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破開混沌見天開 第十一章 盜將行

第一卷 破開混沌見天開 第十一章 盜將行

「想不到竟在此處遇到大人,小人真是三生有幸!」傅友德驚喜說道,「縣令黃大人也經常向我提及大人,感念大人的高風亮節,黃大人如果得知您在此,定會趕來求見。」偶遇前任上司,看得出來,傅友德是真心感到驚喜,而他提到的縣令黃崇德,想必也與劉伯溫有舊,怪不得劉伯溫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我與黃兄乃同科進士,黃兄之氣節才幹,也讓我欽佩異常。」劉伯溫嘆息道,「只是我如今遠離朝野,一介山村閑散之人,卻不敢打擾黃高堂。」說到這裏,劉伯溫裝模作樣問道,「你們說我們抨擊時政,那好,我就跟你們走一趟吧!」

「豈敢豈敢,卑職受人蒙蔽,因一封來歷不明的信箋,未能明察,驚擾了先生大駕!還請先生恕罪!」傅友德連呼不敢,在元代官署中,巡檢司巡檢是品秩最低的一種不入流的官職,在他看來,自己與劉伯溫的身份天差地別,就算黃縣令也不能與之比擬,更不用說武官在文人面前向來比較弱勢了。他急忙說道,「先生,不,大人有所不知,徐壽輝在蘄州起義,已經迫近江浙,朝廷早已發佈詔令,徵用您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不想在這裏遇見了大人!」

此話一出,四周鴉雀無聲!

韓明義也不由得吃了一驚,按照前世所熟知的歷史,劉伯溫應該是今年七月到回到了家鄉浙江,隨後才被徵召為官,徐壽輝也是七月已經攻陷杭州。因為滯留夾河,他原本還以為事情發生了嚴重的偏離,卻不想如今剛到十月,元庭的徵兆晚了三個月而至,而徐壽輝也沒有按照歷史軌道於七月攻陷杭州。

劉伯溫沉吟了一下,說道,「既如此,你們先在門外等候,我交待一下便隨你們去縣衙拜訪黃大人。」傅友德大喜,「大人只管先忙,我們幾個去外面準備車馬。」退出門外后,他也馬上兵分兩路,一路前往縣衙稟告縣令,一路尋找回城車馬。

這時卻是趙嘉儀率先忍不住了,着急道,「先生,你怎麼能跟他們走,去干那個勞什子都事?」

元朝承襲了原來蒙古時的建制,並在宋建制基礎上進行了改良,設置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為設於沿海及邊疆地區的軍政機關,承行中書省或宣政院之命統轄區內軍民之務。宣慰司(都元帥府)宣慰使為從二品封疆大吏,而召劉伯溫為元帥府都事職為正七品,卻並不是後世所理解的軍事官,而是負責幫助當地行省平定浙東一帶的盜賊。從儒學提舉司副提舉的從七品職級至元帥府都事正七級,也算升遷了。

韓明義含笑道,「卻是要恭喜先生陞官了!」

趙嘉儀一聽更急了,「什麼陞官,那個元廷哪值得先生三番四次出仕效命,先生您可不要聽韓明義瞎起鬨!」

在韓明義看來,元朝末年,各地起義紛紛,這個時期任命劉伯溫為元帥府都事,主要還是看重劉伯溫在家鄉的人望,而負責平定盜賊,則是元庭仍然沒有對劉伯溫有所重視,只是利用罷了。

劉伯溫哪還看不出元廷的心機陰謀,況且不說他世代以反元為己任,為官出仕只為蟄伏探查情報而已,答應元廷徵召,無非是藉此良機罷了。

但此次赴任,卻是利大於弊:

一是要實施與韓明義的「改明為民」大計,元帥府都事職雖然微末,但卻負責剿滅盜賊,也能收編流民,收為己用,擴充力量;

二是以此良機跳出天機閣看明教紛爭,以己為魚餌,看魍魎幾何?

三是可以繼續蟄伏,拉攏利益集團,也能藉機滲透徐壽輝在江浙一帶的力量。

等到積蓄力量之後,再以「小明王」大義,號令群雄,革新教義乾坤,以下至上地重組明教乃至天機閣的利益體系。

韓明義也深諳此理,單純依靠外力達成自身的目標,無異於天方夜譚。「打鐵還需自身硬,槍杆子裏出政權,」韓明義暗道。

著看兩人就「去與留」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胡攪蠻纏,卻又像打情罵俏的樣子,劉伯溫不由得心中苦笑,其實他哪裏看不出趙嘉儀對韓明義的情愫,只是突然想到關於韓山童的死,他的心裏又添上了一絲霧霾,暗自嘆息一聲:希望與那人無關吧,不然,這就又一對苦命鴛鴦了。

「咳咳」,劉伯溫打斷了兩人的嬉笑怒罵,「闊別故鄉已有三年,此次定是要走了,」說着又對着趙嘉儀說道,「你跟着我出來也一年有餘,也是時候歸家見你爺爺和父親,不然他們又該着急了。」

聽到先生如此說來,趙嘉儀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失了神,青眉如黛,悵然若失,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宛如梨花帶雨。

不想被人看出窘態,飛快地逃了出去。韓明義心中也像是被什麼撞擊了一下,感覺渾然空洞起來。

劉伯溫目光炯炯地看過來,韓明義趕緊掩飾失態,輕聲問道,「此去一別,不知先生還有何囑咐。」韓明義問道。

「我此去目的,想必你也是清楚。但我有三件事,還未能放下。」只聽他道,

其一,對於明王身死之謎,你雖然已派遣暗衛探尋,但切不可偏聽偏信。

「我會修書一封,飛鴿傳書於徐壽輝,假意輔助於他,暗中調查當年之真相,也使他對你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夾河已非安身立命之所,我本想薦你入天機閣面見閣主,但恐怕你身份泄露,尚沒有自保之力。

為蒼生證道,需積蓄你自己的力量;

其三,火凰令乃號令群雄之聖物,更暗藏《火凰神意決》最後三層功法,但你切不可貪功冒進以致走火入魔。

為了助韓明義修鍊,劉伯溫沉吟了一下道,「此乃明教聖典《乾元造物總法綱》,你雖天資聰穎,若苦心參透,或者,對你練成《火凰神意決》第九層有莫大好處。」

第九層,連當年盛極一時的明教教主張天方也沒有煉成!連韓山童也只是練到第七層而已。

劉伯溫對韓明義的期望不可謂不高。

「我畢生苦修,也僅僅能參悟《乾元造物總法綱》其中萬一。我能修成《元氣決》,也正是源自於此,由於每個人對《乾元造物總法綱》的領會皆為不同,《元氣決》我便不能授予給你了,且你為火蓮之體,也不適合」,劉伯溫補充道。韓明義心神一震,昨晚劉伯溫使出的渾厚氣息,只輕輕一揮就能化氣為形,碾壓粉碎萬物與方寸之間,那這本《總法綱》,還不得是一本神仙功法?

「先生把如此重要的聖典交付於我,就不怕天機閣問責么?」韓明義不解。

劉伯溫卻是一笑,「《乾元造物總法綱》雖然為明教聖典,但卻不是武功功法,只是各項功法起源之奧義詮釋,明教藏書閣可隨便借閱,只是沒人真正領悟於它罷了。世人都認為逆天功法難得,卻不知頓悟其中方為一方世界。」韓明義這才明白,原來這本書既是入門參悟之書,也是萬法起源之義。

金木水火土為明教五行,韓林兒繼承了韓山童的火蓮血脈,天生就適合修鍊《火凰神意決》,若能從《乾元造物總法綱》參透時空規律與空間法則的奧秘,得天地元氣為己所用,將有莫大的益處。

劉伯溫掏出準備許久的錦囊,「天道后舉者勝,君子當以自強不息。這個錦囊,當你遇天大事不可決時方能打開,切記切記!」劉伯溫藉此囑咐韓明義,槍打出頭鳥,暗中積蓄力量,厚積而薄發,方為正道。說完,他仰天而噓,走出門去,那裏車馬晏駕,那裏寒風凜冽,他卻睥睨四野。

韓明義看着劉伯溫遠去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環顧書堂空空落落的樣子,想起那抹身影和那張嫣然巧笑的面容,心中一嘆,又快速走了出去。

「美人在時花滿堂,余香縈繞三十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蓮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蓮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破開混沌見天開 第十一章 盜將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