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金殿之上釋兵權

第五百二十八章 金殿之上釋兵權

這份全新的大明衛士軍餉撫恤新標準,比之之前又大大提升了許多。

陣亡給三年餉撫恤,作戰負傷一等傷給一年餉,殘疾一等還再增發一年餉,也就是一次補給兩年的餉撫恤。

如果作戰殘疾退役,每月還給一兩銀三斗米的口糧。

甚至寡妻、孤兒、老父母等,在他陣亡后也還會有口糧供給。

全方面的保障。

特別是月餉雖沒變,但增加了一個養老金,每年三個月存在裏面,以後陣亡、病故或傷殘退役、年老退役后,就一次性翻倍發放。

全方面的對標韃子。

他們一個馬步甲陣亡給銀一百五十兩,我們就給三年的全餉。

他們給十兩燒埋銀,我們也給。

韃子能提供的,我們都要跟上,不能比他們差,起碼要做到差不多。

他們給三十畝田,朱以海提出,凡成為上等兵,也給三十畝地,

從官田或原衛所軍屯田中划拔,以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士兵,

且可以分成二三十年繳這筆買田款,攤下來,每年要給的錢很少。比如,一畝地如何僅賣三兩銀,再分成三十年,一年不過一錢銀子,三十年分期還免息。

三十畝地,一年也不過三兩銀子,若遇大災年還可以暫停一年還款。這種情況下,三十畝地耕種,怎麼也不用擔心這三兩銀子的還款的。

一個上等兵一年餉銀可就能到手四十兩半,還存了二十七兩的養老金呢。

「陛下,臣覺得陛下確實心懷將士,不肯辜負他們,但這個標準確實有些高,這三十畝地分期無息賣給士兵,那基本等於把官田白送了。那個每年增加三個月餉,現在看不多,可一個上等兵,一年累積二十七兩,十年就是二百七十兩,要是三十年能得八百一十兩了,十萬兵可就是八千一百萬兩!」

「韃子給八旗兵丁待遇雖厚,但滿州、蒙古、漢軍八旗全加起來,也才不過十萬,而且他們的這待遇,也未必全落實。」

「劉總憲不需要這般多說,八旗不到十萬是沒錯,但他們這銀子是真給,雖然也會有些剋扣貪污等,但這是下面人問題,韃子朝廷是真給了的。

我們現在兵馬比他們多點,但那也是因為我們是新軍,還沒有他們裝備好,沒有他們訓練足,沒有他們經驗豐富,所以必須得多練些兵才行。

一個戰兵一年五六十兩銀子,不要嫌多,這是沖在最前線,以命為國拼殺的衛士,這錢花的值,也必須得花。

等什麼時候驅除韃虜,恢復中原,我們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時再來削減軍隊,節省軍費不遲,現在,捨不得往軍隊往士兵身上砸銀子,這就是自廢武功自尋死路!」

「朕相信,韃子都捨得砸,也砸的出這麼多銀子在軍中,在士兵身上,那朕為何就不行,我大明為何就沒銀子砸,還是不肯砸?」

「朕想對諸卿,對天下人說,若沒有這些奮不顧身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如今的江南安得寧靜?」

「想想韃子這些年做的惡,去年他們屠揚州,八十萬人大城,成為鬼獄。

如揚州這樣被屠的,還有無數沒被屠,但被劫掠一空的城鎮,若沒有大明的將士們奮起反擊,如今江南安的寧靜?」

「看看現在的淮南、山東、河南等地,現在還是一片戰火,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將士們在前線守邊、殺虜,後方的士紳地主、工匠商人、農夫百姓們,也應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各出一份力量,地主納糧,商人繳稅,齊心協力,共創太平!」

一番話說的眾臣們都很激動。

不過劉宗周在沉吟了一會後,還是據理力爭,他同意提高給將士們的福利,但也認為眼下財政壓力大,就算擴軍也得一步步來。

各省的省營,他提出應當加快整編,特別是後方的省,應當先只編一鎮,比如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廣西、貴州這七省,先只整編一鎮,五千甚至三千兵就好。

不打仗,整編兩鎮一萬人,那壓力太大。

有三五千,再配上些團練,穩定後方治安應當不成問題,可節省許多開支。

江西行營、廣西行營,都可以暫時不設,以後再慢慢來。

御營各鎮,八千人還是太多,應當五千戰兵一鎮,現有的這本部二十一鎮足夠多了,甚至可以只保留二十鎮,總共十萬戰兵。

湖廣、川貴、陝甘、福建四行營,也應當改成五千人營,或者擴編為兩個行營,各四千人。

總之,劉宗周認為,軍隊不是光有數量多就行,還是得精銳能戰,如果數量少些,就能裝備更強,軍餉糧草等也更能保證。

甚至在設行營的省,可以不再額外設省營,如福建、湖廣、四川、陝甘,這樣的話,兩廣、雲南、江西四省各市以一省營兵。

然後浙江、江蘇、安徽這三省,由御營本部、京營負責,也無需再設省營。

那樣,御營本部二十鎮,京營三鎮,行營四鎮,省營四鎮,總共三十一鎮,統一五千戰兵一鎮,配一千八輔兵,那總共十五萬五千戰兵,加五萬五千八輔兵,全部二十萬出頭。

一兵餉錢五六十兩,軍餉錢千萬出頭,可就削減下來許多了。

朱以海對劉宗周的張口就來,卻也沒反對。

事實上,大明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尤其是皇帝親領的御營的節節勝利,正在全面洗牌大明控制區的勢力,包括非直控地區。

如四川成功的整編軍隊,江西和湖南也整編的不錯了,至於說兩廣和福建,如今也在幾次博弈中,通過拿下丁魁楚,重用瞿式耜,調走鄭芝龍,派御營南下等辦法,已經基本上把嶺南給納入控制。

雲南還在動蕩,朱以海也恰好把廣西、貴族一些還不怎麼聽話的軍頭派過去,驅虎吞狼,又是調虎離山,趁機加快對幾省的控制。

總體上來說,御營打的勝仗越多,前方形勢越好,後方也就越聽話了。

江浙地區現在更是御營經營的跟鐵桶似的,現在又新拿下淮南,奪佔半個山東和遼南。

韃子那邊形勢卻是越來越壞,他們傳統的戰法,對上朱以海的這種亂披風拳法,也是被打的暈頭轉向,而韃子內訌,多爾袞暴斃,他兩個兄弟也接着被害,也將掀起新一輪洗牌。

這必然也會影響到韃子。

所以這一階段,明軍其實也暫時達到了一個進攻的頂點,再打也沒有餘力了。

新拿下的淮南、登萊、旅順,都需要時間鞏固,沒有一定的時間,也難以立即對徐、潁甚至濟南這些重鎮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

而且朱以海根本不想去圍攻這些堅城和重兵集團。

運動戰避實擊虛是一回事,強攻硬戰堅城又是回事,這種攻城戰是非常容易大傷亡的,朱以海不願意輕易去圍攻。

況且,現在他也需要時間休整,消化新佔領的這些地方。

所以接下來可能要重新調整部署,適當的對御營進行一些調整也是必要的,甚至把這邊二十一鎮加三鎮京營,以及省營等,二十來萬人馬,再精編成二十三鎮,變成十一二萬戰兵,也是值得嘗試的。

之前暴兵,也是形勢所需,現在戰略形勢大好,不需要這麼也行。

撤下來的,也不是直接就遣散,可以拉到後方去。

就如劉宗周建議的,那四個行營,可以一分為二嘛,然後有御營的省,就不需要再置省營了,或者可以兩鎮改為一鎮,五千變三千這樣。

從江浙將一些御營調往嶺南,八千福建行營,再調七千人過去,到時就可以一分為三,變成福建行營、廣東行營和廣西行營,或者只要調三五千過去,再加上些地方營兵,整編。

原有的營兵,繼續整編,多數就就地裁撤,或轉為地方團練,就不再是現役了。

既節省軍費開支,還把嶺南的軍事權拿回來,軍權控制在手,地方行政司法財稅等自然也就都能完全掌握到手了。

按這種思路,其實最終就是完全可以由御營控制地方,徹底罷撤省營。

御營代表着中央權威,是對地方派的重新控制。

而御營又是天子親軍,自然也意味着天子對朝廷的完全掌控。

這樣搞,-對朱以海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於是乎,皇帝笑呵呵的採納了劉宗周的建議,下旨御營將要再次大整編,京營的三鎮,分駐三京,南京、紹京、東京。

御營將分為本部和行營,本部將整編為前後中左右五廂,各轄四鎮,每鎮十營五千戰兵,一千八輔兵。

原四個御營行營,將擴編,福建行營將整編為福建行營、廣東行營、廣西行營。

湖廣行營將整編為湖廣行營和江西行營。

川貴行營將整編為四川行營和貴州行營、雲南行營。

陝甘行營將整編為陝西行營和甘肅行營。

四營變十營,以四營以及地方省營和部份本部抽調去的兵將完成整編,整編后,每鎮五千戰兵,一千八輔兵,各省將不再另設省營。

御營本部后廂四鎮,鎮守浙江,左廂四鎮鎮守安徽,右廂四鎮鎮守江蘇,中廂四鎮鎮守山東,前廂四鎮鎮守遼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海上升明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海上升明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八章 金殿之上釋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