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永求不滿,不斷超越目標

第十七節 永求不滿,不斷超越目標

超越自己,首先要對自己有個深刻的認識。

超越自己的目標,應該對當前目標有個充分了解。

一個遠大的目標,是由無數個眼前的具體可見的小目標組成的。要實現下一個目標,必須努力實現眼前的目標,只有把每一個目標認真實現了,一個遠大的目標才能得以完成。

成功就是這樣,永遠沒有最終的成功,只有暫時的成功。由於每個人所定的目標不同,因此,如何判斷成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就創業而言,恐怕沒有幾個管理者會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因為更大的成功道路永遠沒有盡頭。

在創業過程中,當我們的企業已經度過了企業初期的艱難時,該如何做呢?我認為興奮之餘,還應該冷靜、全面、慎重地評估自己的創業,究竟只是取得階段性的成功還是已經創業成功。這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我們的企業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我們卻誤以為是已經創業成功,從而盲目樂觀,這對於我們的事業發展是十分有害的,甚至,我們費盡心血開創的基業會因為這一個錯誤認識而徹底垮掉。

因此,我們應該對自己的事業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如何才能準確地認識自己的事業所處的階段呢?

首先,要看我們的員工心態是否平穩,人員是否相對穩定。在我們公司的創業時期,員工的心態和我們的心態差不多,也不是非常踏實,他們大多不重視自己的工作。而當我們公司進入成熟期后,員工們就會穩定下來,我們的隊伍也就比較穩定了。

當我們的公司進入成熟期以後,招聘新的員工比創業初期容易多了,新職工的素質也比創業初期大大提高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下面的這些因素可以證明我們的公司進入到一個成熟期:

我們自己的人生態度、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們自己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較大變化;

其他人都說我們的公司盈利了;

公司資金周轉不再是令我們頭疼的問題。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創業已經度過了創業初期之後,一定要從上述的幾個方面冷靜分析一下,只有絕大多數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才能說明我們的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其次,要看我們的營銷策略與措施是否穩定。通常來講,我們的公司運營一年以上,也完整地度過了自己生意所特有的銷售周期,我們也掌握了生意上的營銷特點,而且我們還根據自己公司和市場上的情況,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營銷策略和措施。這些營銷策略與經營措施已經多次經過了市場的檢驗,進入到相對穩定的時期。

怎樣才能說明營銷策略與經營措施已經穩定了呢?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我們主動地進行商業運作,而不是由顧客或客戶推着我們向前走。

再次,要看客戶群是否相對穩定。顧客是創業的上帝,市場是競爭最激烈的場所。開發市場是創業前期的重要的工作,這個時候,顧客、客戶不知道我們的公司,更不了解我們公司的業務,與我們的公司沒有業務關係,因此,這一時期,我們必須花費大量的精力讓更多的客戶知道我們以及我們的公司,與我們建立業務關係。事實上,我們與顧客、客戶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關係,只要我們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好,顧客一定會喜歡我們的公司。這時,我們的客戶群就相對穩定了。

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客戶群已經進入到穩定的狀態呢?

一個標誌是公司與客戶的業務往來、結算等作業常態化,並遵守一定的成文與不成文的規則。雙方通過接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彼此的信任,雙方都願意長期合作。

另一個標誌是,在我們創業初期,只有我們的產品或服務適銷對路,客戶才願意與我們合作。現在,好的產品,適銷對路的產品,我們可以賺取利潤,客戶也會撈到好處。但如果我們的產品質量不好,客戶也會主動幫助我們出謀劃策,甚至在一定範圍內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幫助我們克服困難,讓我們收回自己的投資成本。

如果真正做到上述兩點,說明我們的客戶群已經穩定了,我們的公司也進入了相對的成熟期。

最後,要看企業的運營是否常態化。創業初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業務的非常態化。也就是說,我們的公司沒有相對穩定的顧客、客戶群,工作人員對業務不十分熟悉,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沒有形成固定模式,而管理者也缺少真正的處理所有工作和業務的經驗。就具體工作來說,我們公司的運營過程基本上是就事論事,處於一種遇到什麼問題處理什麼問題的非常態化狀態,整天忙於解決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以此來推動公司業務的開展。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沒有業務的時候苦惱,聯繫好業務之後也苦惱。這一時期,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規劃公司長遠發展目標,只能制定一些短期計劃。

當我們取得一個階段性的成功之後,情形就不同了。隨着我們公司一次次業務的完成,我們變得越來越專業了。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公司內部運營形成了一種操作自如的系統。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各部門都會熟練地進行處理,不再像創業初期那樣大小事務都需要我們親自操作、關注、實施。我們的公司已經形成了它自身一套完整、科學的運營系統,業務已經進入了一種常態化階段。雖然我們每天還要做出一些決策,但具體的工作已經不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了,各部門的經理會妥善處理。換一個角度說,我們已經獲得了金錢與工作的自由。我們艱苦創業,目的就是要獲得比別人更多的人生自由和工作自由,我們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生活、工作。現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

這是一個公司成熟的重要標誌,證明我們公司的工作效率已經提高,業務也逐漸趨於穩定。

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一般的人都有危機感,當創業取得初步成績之後,我們所面臨的壓力可能會更大。如果認識到了這一點,說明我們自身具有危機感。一定要牢牢記住,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永遠只是階段性的成功,還有更大的困難在前面等待着我們。

對於管理者來說,危機感永遠是競爭的有力武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稍微一麻痹就有可能落伍,因此,一位卓越管理者時刻都應該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之中,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己的目標。卓越管理者懂得時間的珍貴、市場的殘酷,始終把競爭對手所帶來的巨大威脅牢記在心,時刻都在考慮著如何才能做得比其他公司更好、更出色。

在當今社會中,許多管理者之所以比一般人做得更好,原因不外乎三種,一是找到了更為有利可圖的市場,二是發明了一種更為科學的管理方法或先進的技術,三是研製出更具市場潛力的新產品。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東西的獲得,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卓越的管理者有危機感,他們會不斷超越自己的目標。

當一個人有了危機感,他的行為就不會懶散,他的大腦機制就會始終處在一種高速運轉的過程中,這樣,他的潛能就會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這個人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這種觀點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公司,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同樣適用。日本之所以從戰爭廢墟中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就是因為這個民族始終有着其他民族所不具備的危機感。

在創業過程中實現了既定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確該慶祝慶祝,該享受一下成功后的喜悅。即使我們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做出成績了。但如果我們認為取得了一定成績,就是完全成功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我國家喻戶曉的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成立,啟動資金是中科院計算所投資的20萬元人民幣,創辦之初僅有11名員工。聯想集團之以能夠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就是因為在其發展道路上不斷超越自己的目標。

1992年中國電腦市場還比較小,全國一年的需求也只有20萬台左右,而IBM在全世界的銷量是幾百萬台。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預見到了以後可能發生的情況:隨着電腦的普及,家用電腦將很快走進中國家庭,那個時候,中國電腦需求量將呈幾何級數增長。正是預見到了這一情況,柳傳志才制定了聯想的目標——在外國電腦廠商進入以前就出自己的品牌電腦,笨鳥先飛早跑幾步。柳傳志習慣要求他的部下「跳出畫面看畫」,實際上他本人在制訂戰略時始終保持着走出廬山的自覺。在1995年的時候,柳傳志就不斷地說要「想着打,不能矇著打」。「想着打」和「走出廬山」看出前路艱險的聯想人承認自己是笨鳥,然後就理所當然選擇在1990年「先飛」一步推出聯想電腦了。盯准了這一目標之後,柳傳志堅定不移地代領聯想的團隊精英們,朝着家用電腦進軍。

通過全公司員工的齊心努力,聯想的家用電腦從1992年籌備並在1993年推出。「家用電腦」這個概念是聯想的創造,他們藉此來區分商用和家用兩個市場。國外通常的做法是把電腦稱作「個人電腦」,沒有嚴格的商用家用之分。家用電腦的概念從1993年開始由中國市場進行推廣,到1994年底中國的消費者和其他電腦廠商都接受了這個概念。領導世界電腦技術潮流的龍頭老大——美國,也接受了這一概念,他們還創辦了一本中文意譯為「家用電腦」的雜誌。

作為「家用電腦」這個概念的倡導及推廣者,聯想集團在中國家庭市場的業績首屈一指。其實,從聯想為自己的家用電腦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聯想的目標有多麼遠大,「聯想1+1」——很多人都在猜,「1+1」就是一個家庭一台,這表明聯想的胃口很大。不過,聯想人自己有一個解釋來自於數學領域那頂很多人都知道的皇冠。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對「1+2」有了領先世界的論證,但世界上還沒有人能對「1+1」加以論證,因此「1+1」成了數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聯想人用「1+1」表明自己追求卓越的信念,而且他們還把極具紀念意義的第十萬台聯想電腦贈送給了陳景潤。

其實,不管「1+1」的寓意究竟是什麼,家用電腦在世界範圍內取得的認可和成功,已經證明了聯想集團走向輝煌的動力:制定一個目標,實現它;然後再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再實現它。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世界上沒有常敗將軍。我們這次實現了既定目標,下次完全有可能實現不了目標;而另一個人這次創業失敗了,說不定下一次他就成功了。如果我們因為實現了一次目標而洋洋得意,那就稱不上一位卓越的管理者。

當取得一定成績之後,我們需要冷靜下來,考慮這次成功的主、客觀原因,而對於可能出現的競爭,對於社會經濟可能發生的變化,對於消費者口味的更新等等,都要進行認真的思考,並制訂出相應的應對策略;然後為自己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並且馬上朝這個目標邁進,這才是一位卓越管理者應有的態度。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充滿競爭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如果我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目標而不考慮遠景目標,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或倒閉。

那麼,作為一名管理者,該如何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目標呢?

首先,要打破自我障礙。自我障礙使我們相信我們完全了解自己;它使我們不願意學習別人的特長,甚至不願意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它同樣能使我們以缺乏某種能力為借口而原諒自己,而這種態度會降低我們超越目標的信心,並且養成遇到困難畏縮不前的不良習慣。卓越管理者懂得怎樣突破自我障礙,並懂得怎樣去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不為狹隘的自我所支配。

其次,要克服恐懼。恐懼使我們無力行動,讓大好光陰白白流逝。卓越的管理者有時也會「害怕」,但他們敢於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常常將「害怕」當作一種使自己保持謙虛的動力,讓它變成一種具有促進作用的積極因素。

第三,要改變焦躁的不良習慣。容易焦躁的人往往會犯急於求成的毛病。一旦既定目標實現不了,他們便會因承受不了壓力而一蹶不振,更不要說去確立下一個更偉大的目標了。要想成為卓越管理者,一定要改掉焦躁的不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以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超越一個又一個目標。

成功永無止境,追求永無止境。一個目標再遠大,也只不過是暫時制定的,當它實現后,卓越管理者還會制定下一個目標,繼續追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節 永求不滿,不斷超越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