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結局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結局

寧平城以東,乃是一馬平川的原野,茫茫看去,似乎沒有盡頭。茫茫如草原,看不見深山,也沒有村莊。然而卻又一支數百的騎兵在這平原上盡情的狂奔,向東疾馳而去。戰馬奔騰的呼嘯聲,劃破了沉悶的天地,就像猶如一道閃電劃過漆黑的夜幕所帶來的效果是一樣的,給這土地增添了一絲生氣。

轟隆隆聲中,戰馬狂奔帶起的煙塵,瀰漫在騎士的四周。透過朦朧的煙塵,可以看清這支騎兵為首的乃是一員騎將,身着精良的將軍鎧甲,神色冷峻之下,不失英武之氣。

這名將軍抬頭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抬起頭看向前方,眼中掩藏着淺淺的憂慮。

這支騎兵正是呂蒙所率領的一千并州鐵騎。可如今,卻只剩下了六百之眾。

原來,呂蒙在曹操和呂佈於臨睢大戰之時,便率領一千并州鐵騎,奇襲許昌,以期讓曹操撤兵回許昌,好緩解呂布大軍的壓力。

果然,曹操在得知呂蒙奇襲許昌的消息后,果斷撤兵,而呂布也得以佔領了沛國全郡,使得曹操的勢力撤出了沛國。這佔領沛國,就是此次呂布出兵的主要目標。

沛國之彭城一帶,乃是平原地帶,曹操能夠時常攻擊徐州,而呂布則只有被動的份,就是因為這一帶的地勢所決定的。

佔領沛國的曹操,便可以從沛國直接出兵攻打徐州,因而,每次曹操都佔據着主動權,立於不敗之地。只有拿下沛國,並且派兵固守此地,使得曹操的兵鋒不能夠輕易東進,這樣,徐州才是安全的,至少西邊。呂布目的不是在於兗州,而是長江以南的江東之地。如果能夠解除西邊的威脅,日後南下揚州,便無後顧之憂,這就是呂布軍高層的戰略核心。

而誓死效忠呂布的呂蒙則哪怕是戰死,也要完成此次的任務,只因為心中那份感激。

死,對於此時的呂蒙乃說並不可怕。投身行伍的初衷或許是,建功立業,封妻蔭子,但是一旦踏入上戰場,馬革裹屍,埋骨沙場或許這就是這些將軍所渴望的,所以死,呂蒙並不怕。

但是呂蒙卻不想死,只是因為身後還有追隨自己的六百健兒,以及臨行出征前,呂布對自己的那份期許。

「我一定要安全的將這些將士帶回去!」呂蒙目光逐漸深邃,臉色越發的堅毅,一股凌列氣勢散發出來。身後的呂遙不由得渾身一震,看了看前面他的將軍。不過,呂遙並沒有一絲擔心,自己已經跟隨了將軍有幾個月的時間了,雖說不長,但也不短。一直就很佩服將軍的能力。轉過頭,看了看身後的的士兵,雖然連日行軍而出現的一絲疲憊之色,但是那種凌厲的殺氣依舊,因而心中更加堅定了一分。

就在呂蒙稍微一愣神之計,身後的呂遙則是眼尖,看到前方一騎絕塵而來,忙對着呂蒙道:「將軍,看!」

呂蒙也收回了心神,在呂遙的提醒下,看到前方有一騎正向與自己奔來。

「停!」呂蒙一聲大喝,身後的并州鐵騎,便停止了策馬狂奔,全都佇立當場,天地之間那種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戛然而止,剩下的唯有戰馬低沉的嘶鳴聲。

很快的,那名騎士的就來到了呂蒙面前。原來乃是呂蒙派出去偵查情況的呂逍。呂逍心細沉穩,所以被呂蒙派出去偵查情況去了。

呂逍來到呂蒙面前,於馬上朝呂蒙抱拳,然後肅聲道:「將軍,前方十里之外,乃是沛國與陳國邊境交接之處,此處沒有平原,只用一條大道通往沛國,兩邊皆是高山林立。如何決策,還請將軍示下!」

其實,呂蒙早就知道了寧平以東,靠近沛國邊境處,山丘便開始多了起來。高山更是多如螞蟻。

要知道,呂蒙為何選擇從陳國穿插,然後再向東到達沛國,只因為呂蒙是汝南人,對於寧平這一代的地形還算了解。

呂蒙能夠率領一千騎兵奇襲許昌,一方面,使曹操投鼠忌器,有所顧慮而不得不撤兵以外,同時也沉重打擊了許昌內曹軍的實力。

在許昌被包圍后,城內原本就蠢蠢欲動誓死效忠於漢帝的那些大臣,和城內的曹軍展開了鬥爭。

而曹操此次攻打呂布,更是抽調了許昌十分之七八的大軍,使得城內的曹軍實力薄弱,這才讓那些原本反對曹操的大漢遺臣如死灰復燃般,開始暗流涌動,密謀趁著曹軍守城之計,偷襲曹軍,妄圖救出漢獻帝。

雖然許昌有荀彧坐鎮,但是那些漢朝老臣對獻帝的忠心,足以讓這些原本以恢復漢室為畢生之志的老臣不顧一切的和曹軍展開了誓死搏鬥。

於是就在呂蒙的騎兵虎視着許昌城時,城內卻早已不是上下一心了。諸如董承、伏完、種輯的漢室老臣,率領各自府中的家丁僕人,以及在軍中依然心存漢室的一些將校,於城內四處放火,製造混亂。混亂之際,試圖從皇宮中救出漢獻帝,卻不料被荀彧察覺,於是雙方便於城內展開巷戰。

雖然這些人最終被曹軍殺敗,但曹軍的實力也已經大損。

最主要的就是,呂蒙趁著城內內鬥之際,奇襲了許昌城郊放置的糧倉。一把火將許昌存有足夠十萬大軍一年用度的糧草燒了個七七八八八。

呂蒙見目的已經達到,於是準備撤兵,卻不想正好遇上率先領兵而回的夏侯淵。雙方一番於城外廝殺,終究是呂蒙兵力少,血戰之下,竟然折損了兩百之眾。

於是,呂蒙便率領這殘兵一路南下,避開曹軍的追截,而呂蒙便選擇了折道向西,然後突然南下,向東,經過陳國的寧平,然後進入沛國。

而這寧平以東地形平坦,乃是一片平原,茫茫平原,根本不用擔心會遭到曹軍的埋伏,同時也不用擔心會被曹軍纏上。

過了這一段路后,便是即將進入道了沛國,這也是最快的捷徑,但也是最為危險的地方。因為陳國和沛國交匯之處,乃是一片山脈,這裏山林較多,道路崎嶇,是埋伏好地方。

可呂蒙卻依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儘管這條道路兇險異常。北面,乃是曹操的勢力,曹操如果撤兵,一定會從北面向西,說不定兩軍會不期而遇。南邊則是曹仁鎮守的汝南。不管從北還是從南,都會將遇到曹軍的圍追堵截。

而最為重要的是,此時呂蒙大軍隨身攜帶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多日,所以呂蒙才兵行險招,選擇了這條路。當然,呂蒙也相信,呂布也不可能不會接應自己。

呂蒙側過頭,將目光投向遠方,想將前方看透。片刻,收回目光,對着一旁神色嚴謹的呂逍道:「你怎麼看?」

呂蒙的意思,呂逍自然知道。聞言,道:「有殺氣!」簡短而精鍊,但是呂蒙足以知道其中的意思。

呂蒙自然知道呂逍所說的殺氣所蘊含的深層次意思。常年在戰爭上拼殺,經過無數次戰爭洗禮的這些老卒,對於殺氣感觸尤為靈敏。或許呂逍的年紀並不大,但是常年的軍旅生涯,早已磨練出了呂逍剛毅的性格。雖然感受到前方那林密的山中隱隱若現的透露著股殺氣,呂逍卻並沒有因此而任何的惶恐。

呂蒙讚許的看了一眼呂逍,忽然拉過馬韁,轉身對着身後的六百多的并州鐵騎,慨然道:「將士們,告訴本將,你們怕死嗎?」

「不怕!」

六百并州鐵騎先是渾身一震,但只是片刻的遲疑,接着便齊聲吼道:「殺!」

看似答非所問,呂蒙卻很是滿意。并州鐵騎果然是聞名天下的精兵。其實,這種問題,根本不需要問,但是呂蒙想要的卻是氣勢,那種一往無前,不懼身死的氣勢。效果,已經出來了。

「問這種問題,其實乃是對你們的一種侮辱,但是本將要告訴你們的是,前方,很可能有一支敵軍,攔住了我們的去路。怕不怕死已經不重要,有一點,就是,或者想回去,那就要策馬踏過去,將阻擋我們的一切障礙全部清除,沒有誰可以阻擋我們的兵鋒。」呂蒙雄渾而又激昂的聲音,一波波的震撼着這些精銳騎士,久久回蕩在這些人的心中。

雖然騎兵們的鎧甲破敗了點,雖然臉上還依舊殘留着些血跡,雖然士兵頭上的頭盔沒有出征前的那麼端正,可是呂蒙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騎兵們悄然的在發生著一絲的變化。氣勢更加的濃厚,殺氣越發的凌厲,眼神更加的冷漠和堅定。這就是百戰精銳之師,或許對生的渴求,但是無論如何,已經達到了呂蒙預期的效果了。

「好,,有我無敵!并州鐵騎,有我無敵!」

呂蒙猛的振臂高呼,隨之六百并州鐵騎也一齊振臂高呼,聲如巨浪,回蕩在上空。

「將兄弟們全都撤回來,回到隊伍中去!」呂蒙對着呂逍道。

「諾!」

呂逍再次的向前方而去。隨後,呂蒙也領大軍重新急行而去。

呂蒙猜測的沒錯,在沛國和陳國交界處,一條大路的兩側的山上的確埋伏着一支大軍,大約有五千人。這支大軍的將軍正是劉備三兄弟。

劉備正是算準了呂蒙孤軍深入的危險,一定會選擇最為捷徑的路回歸徐州。其實,歷史上的劉備還是有一點軍事才能的,至少在新野博望坡的時候,能夠用火計燒的曹仁數千大軍大敗而還,可見,劉備至少不是三國演義上所描寫的那般,在軍事方面是個十足的低能兒。劉備也算是經歷過大小戰爭無數,雖然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可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了。所以,能夠想到於此處埋伏呂蒙,並不難。

於是從曹操請纓來伏擊呂蒙。

「二弟,可有何消息?」劉備問向一旁的關羽道。劉備的這支大軍埋伏在半山腰處,這裏地形甚為有利,能夠很好的掩藏近五千的大軍而不至於會隱藏行跡。大山兩旁,一共埋伏了近一千的弓箭手,其餘俱為步兵,只要敵軍進入埋伏區,劉備便會一聲令下,領大軍一起湧出,給敵人來個迎頭痛擊。

微眯著雙眼的關羽,聞聽劉備相問,眼中閃過一絲遲疑,隨後立刻答道:「大哥,據探馬來報,敵軍只有數百騎兵,正向這裏疾馳而來。」

劉備聽后,心下寬鬆不少。現在他還真怕呂蒙不來。別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白歡喜一場!

劉備剛準備側過頭,目光掠過關羽時,卻發現了一絲異樣,略帶驚異眼神看着關羽。

「二弟是不是有什麼事?為何這般表現?」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自結義以來,三人之間彼此心性相互了解很,所以關羽的一絲異樣,自然被劉備有所察覺。故而,劉備才有由此一問。

「大哥,據報敵軍不過是數百人的騎兵,如果敵軍有數千,或許我軍可以伏擊敵軍,但是敵軍數量太少,是否現在不妥?」關羽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經關羽這麼一說,劉備立刻凝思起來。關羽說的沒錯,如果是數千人的規模,伏擊敵軍,絕對可以給予敵人重創。但是現在只有數百的敵軍,而且還是騎兵,等自己兩邊伏兵盡出的時候,只怕這伙騎兵早就揚長而去了。

既然想通了這一點,劉備當下道:「派人通知翼德,讓其在大路盡頭會合,於大路中央與敵軍決一死戰!」

「諾,大哥!」關羽應了一聲后,便轉身離去。

且說呂蒙率領的并州騎兵在到達谷口的時候,已經將馬速慢慢的降了下來。抬眼向著谷內看去,令人詫異的是,竟然有一支軍馬攔住了自己的去路。之所以詫異,是因為在這種情況看下,不是埋伏更好嗎?難道敵軍就不怕自己會折回,向原路返回嗎?不過很快,呂蒙就明白了。

「看來,敵軍是吃定了我即刻要回徐州的心思!」呂蒙淡淡的道。

身旁的呂遙問道:「將軍,我們還衝過去嗎?」

揚起手中的長槍,呂蒙大吼一聲道:「眾將士,隨我沖!」

「殺!」

長槍一揮,身後的騎兵隨聲附和,震天的喊殺聲回蕩在這空蕩的山谷,驚起林中的飛禽走獸。

對面的劉備掣出隨身的雙股劍,喝道:「眾將士,殺!」

既然雙反連場面話都懶得說,剩下的唯有廝殺!

劉備身旁的張飛早已等不及了,脾氣火爆的他早就想殺殺人出出這鳥氣,特別是被呂布擊敗后。如今面對呂布手下大將,張飛早已急不可耐。

身旁的關羽也是一樣,雙目猛的張開,一道光芒閃過,隨即胯下的戰馬如離弦的箭一般,離陣而去,倒拖着手中的青龍偃月刀。

數千步的距離轉瞬即逝,很快兩軍就相遇了。呂蒙的臉色越發的凝重,此時他已經看清楚了攔住自己去路就是那劉關張三兄弟。沖在自己最前的就是那關羽和張飛。

關羽和張飛的氣勢,令呂蒙感到心驚,知道自己不是這二人的對手,邊策馬便大聲道:「全軍聽令,不得戀戰,目標直向北,殺!」

「殺!」

喊殺聲如巨浪一般,一浪高過一浪。

幸運的是,劉備帶來的士兵全是步兵。不過,呂蒙並沒有感到輕鬆。這山谷根本不利於騎兵廝殺,一旦被敵軍纏上,那這數百并州騎兵也就危矣。

拋開心中的思緒,呂蒙率領并州騎兵,向前衝去,猶如一道洪流,滾滾而來。

終於兩軍狠狠的撞在一起,激起無數的浪花。劉備步兵結成的陣型阻止了洪流的衝鋒,不過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十幾個士兵立刻被撞飛出去,狠狠的摔在地上,一命嗚呼。還有的被戰馬踩踏,躺在地上哀嚎不已。

「哼!死!」關羽看到呂蒙一路過關斬將,所過之處,己方的士兵如秋風掃落葉般的倒下,當下大怒,棄了身邊的并州騎兵,一拉馬韁,殺向呂蒙。

呂蒙正在前面開路,長槍急舞,勢不可擋。很快就殺出一條血路。身後的騎兵也揮出斬馬刀,狠狠的劈殺着身前的士卒。

忽然看到一紅臉大漢,騎着一匹黑彪馬,疾馳之際,長須飄然,氣勢威猛,一路殺向自己。呂蒙只感覺此人猶如一座大山般,不敢大意,抽回長槍,也看清楚了此人就是那個溫酒斬華雄的關羽。此時此刻,呂蒙並沒有一絲的懼意,反而體內的好戰的血液開始沸騰,開始膨脹。渴望與強者戰鬥,是真正武將所熱衷的。

關羽來到呂蒙面前,一聲冷哼后,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一招力劈華山,一刀劈向呂蒙,勢要一招斃敵。

呂蒙長槍橫檔在自己頭頂,一聲清脆的巨響,呂蒙擋住了關羽這雷霆一擊。

關羽詫異的看了看呂蒙,雙目中略帶佩服之色,隨即一閃而逝。青龍偃月刀繼續揮舞,砍向呂蒙。

呂蒙硬接了關羽一刀后,胯下戰馬連退三四步,同時那股力量也通過長槍傳至自己的體內。呂蒙只感覺胸口一陣氣血翻滾,好像要破體而出般。一口鮮血涌至喉嚨處,但是硬被呂蒙給強自壓了下去。

呂蒙根本沒有時間再次去調息體內翻滾的氣血,見關羽繼續攻來,決定不與關羽繼續硬碰硬,長槍急舞,撥開關羽的刀鋒。

關羽每次的出招都是氣勢驚人,這就是春秋刀法的精髓所在。同時勢大力沉,往往在對手在驚愕之間,一招斃敵。當然除此之外,關羽的刀法玄妙,技藝精湛,這才是那個無敵猛將關羽。

二人連斗十幾個會合,呂蒙終於感到體力不支,原本以呂蒙的武藝,和關羽斗個三十多回合也不在話下,但是一開始,呂蒙就吃了暗虧,鬥了十回合后,漸露敗像。

關羽窺得一絲破綻,青龍偃月刀閃電般的揮出,橫斬向馬上的呂蒙。

呂蒙此刻不由得感到大驚,可是回身卻來不及。

「當!」一聲巨響,震得四周的士卒雙耳發顫。

就連關羽心神一凜,不由得深深的看了看擋住了自己這雷霆萬鈞的一刀的是何人。剛剛那一刀,自己可是清楚的很,無論是刀法還是力量,絕對是自己的絕招之一,沒想到卻被此人輕易的接下,而且,那反彈回來的巨力,也讓自己的雙臂震得酸麻。

「你是何人?」

一向冷傲的關羽不由得出聲問道。自己一向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除了呂布呂奉先之外,可以說,天下鮮有是自己的對手。

立於關羽身前的人極其雄壯,身形魁梧,相貌英武,特別是雙臂上的肌肉如小山般堆起,宛如一尊鐵塔般。聞言,收回了長刀,道:「譙郡許褚!」

其實許褚心驚嘆關羽武力之強決不再自己之下。

躲過關羽一擊的呂蒙回過頭看向一側的許褚,見這人身着的呂軍的鎧甲,而印象中自己騎兵中根本沒有許褚這個人,聽許褚說自己是譙郡許褚,那麼應該就是之前從曹兵中挑選的騎士加入到并州鐵騎中時,就是那時候加入的。

心下雖然嘆許褚的武力之強,可是,關羽內心的傲氣,讓雙目中的敬佩之色轉瞬即逝。只見關羽冷然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着,偃月刀快速的劃出幾點精芒,攻向許褚。

許褚夷然無懼大叫一聲:「來得好!某不斬無名之卒,來將通名!」

「河東關羽!」關羽只說了一句,便不再說話,長刀連續揮舞,一道道氣浪攻向許褚。

許褚長刀揮出,刀刀擊在精芒處,將關羽的連續劃出的十幾刀全都擋了下來,同時,還不忘斬出幾道精妙絕倫的幾刀回擊著關羽。

與許褚的幾招硬碰硬后,關羽也不禁暗自詫異,此人力量之強不再自己和翼德之下。連續的幾招硬磕,讓關羽的雙臂不禁酸麻。想通了這一點的關羽,再次的揮出一刀,長刀急速翻轉之間,卻是攻向了許褚上中下三路。

許褚猶自不過癮的同時,正準備繼續和關羽硬磕的時候,卻不想關羽的這一急速的變招,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不過許褚倒也了得,憑藉着經驗,硬生生的躲過了關羽的這一玄妙一擊。雙腿一磕馬腹,催馬便靠近了關羽。

許褚意圖縮短與關羽的距離,而關羽自然不會讓許褚靠近。於是二人邊與馬上連續一番廝殺,直殺的難解難分。此時二人已經相鬥了二十多回合了。

這時候,劉備已經命令大軍全都涌了上來,漸漸的,并州鐵騎就要被包圍起來。

在另一側,一個黑臉大漢,勇猛不下眼前的關羽。自己這一方廝殺,就這麼短短的片刻并州鐵騎也已經損失了一百之眾。

「全軍一路向北,殺!」呂蒙重新拿起長槍,在前面開路。但是此時的或者的并州騎兵全都被劉備的大軍給纏住了。雖然并州鐵騎個個悍勇異常,但是此時根本展不開手腳,往往斬殺了幾個劉備軍士兵后,就會被捅死,或者刺死。并州鐵騎雖然只有數百之眾,但是無論氣勢還是單兵戰鬥力,都強於原來劉備軍。并州鐵騎的損失在加大,同樣,劉備軍也成批成批的倒了下去。

可畢竟是眾寡懸殊,如果就這麼拼殺下去,并州鐵騎全軍覆沒不過是瞬息之間的事。

整個山谷中喊殺聲,哀嚎聲,戰馬的嘶鳴聲,兵器碰撞發出的聲響交織在一起,加上四周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血腥味,讓整個戰場彷彿修羅地獄般。

有那麼一刻,天地之間突然停止了一般。但是突然,一種震天動地的聲響忽然從北方傳來。這種聲音對於這些士卒來說並不陌生。那是戰馬奔騰的聲響。

近了,近了!終於所有的人都看清楚了。循着聲響望去,山谷的北邊,赫然出現了一支陣容齊整,殺氣凜然的騎兵,正猶如一道洪流,滾滾而來。這一刻,劉備后陣的士兵眼中滿是惶恐之色。

在後軍督戰的劉備看到了背後突然殺出一支騎兵時,臉色終於大變。不復剛才的自信,取而代之的是震驚,接着是臉色鐵青。不過,很快的,劉備救發現了騎兵前頭那人。

那人銀盔銀甲,與身後那群黑衣黑甲騎兵相比,顯得是異常顯眼,鶴立雞群。劉備臉上神色變幻莫測。不過,容不得劉備去多想,急忙招呼后陣的士兵去阻擋這支忽然殺出的是敵非友的騎兵。

從騎兵出現的那一刻,張飛便棄了身旁的敵軍,向劉備奔去。

眨眼之間,那股騎兵已經來到了正在廝殺的兩軍陣前。

「殺!」

趙雲神色冷漠的看着眼前的劉備軍,長槍一揮,身後的騎兵猶如一道利劍,狠狠的扎了下去,輕易的洞穿了劉備軍的防線。

「趙雲小兒,忘恩負義的東西,納命來!」

卻是張飛趕到,與趙雲正好相遇。對於張飛的辱罵,趙雲臉上沒有泛起一絲怒色,淡淡的看了看張飛一眼后,便沒有答話。

「呀呀呀呀!」張飛怒吼連連,策馬向趙雲殺來。長矛舞動,快如閃電,攻向趙雲。

趙雲止住了腳步,停了下來,可是身後的騎兵並沒有停下,繼續前沖。三千氣勢如虹的并州鐵騎,又是偷襲之下,劉備軍士兵根本擋不住自己的兵鋒。

趙雲如今不似之前那樣,選擇避開和劉備為敵。所謂各為其主,儘管之前劉備待他一直不錯,趙雲也很感恩,這是趙雲的性格。但是正如自己的秉性一般,趙雲現在既然效忠呂布,那就不再選擇避開劉備。如今的情況,再也不能激起趙雲內心的一絲漣漪或者尷尬。

長槍同樣閃電般的揮出,恰到好處的點在了張飛的矛刃上,如蜻蜓點水般化解了張飛的進攻。看似輕描淡寫,趙雲卻不敢絲毫大意。自己的武力與張飛不分伯仲,剛才那幾下,卻是自己比較熟悉張飛打法,所以才能輕易的化解。不過,張飛的後續招數一定會如江水般連綿不絕地攻來。

果然,張飛見自己幾招被趙雲化解后,長矛不做絲毫停歇,繼續猛攻。

趙雲也是將自己的武藝盡數的使了出來,沒有絲毫保留。

二人酣斗十餘會合,此時劉備已經趕到二人相鬥的地方的外圍。劉備那寬厚仁慈的聲音突兀的響起:「子龍一生忠義,奈何失陷於賊?呂布小人,素無忠義,暴虐不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實乃董卓之流。難道子龍還要繼續助紂為虐?」

趙雲聞聽劉備的話,用長槍加開了張飛的長矛,退後一步道:「玄德公仁義無雙,子龍甚敬之。至於現在,子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過雲想說的是,此戰,玄德公卻是已經輸了!」

劉備知道現在己方已經危在旦夕,但是,劉備還心存僥倖,希望陣前說降趙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趙雲,自己早就在公孫瓚的手下時,刻意去結交,為的就是日後能夠將趙雲收歸帳下。

聞聽趙雲的話,劉備額頭上冷汗連連。倒不是自己怕死,而是自己的這五千大軍就要傷亡一半,如何不讓自己心痛。

「你們走吧!雲保證不再追擊!」趙雲打算是給劉備一條生路,就當之前,劉備對自己的恩義。

「哼,趙雲小兒,我大哥待你不薄,汝卻忘恩負義,今日看我不擰下你的腦袋!」此時張飛根本沒有顧及昔日二人兄弟之情。

「翼德,走!」卻是張飛就要再次和趙雲拚命的時候,劉備叫住了張飛。

「大哥!」張飛回頭看了一眼劉備,滿是不甘,回頭瞪着趙雲,那怒氣恨不得將趙雲立刻殺死。

「走,撤兵!」這時候,張飛聽出了劉備語氣飽含的冰冷和冷峻,讓張飛也不由得心神一緊。

張飛平生最怕的就是這個兩個哥哥。恨恨的收了長矛,跟着劉備走了。

另一邊,關羽和許褚的廝殺隨着劉備的撤兵也接近末尾。此時二人廝殺已經接近了上百回合。二人卻依然沒有分出勝負。

劉備帶着殘兵向南撤走後,空曠的山谷中只剩下了三千餘的并州鐵騎,以及一地的屍體。不過大部分都是劉備軍的士卒。呂蒙的六百并州鐵騎活着的只有一百之眾,趙雲帶來的三千并州鐵騎則損失不大。

而劉備的五千大軍只剩下了三千之眾。

呂蒙和趙雲相見后,二人便將騎兵會合一處,同時,呂蒙為趙雲引見許褚。幾人也算是豪爽之人,且都是武藝高強,三人相處甚歡。

趙雲在成功的接應了呂蒙大軍后,便安然的返回到了沛國呂布的大營。

此時曹操也已經回兵許昌。在知道許昌的情況后,勃然大怒,可是怒過之後,卻也不得不罷兵。雖然知道,呂布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可是沛國一戰,自己不僅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反而丟失了整個沛國。

許昌糧草被燒,讓曹軍的實力更是受損,好在漢帝並沒有什麼事,否則自己就難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經此事件,曹操加深了剷除異己勢力的決心。於是在許昌城內展開了一場肅清行動。

除此之外,曹操另一件頭疼的事便是北方的袁紹。袁紹在消滅公孫瓚后,佔據了幽州全境后,隨着勢力的膨脹,野心也跟着水漲船高。特別是,坐擁冀州,并州,青州,外加上幽州后,袁紹已經擁有了帶甲數十萬,謀臣武將無數的資本,所以袁紹的視線也不僅僅局限於這河北之地。

原本袁紹是看不起呂布的,決定先聯合曹操一起攻伐呂布。卻不想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讓袁紹對曹操更加痛恨。

原來,呂布在佔據沛國后,便回兵徐州,然後,命臧霸撤出泰山郡,將這整個泰山郡送給了曹操。同時派使者,前往許昌,上表朝廷表示臣服,順帶將曹操的謀士荀攸、程昱、曹昂一併奉還給了曹操。

曹操知道這是呂布的奸計,可是泰山郡白送給自己,自己又不能拱手讓給袁紹,否則,袁紹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兗州。最重要的是,送還了荀攸和程昱,這二人乃是自己的心腹謀士,所以,曹操也大方方的接受了。同時也上表,請求封呂布為齊侯,外加鎮南將軍,督徐揚二州軍事。

顯然曹操的打得也不是好算盤。目的就是挑起呂布與江東孫策的紛端,讓二人相鬥。

不過這也趁了呂布的心意。如今呂布實力逐漸強大,早已有南下江東之意。此次朝廷封自己為齊侯,鎮南將軍,督徐揚二州,就等於給了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這正是呂布求之不得的。

而曹操此時煩惱的當然是北方的袁紹。袁紹在知道呂布把泰山郡送給曹操后,不送給自己,對呂布更急痛恨。可是南下有曹操擋道,袁紹決定先消滅曹操,然後在消滅呂布。

漢建安四年,春,袁紹共起幽冀並青四州大軍三十萬,進駐白馬南下攻打兗州的曹操。

曹操聞訊后,也集齊兗、豫二州兵馬十萬,進駐官渡。袁曹與官渡展開決戰。

另一邊,呂布趁著袁曹相爭之際,以甘寧(甘寧後來率八百健兒投靠呂布)為水軍統領,南下江東。而之前感呂布相助的張綉,在賈詡的勸說下,舉眾投靠呂布。就這樣呂布東西兩路齊進,攻打江東。

江東孫策率兵迎敵,奈何戰場上被呂布擊傷,后重傷不愈而亡,由其弟孫權統領江東。呂布實力強大,江東孫氏不敵,被呂布大軍一路攆殺,退往交州。

徐州呂布軍兵至丹陽涇縣,太史慈率眾而降。豫章太守華歆也獻全郡投靠呂布。

荊州劉表在呂布和孫權的東西夾擊之下,憂鬱成疾,子劉琦和劉琮爭奪州牧之位。后劉琮投靠孫權,劉琦則是投靠呂布,整個荊州也被呂布和孫權二人相互瓜分。

北方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偷襲袁紹在烏巢的糧草,從而擊潰了袁紹。而北方也已曹操的大勝而結束。

袁紹倉皇逃亡冀州,自此之後實力大損。后又積鬱成疾,又無力御下,臣下不和,終為曹操消滅。涼州的馬騰,遼東的公孫度也在這時候,投降曹操。自此,北方為曹操所得。

而劉備則是趁著中原內亂之際,請出諸葛亮,然後西進進佔益州,漢中張魯迫於劉備勢力,降了劉備。劉備則是佔有益州和漢中。

孫權佔領交州,荊州部分之地。實力最為弱小。

呂布則是佔領徐州,揚州,加上荊州,豫州部分之地。

自此呂布、曹操、劉備、孫權四分天下,鼎足而立。

漢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天下由群雄逐鹿的態勢逐漸成為四國鼎立的局面。

建安十二年,曹操稱魏王,劉備稱漢中王,孫權稱越往,呂布稱齊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中平元年的黃巾起義至天下鼎足之勢,紛端不休,內亂不止。北又有胡虜之患,東遊東瀛之患,西域未歸,南蠻四起,天下並沒有因此而太平。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話道盡了一個民族多少的辛酸。

而我們的主角陳衛,則是在呂布稱齊王的時候,選擇解甲歸田,辭官回鄉野,憑藉着腦中的幾千年的知識,決定以科技發展整個名族。

如大力興辦學堂,讓所有的百姓之子都能夠讀到書。

鼓勵商業,削除商業受歧視的思想。

大力發展新聞業,創辦報社。

投資研究農業,工業,軍事行業。

振興中華的同時,陳衛也不忘和嬌妻一起或泛舟湖上,或縱情山水,或流連各地風景,過着神仙眷侶的生活。

靜兒,詩兒,脂兒,三個嬌妻,陳衛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爭霸天下本無意,建功立業也無心,富甲一方做富翁,振興中華是真心!

至於後世情況如何,十三隻透露一點,東方某島上的東瀛小國,被一舉殲滅。自此,世上再也無日不落國。

ps:本書就此結束,其實這本書寫到現在只寫了一般,全書共分四卷,只寫了兩卷。至於為什麼不寫,那只是因為這本書成績太差,當然主要是十三自己的原因。第一次寫書,有很多問題,有很多不足,不過自己堅持下來了,在寫的過程中,自己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也讓十三獲益匪淺。寫很不方便,我已經有了。當然趁著這段時間十三多看看小說,自己多領悟一下,反思一下,最主要的是十三在構思新的小說。至於第二本書,還是三國,十三已經在動手構思的同時,也在着手寫了。寫了大概一萬字。最後對於呂布的書迷說一句抱歉,十三很喜歡呂布,不過,只因為十三的文筆不是太好,寫的故事很難讓自己滿意,所以十三決定先不寫呂布,寫別的主角,就是為了練文筆,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寫出一本經典的呂布小說。不過十三寫的小說,雖然主角不是呂布,但是呂布依舊會作為正面角色,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最後,等第二本書上傳的時候,我會通知大家,到時候還是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十三哈!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三國之溫侯親衛統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重生三國之溫侯親衛統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