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唐遼初戰(四)(二更...

第433章 唐遼初戰(四)(二更...

沒錯,武州其實並未失陷。

數日前,蕭敵魯派出奇兵繞過武州,一舉攻下了新州城,此舉無異於斷了高行珪的後路。隨後,蕭敵魯親率大軍先後攻克媯州和儒州,武州就徹底成了孤島。

李紹威等人沒得到武州的消息,下意識認為武州已經失陷,而且無人逃出。

其實在新州失陷的時候,高行珪就想棄城而逃的。南邊路被斷了,他從西邊跑不行嗎?

可沒等他有所行動,契丹的主力到了。耶律阿保機親率二十五萬契丹主力抵達武州境內,在李紹威從媯州撤退時,武州就被十萬契丹大軍包圍,裏外被圍了數層,想跑也跑不成了。

投降是不可能的,那就守吧。

但其實最初幾日,契丹軍隊拿武州城根本沒辦法。

看似耶律阿保機率領二十五萬大軍而來,但基本都是騎兵,連最基本的梯子都沒有,怎麼攻城?

於是最初幾日,契丹大軍就看着武州城,沒有攻城。直到有了一些攻城器械,契丹軍隊才開始攻城,但依然不順利。

一時間就成了契丹大軍攻不進武州城,武州城內的軍民也出不來,大家就這麼耗著。

在武州城被圍的時候,也有一些之前派出的斥候沒能及時入城,還在城外遊盪,劉知遠的這個火就是如此。

在最初放鷹傳信后,劉知俊九人便撤離了天鵝湖,為了不遭遇契丹騎兵,就往東走的山路。山路自然安全,但就是費時間,等他們九人放過大山準備入城歸隊時,卻發現契丹人已經在城外了。

這就有些尷尬。

你說進城吧,進不去;

你說跟契丹人打吧,九個人根本不夠看,估計連水花都翻不起;

你說向幽州撤退吧,貌似去幽州的路也斷了,除非是繼續翻山。可去幽州的山路更難走,關鍵劉知遠也不認路,這要是迷路了,他這幾個人就只能當野人了。

「火長,我們現在怎麼辦?」

武州城東邊十數里的山林里,劉知遠一行九個人正在看着山外的武州城,神色充滿迷茫。

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地勢較高,可以很清晰的看見武州城內外的情況。武州城其實並不大,畢竟整個人口就那麼點人,城裏也不過兩三千戶人口而已。

而此時的武州城外卻是密密麻麻的帳篷,是契丹人的。整個營區的帳篷綿延十數里,劉知遠等人看着都有些頭皮發麻。因為地勢較高,他們還能看見有騎兵和牧民趕着牛羊進入營區,北邊還有契丹軍隊抵達,可見契丹人是打算在這裏安營紮寨,充當大本營的意思。

這裏的地理位置的確不錯,還有一條河流經過,確保了人畜的飲水需求。最主要的原因是武州城的存在,讓契丹人不得不先想辦法拔掉這個礙眼的釘子。

而這數十萬契丹大軍的糧草卻不是堆放在這裏,而是在北邊的天鵝湖。那附近湖泊較多,而且水草豐盛,適合牛羊放牧,因此也有不少騎兵和牧民在那裏,數以萬計的牛羊從北邊的草原趕到天鵝湖附近。

對此,劉知遠等人並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他們這幾人也不可能在上萬騎兵的眼皮底下去燒了那些糧草和殺了那些牛羊。

「怎麼辦?我要是知道怎麼辦就好了。」劉知遠看了一眼這個手下,沒好氣道。

「火長,要不我們撤退吧,去幽州。武州城遲早守不住的,我們留在這裏起不了什麼作用。」看着那數量眾多的契丹軍隊,隊伍中有人害怕了。

投降倒不至於,但不想在這裏送死,也不想看着武州城被攻破。

「去幽州?你們知道路嗎?萬一途中遇到契丹騎兵怎麼辦?」劉知遠反問道。

或許知道自己的態度有些不好,他隨即解釋道,「我們這麼去,就是逃兵。先等等看,若是我們能帶回去一些有用的情報,可能還會立下大功。」

看着那契丹大營,劉知遠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趁夜摸入契丹大營?想想可以,這萬一出現意外,自己鐵定完蛋。

至於投降,不用說,就游牧民族的尿性,自己這幾個人投降絕對成為奴隸。他有機會好好當人,為什麼要主動去當奴隸。

雖說他這幾個人打沒法打,但有個優勢就是契丹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要是好好利用這個,或許能立下大功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這點,他心中便有了主意。

。。。。。。

六月四日,幽州城西北方向,昌平縣城。

「傳令下去,破城后,直接屠城!」

看着擋了自己好幾天的小縣城,年輕的蕭敵魯有些惱羞成怒,直接下了屠城令。

對此,盧文進和李存矩並沒有覺得不妥。即便是中原,有時候也會有屠城一說,在草原上更加常見。

只是草原上一般只是屠了成年男子,不會殺婦孺,因為後者是草原上最為寶貴的財產。

「蕭相,末將願意領兵攻城。」盧文進看着昌平縣城,思考了一會兒主動請戰。

蕭敵魯看了一眼盧文進,點了點頭,攻城之事,契丹人真的不擅長。而且這次南下,他們也未攜帶攻城的器械,僅有的還是在新州、儒州等地繳獲以及臨時製作而成,效果上就差了不少。

如今盧文進願主動請戰,他自然不會反對。

「行,既然盧刺史請戰。除你本部兵馬,本相再許你五千勇士,若是天黑前能攻下昌平縣城,本相一定在可汗面前為你請功。」蕭敵魯保證道。

盧文進聽完大喜,蕭敵魯是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機的小舅子,契丹重臣,深得耶律阿保機的信任,若是對方能幫他說話,無疑是好事一樁。

「蕭相放心,若是天黑之前不能破城,盧文進必提頭來見!」

之所以他這麼有自信,是因為這昌平縣城已經被包圍數日,雖說城內的守軍很頑強,但已經是強弩之末。他這個時候上去,純粹是搶攻,若這都打不下來,他不如當場自刎。

。。。。。。

昌平城內所有的能拆的都除了,就連城頭上的木製城樓也拆下,城內的唐軍需要這些木柱和大梁鋸成一根根滾木,用於防守。

昌平只是一座縣城,照理說是不可能有兩千兵馬的,但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有一座上鎮,有步騎五百人。

在新州、媯州和儒州相繼失陷后,殘部掩護著百姓向幽州撤退。

契丹騎兵穿過軍都關(即後世的居庸關),通往幽州的道路已經沒有阻攔,其實蕭敵魯都可以放棄昌平縣城,直抵幽州城下。但他擔心昌平的存在,威脅自己大軍的退路,所以才決定先拔掉這個釘子。

而前幾日三州兵馬潰逃至昌平,若是無人拖住契丹騎兵,撤下來的近十萬軍民就會遭到屠殺。

論實力,三州刺史統帥的兵馬最強,雖說潰敗,但各自手上仍有上千人,未嘗不能一戰,但沒人願意留下。最後是昌平縣的縣令,一個姓李的縣令站出來,願意與昌平共存亡。

這是一個年過五旬的男子,是否是李唐的李,並不清楚,但在這昌平當了十多年的縣令。

最後,在三州刺史的商議下,除卻昌平的五百兵馬,他們又給留下了一千五百人,湊齊兩千人交給這個李縣令指揮,負責斷後。

說好聽點是斷後,說不好聽就是留下來牽制契丹大軍的棋子,有死無生的那種。好在城中的百姓大多選擇南下,所以城內就剩下兩千守軍和一千多不願走的百姓,這就是昌平縣城內的全部人口。

所以蕭敵魯屠城不屠城的,都無所謂,因為堅守數日的昌平城,此時還活着只有千人,其餘的在之前幾日都戰死在城樓上。

六月,是幽州的雨季。

昌平縣自從前天開始,就一直下雨,而且還是瓢潑大雨那種。

也正是因為大雨,昌平縣城才能在七萬契丹軍隊的日以繼夜地圍攻下堅守了三天。但第四天,下了兩日的瓢潑大雨有些減弱,雖說仍在下,但相比前兩天,小了很多,並不影響視線。

雨中,只剩千人左右的唐軍及百姓頭戴麥秸稈編製的草帽或者各式兜鍪立於雨中忙碌。不時有士兵或者跟隨一起守城的百姓抬着前些日子戰死的軍民在縣衙等幾處房子裏整齊放着,屍體上都用東西蓋好,最前面的是布,後面布沒了就用秸稈,總之不能讓這些戰死的同袍淋到雨。

不是他們不想把這些戰死的同袍掩埋,他們沒那麼多時間,也沒那麼多人手,能把他們抬到房間內放好、不被雨淋已經是很好的了。

但他們知道,等城破后,這些同袍的屍體很有可能被扔到城外隨便找個地方掩埋。

「李縣令,這麼放着也沒用,最後他們還是會被契丹人隨意拋棄。」一名身上有着不少傷口的將領看着那些被擺放整齊同袍遺體,神色中有些不忍。

年過五旬的李縣令整個人看着有些蒼老,眼神充滿疲憊,身上穿着一身破爛的盔甲,手杵長劍,看着縣衙中的那些遺體,沉聲道,「我知道,只能把他們燒在這裏。雖說死無全屍,也總比屍體被糟蹋好。」

對於李縣令的果斷,旁邊的人有些驚訝,有人遲疑道,「李縣令,這在下雨,火燒不起來的。」

李縣令看了一眼隱約泛白的天空,疲憊的神色中帶着一絲肯定以及沉重,「這雨快停了,機會也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第一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3章 唐遼初戰(四)(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