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靈州城破

第一百一十七章 靈州城破

宋軍在靈州城重兵駐守,糧餉與軍需供應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西北土地貧瘠,百姓困苦,無法供應大軍給養,軍隊所需的糧草皆是從內地調運至靈州。

大宋綿長的軍需運輸線,便成了黨項人攻擊的重點。黨項人仗着戰馬雄健,輕騎突擊來去如風,往往使宋軍護糧隊首尾不能相顧,讓大宋君臣頭疼不已。

然而,雖然在騎射之術上,宋人不如契丹和黨項人,但論智謀,宋人卻自信遠勝蠻夷。

鑒於黨項輕騎兵的機動靈活,宋人想出了「分段運輸、晝伏夜行」的策略。分段運輸避免了宋軍長途行軍師老兵疲的隱患。而晝伏夜行則大大限制了黨項騎兵的行進速度。

因為西北多山路,夜黑不見路,騎行都要控制馬速才能不至於馬失前蹄,而宋軍運送軍需車隊則可以邊走邊探查地形與敵情,這就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但是,黨項人之中也有謀略之人,李繼遷的族弟李繼沖便是文才武略俱備之人。他在以悍勇為主的黨項人中,算是另類的存在。

李繼遷知道這個族弟謀略過人,起事之後便委其以重任,把掌管情報與斥候細作的「一品堂」交給李繼沖掌管。而李繼沖也不負眾望,自從他接管「一品堂」之後,便不斷完善一品堂,使之成為與大宋「天令司」、遼國「執方司」齊名的天下三大情報組織。

本次突襲靈州,正是李繼沖與大臣張浦商議之後,對西夏王李繼遷提出的策略。

在宋人的押運物資車隊採取「晝伏夜行、分段運輸」的策略之後,李繼遷便動用一品堂的細作與潛伏的暗樁,對宋軍押運軍需物資的路線與時間摸索清楚了,便以此為機,在宋軍物資車隊的必經之路上設伏,伏殺宋軍千餘人,奪得糧草四十多萬石,震驚了大宋朝野,也使得靈州守城官兵的軍心發生了動搖,若不是靈州知州與守將的竭力維持與奔走,恐怕糧草不濟的靈州軍民的人心早就崩潰了。

雖然靈州城高池深不易攻破,但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之下,縱使諸葛孔明在世也無能為力,更何況,李繼沖還讓很多一品堂的細作在未封城之前混入靈州城內,在雙方攻守激烈之時,潛入城內的一品堂細作四處放火殺人,製造混亂,也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一波又一波的黨項潮水攻勢之下,靈州城最終淪陷,靈州知州張孝成舉家自焚,守將吳懈率領親兵突圍未果,全部戰死,靈州城內一片血雨腥風……

——————————————————

崑崙派,紫宸殿內

崑崙派掌門人周不惑面色凝重的坐在殿內案首,身邊兩旁分別坐着崑崙派長老陳不為及其他長老和弟子。看眾人的臉色皆是面有戚戚和憤怒之色,只是大家都沉默著沒人說話。

還是長老陳不為打破了凝重的氣氛,陳不為挪動了有些肥胖的身子,面向掌門周不惑,開口說道:「掌門師兄,此事重大,在未弄清楚來龍去脈之前,還是先把在外的弟子們召回山上,以防不測!」

周不惑思索了一番,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師弟說的不錯,現在還不知兇手是否刻意針對我崑崙派弟子,還是提醒他們在外多加小心些,若無要事,可先回山上來以防不測,師弟,此事你安排一下吧,愚兄去要卜算一番……」

汴京城,天波府。

「雲帆少爺!你的書信!」老管家楊洪氣喘吁吁的跑到楊雲帆面前,遞過書信。

正在晨練的楊雲帆聞言一愣,接過書信之後,看到書信外封的黑色太極印,知道是師門緊急消息的標誌,不由得瞳孔微縮,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門派發生了什麼大事,於是趕緊拆開書信看了起來。

信中信息簡單幾句,卻讓楊雲帆震驚不已。

「我派弟子馮子玉和謝子羽於數日前離奇死於龍門鎮,兇手逍遙在外,山外弟子若無要事,速回山上,以防不測。」

楊雲帆讀罷悲從中來,大師兄和三師兄竟然死了,他還是有些無法相信這個事實。自己還記得下山時師兄師弟們一起打鬧的情景,沒想到此時竟然陰陽兩隔。

大師兄馮子玉年近四十五,因為是師父早年收的徒弟,歲數要比周不惑其他的弟子要大,在眾師弟眼中更像是長輩一樣,馮子玉雖然資質中等,木訥少言,但對師弟們卻關懷備至,深得師弟們的愛戴。

三師兄謝子羽今年二十歲,性格跳動灑脫,跟大師兄形成鮮明對比,一點也沒有師兄的樣子,經常捉弄師弟玩,也由此跟師弟們關係反而更加融洽。

沒想到此番再聽到二人的消息,竟然是的噩耗。想起昔日師兄弟的音容笑貌,彷彿就在眼前。

楊雲帆獃獃的站在原地,連手中的書信被風吹走了都沒有察覺,一旁的老管家楊洪有些擔心的叫了一聲「少爺!」

楊雲帆這才回過神來,便和楊洪匆匆來到後院,找佘老太君辭行。老太君得知原因,也知孫兒歸心似箭,便不強留,只是囑咐他路上多注意安全。

靈州城淪陷的消息傳達了汴京城,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太學里的學子們紛紛來到御街,有的上書彈劾宰相庸碌無能,有的上書朝廷派出大軍,奪回靈州城,順便徹底消滅黨項人的勢力,還大宋一個海晏河清。

與御街上學子們無所顧忌的口沫橫飛不同,皇宮的勤政殿內,滿朝大臣們躬身站立一旁,沒有一個開口說話的。

皇帝趙光義端坐龍椅上,表情雖然有些落寞,但並沒有太多憤怒之色。

見殿內臣子們皆畏不敢言,趙光義神色平靜的開口說道:「眾卿莫要如此,靈州城雖失,但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能以靈州城拖住黨項人,使其不能與遼人兩面夾擊我大宋,保我大宋河山無恙,也算是丟車保帥之舉,諸卿無需顧慮,此事皆是朕首肯,責任在朕,諸卿無過錯。」

趙光義一番開導加安撫,使得眾朝臣卸下了心中的包袱,氣氛開始融洽起來。樞密副使王欽若開口說道:「官家言重了,縱然是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有與突厥渭水之盟的恥辱,官家以小換大,可是遠勝過天可汗,只要日後我等君臣勠力同心,何愁蠻夷不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劍盪燕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劍盪燕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靈州城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