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平行世界

番外(六)平行世界

轉眼元宵。這一日,宮中設家宴,待宴畢,天色已黑透,李玄度也多喝了幾杯酒,略微帶了些醺意,梁后擔心他出宮回秦王府,路上有所不便,留他宿在宮中。李玄度婉拒,梁后見他不願,便也不勉強,叮囑他回去路上小心。太子因回東宮,順路,送自己的四弟出宮。

兄弟二人,並肩行在宮道之上。

今夜元宵佳節,為應景,宮道兩旁懸滿了各式各樣由巧匠所扎的花燈,天黑后,燃燈,滿目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兄弟二人一邊賞燈同行,一邊敘話,說了幾句,太子便談到了剛前些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議婚之事。

他看着自己的幼弟,低聲笑道:「玉麟兒,你和為兄的說實話,那日太卜令那裏,你是不是動了手腳?」

李玄度也笑了。

他在自己的太子兄長面前,從小到大,事幾乎從無隱瞞。此刻見把戲被他看穿,便也痛快承認,說那日自己私下去找太卜令,威脅了他一頓。太卜令懼怕,擔心若不按他意思照辦,日後不利,無可奈何,硬著頭皮卜了那樣一卦。

太子忍不住哈哈大笑,指着他道:「你呀,從小調皮,都這麼大了,性子還是不改。如此任性!像你這麼大時,我和你的另外兩個皇兄皆立妃成親。這也是好事,你為何不願?」

李玄度摸了摸頭,笑道:「我和太子皇兄你們不一樣。皇兄你方才都說了,我從小就皮,叫我如今就娶親,形同以索自縛。我寧可無拘無束再多玩幾年。何況……」

他頓了一下,對上了兄長投來的兩道關切目光,收了笑,道:「太子皇兄你也知,我從小的心愿是什麼。東狄未滅,我無心成家。」

太子頷首:「孤知你的心愿。只是這回,你若當真不願成親,本也可來尋阿兄說,阿兄會想法幫你。自己這般胡鬧,萬一叫父皇知道了,不大妥當。」

李玄度笑道:「我本也想請太子皇兄你幫忙,但又想到皇兄你每日事多,我這種小事,不便煩擾,便自己去胡鬧了。父皇他也已知道。」

「父皇也知道了?」太子略顯詫異。

「是。」李玄度點頭,「太卜令那事出來后,我便去見父皇,向他坦言心聲。其實這把戲,我也知根本瞞不過父皇。他質問我,我便認了,在太卜令那裏做了手腳。父皇當時確實很生氣,罵我,不過還好,最後只罰我跪到了半夜,說見我實在煩,叫我滾出宮,往後不想再見我了!我便滾出了宮,前些日都沒入宮了,只今夜元宵,母後派人傳我,我方回了一趟。」

太子一愣,隨即又哈哈大笑,指著自己的弟弟:「你……你呀!也就只有你,父皇才拿你沒辦法!要是換成孤和你二兄三兄……」

他頓住,笑着,搖了搖頭。

李玄度嘿嘿笑說:「我怎能和太子長兄你們比。反正我從小到大沒個正形,父皇他早也對我不存指望了。若真要跟我計較,他怕早就氣壞了。」

太子笑着搖了搖頭,又想了自己這些日聽到的傳言,隨口問:「為兄前些日聽人講,你那日在南市和二弟那邊的人遇見時,身邊還跟了一個小童?那小童何許人?」

李玄度眼前浮現出了菩家小豆丁的模樣。想到自己這麼大的人了,竟還和一個那麼小的女娃兒廝混,心中略覺羞恥,自然不想讓人知道,哪怕自己從小到大最為敬重的長兄,便含含糊糊地道:「我先前不是常出去玩嗎,南市魯「澆認識的一個普通人家孩子罷了。和那小娃娃也算投緣,那日見被推倒了,氣不過,方下手重了些。」

太子不過隨口問問罷了,這本也不是什麼重要之事,信以為真,道:「原來如此。只是你也快十六了,往後這脾氣也要改一改,遇事莫再如此衝動,知道嗎?」

李玄度恭恭敬敬地道:「我記住了。多謝太子皇兄教誨!」

宮門到了。李玄度請他留步。

太子最後叮囑:「往後若再遇類似這般煩心之事,只管來尋阿兄,不必顧忌。阿兄會儘力幫你的。」

李玄度嘿嘿一笑:「知道了!」

太子凝視着自己的幼弟,含笑拍了拍他的肩,叫他早些回府歇息,勿在外不歸。

李玄度答應了,出宮而去。

太子含笑目送他背影騎馬離去,方轉身,朝着東宮,慢慢而去。

卻說,今夜元宵佳節,滿城流光,化作燈海。街道上擠滿觀燈之人,男女老少,熙熙攘攘。

李玄度才打馬出了皇宮,一群早早便等在御街口的少年人看見他的身影,朝他一涌而來,圍住了,紛紛笑道:「殿下你可出宮了!再不出,便要使人偷偷傳消息入宮去喚你了!」

這群少年,皆華衣美服,都是平日那些常隨李玄度遊樂的豪門子弟,當中多為羽林兒郎。每年元宵,由年前在羽林衛的考武賽事裏落敗的人出資做東,包下京都最為豪華的酒樓萃紫樓,觀燈飲酒,徹夜狂歡,這已成慣例。

李玄度自是一口答應,遂調轉馬頭去往萃紫樓。一時之間,只見街道的迷離燈火之中,一群華服兒郎金羈玉鞍,壯氣桓桓,談笑間呼嘯走馬,一眾身影,很快消失在了燈火夜影之中。

正所謂,太平無戰,少年富貴,行樂正是相宜時。

李玄度與那一班簇擁著自己的人去往酒樓,打馬經過一座橋時,忽見一個小女娃被家人抱着站在橋頭之下正觀看花燈,那小女娃十分開心,拍掌歡笑。

他心思彷彿被勾動了一下,忽然想起年前冬至那日自己將菩家小豆丁送回家中,臨走前,她追了上來,說元宵讓自己帶她觀燈。

他遲疑了下,轉念一想,不過是只小豆丁而已,且又過去了這麼多日,她當時應當只是隨口說說,恐怕早就已經忘了。

如此一想,很快便將事給撇開,到了酒樓,與眾人一道登上高閣。

軒堂華燈,美酒佳肴,鳳管鸞笙,歌兒舞女,周圍好不熱鬧。只是不知為何,置身其間,李玄度的心思卻始終有些遊離,眼見時辰慢慢晚了,望了眼外頭的夜色,想了想,借故起身出去,到了外間,將駱保喚了過來,命他立刻替自己去菩家跑一趟,到後門去看看,那小丫頭是否真的在那裏等著。

駱保犯懶,不是很想去,心裏更是詫異,沒想到秦王突然派自己去幹這種事。仗着今夜佳節高興,忍不住低聲嘟囔:「不過是個小娃娃……殿下不會當真是要領她去觀燈吧……」

李玄度惱羞成怒,抬腳踹了他一屁股:「叫你去你就去,嗦什麼?」

駱保順勢倒地,麻溜地滾了一圈,隨即飛快地爬了起來,口中道:「是,是,奴婢知道了,殿下是怕那小娃當真,讓她久等。奴婢這就去看……」一邊說,一邊摸著屁股,一溜煙地往樓下奔去。

李玄度見他走了,這才轉身入內。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看見洛寶回來了,站在大堂口,朝着自己這邊張望,便再次起身出去,問道:「她沒在那裏等吧……」話音未落,見駱保兩隻眼睛不停地瞄著自己近旁手邊的方向,順他視線望去,卻見一個腦袋上頂了兩隻小揪揪的小女娃趴在大堂的雕花門牖之後,兩隻眼睛透過格子,似正盯着裏頭在瞧。

大堂里笙歌鼎沸,正是狂歡的高潮時分。皮膚雪白身材豐滿的西域舞女穿着華麗的袒胸衣裙,隨樂聲迴旋跳舞。幾名喝得半醉的同伴趁興上去,有打鼓的,有摟着舞女腰肢搖搖晃晃一同起舞的,笑聲陣陣,縱情作樂。

李玄度嚇了一跳,今夜喝下去的酒水全都化作熱汗,從皮膚里滾滾而出。

他一個箭步上去,伸手一把蒙住小女娃的眼睛,不讓她看,又將人拎着,飛快地挾到了隔壁一間用作短暫休息的靜室,放進去后,關了門,這才轉身,橫眉斥道:「你做什麼?我只叫你去看一下,你怎把人給我帶來了這裏?」越想越氣,伸手要揪他耳朵。

駱保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他方才的意思,眼疾手快,捂住耳朵往後一跳,避開了他朝自己伸過來的手,隨即「撲通」一聲下跪,叫屈道:「方才不是殿下叫奴婢去看的嗎?話又沒說清楚,奴婢笨,還以為殿下是真的要帶她觀燈去,到了那邊,果然遇到了,便帶了來……」

攤上如此一個笨奴,李玄度氣惱不已,轉頭,見小丫頭自己已打開門,從門縫裏探出腦袋,兩隻眼睛似還使勁盯着對面的大堂在瞧,無可奈何,令洛寶先看着她,自己快步入內,和眾人告了聲罪,道忽然有事,不能留了,叫眾人繼續,自己先要離去。

眾人雖覺掃興,但見他神色嚴肅,也不敢強留,紛紛起身相送。

李玄度命眾人不必送,出來后,衣袖擋着身邊的小豆丁,遮遮掩掩地從酒樓後門出去,帶到一個人少些的地方,放開了她,問道:「你怎真的出來了?」

雖是元宵佳節,但因丈夫不在家,孟氏便也沒有觀燈的興緻,本想着,女兒若嚷着去看花燈,自己便陪她去,沒想到她一聲不吭,自然也就作罷。天黑后,吩咐管事將後門留遲些,允許家中下人外出觀燈,到點前歸來便可,自己則帶着女兒如往常那樣早早安歇了下去。

菩珠憑了直覺,覺李玄度今夜應當不會真的來帶自己觀燈,但還是不死心,加上已大半個月沒見到他了,有些想念,希望碰碰運氣。等母親歇下去后,自己假裝早早睡着,待外屋伴睡的婢女也睡着,悄悄起身,溜到後門等待。

她等了許久,眼看天色越來越暗,果然,他沒來,正灰心喪氣,沒想到駱保現身了。本還以為李玄度終於肯帶自己去看花燈了,歡天喜地跟了過來,才知是個誤會。

菩珠想起方才見到的大堂里的景象,氣得不行。

好你個李玄度,不肯帶自己看花燈就算了,竟跑到這種地方尋歡作樂。

她忍着氣,笑嘻嘻地問:「秦王哥哥,你在這裏做什麼呀?原來你喜歡這些跳舞的女孩們呀?」

李玄度忙道:「莫胡說八道!沒有的事!」

菩珠心裏哼了一聲,眨了眨眼:「那方才我來之前,你有沒抱她們?」

竟被一個小豆丁逼問這種問題。

李玄度忽然又是好笑又是好氣,道:「自然沒有了!」

菩珠這才覺得心裏舒服了些,說:「我想看燈!」

李玄度板起臉:「是不是又趁家人睡着,偷偷溜出來的?」

菩珠小聲說:「娘親思念阿爹,沒心思看花燈。一年就這一次,我晚上等秦王哥哥等了好久,還以為你忘記了。」

李玄度低頭看着她,腦補了她孤單單一隻小身影坐在門檻上眼巴巴等著自己的一幕,忽然心便軟了下去,沉吟了下,道:「那就看一會兒,就一會兒,看好了,便送你回家,不許耍賴。」

小豆丁露出歡天喜地的笑容,大眼睛亮晶晶地閃著光,忙不迭地點頭應好。

李玄度心情不自覺地也愉悅了起來,跟着笑了,命她跟上自己。

小豆丁很聽話,一直緊緊地跟在他的身邊,一路上蹦蹦跳跳,穿行在觀燈的人流里。

李玄度給她買了各種玩具,還買糖豆糖人。最後來到一個觀走馬燈的地方,前頭看的人太多了,她也想看,但個頭太矮,使勁地蹦,卻怎麼蹦也看不到。

李玄度在一旁,實在看不過眼,將她抱了起來,高高舉起,讓她看個夠。

實話說,不說有過前世的經歷,便是這一輩子,小時候的她,也不是沒看過元宵花燈。但是今夜,身邊有他伴着,菩珠真的覺得自己彷彿真的回到了孩提時代,這一晚上,她看什麼都覺得歡喜。

看完了走馬燈,李玄度在她的要求下,又帶她去看變戲法。不知不覺逛了好幾條街,如今這身子畢竟還小,兩腿漸漸發酸。

她不想走路了,停下來道:「秦王哥哥,我走不動了。」

李玄度朝她伸手,打算抱她,卻沒想到她搖了搖頭:「你背我。」

李玄度啞然失笑,只好矮身,蹲了下去。

菩珠快樂地奔了過來,趴到了他的背上,兩隻小胳膊緊緊扒着他的脖頸。他雙手托著趴在自己身後的那具小身子,被她指揮着去這裏去那裏。

爬上了他的背後,小豆丁就耍賴,再也不肯下來了。

夜深了,街市上帶着孩童的路人漸少,但少年男女卻彷彿越發得多,歡聲笑語,一路不絕。

菩珠也漸漸乏了,臉貼在他還稍顯單薄但卻肌肉堅實的後背之上,鼻息里聞着那隻屬於他的氣息,只覺心安無比,不知不覺,困意襲來,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李玄度背她逛到了一個賣花燈的攤子前,看到一盞兔子燈,紅眼睛,三瓣嘴,模樣憨態可掬,一下便聯想到了她朝自己撒嬌時紅着眼嘟嘴巴的模樣,越看越像,忍住笑,問身後的她喜不喜歡。

半晌,卻沒聽到回聲。

「公子,你家妹妹睡著了。」攤主笑着提醒道。

李玄度屏住呼吸,慢慢地將趴在自己背上的小人兒溜抱到胸前,發現小丫頭果然真的睡過去了,眼睛閉着,覆下長長的兩排睫毛,嘴角邊還沾著一片糖屑。

看着她在懷中那沉靜而甜美的睡容,李玄度只覺自己的心都跟着安寧了下來。

他命駱保買下兔子燈,自己脫了外衣,將懷裏的小人兒從頭到腳地包住了,就這樣抱着將她送回了家,停在後門附近,輕輕拍了拍她的小臉蛋,喚醒她后,將兔子燈遞給她,隨後幫她推門,這才發現,門已是反閂了。

最後,在菩珠的指點下,他來到了菩家的一處圍牆外,讓她又趴到自己背上,他背着她,攀上高牆,躍了下去,偷偷摸摸做賊似的,將她送到了住的院落外。

他目送那小身影消失后,在暗處又繼續等了片刻,沒聽見裏面有什麼動靜,知她對此駕輕就熟,應已順利回屋,這才循着原路翻牆而出,在駱保那驚詫的目光注視之下,雙手背後,心情愉快地踱步而去。

菩珠偷偷溜回房間,將他送自己的兔子燈放在枕頭邊,讓它陪着自己睡覺。她看着兔子,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戳那紅嘟嘟的三瓣嘴,自己偷偷地笑了,然後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這一晚的夢流光溢彩,第二天早上,她醒來,看着床頭的兔子燈,回味着昨夜和他一起逛街看花燈的情景,心情愉快。

現在,她只盼著父親能早日平安歸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也沒有再遇到過李玄度了。只是到了他十六歲生辰的那一日,母親為了表達對丈夫出京那日,他將女兒從城外送回家的感激之情,也往秦王府送了一份常規的生辰賀禮。沒想到過了幾天,他竟親自上門了,除了來拜訪菩珠祖父,也向孟氏表示謝意。

孟氏很歡喜,待他走後,不住口地稱讚,說秦王為人謙遜,討人喜歡。

他這一趟上門,菩珠雖沒機會和他單獨相處說話,但心裏卻甜滋滋的,看母親這麼喜歡他,更是歡喜。

不管李玄度到底是怎麼想的,反正在她的心裏,他就是為了自己才來拜謝的。否則,他過生辰,全京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給他送了禮,除了他們菩家之外,他有親自登門去拜謝嗎?

沒有。

平和喜樂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菩珠也扳著指頭,一天天地盼著父親歸來。

到了四月,父親終於如她所願那樣,從西域出使歸來了。

這一趟,父親不但平安歸來,還立下了一個很大的功勞。

他在歸來途中,遭遇烏離大隊兵馬的突襲,所幸,事先有所防備,不但使團成員毫髮無損,反而將計就計,擒獲了帶隊突襲的烏離國王子。如今不但帶回了人質,還帶來了一份十數個西域邦國的聯名書。各國國王,皆願臣屬於李朝,請求李朝正式設都護府,以威懾東狄,庇護他們這些不願投向東狄的邦國。

朝廷為此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辯。起初,這場爭辯的一方依然只有菩遠樵、姜毅等少數派,以此次事件為突破口,據理力爭,主開西域。隨後,四皇子秦王很快加入陣營,成為了其中的中堅力量。據說,他利用他和皇帝的關係,多次陳述開西域之利弊,以及將來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的應對之策。分條析理,有理有據。

隨着朝辯進展,不少原本中立的大臣,漸漸覺察皇帝態度似有所鬆動,紛紛加入了少數派,雙方力量漸漸持平。

兩個月後,皇帝去蓬萊宮面見姜太后,回來,皇帝彷彿終於下定了決心。他下了一道聖旨,朝廷順應西域各邦民心,決意正式設西域都護府,守境安土,治理各國。任命姜毅為首任都護,菩遠樵因熟悉西域之事,為副都護,而四皇子李玄度,因他自己堅決請命,皇帝雖心中不舍,但最後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允他一道出關,前去歷練。

一行人馬西出的日期也定了下來。便在這一年的八月底,在皇帝萬壽之後,便就出發上路,只剩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了。

這一日,家中有貴客到來。當今太子李玄信。起因是祖父這幾日染了風寒,因年紀大了,皇帝體恤,特意讓他休息,還派太子前來探病。

菩珠對太子的感覺,有些複雜。

她對他有幾分同情,甚至,也能理解前世他利用了幼弟的信任欺騙他,迫他站隊隨同自己逼宮的那個舉動。

但是,在他事敗只能自盡的最後一刻,他竟還是不肯放過幼弟,不願開口為他正名,執意拉他一同沉淪。

這一點,菩珠實在不敢苟同。

所以她對太子,也根本不可能生出什麼好感。

一個人倘若真心愛護親人,哪怕一時糊塗做錯事,將死之前,他會忍心拉着親人和自己一道墮入地獄?

前世的那個少年秦王,他後來雖沒死,但他煎熬的那些年,說生不如死,無半分誇張。

今上猜忌,固然是造成太子悲劇的重要原因,但太子本身,也算不上什麼完全無辜。

身處權力旋渦中心,想要保有人情和親情,固然是世上的難事。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玄度前世那歷經磨難而始終不改的赤子之心,方顯彌足珍貴。

菩珠發誓,她定要保護好如今這少年的他。

這輩子,按說因自己的干預,事情的走向,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她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因前世發生在這一年的那件大事,不僅僅改變了李玄度的命運,和自己的祖父,連同自己,也都休戚相關。

她留了一個心眼。在祖父於書房見太子時,悄悄地溜到祖父書房的西窗外,藉著身子瘦小的優勢,藏身在了牆角的一處芭蕉樹后,偷聽裏面的說話。

太子和祖父談話的內容,剛開始,並沒有什麼異常內容。

他詢問祖父的身體,表達了皇帝和他自己的關切之情,隨即很自然地談及了如今朝廷里熱議的話題,開西域都護府。

最近幾個月,因父親此行的成果和他的遊說,祖父也漸漸被他的堅持所感染,從一開始的反對轉為了謹慎看好。

他的轉變,也是帶動不少朝臣跟着變換立場的關鍵。

太子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正式設立西域都護府的前景的期待,又說,他的四弟很快就要隨菩將軍去西域了,年紀小,行事衝動,往後還要勞煩將軍對他多加看顧。

祖父笑說無妨。接着,菩珠看見太子的身影出現在窗前,彷彿在眺望窗外庭院裏的景色。

她拚命縮成一團,一動不動。

太子左右看了一番之後,閉窗,身影隨即消失在了窗后。

菩珠屏住呼吸,豎着耳朵繼續使勁聽,依稀聽到太子的聲音飄了出來。

他嘆息道,希望自己也能像四弟一樣前去建功立業,但被身份限制,無法成行。

他的聲音充滿了傷感和遺憾,隨後愈發低了,菩珠也聽不清他到底說了什麼。只在片刻后,又聽到祖父的聲音傳了出來。

祖父說,他身為太子,乃是國本,他的身上,負着比開西域更為重要的職責。守牢身份,盡份內事,謹言慎行,恪勤匪懈,只要能做到這些,皇帝陛下絕不會無端為難。

書房裏靜默了片刻之後,菩珠聽到太子說他定會牢記太傅教訓,不辜負太傅教導,儘力而為。

他又停留了片刻,隨後告辭離去。

在親耳聽到了他這一場和自己祖父的談話之後,菩珠心中的不安之感愈發強烈了。

太子口中雖那樣答應了祖父,但她不敢保證,在李玄度離開京都之前,太子會不會還會像前世一樣有所行動?

他更擔心,萬一太子還會鋌而走險,那勢必將會牽連到自己的祖父。

雖然李玄度如今還只是一個少年,行事也放蕩不羈,但一個人骨子裏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就本質而言,他聰敏,大膽,能擔事,是一個完全值得託付信任的人。

當夜,她便下定決心,儘快找個機會,再去見他一面,提醒他,務必對太子加以防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菩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菩珠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六)平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