這些書院怎麼維持,他很好奇啊,畢竟天下寒門子弟是最多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血1641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血1641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零一章 高下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