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國失重臣

第一百一十八章國失重臣

照抄內閣、六部九卿、科舉、武舉,府兵制度、禁軍制度等典章制度是否能夠提升文明程度?

答案非常明顯,當然可以。

歷史上東瀛就是這樣迅速提升了自己的文明水平。

而後世的議會制、總統制等各種制度發明成功之後,一系列的國家都紛紛跟進,最終這些改革成功的國家都有了新的名字——帝國主義列強。

而與孟朝同列的這些國家,哪個能夠照抄成功孟朝的制度,很快就能成為一方強國。

文明具有擴散性,這是人類社會的規則,對此張瑞也沒什麼辦法。

不過好在,孟朝已經在這一輪的競賽中,佔據了絕對領先優勢。

而且文明程度的提升,社會財富的增多,也有利於培育孟朝的工商業發展。算是有利有弊。

平靜的歲月,直到建康十六年(211年)冬激起起了波瀾,孟朝經歷了建國以來最大的悲痛。

帝國的鐵血首輔,執掌朝政二十二年的元老重臣,太子少傅,孟朝三位萬戶侯之一的審配,病入膏肓,藥石難治。

張瑞親自攜太子張佑安去送其最後一程。

審配躺在床上已經奄奄一息,聽聞皇帝到來,雙眼卻艱難的睜開了一道縫隙,裏面有淚光,有希冀,也有不舍。這麼多的感情在一位垂垂將死的老人身上出現,顯然已經是迴光返照。

「陛下……」

見審配要伸手,張瑞連忙上前,靠在床榻邊上,握住審配的右手,說道:「首輔,朕在,朕來看望你了。」

審配擠出一絲笑容,說道:「臣能遇陛下,是臣一生……咳……一生之幸事。」

「能與首輔君臣相知,亦是朕一生之幸事。」

「臣已經見過了建康盛世,死而無憾矣。」審配已經十分虛弱,說完這一句話氣喘吁吁,休息了良久,才看向太子張佑安,說道:「臣唯一的遺憾是……不能輔佐太子,親眼目睹太子成為明君的那一刻。」

張佑安已經十八歲(194年出生),從其記事的那一天起,便由審配親自教導。十幾年的師生情誼,令張佑安眼角含淚,悲切的說道:「老師,孤定不會辜負您的教導。」

審配嘴角含笑,彷彿放下了所有的包袱,緩緩的合上雙眼。

這位帝國首輔,一生忠烈慷慨,鐵腕強硬,這一刻躺在床上卻如此平靜寧和。像是在溫暖的陽光下,安靜淺睡。

直到屋內傳來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張瑞才恍然驚醒。

這一睡,這位帝國鐵血宰輔,再也無法站起來了。朝堂上再也沒有了那個中氣十足,忠烈慷慨的聲音!

張瑞的淚水再也抑制不住,用力的握著審配右手,貼在自己額前。二十多年的君臣相伴,一生信任可靠的好友,再也無法站在自己身邊,默默支持自己了。

而且不僅僅是張瑞失去了一位忠貞好友,帝國在這一天也失去了國之重臣。

整座長安都為這位帝國宰輔哀悼三日,自皇帝以下全戴縞素。

哀痛過後,朝廷開始操辦審配的身後事。

張瑞追封其為太子太傅,謚號文忠。

「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而文忠可謂完美貼切審配一生的功績,「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慮國忘家曰忠;世篤勤勞曰忠;」

或許是這位帝國宰輔在天上庇佑著其心心念念的帝國,在其辭世后的第二年,孟朝選種多年的占城稻終於收穫成功。

只需五十天的成長周期,震撼了整個天下軍民百姓。一年三熟,畝產十二石的美好憧憬化為了現實。

時人皆稱之為祥瑞,是帝國首輔最後對帝國的饋贈。

對這種高產作物,孟朝舉國上下都非常重視,投入了十二分精力,終於在太子張佑安加冠成年的那一年,普及到了整個南方。

至此孟朝終於形成了南方普遍種稻,北方普遍種麥的耕種習俗。

建康十八年(213年),皇室為太子張佑安舉辦了盛大的加冠典禮。

隨着中原的愈發強盛,加冠禮在所有國度內都變得格外重要,即便藩國男子成年也會鄭重的舉辦儀式。

作為一國儲君,張佑安加冠時,遵循了張瑞當初特意設下的規章,為天下郡國免稅一年。以增強百姓對加冠禮的良好印象。

而在加冠之後,張佑安便享有了各種權利。

首先是在東宮開府,組建自己的潛邸大臣。除了張瑞為其安排的太子少師諸葛亮外,太子宮的詹事府、門下坊、率更令、仆三卿、太子賓客等全部由張佑安自己徵召。

這方面孟朝實在是人才濟濟,詹事府左詹事,張佑安任命了享譽天下的頂級人才陸績。

陸績幾乎算是長安學宮繼諸葛亮之後,培養出來的第二位深孚眾望的人才。其人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

歷史上其才能便被認為遠在陸遜之上,更精準的預言了天下一統的時間。

在長安學宮深造多年後,其已經學究天人,僅在學識方面,包括長安學宮大祭酒與各學院教習,誰也不清楚陸績已經到了什麼樣的高度。

而且與書獃子截然相反,陸績兼資文武,是個妖孽級的人物。唯一書生意氣的方面是好直言,常諷議舉正。

詹事府右詹事則是一位實務大臣,蔣琬。這位蜀漢四相之一,一直在地方上積累資歷,最終被太子選中,提供政務方面的顧問建議。

因為在太子加冠成年之後,張瑞便令其正式接手國家政務。採取的是跟朱元璋一樣的教育方式。令太子在奏摺旁寫下自己的批複意見。

但與朱元璋不同,張瑞沒有那麼兢兢業業,每一份奏摺都親眼目睹。絕大部分時間,張瑞都是挑幾分閱覽,看看太子處置有沒有什麼需要教導之處,剩下的全部畫圈通過。

這也就意味着太子事實上已經開始全權處理朝堂政務,其作出的批複,就是最終決斷。

而且太子張佑安在積累經驗,所以每一份奏摺都目睹過,對國家政務的處置,比張瑞這個皇帝還要更像皇帝,更盡職盡責。

太子與皇帝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差了一份軍權。天下禁軍與府兵都聽從張瑞的調令。直接聽命於太子的軍隊只有東宮六率兩千餘人。

7017k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之并州匪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之并州匪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國失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