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歌腳夫(一)

第一章 山歌腳夫(一)

驕陽似火,烤得人流出的汗水幹了又濕,濕了又干,直欲把暴露在它淫威之下的人們烤熟,或是讓還在陽光下勞作者體內的水分全榨出身外,直到晒成了人干方才罷休。

大(黃)河以南的平原上,在搶收了麥粟的田地里,原本少量種植稻子的水田,已經被曬得成了可以行人跑馬的坦途。旱地就更不用說了,早在收割完莊稼后就成為官道的一部分,同樣。即便是還長著莊稼的,也乾裂得開了無數道七歪八扭的大小縫隙,再這樣下去眼見得是沒收成的希望了。這樣的日子已經有好久,近一個月來每天都是曬得人死的大日頭。

各地的鄉村、集鎮和大小城市,無論是官府、鄉農,主戶還是客戶,全都湧向各自還神拜佛的會社所在地。各地的人們奉獻出自己能拿得出的最好祭祀之物擺放於神壇上,祈請多時不見露面的龍王爺發發善心行行好,快些出來行雲布雨。只有下了雨,才能使田地里多少還收得起些許食物,也能再種些隨便什麼可食之物,大部分受苦受難的農人方能得以繼續活下去。

這是金朝的正大八年(1231年)八月,剛過完中秋佳節三天時間。在這曬得人死的大熱天,也有在生死線上掙命的苦哈哈們卻還不得不冒着毒太陽出門,為了一日三餐而勞累奔忙。

南京路陳州(今淮陽市)往歸德府的大官道寬有三丈,還是從前屬大宋朝管天下時,不知於何年何月擴建修築起來的。此時官道上,十五輛運貨大車和數十挑擔子組成的一支隊伍在行走,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十幾輛運貨的騾車中,還夾有兩輛帶着車廂的轎車。只可惜在這樣的道路上,人、畜、車和挑着的擔子全都粘上了一層黃塵,不僅看不出人的面貌,連轎車也沒能顯得出它的絲毫標識,沒法看出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從緊緊圍繞着轎車的十多個帶有弓箭刀劍的護衛看,可知車內的人非富即貴,身份不一般。

金朝中都陷落前後的數十年間,中原就是魚潰網爛的局面:河北、山東地區,因章宗時的括地而使得「腴田沃壤盡入勢家」,「塋墓井灶悉為軍有」,平民百姓與上層貴、仕、大族間的對立矛盾益發尖銳。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各式人等被剝奪了生計,便鋌而走險舉旗造反。造反者多以紅襖為號,故又被人稱為紅襖軍或是紅襖賊。

南京路一直以來倒也還算得上是平靜,沒被造反的紅襖浪潮所波及。只不過,近二十餘年來,由於蒙古軍從簡單的反覆入侵搶掠,一變而為奪地佔城派官統治,大有入主中原之勢,情形便顯得複雜起來了。大金朝庭為了抵禦蒙古人的滅國之禍,新增的賦稅勞役是年年都有,這裏的百姓們也早已是苦不堪言,眼看也是快活不下去了。

最近十多年來,這條大官道因官府忙於應付朝庭的賦稅和差役,實在是無錢沒人來打理修繕,以至路面壞到不能再壞。每當天上下雨的時節,這條大道是一條深達近尺的泥漿河,別說是跑車挑擔,即便是空手步行也讓人走得千難萬難。現時天氣晴朗,路上有一層浮塵遮蓋,表面上平整得很看不出什麼,實際上卻是坑坑窪窪的,但好歹還勉強可以通行。如今,大道上浮塵一兩寸是少的,厚處足足有近半尺上下,一腳踩上去能沒住腳踝,濺起的塵土會直衝口鼻。別說人在其上行走了,就是一陣稍大些的風吹過,也會颳起漫天的黃塵,若是沒留心吸上一口,保證讓你嗆咳半天也回不過氣來。

即使是這樣的道路,有健騾拉動的車子怎麼都比挑了擔子的腳夫走得快,為了不讓擔子上挑運的貨物丟失,這隊車馬的行進速度放得很慢。在車夫的控制下,拉車的騾子們可以慢慢來,它們從容舉步的神態像散步還多過像拉車。

日近中天,這一隊人馬已經過了渦水,在迷漫的黃塵中快步向下一個歇息站柘城急趕。

車在路上行,人在路邊走,落後於車隊不遠的一個挑夫小聲埋怨:「這是做的甚事,還不如讓那些車先行一段,省得撒出那麼多塵灰讓人吃不消……」

另一個挑夫反駁說:「狗蛋兄弟,這可怨不得馬車,你沒看這破路上恁般厚的泥灰么,我們自己一腳踏上去,衝天飛起的塵土還更讓人吃不消呢。」

兩人前頭的挑夫回頭道:「都是出死力賺飯吃的受苦人,能讓主家請我們行團為其挑擔發運就算是運氣好的了,只要賺得到銀錢回去買到米面養活妻兒老小,吞食些塵土又算得了什麼。大家都別埋怨了,安生將主家的貨保護好,快些送達地頭領到工錢入袋才是真。」說着,抬頭向前面叫道:「喂,前面走的來小兄弟,你的聲音好,就領頭喊個特別的號子吧,讓大傢伙樂呵樂呵,既消了乏,走得也快些啊。」

「是啊,是啊,你就領個頭吧,大家叫上幾聲也許能忘掉這熱死人的鳥天氣。」

一聲「好嘞」之後,一直悶聲不響趕路的隊伍有了聲音,這是靠後位置上傳出的一陣歌聲。歌聲嘹亮激越,帶着心有未甘的憤憤不平:

赤日吶炎炎呀……

歌聲才一升起,就有人大聲喝罵:「要把人煮熟了的大熱天,甚人還嚎什麼喪,不嫌煩人么?!」

歌者並不理會有人罵,依舊接着慢聲往下唱:

似火那個燒哎……

附近的幾個腳夫出聲相和:

燒耶……

來小兄弟:

野田吶禾稻呀半枯那個焦哎……

更多的腳夫應和了起來:

焦呀么焦得緊哎……

來小兄弟:

農夫呀么心內吶如湯般地煮哎……

眾腳夫:

肝腸寸斷如湯煮呀么如湯煮。

來小兄弟:

公子呵王孫們自把扇來搖……

眾腳夫:

衣冠楚楚把扇搖吶,把,扇,搖。

這首歌用的是這一帶如同號子般的民歌曲調,那略帶南方口音的領唱歌聲,讓人聽來倒是別有一番風味。領唱者用官話唱出的詞咬字算得上準確,可以讓人聽出了歌中的詞意。這四句詩似是唱出了眾腳夫們的心聲,讓聽者甚覺親切,剛才出聲喝罵的人,此時也沒有表示不滿的默然了。

趕車的車夫們大多是河南人,對這曲調很是熟悉,歌者又反覆輪轉不停的唱同一首號子,漸漸地,車夫中也有人和了上來。開始時是一個……兩個……慢慢的越來越多,不多時便形成了多人眾口的大領唱。雖說這般挑着擔子應和得不十分整齊,甚至還不時會有聲把不諧之音雜間而顯得有些凌亂,但這樣的號子叫了出來卻也讓人精神一爽,腳夫們沉重的腳步在號子聲的帶動下明顯鬆快了很多。

大熱的天,早就汗如雨下,體內已經沒有了多少水分,加之腳夫們又吼叫應和,人人都覺得喉干舌燥了,號子也就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

又前行了一段路,位於隊伍中間的兩輛轎車邊,護衛的人中走着一個腰掛長劍,手裏提了把長有五尺大朴刀的虯須大漢,手搭涼棚仰首望天看了一眼,再朝遠處瞧了一陣,便向一輛轎車說了幾句什麼。可能轎車中人有吩咐罷,虯須大漢行了禮后,向腳夫們大叫道:「往前數里是『大樹下』,有好些大樹可乘涼,那裏還有茶水、酒食售賣,大傢伙趕幾步,到大樹下歇息兩刻時辰。」

即使可以再趕三數里就能歇息一會,腳夫們實是太勞累了,步子倒是走得越發慢了下來。

那虯須大漢見不是事,快步到隊尾向一個中年腳夫問道:「胡行首,時才是誰個唱得好曲,領得好號?若是能再多唱上一回,讓大家能快些到歇息處,我願賞他實實在在的兩枚當三錢吃酒。」

胡行首正欲答話,他的身後一人叫道:「若是賞錢之外再給一袋水喝,小子便唱幾首南方的山歌,讓眾人樂上一樂,也好令得大家的腳步鬆快些,儘快到大樹下歇涼。如何?」

大漢聽這人的口音正是先前領唱的,轉身看他時,見其高不過五尺余,手上滿布老繭,是個靠出賣苦力為生的年輕粗人。只是這人也和別個一樣,戴了頂破舊的露頂遮陽帽,口鼻上扎了一塊布帛擋塵,沒布巾的半截臉上糊滿了黃土,又被汗水流出一道道的印子,看不出長得怎樣。但從他那精赤的上身看,此人的肌肉壯健,是個做力氣活的好手。只是此人的眼裏除了年輕人特有的光彩外,還不時浮上淡淡的思慮,好似飽經蒼桑的老者人一般。

虯須大漢笑着取下腰間的皮水袋遞了過去,道:「內里還有大半袋水,眼下這袋內的水都是屬你了。這便快喝,喝好了須得開唱,唱得好聽,能令眾人走得快時,到了大樹下再給你兩枚當三錢。不過,像時才般得罪有錢官人的曲兒不可再唱,想出些讓人樂的唱來便是。」

年輕粗人肩上挑着擔子,單手立於前胸笑嘻嘻地裝模作樣唱了個肥喏,接過水袋扔到前頭的谷籮上大聲應道:「曉得,大官人但請放寬心,小子唱出的曲兒包保好聽得緊,也是你等從沒聽過好曲。」

虯須大漢又問道:「哦,你姓甚名誰,從前是做什麼的,聽你時才領號唱的曲兒,端地是一口好嗓子。」

驕陽似火,烤得人流出的汗水幹了又濕,濕了又干,直欲把暴露在它淫威之下的人們烤熟,或是讓還在陽光下勞作者體內的水分全榨出身外,直到晒成了人干方才罷休。

大(黃)河以南的平原上,在搶收了麥粟的田地里,原本少量種植稻子的水田,已經被曬得成了可以行人跑馬的坦途。旱地就更不用說了,早在收割完莊稼后就成為官道的一部分,同樣。即便是還長著莊稼的,也乾裂得開了無數道七歪八扭的大小縫隙,再這樣下去眼見得是沒收成的希望了。這樣的日子已經有好久,近一個月來每天都是曬得人死的大日頭。

各地的鄉村、集鎮和大小城市,無論是官府、鄉農,主戶還是客戶,全都湧向各自還神拜佛的會社所在地。各地的人們奉獻出自己能拿得出的最好祭祀之物擺放於神壇上,祈請多時不見露面的龍王爺發發善心行行好,快些出來行雲布雨。只有下了雨,才能使田地里多少還收得起些許食物,也能再種些隨便什麼可食之物,大部分受苦受難的農人方能得以繼續活下去。

這是金朝的正大八年(1231年)八月,剛過完中秋佳節三天時間。在這曬得人死的大熱天,也有在生死線上掙命的苦哈哈們卻還不得不冒着毒太陽出門,為了一日三餐而勞累奔忙。

南京路陳州(今淮陽市)往歸德府的大官道寬有三丈,還是從前屬大宋朝管天下時,不知於何年何月擴建修築起來的。此時官道上,十五輛運貨大車和數十挑擔子組成的一支隊伍在行走,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十幾輛運貨的騾車中,還夾有兩輛帶着車廂的轎車。只可惜在這樣的道路上,人、畜、車和挑着的擔子全都粘上了一層黃塵,不僅看不出人的面貌,連轎車也沒能顯得出它的絲毫標識,沒法看出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從緊緊圍繞着轎車的十多個帶有弓箭刀劍的護衛看,可知車內的人非富即貴,身份不一般。

金朝中都陷落前後的數十年間,中原就是魚潰網爛的局面:河北、山東地區,因章宗時的括地而使得「腴田沃壤盡入勢家」,「塋墓井灶悉為軍有」,平民百姓與上層貴、仕、大族間的對立矛盾益發尖銳。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各式人等被剝奪了生計,便鋌而走險舉旗造反。造反者多以紅襖為號,故又被人稱為紅襖軍或是紅襖賊。

南京路一直以來倒也還算得上是平靜,沒被造反的紅襖浪潮所波及。只不過,近二十餘年來,由於蒙古軍從簡單的反覆入侵搶掠,一變而為奪地佔城派官統治,大有入主中原之勢,情形便顯得複雜起來了。大金朝庭為了抵禦蒙古人的滅國之禍,新增的賦稅勞役是年年都有,這裏的百姓們也早已是苦不堪言,眼看也是快活不下去了。

最近十多年來,這條大官道因官府忙於應付朝庭的賦稅和差役,實在是無錢沒人來打理修繕,以至路面壞到不能再壞。每當天上下雨的時節,這條大道是一條深達近尺的泥漿河,別說是跑車挑擔,即便是空手步行也讓人走得千難萬難。現時天氣晴朗,路上有一層浮塵遮蓋,表面上平整得很看不出什麼,實際上卻是坑坑窪窪的,但好歹還勉強可以通行。如今,大道上浮塵一兩寸是少的,厚處足足有近半尺上下,一腳踩上去能沒住腳踝,濺起的塵土會直衝口鼻。別說人在其上行走了,就是一陣稍大些的風吹過,也會颳起漫天的黃塵,若是沒留心吸上一口,保證讓你嗆咳半天也回不過氣來。

即使是這樣的道路,有健騾拉動的車子怎麼都比挑了擔子的腳夫走得快,為了不讓擔子上挑運的貨物丟失,這隊車馬的行進速度放得很慢。在車夫的控制下,拉車的騾子們可以慢慢來,它們從容舉步的神態像散步還多過像拉車。

日近中天,這一隊人馬已經過了渦水,在迷漫的黃塵中快步向下一個歇息站柘城急趕。

車在路上行,人在路邊走,落後於車隊不遠的一個挑夫小聲埋怨:「這是做的甚事,還不如讓那些車先行一段,省得撒出那麼多塵灰讓人吃不消……」

另一個挑夫反駁說:「狗蛋兄弟,這可怨不得馬車,你沒看這破路上恁般厚的泥灰么,我們自己一腳踏上去,衝天飛起的塵土還更讓人吃不消呢。」

兩人前頭的挑夫回頭道:「都是出死力賺飯吃的受苦人,能讓主家請我們行團為其挑擔發運就算是運氣好的了,只要賺得到銀錢回去買到米面養活妻兒老小,吞食些塵土又算得了什麼。大家都別埋怨了,安生將主家的貨保護好,快些送達地頭領到工錢入袋才是真。」說着,抬頭向前面叫道:「喂,前面走的來小兄弟,你的聲音好,就領頭喊個特別的號子吧,讓大傢伙樂呵樂呵,既消了乏,走得也快些啊。」

「是啊,是啊,你就領個頭吧,大家叫上幾聲也許能忘掉這熱死人的鳥天氣。」

一聲「好嘞」之後,一直悶聲不響趕路的隊伍有了聲音,這是靠後位置上傳出的一陣歌聲。歌聲嘹亮激越,帶着心有未甘的憤憤不平:

赤日吶炎炎呀……

歌聲才一升起,就有人大聲喝罵:「要把人煮熟了的大熱天,甚人還嚎什麼喪,不嫌煩人么?!」

歌者並不理會有人罵,依舊接着慢聲往下唱:

似火那個燒哎……

附近的幾個腳夫出聲相和:

燒耶……

來小兄弟:

野田吶禾稻呀半枯那個焦哎……

更多的腳夫應和了起來:

焦呀么焦得緊哎……

來小兄弟:

農夫呀么心內吶如湯般地煮哎……

眾腳夫:

肝腸寸斷如湯煮呀么如湯煮。

來小兄弟:

公子呵王孫們自把扇來搖……

眾腳夫:

衣冠楚楚把扇搖吶,把,扇,搖。

這首歌用的是這一帶如同號子般的民歌曲調,那略帶南方口音的領唱歌聲,讓人聽來倒是別有一番風味。領唱者用官話唱出的詞咬字算得上準確,可以讓人聽出了歌中的詞意。這四句詩似是唱出了眾腳夫們的心聲,讓聽者甚覺親切,剛才出聲喝罵的人,此時也沒有表示不滿的默然了。

趕車的車夫們大多是河南人,對這曲調很是熟悉,歌者又反覆輪轉不停的唱同一首號子,漸漸地,車夫中也有人和了上來。開始時是一個……兩個……慢慢的越來越多,不多時便形成了多人眾口的大領唱。雖說這般挑着擔子應和得不十分整齊,甚至還不時會有聲把不諧之音雜間而顯得有些凌亂,但這樣的號子叫了出來卻也讓人精神一爽,腳夫們沉重的腳步在號子聲的帶動下明顯鬆快了很多。

大熱的天,早就汗如雨下,體內已經沒有了多少水分,加之腳夫們又吼叫應和,人人都覺得喉干舌燥了,號子也就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

又前行了一段路,位於隊伍中間的兩輛轎車邊,護衛的人中走着一個腰掛長劍,手裏提了把長有五尺大朴刀的虯須大漢,手搭涼棚仰首望天看了一眼,再朝遠處瞧了一陣,便向一輛轎車說了幾句什麼。可能轎車中人有吩咐罷,虯須大漢行了禮后,向腳夫們大叫道:「往前數里是『大樹下』,有好些大樹可乘涼,那裏還有茶水、酒食售賣,大傢伙趕幾步,到大樹下歇息兩刻時辰。」

即使可以再趕三數里就能歇息一會,腳夫們實是太勞累了,步子倒是走得越發慢了下來。

那虯須大漢見不是事,快步到隊尾向一個中年腳夫問道:「胡行首,時才是誰個唱得好曲,領得好號?若是能再多唱上一回,讓大家能快些到歇息處,我願賞他實實在在的兩枚當三錢吃酒。」

胡行首正欲答話,他的身後一人叫道:「若是賞錢之外再給一袋水喝,小子便唱幾首南方的山歌,讓眾人樂上一樂,也好令得大家的腳步鬆快些,儘快到大樹下歇涼。如何?」

大漢聽這人的口音正是先前領唱的,轉身看他時,見其高不過五尺余,手上滿布老繭,是個靠出賣苦力為生的年輕粗人。只是這人也和別個一樣,戴了頂破舊的露頂遮陽帽,口鼻上扎了一塊布帛擋塵,沒布巾的半截臉上糊滿了黃土,又被汗水流出一道道的印子,看不出長得怎樣。但從他那精赤的上身看,此人的肌肉壯健,是個做力氣活的好手。只是此人的眼裏除了年輕人特有的光彩外,還不時浮上淡淡的思慮,好似飽經蒼桑的老者人一般。

虯須大漢笑着取下腰間的皮水袋遞了過去,道:「內里還有大半袋水,眼下這袋內的水都是屬你了。這便快喝,喝好了須得開唱,唱得好聽,能令眾人走得快時,到了大樹下再給你兩枚當三錢。不過,像時才般得罪有錢官人的曲兒不可再唱,想出些讓人樂的唱來便是。」

年輕粗人肩上挑着擔子,單手立於前胸笑嘻嘻地裝模作樣唱了個肥喏,接過水袋扔到前頭的谷籮上大聲應道:「曉得,大官人但請放寬心,小子唱出的曲兒包保好聽得緊,也是你等從沒聽過好曲。」

虯須大漢又問道:「哦,你姓甚名誰,從前是做什麼的,聽你時才領號唱的曲兒,端地是一口好嗓子。」

驕陽似火,烤得人流出的汗水幹了又濕,濕了又干,直欲把暴露在它淫威之下的人們烤熟,或是讓還在陽光下勞作者體內的水分全榨出身外,直到晒成了人干方才罷休。

大(黃)河以南的平原上,在搶收了麥粟的田地里,原本少量種植稻子的水田,已經被曬得成了可以行人跑馬的坦途。旱地就更不用說了,早在收割完莊稼后就成為官道的一部分,同樣。即便是還長著莊稼的,也乾裂得開了無數道七歪八扭的大小縫隙,再這樣下去眼見得是沒收成的希望了。這樣的日子已經有好久,近一個月來每天都是曬得人死的大日頭。

各地的鄉村、集鎮和大小城市,無論是官府、鄉農,主戶還是客戶,全都湧向各自還神拜佛的會社所在地。各地的人們奉獻出自己能拿得出的最好祭祀之物擺放於神壇上,祈請多時不見露面的龍王爺發發善心行行好,快些出來行雲布雨。只有下了雨,才能使田地里多少還收得起些許食物,也能再種些隨便什麼可食之物,大部分受苦受難的農人方能得以繼續活下去。

這是金朝的正大八年(1231年)八月,剛過完中秋佳節三天時間。在這曬得人死的大熱天,也有在生死線上掙命的苦哈哈們卻還不得不冒着毒太陽出門,為了一日三餐而勞累奔忙。

南京路陳州(今淮陽市)往歸德府的大官道寬有三丈,還是從前屬大宋朝管天下時,不知於何年何月擴建修築起來的。此時官道上,十五輛運貨大車和數十挑擔子組成的一支隊伍在行走,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十幾輛運貨的騾車中,還夾有兩輛帶着車廂的轎車。只可惜在這樣的道路上,人、畜、車和挑着的擔子全都粘上了一層黃塵,不僅看不出人的面貌,連轎車也沒能顯得出它的絲毫標識,沒法看出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從緊緊圍繞着轎車的十多個帶有弓箭刀劍的護衛看,可知車內的人非富即貴,身份不一般。

金朝中都陷落前後的數十年間,中原就是魚潰網爛的局面:河北、山東地區,因章宗時的括地而使得「腴田沃壤盡入勢家」,「塋墓井灶悉為軍有」,平民百姓與上層貴、仕、大族間的對立矛盾益發尖銳。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各式人等被剝奪了生計,便鋌而走險舉旗造反。造反者多以紅襖為號,故又被人稱為紅襖軍或是紅襖賊。

南京路一直以來倒也還算得上是平靜,沒被造反的紅襖浪潮所波及。只不過,近二十餘年來,由於蒙古軍從簡單的反覆入侵搶掠,一變而為奪地佔城派官統治,大有入主中原之勢,情形便顯得複雜起來了。大金朝庭為了抵禦蒙古人的滅國之禍,新增的賦稅勞役是年年都有,這裏的百姓們也早已是苦不堪言,眼看也是快活不下去了。

最近十多年來,這條大官道因官府忙於應付朝庭的賦稅和差役,實在是無錢沒人來打理修繕,以至路面壞到不能再壞。每當天上下雨的時節,這條大道是一條深達近尺的泥漿河,別說是跑車挑擔,即便是空手步行也讓人走得千難萬難。現時天氣晴朗,路上有一層浮塵遮蓋,表面上平整得很看不出什麼,實際上卻是坑坑窪窪的,但好歹還勉強可以通行。如今,大道上浮塵一兩寸是少的,厚處足足有近半尺上下,一腳踩上去能沒住腳踝,濺起的塵土會直衝口鼻。別說人在其上行走了,就是一陣稍大些的風吹過,也會颳起漫天的黃塵,若是沒留心吸上一口,保證讓你嗆咳半天也回不過氣來。

即使是這樣的道路,有健騾拉動的車子怎麼都比挑了擔子的腳夫走得快,為了不讓擔子上挑運的貨物丟失,這隊車馬的行進速度放得很慢。在車夫的控制下,拉車的騾子們可以慢慢來,它們從容舉步的神態像散步還多過像拉車。

日近中天,這一隊人馬已經過了渦水,在迷漫的黃塵中快步向下一個歇息站柘城急趕。

車在路上行,人在路邊走,落後於車隊不遠的一個挑夫小聲埋怨:「這是做的甚事,還不如讓那些車先行一段,省得撒出那麼多塵灰讓人吃不消……」

另一個挑夫反駁說:「狗蛋兄弟,這可怨不得馬車,你沒看這破路上恁般厚的泥灰么,我們自己一腳踏上去,衝天飛起的塵土還更讓人吃不消呢。」

兩人前頭的挑夫回頭道:「都是出死力賺飯吃的受苦人,能讓主家請我們行團為其挑擔發運就算是運氣好的了,只要賺得到銀錢回去買到米面養活妻兒老小,吞食些塵土又算得了什麼。大家都別埋怨了,安生將主家的貨保護好,快些送達地頭領到工錢入袋才是真。」說着,抬頭向前面叫道:「喂,前面走的來小兄弟,你的聲音好,就領頭喊個特別的號子吧,讓大傢伙樂呵樂呵,既消了乏,走得也快些啊。」

「是啊,是啊,你就領個頭吧,大家叫上幾聲也許能忘掉這熱死人的鳥天氣。」

一聲「好嘞」之後,一直悶聲不響趕路的隊伍有了聲音,這是靠後位置上傳出的一陣歌聲。歌聲嘹亮激越,帶着心有未甘的憤憤不平:

赤日吶炎炎呀……

歌聲才一升起,就有人大聲喝罵:「要把人煮熟了的大熱天,甚人還嚎什麼喪,不嫌煩人么?!」

歌者並不理會有人罵,依舊接着慢聲往下唱:

似火那個燒哎……

附近的幾個腳夫出聲相和:

燒耶……

來小兄弟:

野田吶禾稻呀半枯那個焦哎……

更多的腳夫應和了起來:

焦呀么焦得緊哎……

來小兄弟:

農夫呀么心內吶如湯般地煮哎……

眾腳夫:

肝腸寸斷如湯煮呀么如湯煮。

來小兄弟:

公子呵王孫們自把扇來搖……

眾腳夫:

衣冠楚楚把扇搖吶,把,扇,搖。

這首歌用的是這一帶如同號子般的民歌曲調,那略帶南方口音的領唱歌聲,讓人聽來倒是別有一番風味。領唱者用官話唱出的詞咬字算得上準確,可以讓人聽出了歌中的詞意。這四句詩似是唱出了眾腳夫們的心聲,讓聽者甚覺親切,剛才出聲喝罵的人,此時也沒有表示不滿的默然了。

趕車的車夫們大多是河南人,對這曲調很是熟悉,歌者又反覆輪轉不停的唱同一首號子,漸漸地,車夫中也有人和了上來。開始時是一個……兩個……慢慢的越來越多,不多時便形成了多人眾口的大領唱。雖說這般挑着擔子應和得不十分整齊,甚至還不時會有聲把不諧之音雜間而顯得有些凌亂,但這樣的號子叫了出來卻也讓人精神一爽,腳夫們沉重的腳步在號子聲的帶動下明顯鬆快了很多。

大熱的天,早就汗如雨下,體內已經沒有了多少水分,加之腳夫們又吼叫應和,人人都覺得喉干舌燥了,號子也就不知不覺的停了下來。

又前行了一段路,位於隊伍中間的兩輛轎車邊,護衛的人中走着一個腰掛長劍,手裏提了把長有五尺大朴刀的虯須大漢,手搭涼棚仰首望天看了一眼,再朝遠處瞧了一陣,便向一輛轎車說了幾句什麼。可能轎車中人有吩咐罷,虯須大漢行了禮后,向腳夫們大叫道:「往前數里是『大樹下』,有好些大樹可乘涼,那裏還有茶水、酒食售賣,大傢伙趕幾步,到大樹下歇息兩刻時辰。」

即使可以再趕三數里就能歇息一會,腳夫們實是太勞累了,步子倒是走得越發慢了下來。

那虯須大漢見不是事,快步到隊尾向一個中年腳夫問道:「胡行首,時才是誰個唱得好曲,領得好號?若是能再多唱上一回,讓大家能快些到歇息處,我願賞他實實在在的兩枚當三錢吃酒。」

胡行首正欲答話,他的身後一人叫道:「若是賞錢之外再給一袋水喝,小子便唱幾首南方的山歌,讓眾人樂上一樂,也好令得大家的腳步鬆快些,儘快到大樹下歇涼。如何?」

大漢聽這人的口音正是先前領唱的,轉身看他時,見其高不過五尺余,手上滿布老繭,是個靠出賣苦力為生的年輕粗人。只是這人也和別個一樣,戴了頂破舊的露頂遮陽帽,口鼻上扎了一塊布帛擋塵,沒布巾的半截臉上糊滿了黃土,又被汗水流出一道道的印子,看不出長得怎樣。但從他那精赤的上身看,此人的肌肉壯健,是個做力氣活的好手。只是此人的眼裏除了年輕人特有的光彩外,還不時浮上淡淡的思慮,好似飽經蒼桑的老者人一般。

虯須大漢笑着取下腰間的皮水袋遞了過去,道:「內里還有大半袋水,眼下這袋內的水都是屬你了。這便快喝,喝好了須得開唱,唱得好聽,能令眾人走得快時,到了大樹下再給你兩枚當三錢。不過,像時才般得罪有錢官人的曲兒不可再唱,想出些讓人樂的唱來便是。」

年輕粗人肩上挑着擔子,單手立於前胸笑嘻嘻地裝模作樣唱了個肥喏,接過水袋扔到前頭的谷籮上大聲應道:「曉得,大官人但請放寬心,小子唱出的曲兒包保好聽得緊,也是你等從沒聽過好曲。」

虯須大漢又問道:「哦,你姓甚名誰,從前是做什麼的,聽你時才領號唱的曲兒,端地是一口好嗓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末商賈第二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末商賈第二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山歌腳夫(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