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佛光寺

第34章 佛光寺

一個月後,藍凱來到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台懷鎮西南佛光山山腰,距台懷鎮約30多公里,被稱為台外寺。晚唐以來,五台山佛運幾度興衰,佛光寺因一直隱沒在偏僻一隅,在香火不旺的同時,也躲過了許多兵災火劫。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走進五台山,探尋這裏保存下來的古建築,在這偏僻一隅發現了這座唐代木結構寺廟,曾大為驚嘆。

站在佛光寺壁畫前,看着由脅侍菩薩、天王、飛天等簇擁著的文殊和普賢兩尊菩薩,藍凱腦海里浮現出父母的身影。父母的身影漸漸與文殊、普賢重合在一起。

藍凱在寺里住下。

下午做完功課,藍凱正想回房間,朦朧中聽到一陣凄苦的結他聲。他尋着聲音,來到寺廟後面的一片樹林。

樹林空曠,地上鋪滿金黃色的落葉。

一個穿着袈紗的人一邊撥動琴弦,一邊低聲吟唱。他背對着藍凱,藍凱判斷不出和尚的年齡。

藍凱在旁邊坐下。

「你是誰?」和尚沒有回頭。

「我……我叫藍凱。」藍凱看看四周沒人,確定和尚是問自己。

「人生百年,靈魂百世,施主切莫過於執念。」和尚還是沒有回頭。

「我父母他們才半百。」藍凱忍住眼淚。

「因果自天,人生隨緣。施主在此佛地還不明白。」和尚說完不再理會藍凱,自顧自地彈唱起來。

歌聲很隨性,有點陝北信天游的味道,但比信天游更滄桑。

遠處有人在喊什麼,和尚抬頭看了一眼,放下結他起身離去。

藍凱在和尚坐過的地方坐下,拿過結他。結他是自製的,做工粗糙,且有些年代了。

太陽已經偏西,斜射進樹林,在樹冠上抹上一縷淺淺的金色,與地上的落葉相映,是畫家和攝影家眼中不錯的素材,但在藍凱眼中,卻是一片蕭瑟傷悲。他調了調音,低沉地唱起來:

親人已逝難再還,

眼前一片凄然。

寒風吹落了春天的樹葉,

大地也黯然無顏。

憶往昔時笑貌音容,

依然就象是在眼前。

時光的思念,

就象天地不能消失,

隨日轉星移永在心間。

一陣風吹過,捲起堆堆落葉,落葉在林間穿梭,發出瑟瑟之聲,如泣如訴。藍凱停了一會兒,又繼續唱道:

江河嗚咽天垂淚,

松柏間陣陣悲音。

黃泉路上親人已遠,

天地之間獨自浮沉。

風霜撕碎了孤獨的心,

從此不知何處是家門。

平平常常的陪你到老,

今生已成綿綿長恨。

藍凱唱了一遍又一遍,不由淚流滿面。

一個聲音在藍凱身後響起:「施主,該回去了。」

藍凱擦去臉上的淚水,回過頭,看到一張蒼老而慈祥的臉,是剛才的那個背影。

老和尚上前拿過結他。

藍凱哽咽道:「我沒有爸爸媽媽了。」

老和尚在藍凱對面坐下,兩眼平靜得像是深潭中的水,沒有一絲波紋,說:「我六十多了,從沒見過父母。」

從老和尚的敘述中,藍凱知道了老和尚的故事。老和尚不知道自己生年生日,只知道是1938年師傅從寺廟門口抱起了他,把他養大。師傅是當時德高望重的空度法師,一生虔誠事佛,且精通醫道,廣濟於民,深受周圍村民敬重。

老和尚沒有上過學,跟着師傅讀了四書五經,然後就研修佛理。1966年,師傅被趕回原籍四川務農,他也跟着去了四川。師徒為生活所計,參加了農業勞動。勞動之餘,將門關上,仍然翻開經卷,偷偷做功課。這事不知被誰發現,告到了大隊,立即遭到了無休止的批判,師傅沒熬過來。師傅臨終時,老和尚握著師傅枯枝般的手發誓,即便這輩子再無緣出家,也把佛祖留在心中。師傅去后,他又熬了5年。到1978年,國家落實宗教政策,他被當時的師叔招回,做了當家和尚。結他是師傅留給他的,當年就在這片樹林里教他彈唱,那時還是小樹林。他回到寺廟后,每到師傅祭日,就獨自來到這片樹林。

老和尚沉浸在往事中,良久說:「師傅走後,我也常常思念。每到思念的時候,就4點鐘起床,加倍研習佛經。我相信他在另一個世界一定能看到。」

老和尚的故事,讓藍凱感到人世間的博大與滄桑。心靈跳躍的瞬間,隱隱約約明白了佛教普度眾生的含義。

老和尚走後,藍凱又坐了很久。他想到老爸,想到長大后與老爸為數不多的交流,連與老爸那場決裂性的戰爭,此刻也成了永不再來的珍貴回憶。

直到太陽落山,他才從地上起來。

讓他想不到的是就在離他不足百米的牆外,鄭義正在一棵樹下站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家有千千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家有千千結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章 佛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