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畢其功於一役

第63章:畢其功於一役

應天和南方各府能戰的兵力幾乎被中樞朝廷兩波抽空,不止各府、州、縣陷入兵力空虛的狀態,連帶應天其實也沒有多少駐防的兵馬了。

燕軍從起兵之初的惶然加害怕,到後面一再獲勝變得士氣極度高昂,總得來說就是打出了信心和氣勢。

兩相比較下來,燕軍對獲取最終勝利變得堅信無比,倒是惶恐和害怕的該變成了中樞朝廷一方了。

「皇帝會答應殿下所請的。」呂陽真心覺得朱允炆幹得出這事。

上一次朱棣逼得朱允炆擼掉了齊泰和黃子澄的官職,為的是打擊朝廷軍的士氣,以及提振燕軍的士氣。

當時朝廷雖然連續敗了幾場,要說傷筋動骨真沒到那地步,偏偏朱允炆真的幹了擼掉齊泰和黃子澄官職的事情,平白讓朝廷一方的士氣受挫不說,燕軍這邊一看皇帝膽子那麼小立刻就提了神。

現在的情況是,白溝河一戰朝廷喪師四五十萬,不再是之前數千、數萬、十來萬慢慢丟掉。若是朱允炆再一次按照朱棣的要求辦了,再讓朱棣撤兵,事情將會有什麼樣的演變?

然而,朱棣不得不去派人去應天那麼要求朱允炆啊!

朱棣起兵是為了靖難,也就是干清君側的事情來讓朱允炆不受奸佞蠱惑,好好地當一名得到藩王以及天下人愛戴的好皇帝。

一旦朱允炆再一次照辦,接着要求朱棣撤兵。這麼搞,朱棣到底撤不撤兵?

呂陽接着說道:「朝中奸佞眾多,除去二十餘人,仍有他人。」

不是說文武百官嗎?這個「百官」就是一個粗略的量詞,可以更多,也能更少。

只要中樞還有官員,朱棣就能一個接着一個點名,反正名單絕對夠用。

朱允炆要是一次又一次對朱棣妥協,打從實際上皇帝也干不下去了,遭到朱棣推翻還算是保有顏面的一種下場,弄到眾叛親離有朝官將朱允炆抓起來獻給朱棣,屆時的場面那才叫真的難看。

中樞朝廷真的會有人抓朱允炆獻給朱棣嗎?

首先,朱允炆與朱棣的相爭是老朱家自己的事情,誰當皇帝就是換個老朱家的崽而已,法統會出現爭議,但是問題並不致命。

再來是,以為明初的文官和勛貴會有節操嗎?真真是有點想多了。

實際上歷經蒙元的統治,再有蒙元失其鹿後面的群雄爭鋒,經歷洪武一朝在風氣上是有所得到改觀,問題是遺留的胡風以及其它荼毒給社會道德的建設造成的麻煩不是一般的小。

另外一點,不要忘記宋末老孔家帶的好頭,迎明主變成了老孔家認證的大型活動,舊主眼見着要完蛋了,聖人門徒迎新主的活動操辦起來很熟練的。

呂陽一句話讓包括朱棣在內的所有人給愣住了。

拉清單是吧?朱允炆照辦了一次,後面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不知道幾次,直至燕軍拿下應天城,或許可以乾脆利落搞全面清算。

丘福偷偷嘀咕道:「我跟呂陽唱了幾次反調,不會被記恨吧?」

陳亨聽到了丘福的嘀咕聲,想到的是自己在大寧衛偷偷給呂陽通風報信的一次,儘管那一次主要是不想朱高煦和朱高燧落在寧王朱權手裏,算起來也是幫到呂陽的吧?

剛剛歸附或投奔朱棣不久的李彬、柳升、顧成等人,他們知道朱棣麾下有一個極其得到信任的人叫呂陽,只是沒有實際與呂陽接觸過,着實不知道呂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現在,有丘福帶了個頭,朱棣的幾個心腹一臉的思索,不得不讓李彬、柳升、顧成等人認知到呂陽不止深得朱棣信任,好像還挺有威懾力的?

丘福也不是怕呂陽怎麼着,自己心虛的同時,害怕什麼時候不知不覺被呂陽給陰了而已。

所以,呂陽只是一句話,給予眾人卻是留下了「不是個好人」的印象。

朱棣站起身來,帶動剛才坐着的人不得不也站起來。

「朝廷必定換帥,我決意趁其心慌不穩,進兵應天!」朱棣的聲音很洪亮,能聽出帶着極大的決心。

是呀,接下里就不是初代「大明戰神」率領朝廷軍跟燕軍打了,不能真的就得意忘形的。

第一個回應的人是丘福,隨後一幫文武立刻附和。

在場估計沒有幾個人聽出朱棣的意思。

呂陽很佩服朱棣的決心,只是對這種一波流帶有一絲疑慮。

看朱棣的意圖,明顯就是不打算管其它府、州的歸屬,也就是不分兵去進行佔取,想的是帶上大軍一路打到應天分出最終勝負。

「歷史上是這麼玩的嗎?我該不該反對,或者有其它建議?」呂陽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另外,歷史上靖難之役耗時攏共多久呀?

如果這一次朱棣直驅南下直接打到應天並攻克,內戰豈不是只用了兩年就結束啦?

朱棣說出決定就宣佈散會。

將校們各自回去,文職人員該幹嘛去幹嘛,只有呂陽磨磨蹭蹭逗留下來。

「你勿用勸我。」朱棣沒等呂陽開口,直接來這麼一句。

呂陽適當地露出愕然的表情。

老實講,朱棣真的有點不管不顧了,那麼多的降兵亟待處理,糧食儲備方面出現了危機,在這種現狀下搞一波流,沒有做好無法取勝以待來日的準備,一敗就要將前面的成功付之東流,乃至於失敗一次就要被逆推到底了。

「殿下,或可向各府傳檄。」呂陽知道朱棣不可能分兵,想要的就是集中全部的兵力一戰而定。

朱棣想都沒想,說道:「我的印璽在高熾處。如何傳檄,你與高熾商議便是。」

蛤!?

燕王一應印璽原來在朱高熾手裏?好像也對。朱高熾代行燕王權柄管理民政,總不能一次次找朱棣蓋印,哪怕朱高熾不覺得麻煩,也要朱棣願意觀看那麼多的民政文牘啊!

朱棣又說道:「後勤供給之事,你不可放鬆!」

呂陽心裏還在納悶,覺得一些傳言果然沒有錯。

明明是皇帝的朱棣把自己的人生玩成了將軍,身為太子的朱高熾實際上才是治理國家的那個人。

能說什麼?只能說老朱家都喜歡將副業玩成主職,像是朱棣喜歡行軍打仗就拿自己當成將軍,後代子孫當動物園園長的,窩在宮中當木匠的,耗費心思玩修仙的……,那個叫千奇百怪喲!

事先沒有一聲通知,突然間做出了決定再敦促?這很朱棣!估計朱高熾就是一次次被搞突襲,整到太過忙碌搞到身子骨差勁的?

當然,關於朱高熾身體差有另一種說法,說是朱高熾極度好色。

呂陽對後勤重新安排倒是沒覺得有什麼,應了聲:「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永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永樂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章:畢其功於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