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開學在即

第417章 開學在即

次日上午,殷清風帶着人在新村牌坊前等著接人。

開學在即,李淵和李世民的崽子要來了。

如果來的只是一些小崽子,殷清風還不會這麼狗腿的出來迎接,關鍵送人的是許久就未見的李晉安。

沒等多久,兩列騎兵、十幾二十輛的馬車便出現在前方。

迎接隊伍里,襄城想起她初去梧桐山莊時的情形,又想着這兩年多她在宮裏地位的變化,看向殷清風的眼神中愛意更濃了。

若不是清風哥哥在阿耶面前日益得寵,她只會是宮裏一個無人問津的野草。

隊伍行近,一列騎兵前馳另一列向後散開警戒。為首的將領一邊下馬一邊口稱拜見,「太子右衛副率許洛仁拜見郡主、拜見殷侯。」

殷清風對這人不熟,甚至都沒見過,好在他記憶力不錯,想起這人的兄長是元謀功臣的許世緒,「小侯見過許將軍。」

在講究門第出身的隋朝,作為最早一批建議李淵造反的人許世緒,能在隋朝時就坐上鷹揚府司馬的位置,也就是後世的參謀長,可知其家世絕對不簡單。

而眼前的許洛仁能出任掌東宮兵仗儀衛的太子右衛副率,又可見李世民對他也是很信任的。

這又是一門後世人很少熟悉的唐初權貴啊。

但殷清風沒深究過他們的家世,也不想和他們有什麼交集。

許洛仁表現得同樣不狗腿,在給襄城和殷清風行禮后,便退到旁邊等待BOSS出場。

一身居家常服的李晉安等馬車剛停穩,就一躍從馬車裏邁出。殷清風上前幾步,「叔叔身手如此矯健,莫不是這幾日服下了仙丹不成?」

李晉安哈哈大笑,「仙丹沒有,仙人釀倒是飲了不少。」他又象徵性的沖襄城等人拱拱手,「寒風刺骨的,委屈了諸位大小娘子。」

嬌淑有些慌亂的隨着其他姐妹口稱「叔叔」拜見李晉安。

她這些日子也聽過自家郎君與晉安大總管的交情親密,卻沒想郎君與他說話如此隨意不說,而他竟然視小郡主為郎君的娘子,而不是以主僕身份拜見。

許洛仁心中也是駭然。

晉安大總管是誰?即使他與李晉安接觸不多,也深知他那冷麵閻摩羅王的稱號。

那是從太子還是唐國公次子時就跟在身邊的侍衛、那是太子最信任的心腹、那是宗室親王見了也要客客氣氣的人、那是一句話就能定下三品以下官員生死的人...

如今,竟然和這個年輕人如此隨意如此親密...難道...僅僅因為這年輕人是太子的郎子?

讓許洛仁駭然的李晉安此時更是凸顯他的宮中的地位,只見他對已經下車的皇子皇孫們揮袖說道:「還不上前拜見夫子。」而皇子皇孫們則乖乖的站成兩排。

李淵是一個不在意親情的人,李世民同樣。殷清風行走秦王府和東宮多年,也不曾見過李世民的這些弟弟和妹妹們,今天算是見全了。

與李承乾同歲的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禮、李元嘉,接下來是小一歲的李元則、永嘉...一直到最小的李靈夔和丹陽,一共十四個皇子和七個皇女。

從這二十一個孩子見禮時的神情和語調,殷清風便知道他們對他這個侄女婿兼夫子的態度了。

他也不以為意,一幫被爹媽慣壞的孩子罷了。

這些小犢子的老媽有尹德妃、小楊嬪、崔嬪、宇文昭儀、王才人等等各個家世不凡女人,養成自傲自大是難免的。

李世民的小崽子們倒是乖巧,個個都恭恭敬敬的。

「都上車。」殷清風也懶得和他們廢話。以後有的是收拾他們的機會,眼下先和李晉安敘舊。

「上次太子來,還以為叔叔也跟着過來,小侄還想好好和叔叔暢飲呢。」

見殷清風這麼輕視怠慢他們,小犢子裏面有些人不忿的盯着殷清風。更多的,是好奇的打量著。

李晉安更不在乎了,隨着殷清風往前走,「咱家也知道太子來這裏必定是有話和你商談的,所以,即使咱家來了和你閑談的時機也不多,不如好好歇息幾日。」

他抬眼看着牌坊又四下瞄了瞄,「你這裏真是不錯,看着就讓人舒心。」

殷清風設計梧桐新村時沒怎麼用心,只求快速建起來,「等新皇宮建好了,叔叔就知道這裏根本不值一提。」

新皇宮的進程,太子也派他盯着,李晉安對新皇宮很是期待,「咱家那處住着可是舒坦?」

殷清風道:「只要定下叔叔的住處,小侄敢保證,除了聖人、太子、各位妃嬪外,叔叔那處一定是最舒適的。」

李晉安笑容滿面,「能不能給咱家也建個什麼游泳池?太子妃天天游著,咱家眼熱啊。」

還好這話是李晉安這個內侍說的,換了別人,殷清風早就往某些畫面上聯想了,「小侄料想,聖人的妃嬪們一定也眼熱太子妃的泳池,所以,在新皇宮裏小侄為每間宮殿都配上了一個。既然叔叔也喜歡,小侄一定讓人建一處與眾不同的。」

「算你小子有良心。」

說話間就到了小樓外,「叔叔且隨月麗她們去,小侄把人安置妥當再來陪叔叔。」

不知是李淵的意思,還是李世民安排的,每個小犢子的身邊都帶着宮女。殷清風合計著距離開學還有兩天,這兩天就由這些宮女照顧著,等開學了再把她們攆走。

他把為首的那個花信宮女叫到近處,「這兩日你們可以帶着皇子皇女們到處走走看看,不出亂子就成。等後日你們就可以回去了。」

那宮女笑嫣嫣行禮,「奴婢張氏拜見殷侯。」她的眼睛像鈎子似的,「尹妃可是命奴婢好好看護酆王的。」

殷清風知道她說的尹妃就是尹德妃、酆王就是她的兒子李元亨,也知道她和張婕妤是李淵晚年最寵愛的妃子,但他可不在乎這些。

「母憐其子無錯,然,太子同樣悌友。張娘子回去和尹妃言明,此處是學堂而非皇宮。若尹妃嫌棄本侯無能,看護不周,可帶酆王回去。」

張宮女先前見殷清風氣宇軒昂的,本有心親近親近。沒想到殷清風對她無視不說,言語更是激烈,她的臉立刻有些陰沉。

宮中無皇后,尹妃權勢最滔天。她身為尹妃身邊人,何曾受過這般無禮對待,有心呵斥,又見殷清風身高體壯的,心又軟了,「殷侯少年英才,豈不知尹妃之令不可違?」

「言盡於此。」殷清風轉身就走,尹德妃身邊的宮女算個屁。

張宮女恨得直跺腳,摸摸臉又低頭看着自己亂顫的胸部,「這人是個不解風情的獃子,還是瞧不上奴家。」

想要追上去問個明白,卻見殷清風向許洛仁走去,她又嫣然一笑轉身去安置諸皇子。難得出宮,又難得見到這麼俊俏的人兒,豈能輕易放棄呢。來日方長,就不信成不了好事。

她又回首望去。俏郎君一時吃不到,這姓許的雖然年紀大了些,陽剛氣息也是十足的,今夜就拿他解饞吧。

殷清風留下杜丙招待許洛仁和那些騎兵。

回到小樓,見李晉安被妹子圍在中間,臉笑得像花兒似的,他打個招呼就鑽進了廚房。

美美的享受了一頓甲魚宴后,李晉安才打開話匣子,「你小子當初躲出城來,真是明智的抉擇。」

殷清風知道他要透漏些他不知道的內幕,聚精會神的聽着。

「對於元日時賜給你阿耶鐵券、將燕氏賜給你,皇室宗親暫時沒什麼異動,而竇氏、尹氏、宇文氏、楊氏、柴氏等外戚有些坐不住了。」

說到這,李晉安看着殷清風。

殷清風雖然只見了李淵一面,但對他後宮那些女人的家族也是有了解的。

竇氏是李世民的舅族、尹氏是指尹德妃家族、宇文氏是指宇文述家族、楊氏是指弘農楊氏、柴氏是指平陽柴氏。

竇皇后的親侄子們在唐朝默默無聞,但她叔叔竇熾一支在唐初可是相當的受寵。竇軌、竇琮等人就不說了,即使他們家中的庶子也能混一個下州刺史。

天水尹氏在唐朝看似不起眼兒,但在隋唐時期,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均有天水尹氏的身影。

在繼承東晉時期天水尹氏的女兒與隴西李暠、李超等聯姻的基礎上,天水尹氏與隴西李氏歷代都有聯姻。

正是數代姻親的緣故,尹德妃才能在李淵後宮里那麼多出身名門的妃嬪里獨得恩寵。

宇文述的一個女兒是昭儀,生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幼子宇文士及封郢國公,娶宗室女壽光縣主。

宇文述一生都跟在楊堅父子身邊混,有太多的親朋故舊的人脈留給兒孫。雖然到了唐初只有宇文士及一人獨撐宇文氏,但他代表的能量卻相當的大。

弘農楊氏就不用說了,朝堂內外、包括初唐三代帝王的後宮里都有楊氏的身影。

平陽柴氏在唐朝歷史上只記載了駙馬柴紹和他的兒子,但柴紹的祖母和母親都是隴西李氏的族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三代與李氏聯姻了。

相比李世民獨寵長孫氏,李淵的外戚各個都不省心。若是這些人聯合在一起,李世民能頂得住,殷氏可未必。

李晉安見殷清風琢磨得差不多了,繼續指點,「聖人禪位的消息雖然至今只有極少數人知曉,但這些人也早就在為太子登基后他們家族的地位謀算著。

對於你們殷氏這門新權貴新外戚,他們理應是該與你們多加籠絡的,奈何殷氏總是拒人千里之外。

既然親近不得,只能打壓你們。

你沒有出仕的打算暫且不論,你阿兄一旦出仕,不管是在京城為官還是外放,他們絕對會出手。

最危險的還是你阿耶,他的位置太重要了。

太子讓咱家和你說一聲,他以貪墨罪外貶了楊師道,那些人也會找同樣的罪名要求聖人或太子罷黜你阿耶。無論是你阿耶或是你阿兄,只要有一個人仕途受阻,你殷氏在長安城裏就跟腳就立不穩。

即使他們奈何不得你們鄖國公府,還可以壓制殷聞禮那一支。總之,殷氏不妥協,他們就不罷手。

太子是一國之太子,朝堂又有朝堂的規矩,他不可能事事時時看護着你們殷氏。所以...」

或許別人會怕這些外戚聯手,但殷清風可不擔心。他對殷氏的規劃是在下一代崛起而不是他和殷清栿這一代。

他之前叮囑殷元把賬目搞清楚,也是為了防備這一點。只要殷元能踏踏實實在那個位置上坐穩十年,之後等到他和殷清栿分別娶了公主成了駙馬,殷氏的地位也就穩了。

再熬上十年,等老一輩的外戚基本都死光了,誰還斗得過殷氏?

至於殷聞禮他們,跟着苦熬二三十年就能過上美日子,他們也甘心等得起。

「多謝叔叔點醒,小侄明日就傳信家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永世帝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永世帝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417章 開學在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