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把戲

第四十章 把戲

光德坊,岑府內院,書房內。

岑文本捧著熱茶,卻不就飲,皺眉沉思片刻,才對李湛說道:「若存身處東宮,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過冼馬雖只掌管書籍,這勸諫一事,也是臣子應當的。」他微微嘆了口氣,似乎在猶豫什麼,見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說道:「去年聖上聽人說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便召東宮左右庶子于志寧、孔穎達二人入殿,賞賜頗厚,意在使二人多盡勸諫之職……」

李湛心裏想的,卻複雜的多。太子李承乾在歷史上是個什麼結局,他當然知道,但也僅限於知道而已,具體怎樣,卻知之不詳了。此番入東宮為屬官,他心底是很不願意的,但是已成事實,想要改變的話,只能在以後了。在他的潛意識裏,多少還有些警惕,同時隱隱想做些實事的想法,也不時冒出來---其實還是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這樣只能違心從命,這種感覺讓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緩緩說道:「凡新任東宮屬官五品者,按例須覲見面聖,如何應對,若存可要仔細準備,免得到時候君前失儀,總是不好。」

李湛點頭應了,心底卻忽然蹦出個想法:「是不是藉此表現差點,好讓太宗覺得自己不宜入東宮為官?」不過這個念頭一起,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別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罷職,又或者再遠遠的貶到哪個山溝里去……難道還讓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貞觀八年二月初三,太極宮,太極殿內。

此次東宮新任屬官四人,一同循例覲見面聖,這裏面最年輕的,便是李湛了。而最為年長者,莫過原給事中,新任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張玄素。

在這之前,李湛也曾遠遠的見過李世民,對於這個被評為「略輸文采」的君主,他倒沒有覺得與常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也是倆眼睛一張嘴。不過那種習慣於發號施令而形成的氣質。讓他顯得頗有皇者威嚴。

「主席咱都天天見……雖然是在電視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實對於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過身為「臣子」地恐懼,這也讓他在入殿覲見時,顯得非常自然,倒讓不明就裏的幾位新同僚,覺得此人態度從容,風度優雅了。

太宗先是對四人勉勵了一番。然後才說道:「朕十八歲時。尚在民間,所以知道民間的疾苦,可是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事,犯錯也是在所難免。」

李湛心頭暗想。這算是給太子犯錯找借口么?既然生於深宮不明世事,那時不時的放出來體驗下民間疾苦,不就成了?不過世事哪兒有這麼簡單就能明白的?更何況貴為皇儲,又豈能說出宮就出宮,即便是出得宮來,就能知道民間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掃過,接着說道:「諸位都是才學兼備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遊無度,深宜勸諫,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應了,太宗吩咐賞賜絹帛,四人謝過之後,由黃門引往東宮,李湛尚未出殿,中宮跟出來宣口諭。著李湛留殿問對。張玄素等人頗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頭納悶。問對?問的什麼對?及至又回到殿中見了太宗,腦袋裏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太宗賜坐。見李湛眼觀鼻鼻觀心的恭謹模樣,先自笑了笑,才對李湛說道:「朕忽然想起來,聽人說你自西域得了匹駿馬,詳情如何,可說與朕知道。」

「原來是為這事。」李湛心裏嘀咕道:「知道你愛馬,可別是打我這匹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憶狀,說道:「那是貞觀六年的事情……」將自己如何遇到野馬群,如何發現那匹孤傲的野馬,後來又是如何建馬場、設圍欄,驅趕野馬入內,最後如何赤手空拳馴服野馬的事情,娓娓道來。

剛開始講起的時候,還略顯滯澀,說到後來,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憶之中:連綿不絕地遠山,潔白聖潔地山峰、遼闊寂寥而又生機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質樸熱情的邊軍;就連漫天飛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風,蒼涼孤寂的戈壁,此時說起來都那麼地親切,彷彿自己在那裏生活了許久似的。

太宗聽的頗為認真,時而點頭,時而握拳,待李湛說完之後,沉默良久,才徐徐說道:「想不到西域邊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動,說道:「西域地方遼闊,物產豐富,更兼溝通東西,臣以為……」

太宗笑着搖了搖頭,擺手說道:「你想說什麼,朕都知道。」李湛低頭腹誹道:「我還啥都沒說呢,你知道,你都知道還來問我。」

太宗嘆道:「說起寶馬,朕在軍中時,曾得過幾匹,你可知道,戰馬于軍人而言,不僅僅是騎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夥伴……」說起他以前的戰馬,太宗的語氣低沉下來:「聽你所言,那匹馬倒是和朕當年的颯露紫有幾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於洛陽邙山下遭遇其部,朕為了探知敵情,親率三十六騎突入敵陣,血戰之中,朕與部眾走散,身邊除了颯露紫,便只有猛將邱行恭。彼時敵騎飛矢如雨,射中了颯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難道要對太宗說:「要不,臣把紫雲獻給您?」這話打死他,也說不出口。

太宗卻忽然說道:「比之颯露紫,獅子聰地遭遇卻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獅子聰也是產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卻無人能馴服,放入御馬苑中,跳躍嘶鳴,不肯就範,直到後來裴仁基將其馴服。朝發西京,暮至東洛,可謂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戰亂,獅子聰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嘗不引為憾事。自朕登基之後,便下詔尋訪,終於在蒲州找到此馬,你可知道,當時親去探尋的宇文士及見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搖頭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時的獅子聰,正勤勤懇懇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於地的尾鬃已然焦禿,轅繩身陷皮肉,血滲於外。世人常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千里馬固然常有,可若是沒有供其馳騁縱橫的地方,即便是伯樂亦只能徒嘆奈何了。」

李湛聽到此時,才隱隱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對太宗說道:「此獅子聰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頷首,對李湛說道:「未知你那匹馬,可日行多遠?」

「呃……這個臣倒未曾試過,想來三四百里總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說道,對於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謂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測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卻有幾分疲態,又問了李湛幾句閑話,便讓李湛去往東宮了。

東宮緊挨着太極宮東側,一大半地地方都是東宮屬官的辦公地:左右衛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監門率府。東宮內坊。東宮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監引入東宮朝堂。還未看清楚裏面是個什麼狀況,就聽一人語氣沉痛地自責道:「孤王知錯了!」

李湛吃了一驚,口稱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這小子倒是飛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馬上又低頭做痛悔狀。倒是他身前一鬚髮皆白的矍鑠老者,又是搖頭又是嘆氣的,似乎滿肚皮的話被堵在嗓子眼裏,看得人頗為他着急。

這位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往前在尚書右僕射書房內李湛倒是見過一次。想來又是因為什麼事情來勸諫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還在那兒痛心疾首,自責自艾,說起話來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到了後來,竟然長淚直流,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了。孔穎達原先準備好的說辭沒派上用場,卻不得不反過來勸慰道:「殿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慮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驕,謙而受益,老臣惟願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無規勸之詞。」

李承乾正容說道:「孤王謹記。」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裏好笑,這小子長的雖然不怎麼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卻也有點相似之處。不過想想,也覺得沒什麼。自己上高中那會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雖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卻也不過十八歲而已,正是所謂的「叛逆」期,整天有這麼些個老頭跟在身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動不動就正兒八經的上表勸諫----這小子其實也夠可憐的。

李承乾玩這樣的把戲,倒讓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時的往事來,有一次上課被罰站,在教室門邊上站着,一個任課老師路過,看樣子是想問自己又犯了什麼錯,結果李湛搶先問了句:「老師您這節沒課啊?」那個老師茫然地搖了搖頭,轉身走了,弄得李湛開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過如此吧?雖然在這個時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經行過冠禮,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關竅,其他人又何嘗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戲了,他們除了暗自搖頭嘆息,又能怎樣?張玄素無意中瞥見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閃過一絲疑惑。孔穎達見四位新任屬官全都來了,便轉身為李承乾一一介紹。李承乾顯得頗為禮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淺薄,望日後諸位盡心竭力雲

「這小子不傻啊……怎麼就那麼昏頭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還是有些納悶,不過想想,世事難料,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些什麼事呢?

布政坊,李宅,內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說道:「也沒什麼,只是這幾天都覺得懨懨的,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

「春困秋乏,想來是天氣漸漸熱了,才會覺得如此吧?」李湛聽了也沒怎麼在意,摟着紫茵日漸豐腴的肩膀,笑道:「尋常時候還是出去走動走動,整天在家裏悶着,怎麼會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頭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雙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麼,忽然俏皮的一笑,說道:「湛郎可想過在城外置個別院?」

李湛有點小驚訝,問道:「怎麼好好的想起來問這個?」

紫茵笑意更濃,微微閉起雙眼,低聲道:「住在城裏久了,總覺得有些憋悶呢,要是在藍田山中建一別院,待湛郎休沐時,往山中住上幾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尷尬的說道:「如今哪裏有閑錢置辦別院……對了,上回崔烈送過來的錢動過沒?」

紫茵仰起臉看看李湛,笑道:「還來問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麼忘記了?」

「呃……是了,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李湛嘆道:「往前在伊州,有個十幾貫錢便覺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幾十上百貫淌水似地隨手出去,卻還覺得窮……」

紫茵淺淺一笑,對李湛說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茵兒以前在家中,常聽父親說起未來長安之前,家中困窘時的情景,可是父親如今做了中書省地侍郎,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貧時的樣子。」

李湛笑道:「這有什麼不對?漫說是岳父大人,便是咱們家中,如今哪兒還有一點在伊州時的樣子?」

紫茵想了想,嘆道:「人心哪有滿足的時候,湛郎現在也是五品的官兒,就沒有想過……」

李湛打斷她道:「不過是個五品的散官罷了,在東宮也是個可有可無的閑職,你當朝廷的官兒那麼好做么?想陞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彎彎地笑了起來,握著李湛的手說道:「還說呢,茵兒就是覺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說過,請代國公為你謀個實職么?怎麼又會去東宮做什麼冼馬?」

李湛想了想,說道:「想來是聖上的意思吧……今日覲見時,聖上還留我問對來着。」

「聖上留你問對了?都問了些什麼?」紫茵驚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見到皇上還要高興。

光德坊,岑府內院,書房內。

岑文本捧著熱茶,卻不就飲,皺眉沉思片刻,才對李湛說道:「若存身處東宮,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過冼馬雖只掌管書籍,這勸諫一事,也是臣子應當的。」他微微嘆了口氣,似乎在猶豫什麼,見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說道:「去年聖上聽人說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便召東宮左右庶子于志寧、孔穎達二人入殿,賞賜頗厚,意在使二人多盡勸諫之職……」

李湛心裏想的,卻複雜的多。太子李承乾在歷史上是個什麼結局,他當然知道,但也僅限於知道而已,具體怎樣,卻知之不詳了。此番入東宮為屬官,他心底是很不願意的,但是已成事實,想要改變的話,只能在以後了。在他的潛意識裏,多少還有些警惕,同時隱隱想做些實事的想法,也不時冒出來---其實還是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這樣只能違心從命,這種感覺讓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緩緩說道:「凡新任東宮屬官五品者,按例須覲見面聖,如何應對,若存可要仔細準備,免得到時候君前失儀,總是不好。」

李湛點頭應了,心底卻忽然蹦出個想法:「是不是藉此表現差點,好讓太宗覺得自己不宜入東宮為官?」不過這個念頭一起,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別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罷職,又或者再遠遠的貶到哪個山溝里去……難道還讓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貞觀八年二月初三,太極宮,太極殿內。

此次東宮新任屬官四人,一同循例覲見面聖,這裏面最年輕的,便是李湛了。而最為年長者,莫過原給事中,新任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張玄素。

在這之前,李湛也曾遠遠的見過李世民,對於這個被評為「略輸文采」的君主,他倒沒有覺得與常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也是倆眼睛一張嘴。不過那種習慣於發號施令而形成的氣質。讓他顯得頗有皇者威嚴。

「主席咱都天天見……雖然是在電視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實對於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過身為「臣子」地恐懼,這也讓他在入殿覲見時,顯得非常自然,倒讓不明就裏的幾位新同僚,覺得此人態度從容,風度優雅了。

太宗先是對四人勉勵了一番。然後才說道:「朕十八歲時。尚在民間,所以知道民間的疾苦,可是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事,犯錯也是在所難免。」

李湛心頭暗想。這算是給太子犯錯找借口么?既然生於深宮不明世事,那時不時的放出來體驗下民間疾苦,不就成了?不過世事哪兒有這麼簡單就能明白的?更何況貴為皇儲,又豈能說出宮就出宮,即便是出得宮來,就能知道民間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掃過,接着說道:「諸位都是才學兼備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遊無度,深宜勸諫,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應了,太宗吩咐賞賜絹帛,四人謝過之後,由黃門引往東宮,李湛尚未出殿,中宮跟出來宣口諭。著李湛留殿問對。張玄素等人頗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頭納悶。問對?問的什麼對?及至又回到殿中見了太宗,腦袋裏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太宗賜坐。見李湛眼觀鼻鼻觀心的恭謹模樣,先自笑了笑,才對李湛說道:「朕忽然想起來,聽人說你自西域得了匹駿馬,詳情如何,可說與朕知道。」

「原來是為這事。」李湛心裏嘀咕道:「知道你愛馬,可別是打我這匹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憶狀,說道:「那是貞觀六年的事情……」將自己如何遇到野馬群,如何發現那匹孤傲的野馬,後來又是如何建馬場、設圍欄,驅趕野馬入內,最後如何赤手空拳馴服野馬的事情,娓娓道來。

剛開始講起的時候,還略顯滯澀,說到後來,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憶之中:連綿不絕地遠山,潔白聖潔地山峰、遼闊寂寥而又生機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質樸熱情的邊軍;就連漫天飛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風,蒼涼孤寂的戈壁,此時說起來都那麼地親切,彷彿自己在那裏生活了許久似的。

太宗聽的頗為認真,時而點頭,時而握拳,待李湛說完之後,沉默良久,才徐徐說道:「想不到西域邊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動,說道:「西域地方遼闊,物產豐富,更兼溝通東西,臣以為……」

太宗笑着搖了搖頭,擺手說道:「你想說什麼,朕都知道。」李湛低頭腹誹道:「我還啥都沒說呢,你知道,你都知道還來問我。」

太宗嘆道:「說起寶馬,朕在軍中時,曾得過幾匹,你可知道,戰馬于軍人而言,不僅僅是騎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夥伴……」說起他以前的戰馬,太宗的語氣低沉下來:「聽你所言,那匹馬倒是和朕當年的颯露紫有幾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於洛陽邙山下遭遇其部,朕為了探知敵情,親率三十六騎突入敵陣,血戰之中,朕與部眾走散,身邊除了颯露紫,便只有猛將邱行恭。彼時敵騎飛矢如雨,射中了颯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難道要對太宗說:「要不,臣把紫雲獻給您?」這話打死他,也說不出口。

太宗卻忽然說道:「比之颯露紫,獅子聰地遭遇卻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獅子聰也是產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卻無人能馴服,放入御馬苑中,跳躍嘶鳴,不肯就範,直到後來裴仁基將其馴服。朝發西京,暮至東洛,可謂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戰亂,獅子聰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嘗不引為憾事。自朕登基之後,便下詔尋訪,終於在蒲州找到此馬,你可知道,當時親去探尋的宇文士及見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搖頭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時的獅子聰,正勤勤懇懇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於地的尾鬃已然焦禿,轅繩身陷皮肉,血滲於外。世人常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千里馬固然常有,可若是沒有供其馳騁縱橫的地方,即便是伯樂亦只能徒嘆奈何了。」

李湛聽到此時,才隱隱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對太宗說道:「此獅子聰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頷首,對李湛說道:「未知你那匹馬,可日行多遠?」

「呃……這個臣倒未曾試過,想來三四百里總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說道,對於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謂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測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卻有幾分疲態,又問了李湛幾句閑話,便讓李湛去往東宮了。

東宮緊挨着太極宮東側,一大半地地方都是東宮屬官的辦公地:左右衛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監門率府。東宮內坊。東宮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監引入東宮朝堂。還未看清楚裏面是個什麼狀況,就聽一人語氣沉痛地自責道:「孤王知錯了!」

李湛吃了一驚,口稱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這小子倒是飛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馬上又低頭做痛悔狀。倒是他身前一鬚髮皆白的矍鑠老者,又是搖頭又是嘆氣的,似乎滿肚皮的話被堵在嗓子眼裏,看得人頗為他着急。

這位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往前在尚書右僕射書房內李湛倒是見過一次。想來又是因為什麼事情來勸諫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還在那兒痛心疾首,自責自艾,說起話來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到了後來,竟然長淚直流,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了。孔穎達原先準備好的說辭沒派上用場,卻不得不反過來勸慰道:「殿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慮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驕,謙而受益,老臣惟願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無規勸之詞。」

李承乾正容說道:「孤王謹記。」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裏好笑,這小子長的雖然不怎麼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卻也有點相似之處。不過想想,也覺得沒什麼。自己上高中那會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雖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卻也不過十八歲而已,正是所謂的「叛逆」期,整天有這麼些個老頭跟在身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動不動就正兒八經的上表勸諫----這小子其實也夠可憐的。

李承乾玩這樣的把戲,倒讓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時的往事來,有一次上課被罰站,在教室門邊上站着,一個任課老師路過,看樣子是想問自己又犯了什麼錯,結果李湛搶先問了句:「老師您這節沒課啊?」那個老師茫然地搖了搖頭,轉身走了,弄得李湛開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過如此吧?雖然在這個時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經行過冠禮,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關竅,其他人又何嘗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戲了,他們除了暗自搖頭嘆息,又能怎樣?張玄素無意中瞥見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閃過一絲疑惑。孔穎達見四位新任屬官全都來了,便轉身為李承乾一一介紹。李承乾顯得頗為禮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淺薄,望日後諸位盡心竭力雲

「這小子不傻啊……怎麼就那麼昏頭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還是有些納悶,不過想想,世事難料,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些什麼事呢?

布政坊,李宅,內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說道:「也沒什麼,只是這幾天都覺得懨懨的,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

「春困秋乏,想來是天氣漸漸熱了,才會覺得如此吧?」李湛聽了也沒怎麼在意,摟着紫茵日漸豐腴的肩膀,笑道:「尋常時候還是出去走動走動,整天在家裏悶着,怎麼會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頭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雙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麼,忽然俏皮的一笑,說道:「湛郎可想過在城外置個別院?」

李湛有點小驚訝,問道:「怎麼好好的想起來問這個?」

紫茵笑意更濃,微微閉起雙眼,低聲道:「住在城裏久了,總覺得有些憋悶呢,要是在藍田山中建一別院,待湛郎休沐時,往山中住上幾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尷尬的說道:「如今哪裏有閑錢置辦別院……對了,上回崔烈送過來的錢動過沒?」

紫茵仰起臉看看李湛,笑道:「還來問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麼忘記了?」

「呃……是了,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李湛嘆道:「往前在伊州,有個十幾貫錢便覺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幾十上百貫淌水似地隨手出去,卻還覺得窮……」

紫茵淺淺一笑,對李湛說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茵兒以前在家中,常聽父親說起未來長安之前,家中困窘時的情景,可是父親如今做了中書省地侍郎,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貧時的樣子。」

李湛笑道:「這有什麼不對?漫說是岳父大人,便是咱們家中,如今哪兒還有一點在伊州時的樣子?」

紫茵想了想,嘆道:「人心哪有滿足的時候,湛郎現在也是五品的官兒,就沒有想過……」

李湛打斷她道:「不過是個五品的散官罷了,在東宮也是個可有可無的閑職,你當朝廷的官兒那麼好做么?想陞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彎彎地笑了起來,握著李湛的手說道:「還說呢,茵兒就是覺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說過,請代國公為你謀個實職么?怎麼又會去東宮做什麼冼馬?」

李湛想了想,說道:「想來是聖上的意思吧……今日覲見時,聖上還留我問對來着。」

「聖上留你問對了?都問了些什麼?」紫茵驚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見到皇上還要高興。

光德坊,岑府內院,書房內。

岑文本捧著熱茶,卻不就飲,皺眉沉思片刻,才對李湛說道:「若存身處東宮,凡事多加份小心便是了,不過冼馬雖只掌管書籍,這勸諫一事,也是臣子應當的。」他微微嘆了口氣,似乎在猶豫什麼,見李湛正望着自己,便又接着說道:「去年聖上聽人說太子好嬉戲,頗虧禮法,便召東宮左右庶子于志寧、孔穎達二人入殿,賞賜頗厚,意在使二人多盡勸諫之職……」

李湛心裏想的,卻複雜的多。太子李承乾在歷史上是個什麼結局,他當然知道,但也僅限於知道而已,具體怎樣,卻知之不詳了。此番入東宮為屬官,他心底是很不願意的,但是已成事實,想要改變的話,只能在以後了。在他的潛意識裏,多少還有些警惕,同時隱隱想做些實事的想法,也不時冒出來---其實還是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這樣只能違心從命,這種感覺讓他很不爽。

岑文本放下茶杯,緩緩說道:「凡新任東宮屬官五品者,按例須覲見面聖,如何應對,若存可要仔細準備,免得到時候君前失儀,總是不好。」

李湛點頭應了,心底卻忽然蹦出個想法:「是不是藉此表現差點,好讓太宗覺得自己不宜入東宮為官?」不過這個念頭一起,馬上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別弄巧成拙,太宗一怒之下把自己削官罷職,又或者再遠遠的貶到哪個山溝里去……難道還讓紫茵跟着自己吃苦么?」

貞觀八年二月初三,太極宮,太極殿內。

此次東宮新任屬官四人,一同循例覲見面聖,這裏面最年輕的,便是李湛了。而最為年長者,莫過原給事中,新任東宮少詹事兼右庶子張玄素。

在這之前,李湛也曾遠遠的見過李世民,對於這個被評為「略輸文采」的君主,他倒沒有覺得與常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也是倆眼睛一張嘴。不過那種習慣於發號施令而形成的氣質。讓他顯得頗有皇者威嚴。

「主席咱都天天見……雖然是在電視上。」李湛如此想到,其實對於太宗李世民,他好奇的心思多過身為「臣子」地恐懼,這也讓他在入殿覲見時,顯得非常自然,倒讓不明就裏的幾位新同僚,覺得此人態度從容,風度優雅了。

太宗先是對四人勉勵了一番。然後才說道:「朕十八歲時。尚在民間,所以知道民間的疾苦,可是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事,犯錯也是在所難免。」

李湛心頭暗想。這算是給太子犯錯找借口么?既然生於深宮不明世事,那時不時的放出來體驗下民間疾苦,不就成了?不過世事哪兒有這麼簡單就能明白的?更何況貴為皇儲,又豈能說出宮就出宮,即便是出得宮來,就能知道民間疾苦了么?

太宗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掃過,接着說道:「諸位都是才學兼備之士,太子若是品行不修。漫遊無度,深宜勸諫,不可放任了。」

四人皆起身應了,太宗吩咐賞賜絹帛,四人謝過之後,由黃門引往東宮,李湛尚未出殿,中宮跟出來宣口諭。著李湛留殿問對。張玄素等人頗感意外地看了看李湛。

李湛心頭納悶。問對?問的什麼對?及至又回到殿中見了太宗,腦袋裏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太宗賜坐。見李湛眼觀鼻鼻觀心的恭謹模樣,先自笑了笑,才對李湛說道:「朕忽然想起來,聽人說你自西域得了匹駿馬,詳情如何,可說與朕知道。」

「原來是為這事。」李湛心裏嘀咕道:「知道你愛馬,可別是打我這匹馬的主意吧?」他略一蹙眉,做回憶狀,說道:「那是貞觀六年的事情……」將自己如何遇到野馬群,如何發現那匹孤傲的野馬,後來又是如何建馬場、設圍欄,驅趕野馬入內,最後如何赤手空拳馴服野馬的事情,娓娓道來。

剛開始講起的時候,還略顯滯澀,說到後來,李湛自己也沉浸在回憶之中:連綿不絕地遠山,潔白聖潔地山峰、遼闊寂寥而又生機勃勃的天山草原、那些質樸熱情的邊軍;就連漫天飛舞的大雪、冰冷刺骨的寒風,蒼涼孤寂的戈壁,此時說起來都那麼地親切,彷彿自己在那裏生活了許久似的。

太宗聽的頗為認真,時而點頭,時而握拳,待李湛說完之後,沉默良久,才徐徐說道:「想不到西域邊塞之地,竟然也有如此美景……」

李湛心中一動,說道:「西域地方遼闊,物產豐富,更兼溝通東西,臣以為……」

太宗笑着搖了搖頭,擺手說道:「你想說什麼,朕都知道。」李湛低頭腹誹道:「我還啥都沒說呢,你知道,你都知道還來問我。」

太宗嘆道:「說起寶馬,朕在軍中時,曾得過幾匹,你可知道,戰馬于軍人而言,不僅僅是騎乘之物,更是出生入死的夥伴……」說起他以前的戰馬,太宗的語氣低沉下來:「聽你所言,那匹馬倒是和朕當年的颯露紫有幾分相似。那年朕征伐王世充,於洛陽邙山下遭遇其部,朕為了探知敵情,親率三十六騎突入敵陣,血戰之中,朕與部眾走散,身邊除了颯露紫,便只有猛將邱行恭。彼時敵騎飛矢如雨,射中了颯露紫的要害……」

李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難道要對太宗說:「要不,臣把紫雲獻給您?」這話打死他,也說不出口。

太宗卻忽然說道:「比之颯露紫,獅子聰地遭遇卻更令人扼腕太息了。那獅子聰也是產自西域,前朝隋文帝得之,卻無人能馴服,放入御馬苑中,跳躍嘶鳴,不肯就範,直到後來裴仁基將其馴服。朝發西京,暮至東洛,可謂日行千里。」

「可惜及逢戰亂,獅子聰便下落不明,朕每思之,未嘗不引為憾事。自朕登基之後,便下詔尋訪,終於在蒲州找到此馬,你可知道,當時親去探尋的宇文士及見到的是何等情景?」

李湛搖頭道:「臣不知。」

太宗苦笑道:「名震一時的獅子聰,正勤勤懇懇的在磨坊中拉磨磨面……原先累垂於地的尾鬃已然焦禿,轅繩身陷皮肉,血滲於外。世人常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千里馬固然常有,可若是沒有供其馳騁縱橫的地方,即便是伯樂亦只能徒嘆奈何了。」

李湛聽到此時,才隱隱有些明白了,他想了想,對太宗說道:「此獅子聰之不幸。亦是陛下之幸。」太宗微微頷首,對李湛說道:「未知你那匹馬,可日行多遠?」

「呃……這個臣倒未曾試過,想來三四百里總是有地吧。」李湛想了想說道,對於馬他了解不多,跑地快不一定有耐力,而有耐力地又不一定能跑快,所謂三四百里云云。也只是他的揣測而已。

太宗微微一笑,面色卻有幾分疲態,又問了李湛幾句閑話,便讓李湛去往東宮了。

東宮緊挨着太極宮東側,一大半地地方都是東宮屬官的辦公地:左右衛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春坊,左右監門率府。東宮內坊。東宮朝堂,太子詹事府等。李湛被小太監引入東宮朝堂。還未看清楚裏面是個什麼狀況,就聽一人語氣沉痛地自責道:「孤王知錯了!」

李湛吃了一驚,口稱孤王,想必就是太子李承乾了。這小子倒是飛快的瞟了一眼李湛,馬上又低頭做痛悔狀。倒是他身前一鬚髮皆白的矍鑠老者,又是搖頭又是嘆氣的,似乎滿肚皮的話被堵在嗓子眼裏,看得人頗為他着急。

這位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往前在尚書右僕射書房內李湛倒是見過一次。想來又是因為什麼事情來勸諫李承乾的吧?

李承乾還在那兒痛心疾首,自責自艾,說起話來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到了後來,竟然長淚直流,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了。孔穎達原先準備好的說辭沒派上用場,卻不得不反過來勸慰道:「殿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臣等所慮者,想必殿下俱已明白。君子富而不驕,謙而受益,老臣惟願殿下常有自省之德,而無規勸之詞。」

李承乾正容說道:「孤王謹記。」

李湛在一旁看着,心裏好笑,這小子長的雖然不怎麼像太宗,玩心眼地水平卻也有點相似之處。不過想想,也覺得沒什麼。自己上高中那會不也最怕人天天耳提面命地么?李承乾雖然比魏王蜀王都大,卻也不過十八歲而已,正是所謂的「叛逆」期,整天有這麼些個老頭跟在身邊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動不動就正兒八經的上表勸諫----這小子其實也夠可憐的。

李承乾玩這樣的把戲,倒讓李湛想起自己初中時的往事來,有一次上課被罰站,在教室門邊上站着,一個任課老師路過,看樣子是想問自己又犯了什麼錯,結果李湛搶先問了句:「老師您這節沒課啊?」那個老師茫然地搖了搖頭,轉身走了,弄得李湛開心不已。

小孩心性,不過如此吧?雖然在這個時代,李承乾早在三年前便已經行過冠禮,表示成人了。

李湛看得出其中關竅,其他人又何嘗是傻子?只是李承乾表演的太入戲了,他們除了暗自搖頭嘆息,又能怎樣?張玄素無意中瞥見李湛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閃過一絲疑惑。孔穎達見四位新任屬官全都來了,便轉身為李承乾一一介紹。李承乾顯得頗為禮敬,一再表示自己才德淺薄,望日後諸位盡心竭力雲

「這小子不傻啊……怎麼就那麼昏頭的想造他老子的反呢?」李湛多少還是有些納悶,不過想想,世事難料,誰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些什麼事呢?

布政坊,李宅,內院卧房中,紫茵略有些倦意的說道:「也沒什麼,只是這幾天都覺得懨懨的,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

「春困秋乏,想來是天氣漸漸熱了,才會覺得如此吧?」李湛聽了也沒怎麼在意,摟着紫茵日漸豐腴的肩膀,笑道:「尋常時候還是出去走動走動,整天在家裏悶着,怎麼會有精神?」

紫茵笑了笑,頭抵在李湛地胸前,亮晶晶的雙眼出神的看着李湛,不知道她想起了什麼,忽然俏皮的一笑,說道:「湛郎可想過在城外置個別院?」

李湛有點小驚訝,問道:「怎麼好好的想起來問這個?」

紫茵笑意更濃,微微閉起雙眼,低聲道:「住在城裏久了,總覺得有些憋悶呢,要是在藍田山中建一別院,待湛郎休沐時,往山中住上幾天,也是好的。」

李湛有些尷尬的說道:「如今哪裏有閑錢置辦別院……對了,上回崔烈送過來的錢動過沒?」

紫茵仰起臉看看李湛,笑道:「還來問我,你自己取了一多半地,怎麼忘記了?」

「呃……是了,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李湛嘆道:「往前在伊州,有個十幾貫錢便覺得自己很富有了。如今幾十上百貫淌水似地隨手出去,卻還覺得窮……」

紫茵淺淺一笑,對李湛說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茵兒以前在家中,常聽父親說起未來長安之前,家中困窘時的情景,可是父親如今做了中書省地侍郎,錦衣玉食,又何曾想再回到清貧時的樣子。」

李湛笑道:「這有什麼不對?漫說是岳父大人,便是咱們家中,如今哪兒還有一點在伊州時的樣子?」

紫茵想了想,嘆道:「人心哪有滿足的時候,湛郎現在也是五品的官兒,就沒有想過……」

李湛打斷她道:「不過是個五品的散官罷了,在東宮也是個可有可無的閑職,你當朝廷的官兒那麼好做么?想陞官便升的。」

紫茵眉眼彎彎地笑了起來,握著李湛的手說道:「還說呢,茵兒就是覺得湛郎如今太委屈了些,前者你不是說過,請代國公為你謀個實職么?怎麼又會去東宮做什麼冼馬?」

李湛想了想,說道:「想來是聖上的意思吧……今日覲見時,聖上還留我問對來着。」

「聖上留你問對了?都問了些什麼?」紫茵驚喜的抬眼看着李湛,似乎比自己見到皇上還要高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完美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完美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章 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