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密謀楊吳(三更)

第572章 密謀楊吳(三更)

「陛下,以上就是臣和朱瑾所談內容。」

晉陽宮,在跟朱瑾初談后,郭崇韜就把所談內容向李柷彙報,包括徐知誥自稱是宗室子弟一事。

李柷看了看摺子上所述內容,沒提起多大的興緻,因為談的都不是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大致意思就是楊吳想跟朝廷聯合,共同夾擊偽梁,並希望朝廷可以提供一批戰馬。

楊吳地處江淮,幾乎不產馬,就算有養馬的,那所飼養的馬匹也無法充當戰馬。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楊行密對朱瑾、史儼、李承嗣等人的騎兵那麼重視的原因,楊吳是真的缺騎兵啊。

「你怎麼看徐知誥自稱宗室子弟之事?」李柷把摺子放在一邊,很隨意地問道。

郭崇韜一愣,他以為聖上會問跟朱瑾所談之事,沒想到問的卻是毫不相關的徐知誥。

「陛下,此乃皇室之事,臣不敢妄言。」

郭崇韜雖說這兩年深受聖上信任,但好歹知道自己的權力來自誰,他跟同僚這些雖說說話毫無顧忌,但在聖上面前卻是不敢造次。

「說吧,朕允許你說。」李柷開口道。

「謝陛下。」郭崇韜連忙行了一個禮,「回陛下,徐知誥自稱是宗室子弟,可以讓錦衣衛查實。」

「怎麼查?從僖宗朝的黃巢之亂開始,到先帝遇害時,這二十餘年的時間,長安、洛陽都遭到嚴重破壞,宗室大臣也死傷殆盡,宗室族譜早已沒有蹤影。」李柷有些無奈。

之前李詹那事倒沒這麼麻煩,畢竟李詹也沒說是宗室直系後裔,而且其有着到大唐初期的族譜,想造假也難。

可徐知誥不同,他自稱是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四世孫,就這麼幾代人,族譜造假並不難。

「陛下是懷疑徐知誥此人可能並不是宗室子弟?」郭崇韜大膽地猜測道。

「這事情不好說,其實在楊吳使團抵達滄州后,錦衣衛就查過徐知誥,但之前三十年戰亂不斷,很多事情都無從查起。」李柷也在猶豫要不要承認徐知誥的宗室身份。

前世的歷史上都在說徐知誥是大唐宗室,有的說是建王李恪後裔,有的說是永王李麟的後裔,是真是假,也無從核實。

郭崇韜思考了一會兒,試探道,「陛下,臣倒是認為不妨承認徐知誥的宗室身份。」

「哦?」李柷驚訝地看着郭崇韜,「說說你的理由。」

「陛下,楊吳如今割據一方,實力強大,在朝廷討滅偽梁后,其也將成為朝廷心腹大患。

如今楊吳大權旁落,吳王楊演隆年幼,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徐溫之手。若是讓徐溫取而代之,勢必會威脅朝廷。

徐知誥作為徐溫義子,如今公開其宗室子弟的身份,臣認為其別有用心,想來此人對於徐溫並不是那麼聽從,這對朝廷來說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楊吳如今局勢,徐溫掌控大權,吳王一系式微,朝廷應再扶持一股不隸屬於前兩者的勢力。三股勢力相互制衡,朝廷便可從中得利。」郭崇韜娓娓道來。

李柷聽了,眼中露出異樣的光芒,郭崇韜這建議倒是有些意思,但他並未表態,「愛卿如何能確定徐知誥會背叛其義父徐溫?」

郭崇韜回道,「回陛下,徐知誥是年輕人,年輕氣盛,若突然得一高位,勢必會滋生野心。

若聖上承認徐知誥宗室身份,勢必會引起徐溫對其的猜忌。徐知誥若是不想束手待擒,這對父子終將走向對立。」

李柷點了點頭,「愛卿此言倒是有些道理。既然他們想要面聖,那就准了,告訴朱瑾,明日跟隨朝臣們一同上朝,順便把徐知誥也帶來。」

郭崇韜心下便明白聖上此舉用意,當即道,「臣遵旨!」

。。。。。。

楊吳使者到了太原並不是什麼秘密,畢竟住進了四方館,想瞞也瞞不住。而且李柷也不想瞞,就想讓偽梁的探子知道,到時候他倒想看看朱友貞會怎麼對付楊吳。

毫無疑問,今年各地來使,給朝臣們帶來了不少話題。

先是靈武節度使親自前來述職,同天楊吳的使團也到了,還有甘州回鶻今年破天荒沒有派人來朝貢。

引爆話題的自然是這三方,但談論楊吳使團的居多。

要知道聖上北遷太原以來,楊吳就沒派人來過,早些年還是朝廷派人聯絡楊吳,夾擊偽梁。

十二月二十三日,距離元日只有數天,朝臣們對於上朝的興緻也不是那麼濃烈,可還是忍着困意早早來到宮門外等候。

很快,一些朝臣們便發現今日的早朝來了兩個陌生人。

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員並不多,六部各司郎中,大約有二十多人;還有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太原縣令、壽陽縣令這些;剩下的六部九寺的一二把手等以及太原城內的武將。

總共加起來也就百餘人。這個人數其實並不多,正常情況下,五品以上的文官差不到有兩百人的,加上京中的武將、有爵位之人,數百人是有的。

不過此時的李唐朝廷,很多衙門都沒設立,在野的文武散官也幾乎沒有,所以常朝的規模並不大。

大家基本上是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就算不熟悉,但早已混了臉熟。這突然出現兩張陌生面孔,自然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關鍵是,那兩個陌生人還跟在兵部尚書郭崇韜身邊。

郭崇韜在朝中的人緣並不好,但其善於拍馬屁,也有些本事,深受聖上的信任,可即便是好奇那兩個陌生人的身份,也沒幾個人過去詢問。

「那兩人是誰?怎麼沒見過?難道是靈武節度使韓遜和其長子韓洙?」作為衛尉寺少卿的豆盧革有些好奇看着那二人,便在那裏胡亂猜測。

「不是韓遜父子,我見過韓遜父子。」盧程搖了搖頭,看向有些熟悉的兩個陌生人,他露出驚訝之色,「這二人是楊吳來人,年長者是前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年輕男子是控制楊吳軍政大權徐溫的義子徐知誥。

看樣子是聖上要召見這二人。」

「原來是楊吳來人。」

盧程、李藹都見過朱瑾二人,兩人雖然沒在一堆,但與身邊人交流時並未刻意壓低聲音,所以其他朝臣基本都得知了二人的身份。因為楊吳跟朝廷的關係有些微妙,所以這些朝臣們也都多看了兩眼。

「韓尚書,照理說聖上應該在元日大朝會上召見二人,怎麼會在今日召見?」李珽有些好奇地問向韓偓。

禮部尚書李珽跟韓偓站在一起,吏部和禮部的十來名侍郎、郎中都在兩人身後站着,包括作為吏部侍郎的歸系。

「不清楚,原本接待楊吳來人的是鴻臚寺,但前兩日不知為什麼聖上讓郭崇韜去接洽。」韓偓搖了搖頭,只是瞥了一眼那邊孤零零的幾人,便轉回視線。

「楊吳此來無非是想加強跟朝廷的聯繫,共同進攻偽梁,只是沒想到楊吳會派朱瑾來,旁邊那年輕男子還是徐溫的義子。」李珽言語間流露着好奇,但卻沒有明言。

「如今徐溫把控了楊吳的軍政大權,朱瑾跟吳王一系和徐溫都關係不錯,他作為正使倒是沒什麼問題。旁邊那位徐溫義子,本官也是第一次聽聞,倒是個不錯的少年郎。」韓偓淡淡說道。

李珽好奇地又轉過頭看向那徐溫義子,對方還是有些緊張,不過倒沒有東張西望,還算是沉穩。

這數十名朝臣因為衙門不同或者門第不同,分為了大大小小二、三多個小團體,少則一二人,多則十餘人,都在低聲議論。

隨着宮門被禁軍從裏面打開,朝臣們魚貫而入,陸續前往召開早朝的正殿。此時天不過微亮,隔得遠的官員前來上朝真的辛苦,可能半夜就得起床。

好在說是常朝,但李柷自己都做不到天天上朝,所以所謂的常朝實際上是兩日召開一次,只不過並未形成規律。

來到正殿,一眾官員按照提前定好的位置依次就坐。

若是在宮門外或者殿外,還有人議論,但進了正殿之後,便安靜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這些人就是朝廷在京中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因為太原城內的軍中將領並不多,所以武將一側並沒有坐滿。

武將這邊的官員就是樞密院的樞密使、三位樞密副使以及下屬的官員。除此之外,就是左右龍武軍、左神威軍、錦衣衛、神機營的將領,數量上不如文官。畢竟連六部之一的兵部,其尚書、侍郎和數名郎中都坐在文官的隊伍中。

這些人,就是如今大唐中樞的重要官員,若是突然來個意外,這群人都死在這裏,朝廷就會癱瘓。

這麼多官員靜坐無聲,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讓年輕的徐知誥下意識覺得有些壓抑,就像是有個石頭壓在心臟上似的。

他跟在朱瑾的身後,低着頭來到武將這邊的下首位置做好,目不斜視,整個身軀綳直,明顯有些緊張。

就在他焦急等候的時候,大殿後方傳來一陣公鴨嗓般的呼聲。

「陛下駕到!」

徐知誥的視線下意識就朝着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第一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2章 密謀楊吳(三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