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國舅爺

第五百六十一章 國舅爺

午後。

朱以海特意到張皇后處喝下午茶。

他最近挺忙的,新年剛過,但諸事繁雜,不過陳妃剛生了個皇子還破例直接封秦王,陳妃也加封貴妃,而皇后這邊又有喜了,朱以海知道消息便特意過來看望。

劉朝已經換上了身緋袍,受任新職殿中監太監兼內奏事處太監,這仍然是天子面前宦官第一人。

本來朱以海先前定說太監不得過六品,後來想想還是改成不得過四品,這樣一來他們也能穿上緋袍,倒不至於一下子降太多,但卻是限制死不能上三品穿紫袍了。

劉朝心態挺平和,甚至主動跟皇帝說,他之前認的那些乾兒子,已經全斷了干係。

「挑個忠孝懂事的收了,將來承嗣。」對劉朝,朱以海很滿意,但改革太監製度,不關個人私事。

就好比唐玄宗李隆基重用高力士等宦官,高力士也確實忠心耿耿能力還不錯,但皇帝重用太監干預國政,卻是開了壞頭,所以安史之亂后,太監干政就成了中晚唐揮之不去的惡夢了,好幾位唐天子都死在太監手裏。

「兒臣參見父皇!」

朱以海的大女兒牽着小五過來拜見皇帝,這女兒向來體弱多病,甚至還有哮疾,一直葯養著,不過卻很懂事孝順,生母早逝,如今便由張皇后帶着,連小五寧薇也都是皇后親自帶着。

皇后現在有個一歲女兒,還又懷孕了。

「不如讓她們倆個由阮嬪幫忙帶着。」朱以海說的是阮麗珍,她生過幾個孩子,帶孩子有經驗,而且也很有才華。

皇后剛懷上,反應挺大,吃東西就吐,人瘦了不少。

她抱着小公主在手上,笑道,「阮嬪也天天會過來臣妾這裏,孩子們也很喜歡她,臣妾更喜歡她們,但沒必要特意送到阮嬪那裏,就在這裏挺好,陛下不用擔心她們姐妹,臣妾會照顧好的,而且她們兩個很喜歡小四,小四也喜歡她們的。」

皇后所生公主排第四,朱以海取名寧萱。寧薇還比她大,但因為收她時小四早出生了,所以朱以海乾脆給寧薇排第五,當親生養。

朱以海看着兩丫頭,確實挺喜歡小四,小四雖被皇后被著,卻也伸著小手跟兩人玩,被逗的咯咯笑。

大公主休弱偏瘦,

小五倒是已經長壯實了許多,就是腦袋還有很大,可頭髮卻油亮多了,這丫頭現在也不那麼怕人了,話也說的很好,甚至禮儀也學的挺好。

見朱以海來了,也難得露出些小姑娘樣,跑到朱以海面前撒著嬌,要他抱。

倒是大公主非常懂事,懂事的讓人覺得有些可憐。

朱以海於是左手抱着小五,右手抱着大公主,放在膝蓋上。

皇后抱着小四。

這般如尋常人家般的難得溫情景象,讓朱以海甚至有些恍然。

現如今他也有一子六女了,還有兩個在外不知所蹤的兒子,加上一個收養的女兒,又有三位妃嬪懷着孕,皇家倒也是人丁大發的樣子。

會稽伯、國舅張國俊今天也來看望妹妹。

他看到皇帝也在,還有些畏懼樣子。

「三哥最近在忙些什麼?」朱以海笑着問,對這個大舅哥,朱以海還算客氣的,不過也沒慣着。他當初南下,娶了元妃張氏老家的族妹,也就是張國俊的妹妹現張皇后,也算是政治聯姻。

寧波張氏當地豪強大族,很願意把女兒嫁入皇家宗藩,魯王好歹也是親王嘛,又被弘光安排鎮守台州,這也算是強強聯姻了。

而當時的朱以海是從山東逃難來的,到了南方也沒根基,自然願意通過娶張氏女,在本地獲得人脈和金錢的支持。

甚至他在台州寧海住的宅子,都是張氏送的,更別說日用開支銀錢等了。

起兵之初,朱以海還向張國俊借了一大筆銀子,又借用了不少張氏人手,總之也算是有從龍之功的。

不過張國俊這人吧,有幾分紈絝子弟的作派,好誇誇而談,卻沒什麼實幹本事,就是眼高手低,還喜奢華好美食。

有幾分擁立之功后,便有些膨脹了,胡亂伸手,亂收禮亂承應,朱以海沒慣着,敲打了幾次,後來乾脆不讓他做官。

張國俊開始有些不滿,後來也被收拾怕了。

好在朱以海也不是那種無情的人,雖然敲打收拾,但只要張國俊及手收手知錯悔改,他也是另有安排。

張國俊沒了仕途,但朱以海卻也給他另指明路,安排他在工商這塊發展。

憑着國舅身份,又有皇帝親自指點的路子,加上寧波張家本就豪強大戶,這兩年倒也是迅速做大。

朱以海不少賺錢的皇家產業,甚至還特意讓張國俊出銀子入股,帶着起飛。

據說現在張國俊很有錢,坊間傳言身家百萬。

「回陛下話,最近主要還是忙着當鋪和錢莊的事,廢元改兩聖旨頒下,對這買賣影響很大,各地都要適應調整。」

明末時,典當行和錢鋪做的很大,是有名的金融機構,其中典當行業里,徽商佔據半壁江山,一家獨大。

而錢莊錢鋪行業,卻有着九大商幫,,以浙商為首,具體分為寧波幫、紹興幫、杭州幫、松江幫、鎮江幫等。浙江在錢莊這個行業,居然有好幾大商幫。

其中的寧波幫更是有名,他們父子相承,傳為世業,旁及戚婭,用人多為同鄉,首重介紹,除非是非常知根知底的人,否則不用外人。

他們的錢莊錢鋪等,非常有信用,名聲很好。

張國俊家以前也就做錢鋪、典當這塊的,也兼營海貿等,又是有名地主。現在藉著外戚身份,特別是張家的產業還得了朱以海的內帑入股,這買賣更火了,如今已經成了寧波幫里的執牛耳者。

這也是有朱以海的有意扶持,只要國舅家能夠守法經營,他當然願意扶持自己人,他給張家入股的銀子不多,但帶來的回報卻很高。

「聽說朝鮮使團帶的參你有意吃下?」皇帝問。

張國俊知道瞞不過妹夫,於是如實道,「這些朝鮮人私下攜帶的人蔘數量很多,我一人有些吃不下。」

「缺銀子的話,朕可以讓少府監給你拔銀子周轉一下,不過具體的,你可以去找他們談,這批人蔘可以一起拿下再出手。」

朝鮮使團朝貢,帶來了八千斤人蔘,十兩一斤,直接就價值八萬兩銀子。

不過這只是他們進貢的,他們使團成員還每人許攜帶八包人蔘,每包十斤,這次朝鮮正式使團成員二百人,所以私下還攜帶了一萬六千斤。

尤其是他們攜帶的這些人蔘,質量更高,年份更久,分為兩檔,二十五兩一斤的極品,還有五十兩一斤的珍品,都比貢品更好。

這批貨大約是一萬斤二十五兩的,六千斤五十兩的,總價值五十五萬兩。

這屬於朝鮮國王給使團成員們的一個福利政策,其實不止是朝鮮,琉求日本等使團前來朝貢,也會私帶貨物,大明以前去朝鮮琉求等,也一樣會讓使團成員攜帶貨物。

甚至每個人帶多少,也其實是有規矩的。

比如一個朝鮮使團里地位很低的護衛之類的,也能帶八包參,但其實這只是一個名額,他不可能置辦的起八包珍品高麗參,所以其實貨主另有其人,他們享有這帶貨名額,能獲得不少好處。

總價值五十五萬兩的人蔘,就是這次朝鮮使團攜帶的最大一宗私貿貨物,他們以朝貢名義帶過來的,還能免除關稅等,收益極高。

這種極品人蔘,價格雖高,但不用擔心銷路,朝鮮人蔘在東亞幾國都很受歡迎,就算朱以海轉賣到日本去,都能大賺。

當然,如此大單貨,需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子來,那也不是人人都吃的下的。

國舅看上這批貨,也不是一人吃下,聯合了不少人,其中比如還有皇后的舅舅毛有倫,浙江紹興蕭山人。

毛家也是明朝有名的士族,毛有倫本身進士出身,後來在寧波紹興以毛張兩族名聲財產招募義軍,從龍抗清,也立下不少功勞,如今也是一鎮總兵,加封保定伯。

毛有倫的幾個侄子非常有名,毛奇齡和毛萬齡被稱為江東二毛,而毛奇齡與毛先舒、毛際並稱為浙東三毛。

毛家四兄弟先前都隨毛有倫起兵,四秀才棄筆從戎,也是名動一時。特別是毛奇齡四歲識字,十三歲應童子試名列第一,被主考陳子龍稱為神童。

如今四兄弟皆為翰林。

張家比毛家現在有錢,但毛家在仕途上比張家強。

從宮廷到士家,都愛人蔘,宮中嬪妃們平時都喜歡含參,覺得能美容養顏還能益壽延年補氣血,皇帝走到哪,也都會攜帶人蔘備着。

官僚士紳之家,更不用說,如果生孩子,肯定得提前備上人蔘。

而遼東產的人蔘,價格很高,尤其是長白山產的,高麗人把參分為三等,而明朝這邊甚至能分為五等。

不同等級的人蔘使用,還有身份限制,那些頂級參,沒身份的還不能用,有錢也不行。

不過朱以海不講究這個,人蔘嘛,有錢就用,他就讓皇家內府經營人蔘。

這次朝鮮人進貢的八千斤人蔘,屬於朝貢貿易,他們進貢,朱以海回賜,其實就是一種交易,打着進貢的名頭而已。

以前大明朝,貢品是屬於皇帝的,不過現在朱以海規定的是戶部和內庫一起參與朝貢貿易,所得對半分。

八千斤人蔘,少府監能拿到四千斤。

不過誰還嫌多?

要知道人蔘這玩意,其實明朝一直都是皇家壟斷的,以前也都是跟女真、朝鮮交易,然後定價出售,價格全由他們說了算。

一到五等參,基本上就是直接翻倍賣。

沒錯,翻倍,有時還翻幾倍。

比如朝鮮進貢的這人蔘,十兩銀子一斤,而明朝賣五六十兩銀子一斤,甚至有時還因為獲得的人蔘量減少,還漲價。

頭等參進價五十兩,直接賣到一百多甚至二百多兩。

五等參外,甚至還有泡丁(只有皮的空心參)一斤也要十六兩,渣末一斤八兩,蘆須一斤四兩。

比如崇禎這些年,因為關外戰爭,尤其是朝鮮投降后金后,不再進貢人蔘,後來明朝又封鎖后金禁止交易,更導致人蔘沒了來源,北京人蔘價格那是節節高升。

這次朝鮮人一次送來了兩萬四千斤參。

當然,再多的參,只要搞壟斷經營都不怕多,反正以往明朝就是壟斷經營,除了宮廷自用,和留着皇帝賞人外,其餘的都是定價后,部份在北京發賣,其餘的送往各地的鹽運、織造、鈔關等各地衙門發賣。

據說在明初的時候,其實人蔘不貴,嘉靖時侯,末等參也不過三兩銀子一斤,女真和朝鮮還爭着進貢人蔘給大明呢,甚至為了爭奪采參和進貢權,經常大打出手。

到崇禎初,已經漲到十六兩銀一斤了。

隨着天然野參的產量下降,價格自然也是節節高升,尤其是在民間被稱讚的功效,更是讓他神化,加上小日本十分推崇人蔘,每年要去搶購大量人蔘,導致供入大明的參越來越少,所以價格一年比一年高。

現在拿到人蔘,隨便就有幾倍利,起碼翻倍凈利,而不是毛利。

本來張國俊是沒資格買參的,雖然是朝鮮人私下攜帶的,不過朱以海早對這個放開了不少限制。

「這一萬六千斤參,多倒不多,朕看張家也吃不下,不如這樣,由少府監出面跟朝鮮人談這批參的買價,談好價后打包買下來,然後朝中官員、地方士紳,願意的就按這個價認購·····」

朝鮮國王都知道給使團成員們一個賺機的福利,讓他們帶八包參來大明。朱以海打算也給大家分享點福利。

這批參少府監吃下一半,然後剩下一半,張毛兩家各分一千斤。

剩下六千斤拿出來大家分享,按爵位、品級等各給他們分配不同的認購額度。

買到就是賺到,倒手就是一筆豐厚的收益。

這就是送錢啊。

唯一的條件,就是這些參他們團購后,除了自用、送人外,如果出售的話,是得遵守統一價格出售的,不能亂賣價,擾亂市場。

張國俊聽了有些牙疼。

本來想着跟舅舅毛家一起吃下這批人蔘的,也就幾十萬兩銀子嘛,也是能湊的出的,轉手能賺翻倍利,這買賣誰不做。

可皇帝現在卻要獨佔大頭,這也就算了,居然還要把剩下的一半也拿來讓大家分沾。

心疼歸心疼,卻又不敢拒絕。

畢竟若不得皇帝特許,他們連買這些參的資格都沒有的。

「臣都聽陛下的。」

朱以海點頭,人蔘本不至於這麼貴,這裏面反正有很多幕後推手的,朱以海也樂的推動,反正人蔘一般百姓也用不起,價格高也影響不到別人。

他也不擔心錢被朝鮮人賺去,因為大明並不會直接用白銀買人蔘,而是易物。

朝鮮人蔘價格定的高,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價格當然也高。

而人蔘到了朱以海手裏,再一倒賣,獲得更厚,所以別說幾十兩銀子一斤,再貴點都不怕。

一兩萬斤人蔘,對於整個大明來說,其實也沒多少。

一個京官分個幾斤幾十斤的,倒倒手,也是幾十兩幾百兩的收益了,如果自用,也一樣等於少付幾十幾百兩銀子成本。

當然,大頭還是皇帝拿了。

朝貢的那八千斤,少府寺拿了一半,現在這一萬六千斤,再拿八千斤,實際總共到手一萬二千斤。

這批人蔘,起碼能賺三四十萬兩銀子。

怪不得歷史上韃子對關外采參控制的那麼嚴格,還要發參票,憑票才能去采參,還有數量限制等等,實在是利潤太大啊。據說到晚清時,一斤人蔘都能賣一兩千兩銀子了。

他現在都在想,韃子手裏現在肯定有不少人蔘,是不是應當派點商人到遼東去跟韃子走私人蔘回來?

現在韃子肯定有不少人蔘儲量,但沒市場啊。

如果以走私的方式,用銀子換參,韃子就算拿到銀子,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他們也沒什麼用,換的銀子越多,反而越加劇物價上漲,加大通脹,抬高糧價等。

當然,也有可能韃子拿了銀子讓八大皇商漢奸們去給他們走私糧食,但現在山西陝西,甚至河南山東都成這個樣子了,八大晉商再有本事,從哪弄糧去?

今年韃子肯定要遭受更嚴重的飢荒,以前在關外時,曾經八兩銀子一石米,今年這情況,青黃不接之時,估計十八兩一石都有可能了。

朱以海覺得這主意不錯。

正好現在明軍重開東江,甚至深入鴨綠江中上游,鎮江堡都重建了,到時派人去走私人蔘,完全沒問題。-

當然,韃子也許不會願意拿銀子換人蔘,但可以試試。

他們的人蔘總不能全留着自己吃吧,又不能當飯吃。

張國俊坐在那裏,小心的暗暗打量皇帝,發現皇帝居然嘴邊上揚,微微發笑,不由的暗暗心驚,皇帝妹夫這又是在憋什麼壞?

還是對他哪裏不滿意,又要收拾他了?

這笑的他渾身發毛,感覺自己不應當被這人蔘給誘惑,貿然的踏入其中。

「臣告退!」

張國俊趕緊溜。

「嗯,此事你去找少府監具體詳談吧,你就辛苦多跑跑,事成,朕特賞你兩等參各五百斤認購額。」

「謝萬歲。」

一萬六千斤參,最後只到手一千斤,不過張國俊還是趕緊謝恩跑路,跟皇帝呆久了,他渾身難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海上升明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海上升明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一章 國舅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