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瓦剌公主

第六百四十五章 瓦剌公主

紹天四年正旦大朝會,比去年更加隆重而又熱鬧。

各地督撫大將們頭一次一齊來朝集慶賀,周邊來朝賀的藩國也更多了,日本朝鮮流求等外,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以及緬甸真臘占城,還有南洋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者,另大明西南的各大小土司今年也都來了。

小小的蓬來宮御門廣場都站不下這麼多人,只能排到宮外去。

雪后初晴。

外面寒風凍骨,但大朝會儀式卻十分火熱。

御營軍今天更是全副武裝,裝甲鋥亮,盔纓都更加鮮艷。

朝賀開始前,一百二十八門大炮齊鳴轟響,震懾萬國來使。

今天的皇帝甚至換上了十二毓珠冕,身穿十二章服袞袍,難得的莊重。

皇帝出現時,禮樂齊鳴,居然奏出的是中古時代大唐王朝的秦王破陣樂!

雄壯而又激昂的樂章,震人心脾。

各國進貢。

從天山遷移入青藏已十餘年,剛穩固拉薩汗庭的和碩特固始汗聯合各部首領二十餘人,並帶四世班禪五世大賴,以及自己在青海分封的八個兒子,青海八台吉一起前來朝貢,獻白牛白馬和青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賜和碩特部孛兒只斤圖魯拜琥為河源郡王,冊封為和碩特汗王,特許世代相襲統領青海康藏地區。

賜天山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為安西郡王,冊封為衛拉特車臣汗,

賜準噶爾部的巴圖爾琿台吉為北庭郡王,冊封為四衛拉特副汗。

······

和碩特汗便是固始汗,早在十多年前,西藏內亂,信奉噶瑪舉派的辛夏巴家族在後藏建立第悉藏巴政權后,對格魯派極端仇恨,藏巴汗、卻圖汗和頓月多吉等結成同盟,反對黃教,意圖摧毀三大寺,消滅格魯派。

這種緊要關頭,格魯派寺院領袖,扎什倫布寺法台羅桑卻吉堅贊,也就是四世班禪與五世答賴阿旺羅桑嘉措等上層僧侶緊急商議后決定派心腹繞道青海去漠西蒙古請敬奉格魯派的固始汗出兵護教。

固始汗接到請求后欣然出兵,讓自己大哥的兒子鄂齊爾圖汗留守,繼為漠西四衛拉特盟主,

他親率部落人馬出兵。

固始汗率大軍從尹犁發兵遠征青海,擊敗外廓爾廓綽克圖洪台吉,以一萬大敗三萬,俘斬綽克圖洪台吉,接着他秘密前往拉薩,會見大賴,格魯派舉行了隆重法會,贈給固始汗國師、持教法王稱號,又稱佛教護法王,蒙語固始、諾門法。

固始汗接着進攻康區土司,消滅了卻圖汗和白利土司后,他繼續進軍后藏的第悉藏巴,到崇禎十五年,他生擒藏巴汗,按蒙古習俗,將他裝入牛皮袋中投入了雅魯藏布江中。

固始汗也因此佔有了整個青藏地區,隨後,固始汗命長子達延鄂齊爾汗駐守拉薩,扶持黃教,以前後藏之稅收奉獻五世答賴作為寺院費用。除日常政務由其友好的西藏黃教攝政者、第巴索南饒丹料理外,西藏高級官員均由其委任,並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倫達本等官職,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機構,直接控制西藏軍隊,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權,以黃教護法王自居。

還讓自己的八個兒子分別統領青海,授青海八台吉。

自至,一個據有青康藏的和碩特汗國便正式立起。

對於固始汗與和碩特部來說,青康藏地區,都遠比天山舊地要強的多,尤其是青海地區。本來黃教是請他來護教的,但固始汗來了就不打算走。

最終形成固始汗統領世俗,而格魯派控制宗教,形成蒙古汗王和格魯派領袖聯合統治雪區的局面。

對於一代梟雄的固始汗而言,他其實也還面臨着許多挑戰,既有雪區原土司,甚至是一些其它教派者的反對仇視,也有其它蒙古部落的覬覦,甚至還有來自東進的沙俄人的威脅。

當東面大明重新崛起,並迅速的擊敗了入關的后金,起義的順軍、西軍等后,尤其是掌握了與他們接壤的雲南四川甘肅后,固始汗很務實的決定向大明皇帝稱臣進貢。

對於他而言,需要的是穩定基本盤青康藏地區,至於其它的並不重要,向大明稱臣進貢,還能打開邊境的茶馬貿易,為他們帶來更穩定的稅收和物資。

這些都是固始汗極需要的。

甚至他需要得到大明的冊封,以此來牽制甚至是壓制格魯派,以進一步掌握更多的控制權。

格魯派的僧侶們也沒料到請來了和碩特部,結果就不走了,如今這個局面不是他們想要的,卻又無法改變,好在固始汗敬奉黃教,對於來中原朝貢,他們倒也願意,若能得到中原承認冊封,那麼也一樣可以牽制固始汗。

反正就是在這麼一種背景下,這些人一起來到了東京。

大明皇帝朱以海之前也早跟和碩特汗有來往,雙方茶馬貿易搞的不錯,互惠互利,所以邊境比較安穩,對他們前來,更加歡迎。

這次自然也是

趁此機會,正式將青康藏和天山南北一起收入大明的統治疆域,就算是羈縻統治,那也是已經先划拉進來了,佔據法理大義名份。

朱以海先冊封固始汗為河源郡王,然後冊封他為和碩特汗王,再又設立了青海承宣布政使司、西康承宣布政使司、衛藏承宣布政使司,實際上就是設三省。

和碩特汗王統領三省,黃教格魯派的兩位宗教首領,也授予他們封號。

甚至固始汗的九個兒子,都授封郡公之爵。

名義上這三省都已經正式納入大明疆域了,但是其境內大小官屬聽彼從宜建置、編屬人民,實際上就是那三省的事情他們自己說了算。

大明只是名義上把他們拔拉進來,其它的都不管,每年派人來朝集進貢就行,既不徵稅賦,也不查戶籍土地,更不駐兵馬。

這也正是固始汗想要的,通過朝貢,既維持與大明的友好關係,還能加強邊貿,最重要的是獲得政治上的支持,讓他能夠安心的穩固內政,對抗外敵。

否則若是大明從中使壞,若有其它勢力跑來向大明朝貢內附,到時請借援兵討伐,那會很麻煩。

而對朱以海來說,現階段也暫時管不到那邊去,但有機會先划拉進來,哪怕只是名義上的,也值得努力。

所謂自古以來,不就是這麼來的嘛。

冊封和碩特汗王后,他還順便把留守天山的其侄子一併冊封了,也封郡王,授封為汗王。

衛拉特四部,也叫漠西蒙古,實力還是挺強的,之前也跟漠北蒙古三部聯合會盟,要一起對抗后金。

現在漠北三部還在跟漠南蒙古打呢。

這種時候,他們來朝貢,朱以海自然也得扒拉進來先。

鄂齊爾圖汗也很上道,這次還特意帶來個草原明珠前來,把小女兒阿奴送來和親,固始汗也把孫女薩仁送來。

兩個和碩特的公主,一個是天山明珠,一個是青海明月。

除了公主,這次和碩特的兩位汗王,九位台吉前來,還帶來了大量的天山、青海牛馬,以及羊群、皮毛等,其中的戰馬可是如今紹天朝廷緊缺的。

朝廷則回賜以茶葉鐵鍋布匹糖人蔘甚至是一些火槍等。

雙方都非常滿意的交易,對外則稱朝貢回賜。

巴圖爾琿台吉是衛拉特四部之一準噶爾部的首領,也是一個出色的領袖。

衛拉特,其實就是元朝時期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

衛特蒙古內部又分成四部: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和土爾扈特。在漠南蒙古察哈爾林丹汗兵敗遠走青海病逝后,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個首領都臣服於后金,而沙俄此時也已經逼近漠西漠北,偏偏漠西和漠北之間還經常衝突戰爭。

形勢緊迫,最終在固始汗等的努力下,漠西漠北諸部會盟,制訂衛拉特法典,隨後固始汗率部前往青藏。

而漠北也得以專心對漠南蒙古發動進攻。

準噶爾部的巴圖爾琿台吉,也在三年前的冬天,對哈薩克汗國發起進攻,相跟固始汗一樣向外擴張,但這次進攻並不順利,哈薩克楊吉兒汗擊潰了巴圖爾琿台吉的軍隊。

衛拉特內部數個部落並沒有響應他的號召,這激怒了巴圖爾琿,他一開始是派人去俄國買武器,從吉爾吉斯人那裏買馬,開始轉頭收拾不服從他的部落首領。

在去年秋,巴圖爾琿台吉被盟主鄂齊爾圖車臣汗召見,他的主要對手昆都侖也一起會晤,車臣汗調停他們的鬥爭,希望大家能夠一致對外。

這次會盟,車臣汗還向他們引見了由其叔父和碩特固始汗派人帶來的大明使者,雙方經過會盟談判后,巴圖爾琿台吉同意向大明紹天帝稱臣進貢,甚至還達成了採購大明火槍火炮鎧甲等協議,用牛馬皮毛以及金銀等交換。

甚至各方還達成對哈薩克下一次聯合進攻的計劃,和碩特固始汗和車臣汗等都會出兵支持巴圖爾琿台吉,要一起滅掉哈薩克楊吉兒汗。

會盟談成后,立碑銘文。

然後車臣汗便與巴圖爾琿台吉等四部首領一起前來大明朝貢,送牛馬羊毛等前來,也來採買槍炮鎧甲等回去。

朱以海雖然記得歷史上準噶爾汗好像也就是在這個巴圖爾琿台吉開始迅速崛起,最後還逼走了扈爾特部,甚至後來入藏把和碩特汗國滅了,成了中原最大的敵人,一度把滿清都打的京城滿人家家帶孝,但現在他還顧及不了那麼遠。

現階段主要敵人還是后金,一切都得先等滅了后金再談。(未完待續)

衛拉特四部願意歸附進貢,他非常高興,大方的封了巴圖爾琿台吉為北庭郡王,甚至也給他冊封為汗王,這比台吉更高一檔。

讓他和車臣汗在天山並立,也算相互牽制。

現階段雙方相距太遠,雖然甘肅河西走廊現在大明手裏,但那是在外鎮手中,朱以海也還沒多大實際控制,所以跟漠西四部,主要還是以貿易為主。

雙方不要打仗,做做買賣,互惠互利挺好,若是能夠聯合起來,一起敵對后金,自然更好。

不管怎麼說,總比他們跟后金韃子攪和一起來對付大明強啊。

巴圖爾琿還帶來了好幾個兒子,也送來一個女兒和親。

朱以海對他的諸子皆冊封為郡公,並封台吉,巴圖爾琿也表示要留下庶長子車臣台吉和六子噶爾丹在明侍衛紹天大帝。

衛拉特其它兩部首領這次也是帶着兒女,趕着牛羊來的,紹天大帝那也是來者不拒,雖然他也派劉朝去看了,說蒙古汗王們送來的女兒,其實長的並不是多好看,有些過於粗壯了,皮膚也不太好,紅臉蛋,身上甚至有膻味。

不過朱以海倒也不是太在意這些,和親聯姻嘛。

從草原上來的,就算是汗王之女,也終究是草原部落上來的,生活環境生活的習性,都與中原不同的。

但現在聯姻也確實有益於雙方。

而且因為後金喜歡搞和親聯姻,故此蒙古各部也都是主動提議和親聯姻的,朱以海是拒絕把宗室女兒嫁到部落的,可就算如此,幾位汗王也願意送女兒來,哪怕大明天子不送公主去也沒關係。

漠北三部,也來了。

連漠南蒙古叛清的蘇尼特左翼的騰機思兄弟,也都親自來了。

漠西漠北,一共送來了九位草原女兒。

朱以海也大方的冊封了九位郡王,汗王。

連蘇尼特左翼的騰機思,都封了汗王,他們的兒子兄弟等,還多封了郡公、縣公、縣侯等。

在西域還設立了安西和北庭兩省,漠北設立了瀚海、單於、安北三省,算是給這些汗王們劃地分統,也是正式把這些地方納入紹天朝的統治疆域,儘管只是名義上的。

大明冊封了九位郡王,新增了八個行省。

青海、西康、衛藏、安西、北庭、瀚海、單於、安北,統交由漠北漠北的蒙古八部統轄。

還正式確立了官方邊市茶馬貿易機制,雙方都挺滿意。

朝鮮國王今年帶着世子和宰相親自來朝貢,不僅帶了人蔘、耕牛、布匹、糧食,還帶來了公主、秀女。

這是他們送來的第二位入宮的公主。

做為大明最忠心的小弟,朱以海對朝鮮也算非常優厚,去年已經幫朝鮮建立起了一支北衙衛軍,擁有步騎炮水各部,總計一萬二千戰兵,加八千輔兵,整整兩萬人,裝備全都是由大明舟山寧波上海杭州煙台等軍工廠生產,朝鮮用人蔘大米金銀牛馬等交換。

這支朝鮮禁衛新軍,去年還已經部份開拔過鴨綠江,在沉廷揚的指揮下,與耿仲明、李成棟、張國柱等一起在鴨綠江上游,連續掃蕩了韃子幾十個屯子,報斬首千餘級。

這次來,他們想再組建一個新軍,同時也希望增加些貿易,多進口些大明商貨。甚至還希望大明幫助他們鑄造朝鮮的銀元銅錢,他們出銀銅料,請大明加工鑄造,以便於國內流通使用。

日本幕府也來朝貢。

日本在大明開國之初,也曾來朝貢,但卻被明太祖拒絕,因為認為幕府足利家不能代表日本,所謂人臣無外交,不認可他們的身份地位。

後來到了永樂為帝的時候,明朝接受了室町足利義滿的請求,派使冊封其為日本國王,後來足利義滿就經常用這塊大明給的金字招牌,對外稱日本國王,比如派使去朝鮮,都是稱日本國王。

當時的足義利滿也算是大亂后重新統一日本,但他畢竟也只是個幕府將軍,這塊招牌對他還挺有用,只是以前朱元章不承認他而已。

足利義滿對大明的表文中稱臣,卻在國內引起不滿。

而在萬曆年間,明朝曾冊封豐臣秀吉為國王,此事發生在第一次朝鮮戰爭后,在明日和談后,大明冊封豐臣秀臣為日本國王。

豐臣派使者到大明,提出和平七條,迎娶大明公主為天皇后妃,恢復勘合貿易,大明要和日本通好、割讓南方四道,.朝鮮以王子為質、朝鮮的宗室和重臣要發誓永不與日本為敵。

據說負責出使的小西行長知道這七條會被明朝拒絕,所以串通明使,偽造了關白降表,收到降表后的大明,對於日本請求冊封這事,仔細討論后,主和派佔了上風,最後達成許封不許貢的結果,冊封日本為藩國,同時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

明朝冊封使到達日本,授予金印,賜予朝服。

秀吉郊迎冊使,受封,行五拜,三叩頭,山呼禮。

當然,日本史料則稱秀吉是被騙了,說秀吉本以

為明朝是戰敗投降,結果卻以宗主口吻警告訓斥日本,所以秀吉反悔。

不過實際上當然不會這麼簡單,要不也不會那麼痛快的跪拜接受冊封了。

畢竟日本自己記載,也是說秀吉當日是愉快的接受了冊封,並叩拜敬禮的。

只不過因為後來因為明朝在處置日朝的關係時,讓秀吉非常不滿,於是便又不承認之前接受的冊封,撕毀協方,繼續出兵朝鮮,引發第二次戰爭,只不過最終也沒能達成野心。

當然,豐田秀吉被小西行長騙了,也是事實。

他是很願意接受大明冊封的日本國王的,也願意讓日本做為大明的藩屬,不過前提是大明承認日朝戰爭中是兵敗一方,要對日本退讓,尤其是在處置朝日關係時,得聽日本的,這是他們願意稱臣納貢的前提條件。

小西行長把他的和平七條,換成關白降表,換來大明以宗主口吻訓斥日本和秀吉,他當然惱怒。

到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取得關原合作的勝利,建立起德川幕府,取得了日本實際控制權,他其實是一直致立於與大明建立外交關係的,也想恢復堪合貿易。

甚至可以說是費盡心思,可惜明朝直到崇禎自縊,也沒有人理會德川家。

德川家甚至還讓琉求王尚寧幫忙斡旋。

後來德川薩摩藩大名率兵攻破琉求,並俘虜國王尚寧,實際控制琉求后,派人混入琉求朝貢隊伍,借琉求名義與大名朝貢貿易。

當時的德川剛統一日本,但因為入侵朝鮮等原因,被周邊孤立。

德川出於穩固統治需要,也想化解跟朝鮮、大明等鄰居的關係,日本兩千多萬人口,手工業不發達,中國商品向來深受日本喜歡,尤其是貴族所需要的奢侈品,更大多來自明朝進口,與大明恢復貿易,也是迫切所需。

特別是日本向來崇洋媚外,當時最崇大明商貨,尤其是貴族們,根本看不上其國內所產,每年要消耗幾十萬斤大明進口的生絲,斷了貿易,日本貴族們最受不了。

之前韃子征服朝鮮,也曾派使者去日本,但日本人卻根本不理會後金,認為他們是夷狄。

等他們入關佔了北京,日本人依然拒絕清人的主動示好,拒不承認清朝的正統性,日本鎖國令下,也僅保留了幾處港口,僅對中國商人和荷蘭商人前往貿易,卻禁止大船出海。

不過自朱以海北伐打到山東,遷都登州,特別是給朝鮮帶來的巨大改變,連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向大明退讓妥協后,日本幕府也是十分驚訝的。

看到大明這位紹天大帝,放開海上貿易,與日本鎖國令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卻能這麼迅速富強,其實對幕府震驚不小。

之前日本對外放開貿易,但葡萄牙人等在日本傳教,搞的烏煙瘴氣,引發教亂,最終迫使幕府下鎖國令。

可如今看着大明這般迅速翻身,什麼紅毛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全被干趴下,他們也不免心動。

這兩年唐船赴日越來越多,商貨也大增,幕府也免不了開始派船來明,在大明對朝鮮、琉求冊封支持后,其實日本很擔憂。

畢竟日本以前打過朝鮮,有世仇。

薩摩藩還出兵攻打琉求,實際控制着琉求王國。

以前日本當然也在朝鮮跟大明較量過,並沒佔到便宜,萬一到時大明找借口來找日本麻煩呢?

幕府內部爭了兩年,最終如今決定跟大明釋放善意,既加大貿易,也主動朝貢。

幕府甚至乾脆提出當年足利義滿、豐臣秀臣這兩位受大明冊封國王舊例,不如也向大明稱臣。

德川幕府將軍向日本天皇和大明皇帝皆稱臣。

朱以海對日本人的主動稱臣進貢是願意的,之前日本也來過,只不過僅是來貿易的,現在是上表進貢,甚至稱藩稱臣。

他們願意跟朝鮮一樣,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朱以海也不拒絕。

所以這次便也如朝鮮一般,冊封了德川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為日本國王,卻又冊封日本年僅十四歲的后光明天皇為扶桑郡王,日本天王,封上一任天皇,也就是日本第七位女天皇,后光明天皇的姐姐,德川家光的外甥女,年僅二十二歲的明正上皇為日本太上天王。

大明也與日本達成全面友好通商協議,明日兩國互相通商,不受限制。還直接簽訂了生絲茶葉糖和瓷器商船出口幾大訂單,大明則向日本進口銀、銅。(未完待續)

去年一年,大明抵達長崎港的商船,足有近三百艘次,隨船抵達的中國商人多達一萬多人次。

抵日的貨物主要便是生絲、絲綢、茶葉、瓷器,蔗糖,還有鹿皮象牙犀角香料。大多數貨都是大明產的,有一些則是自南洋販來轉售日本。

對日貿易利潤極高,比如白糖,在廣州港一兩六銀子一擔,運到長崎四兩五一擔,紅糖廣州九錢一擔,到長崎二兩五一擔。

南京生絲在廣州一百二十五兩一擔,到長崎二百三十兩一擔。

水銀廣州四十兩一擔,到長崎一百一十五兩一擔。

其它鐵、鋅、檳榔、蜂蠟等,都是有很高利潤。

而大明去年從日本進口的銅,達到五百萬斤之多,另外還進口了大量的銀和金,這些運回大明,提煉加工成金銀銅幣,或製造成銀器等,利潤都很高。

日本是產銀和產銅大國,其銀銅價格都不高,在美洲白銀輸入減少的情況下,日本銀現在成了紹天朝重要的白銀來源地。

去年小金元都進了五萬多塊回來。

之前日本雖允許中國和荷蘭商人前往貿易,卻又設了貿易額度,給荷蘭人才三十萬兩限額,給中國商人是六十萬兩。

不過自從三年前開始,這個限額其實對大明,尤其是對紹天朝的商人已經不再實行。

相比起荷蘭人以前主要靠從中國採購商貨,轉銷日本的模式,大明自己就有龐大的市場,供貨能力也更強,在與日本的貿易中,佔據完全的優勢。

而且紹天朝趁著之前與荷蘭人在台灣交戰,封鎖了他們的長崎巴達維亞貿易航線,趁機更是迅速的搶佔了荷蘭人在長崎的市場份額,等荷蘭人再回來時,已經發現沒他們位置了。

雖然他們可以在大明諸港自由採購商貨,可比起大明海商,已經沒有半點優勢。

貿易額的巨量提升,也讓日本幕府甚至各地大名們收益激增,鎖國令其實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畢竟誰也不願意放棄這麼大的利潤。

日本現在唯一還堅持的,就是禁瓷器令,禁止大明把中國瓷器運往日本,僅允許一些高端瓷器進口,關稅還特別高。

可這並難不到大明商人。

日本的瓷器業不如中國,但比起東南亞諸國,甚至荷蘭等還是強多了的,所以大明商人去日本貿易后,不僅採購大量銅銀壓艙,也還採購大批日本瓷器,因為日本瓷器出口有優惠。

採買后隨船回到中國,再轉出口南洋各國,一樣不有不少利潤。

甚至對大明的瓷器產業也沒什麼衝擊,因為日本瓷器頂多算低端產品,與佔據高中端出口的大明瓷器並不衝突。

大明船商還能在日本那裏拿到優惠補貼,關稅減免等。

也正是大明商人這種講究精神,讓日本幕府現在對這種貿易很滿意。

各地大名們更希望全面放開貿易,這樣他們也能獲得良多,不過德川家還是有所保守,僅是增加了幾個港口,主要還是集中在德川家的地盤上,不給其它大名們發展壯大的機會。

甚至對於大明提出希望薩摩藩退出琉求的要求,德川家不顧島津家的反對,也同意了。因為薩摩藩以前出兵控制琉求后,經常借用琉求的名義跟大明朝貢貿易,不顧德川家的鎖國令,通過海貿賺的盆滿缽滿,發展迅速,有些控制不住了。

德川家在裏面並沒得到什麼好處,所以同意大明的要求,讓薩摩藩退出琉求,這事引的薩摩萬分不滿,跟幕府關係緊張。

可幕府哪管你這個,不服那就開打。

當初鎖國令的目的之一,本就是限制一些大名的發展,避免威脅幕府將軍家。

現在幕府願意放開與大明貿易,甚至允許日本商人出海到大明,但也有許多規矩限制,比如必須取得幕府的授權許可,必須到指定的幾個港登記,並報關交稅後出海,回來也得到這個港登記報關交稅等。

明日貿易,對於紹天朝廷和德川幕府來說,都有大利可圖,雙方現在正是蜜月期,誰也捨不得分手啊。

朱以海少府監里有專門跑日本航線的船行,一條大船一次可載銅十萬斤,還要載不少金、銀,另外其它諸如瓷器倭刀啊鹹魚啊鯨油啊漆等也能載不少。

銷往日本的則以生絲、棉紗、糖、鹿皮、人蔘,高端瓷器、絲綢、材料、佛經等為主。

僅這條航線,皇家少府監去年往日本跑了一百艘次,一來一返,獲利何止百萬。

現在明日貿易,早就改變過去那種官方朝貢堪合貿易模式了,基本上就是私人貿易,官府只是指定港口,徵稅緝私而已。

安南的貿易去年也增加了許多。

鄭主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着后黎朝,想要得到大明恢復其藩屬國地位,但大明曆代都沒鬆口,朱以海也不輕易讓步。

現在是安南都統使司,是大明屬地,雖僅是名義上的,也給了以後留了操作空間,若是同意冊

封為安南國王,哪怕是藩屬國,也是後患無窮的。

朱以海趁著如今勢力大盛,屯兵鎮南關,對安南的五方勢力也是來了一次騷操作。

繼續冊封傀儡黎皇為安南都統使,並授他安南郡公爵,賜銀印。

授實際控制着后黎朝政以及安南北部的鄭主為紅河宣慰使,賜封河內侯,賜銀印。

授封控制着高平一帶的莫氏,為高平宣慰使,賜封高平侯,賜銀印。

授封控制着宣光一帶的武氏,為宣光宣慰使,賜封宣光侯,賜銀印。

授封控制着靈江以南的阮氏,為順化宣慰使,賜封順化侯,賜銀印。

傀儡黎皇為都統使,安南郡公,兩大割據南北的軍閥各為宣慰使,封侯。

北方兩個小點的割據軍閥,也封宣慰使,封侯。

宣慰使是明朝在邊地設立的一些高級土司,比宣撫使、安撫使級別高,二品。

朱以海的這個賜封,其實就有幾分故意把水搞渾的意思了,特別是同這幾方勢力都展開貿易。

去年從安南幾地進口了大量的糧食回國,還有香料象牙銅料,船木等。

也向他們出口了許多瓷器茶葉絲綢藥材佛經等,獲利不少。

甚至一邊向他們買入船木,一邊又給他們出口船隻,一邊進口銅料,一邊還出口銅製品等。

手工製造業水平不高的安南幾家勢力,在貿易這塊也只能賣賣原材料了。

注重火器的阮氏,甚至去年都向紹天朝訂製鳥銃和火炮、戰艦這些。

紹天朝這邊向阮氏展示了這些先進裝備,跟他們簽訂了軍售合同,轉眼就把消息透露給了鄭氏,激的鄭氏也趕緊掏錢下訂單。

糧食、煤炭、鐵料、船木、錫鉛等一船船運回中原,然後再給他們運回銃、炮、火藥等,大明的軍工企業既賺了許多利潤,還得以擴大了生產規模。

去年,從安南運回廣西、廣州的糧就超百萬石,甚至還直接從紅河往上游的雲南境內運,支援圍剿土司叛亂戰爭,雲南也有不少土產直接順紅河而下。

一個個藩國使者上前奉表進貢。

大明禮部官員則一道道冊封賞賜詔旨宣讀。

紹天朝,已經重建了天朝上國體系。

雖然北京還是韃子佔着,但可以想像到,此時北京的金殿大朝會上,不會有什麼藩國使者,甚至也不會有什麼熱烈高興的氣氛,定然是愁雲慘霧一片憂愁的。

朱以海這裏是萬國來朝,四方進貢。

就算是排著長長的隊,站到了廣場的雪地里,吹着冷風,可這些人都是畢恭畢敬。

這就是大國實力。

雖然大明也曾暗澹過。

但猶如沉睡的巨龍再次睜眼醒來,他抖一抖身子,威風便已經籠罩四面。

外國友邦、藩國使臣依次上表進貢。

然後是大明邊疆的土司土官們,接着是各外鎮、屯鎮,然後是地方督撫、統兵大將等朝集使。

一班班的朝賀。

朱以海坐在御門受朝,籠着手,袖裏握著個暖爐,倒是一點不冷。

蓬來宮的御門,遠不如南京北京。

但這裏的氣勢,卻是直衝雲宵。

一直到了午後很久,-這場隆重而熱烈的正旦大朝才結束。

皇帝賜宴。

宴會上,朱以海特把幾個外鎮叫了過來,遼東耿仲明、江西金聲桓、河西米喇印、隴右賀弘器還有夷陵李赤心,北直的土國寶。

又有河南團練的許定國、丁啟光、李化鯨等。

還有屯鎮的袁宗第、高必正、郝搖旗、劉體純、王光泰、黨守素等一干人。

以及統領行營等的五個皇帝義子朱成功等。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方藩鎮,除五位皇帝義兒外,其餘人統領的兵馬,都不是中央嫡系,在此之前,皇帝也僅是派了少量的文官過去監軍。

今天,皇帝特意叫他們一起,就是要針對這些外鎮、屯鎮、團練進一步加強管理。

「年後你們回鎮后,各級軍官、士官,分成十批,分批送來京師受訓學習,加強指揮作戰能力。」

「一批送京學習,一批交換到其它鎮學習。」(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海上升明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海上升明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五章 瓦剌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