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開源節流(二)(二更...

第175章 開源節流(二)(二更...

「陛下,臣認為不可。」

跳出來反對的並不是李存勖,反而是李存璋,這倒是讓人很意外。

「李尚書,此舉可以增加國庫收入,有何不可?」李柷故意問道。

李存璋當即解釋道,「陛下,此舉雖然能增加國庫收入,但會引起藩鎮節度使、甚至州刺史的不滿,這是在損害他們的利益。若是因為此事,而逼反下面的藩鎮,得不償失。」

「陛下,臣也以為不妥。」這下是史建瑭站了出來。

隨即,韓偓也表示要慎重考慮,此時削弱節度使的權力,無疑會引起很大的反響,甚至會逼反藩鎮。

看到幾乎沒人站出來支持,李柷有些失望。若是想要解決藩鎮問題,如今無疑是最好的機會,朝廷禁軍強大,只要有人但造反,就可以立即平定,進而一鼓作氣解決藩鎮割據的弊端。

可不僅是李存勖的人,連本該是自己這邊的人都表示反對,李柷也不可能強行同意。

既然這是王然提的建議,李柷只能把他賣了。

「王愛卿,看來你提的這個建議不太合適,想想有沒有什麼折中的辦法。」李柷開口說道。

王然聽到這話,就知道自己的這個主張沒有得到支持,有些失望,「陛下教訓的是,是臣考慮不周。」

「陛下,臣倒是有個建議。」這時,孟知祥站出來說道。

看到孟知祥,眾人有些好奇,相比於李柷好奇他能提出什麼好建議,李存勖就看孟知祥這樣那樣不順眼。這個妻兄現在處處跟他作對,這能讓他高興?

「孟卿請說。」李柷抬手說道。

「謝陛下。」孟知祥頓了頓嗓子,看了一眼其他人,準備了一下,盡量保證吐詞清晰,「回陛下,州、節度使和朝廷的賦稅比例過於冒險,但我們可以試着換個方式。

自從百年前,朝廷為了增加國庫收入,便把鹽、鐵、酒、茶實行專賣制度。雖然是專賣,但藩鎮節度使和州一級都在經營這幾項,但朝廷可以想辦法把這幾個稅賦的徵收權收歸朝廷。

或者為了不引起藩鎮的反抗,可以試着收回其中一兩項,然後提高價格。

例如酒,如今專賣的價格鬥酒一百錢,我們收回后,提升到一百五十錢、甚至兩百錢。

王尚書,你對酒的專賣應該有些了解,若是朝廷收回酒的專賣權,並把酒的價格提高到兩百錢一斗,應該能給國庫創造多少收入?」

對於孟知祥的提議,王然倒是沒有想到,思考了一會兒,還是給出了一個大概數字,「如今朝廷在酒的專賣上大約有五萬貫左右,若是收回藩鎮手上的酒水專賣權,這個數字應該可以到十五萬貫。若是把酒的價格提高到兩百文一斗,這個僅僅酒的專賣收入就能達到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真的有這麼多嗎?」聽到這個數字,李存勖有些激動。

僅僅是把酒的專賣權收回來,漲個價,就能增加二十多萬貫的歲入。若是再把其他三項專賣權收回來,豈不是國庫收入可以翻倍?

目前朝廷的國庫收入歲入摺合成錢,也就一百多萬貫,大部分收入都被藩鎮拿去了。但直接去奪權,肯定不行,只能一步一步來。國庫收入增加,李存勖的想法就能有機會實現,他自然激動。

「陛下,臣以為收回酒的專賣權即可,若是提高價格,勢必會造成物價上漲。」旁邊的韓偓有些不敢苟同,便站出來反對。

在大唐初期,一直是輕徭薄賦,但安史之亂后,為了彌補虧空,大肆加稅,課稅極重。

「陛下,臣以為正好可以藉機打壓朝廷境內的飲酒。如今朝廷和偽梁處於戰爭狀態,糧食無疑是很重要的物資,若是大量用於釀酒,勢必會影響糧價。

提高酒水價格,不僅可以增加朝廷收入,還能穩定糧價,此乃一舉兩得。」孟知祥換個一個角度建議道。

的確,從某些角度看,這的確是一個辦法。就像後世煙的專賣,成本幾塊錢的煙可以賣幾十,雖然沒能讓吸煙的人減少,但的確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僅以煙的稅收,基本上就持平國家的軍費。

這也是李柷值得借鑒的地方。

提高酒的價格,並不會怎麼影響百姓的生活,畢竟此時的普通百姓也喝不起太多的酒,喝酒的大多是中上層人士。提高酒的價格,也是從這些人身上賺錢。

提高酒價不會給百姓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但若是提高鹽、鐵、茶的價格,可就不同了。

加上這四項專賣權是否全部收回,也讓眾人意見不一,因為擔心引起藩鎮的不滿。因為一時達不成統一,只能先擱置,回去都擬個摺子,看看各方意見,再決定怎麼開源節流。

結束朝會後,李柷也讓六名內閣學士各抒己見,李柷雖然心中有些想法,也想聽聽這些人的建議。李柷的建議很簡單,重商,然後加大商稅的收取力度,即便是不收回四項專賣權都行。

短期看,或許商稅的歲入不如四項專賣權,但長期看卻很可觀,但也只是可觀。

在歷史上的宋朝,商稅的確佔據了朝廷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但這裏的商稅並不只是所謂大街上開店這些收的稅。那種真正的商稅只佔境內的四分之一的份額,而鹽、茶和酒的專賣收入是常規商稅的三倍還多。

就如歷史上北宋天禧年間的商稅及專賣收入情況,其中商稅約為550萬貫,酒的專賣約為1017萬貫,茶為330萬貫,鹽為340萬貫,金銀銅總共197萬貫,總共2434萬貫。

前世網上說北宋每年七八千萬貫,甚至上億的財政收入,不要被這個數字麻痹了,提出了通貨膨脹,是要比唐朝好點,但好不到哪裏去。宋朝之所以收入這麼高,專賣佔據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稅賦很重。

而且這所謂的一貫銅錢,可不等於一兩銀子。在明朝以前,中國都是銀貴銅賤,因為白銀產量低,還達不到市場流通所需的數量。

知道明朝中後期,因為歐洲新航路開闢,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才讓白銀成為了正式流通貨幣。而在唐朝和宋朝,因為銀子數量稀少,造成一兩銀子可以換不止一貫銅錢,而且在宋朝更誇張,甚至能換兩三貫,甚至四五貫。

就算是宋朝再怎麼擠水分,也比明朝好點。明朝的稅收是真的坑,作為大頭的商稅沒收起來,一年中央財政收入居然只有幾百萬兩(不算其他的實物,算上大概有兩千多萬兩白銀),甚至不如一些江南富商。

而此時的唐朝,相比於盛唐時期,物價也貴了不少。安史之亂后的唐朝財政收入甚至高於天寶年間,有物價高的原因,也有鹽鐵等專賣收入的原因。

不過對於朝廷開源節流一事,內閣這六名學士的意見也不統一,也很簡單,各自所處的立場不同。

「陛下,臣認為應該趁機把四項專賣權都收回來,並適當抬高價格,到時候朝廷收入就會大幅增加,甚至能翻幾倍。」最先發表看法的就是李愚。

他這觀點倒也沒錯,僅僅是把酒的專賣權收回來,然後價格翻倍,每年就能給朝廷多帶來二十多萬貫的收入。若是都收回,朝廷的財政收入甚至能突破三百萬貫,甚至更多。

「陛下,臣也附議。」楊贊圖也點頭支持。

這都是屬於世家出身的人,看待的只是朝廷利益,自然不會管百姓的疾苦。

所以二人一說完,便有人站出來反對,即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王澤宏,「陛下,臣認為可以收回專賣權,但沒必要提高價格。例如食鹽,上至權貴,下至黎民百姓,都需要用到食鹽。若是提高食鹽價格,對權貴或許沒什麼,但無疑會增加黎民百姓的生活負擔,到時候生活更加疾苦。」

王澤宏都站出來了,馮道也不會落後,嚴格來說兩人的出身差不多。

就六名學士,一下就有四人分成了兩派。李柷沒有評論,轉而看向李青陽和歸系,「李青陽、歸系,你們的看法呢?支持他們其中一種,還是有其他的看法。」

「陛下,其實臣更建議增加商稅比例。如今朝廷的稅法依然沿襲德宗年間的兩稅法,對於商人的稅收是三十抽一,這個稅率的確比較低,臣認為可以適當提高到二十稅一、甚至十稅一。」歸系補充道,但並沒選擇支持先前兩邊任何一邊。

聽到歸系提議把商稅提升到二十稅一,甚至十稅一,前面四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冷氣,這人更狠。

他們爭的也不過是要不要把專賣翻一倍,歸系倒好,居然敢直接翻兩倍。

可這在李柷眼裏,這倒是沒什麼,畢竟後世世界主要國家的企業所得稅都是五稅一(20%)、四稅一(25%),什麼二十稅一、十稅一,真的很難讓他產生波瀾。

但不可否認,這是好辦法啊。

商人本就是有錢人,不從這些人手上割肉,難道還逼着農民造反不成?突然就來十稅一或許有點狠了,但二十稅一倒是可以考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第一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第一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5章 開源節流(二)(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