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0章 軒轅台上有上宅

第0040章 軒轅台上有上宅

中午吃飯的時候,許樂對爸爸說道:

「爸,我明天可能要出去了」!

「去哪啊,出去幾天啊」?媽媽先問到,好不容易兒子這是在家呆了幾天啊,咋就又要出去了啊。

「沒有,我就是在咱們這周邊轉悠,不去遠地」!

「哥,你都要去哪啊」?許意想着已經上完課了,可以和哥哥一起出去了!

「我想去海子水庫下面的下宅兒,然後去漁子山那邊的劉家河、軒轅台看看,然後到大興庄鄉的北埝頭去看看,如果有時間再把旁邊的一些景點轉悠轉悠」!

「哥,我也去,我也去」!許意知道,只要哥哥同意了,爸爸和媽媽絕對沒問題!

「行,你可以跟我出去,但是我有個條件」!

「行,哥,你說,我都答應」!許意很堅定!

「這次出去之後,回來就要開始好好地複習了,高三其實新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了,大多數都是複習了,理科你沒問題,但是依然要加強題目的研究和思路的鞏固,文科我都講了方法了,那就得好好捋一捋了」!

「沒問題」!

「那成,你們是咋去啊」?爸爸問道。

「沒事,我們騎洋車去就成,明天早上我們七點就出發,先把這邊上的看看,回來的有可能會晚,然後再看看其他地方再說」。許樂說道。

吃晚飯,許樂自己坐在樹下的茶台邊上,自己喝着茶,然後翻看着《黃帝內經》,都背完了,但是他還是在不斷的看,在翻書的過程中,不斷的體悟著《黃帝內經》內核到底是什麼?

確實是氣血強盛,但是御女是目的嗎?這絕對是胡扯!

只有妖精才能有這說法,從表象上來看確實是強身健體,但如果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黃帝絕對不可能專門向岐伯問這些問題,有可能會講到,但這絕對不是主要的內容。

號稱是華夏醫學界四大經典,無論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的排法還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的排法,《黃帝內經》都是妥妥的排名第一啊。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所以說,行醫保準是第一步。

但是,許樂還是覺得有些小瞧這部經典的作用了,這裏面不僅僅是有行醫的內容,同時還包括處理事兒、處理人際關係的一些道理,當然也有一些是糟粕,但整體而言還是有意義的!

可是總是不可能真的把自己培養成醫生吧,難道就是自己不斷的修鍊,修鍊到最後再說?

應該說如何認識和看待《黃帝內經》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是不是啥時候和陳英來聊聊啊?他有些頭疼!

突然聽到西院的豬仔的叫聲,他走了過去,這倆小東西長得挺快已經換了一個地方,在旁邊給他們為了一個豬圈,鋪了乾草,還搭了個棚子,一看見許樂來了,蹭蹭的往上躥,許樂給他們撓撓身子,倆小東西可高興了,特別的舒服!一副眯眯眼享受的樣子!

然後拍了拍就走了,那倆貨舒服的睡著了!

然後走到後院,看見爸爸那快開完了路,他跟着去幫忙,從後院開條路不能是筆直的,因為坡度非常陡,差不多得有七十度的傾斜度,所以得採用「之」字形,所以開啟路來就比較麻煩。許樂每天下午都幫着爸爸弄,山路開的相對寬一些,大概一米五,並排兩個人么有任何問題。

今天應該就可以都弄完了!

都是開的上路,所以還好,不用鋪石板了,還不能磨得特平,要有一些凹凸的感覺,否則下雪了容易出事!

後面到時候在外圍就鑿一些眼兒,做一些鐵鏈護欄,這樣就安全了!

「爸,等上了這邊的山啊,我建議您沒事按照幾個方向,開幾條小路,就鋪些小石子,有那種感覺」!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個就不着急了,最主要的是開完了上山路,先弄一條到你練功那的路,算主路,然後再往外開叉」,爸爸說着!

「那條路還得兩天,不過不像這條登山路,陡,不好弄,那個就是開一下路好弄」!

「等弄完了就開始封外面的路」!

「小樂,那些珠子快弄完了啊,你回來就成了」!

「這麼快啊?」

「晚上也沒事兒,就車著玩唄,不過你那個小人麻煩,太精緻,慢工出細活」!

「沒事,您不用着急」!

到了下午五六點鐘全弄完了,許樂和爸爸笑了笑,然後許樂走下來,接着又從下面慢慢地往上走,走到了後面的山坡上,順着山坡走到了東邊的練功的地方,坐在木墩子上看着西邊金光閃閃的湖水,那種高興的勁兒挺足,這樣就可以避開一些眼光了,尤其是等將來人多的時候,那樣不好,這樣都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

晚上吃晚飯,聊會天,就讓許意去睡覺了,明天要起得早!

然後給媽媽和爸爸又梳理一下,告訴他們明早上最後一次就成了!

這幾天,二老身子裏往外冒的髒東西越來越少,精氣神越來越足,不能說走路如飛,但是沒有任何的疲勞感!

也就是國家政策不允許,否則都想再要個孩子了!

許樂心裏也高興,這樣自己就心安了,否則出遠門總是惦記家人,這種感覺不好!

第二天早上,從後院上山,自己行功完畢,幫爸爸和媽媽梳理完后就下了山,洗漱完畢,許意就起來了,兄妹倆吃完早飯,推著車就出去了!

從朱窪往上宅兒去是一路下坡,下坡能達到十多公里,到了去縣城的主路就變得平坦了,但是往上宅兒是交叉口往左,往海子水庫走,又是上坡兒。

許意坐在後面偏坐着,拽著哥哥的衣服,感覺就像是在風中飛一樣,閉着眼睛有些害怕,但是哥哥騎得很穩!

四十多分鐘就到了這次的目的地-上宅文化陳列館!

許樂和許意一看時間還不到八點,就在外面轉了轉,上宅陳列館的招牌做的還是非常醒目的。陳列館主體建築是仿照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的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狀,全館佔地面積上萬平米,建築面積不到一千五百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平面按四方八卦設置,樓梯設在中央,旋轉而上,整個佈局構成太極圖式。

然後認真的看着外面介紹牌的一些介紹內容:上宅文化遺址是在一九八四年京都市第二次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位於平峪縣上宅村北,一共發掘三千五百平米,出土包括陶器、石器等三千餘件文物。經檢測和專家鑒定,證實了上宅遺址是京都市東部地區距今七千五百年至六千年間的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的一種有獨立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類型。上宅文化陳列館是我國第一所以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專題陳列館,也是京都地區第一所新石器文化陳列館,它始建於八七年,兩年後開放。

然後等了一小會,來人了,二人買好票,就開始在裏面看了起來,許樂看得非常仔細,包括文字介紹還有所展示的藏品的一些特色、紋路、式樣!

進入陳列館的一樓,順時針環繞一圈的是石器陳列區。遺址出土的石器約兩千件,有打制的盤狀器和斧狀器、磨製精緻的石斧、石鏟以及石磨盤、石磨棒等大型石器;有間接打製法製成的長條形石片、石鏃、尖狀器、刮削器、石刀、複合刃器等細石器。還有打獵用的擲球、彈丸;

他們看到有兩個非常有意思的石器,一個是石磨盤,它的出現,標誌着古人類可以食用一些生吃難以消化,甚至還有毒的,只有在浸泡、煮熟和研磨后才能被消化的植物。如此人類便獲得了生存競爭優勢,因為別的動物沒有我們這樣的大腦,不能在得到某一結果之前預先計劃出好幾步。

另一個是複合刃器,是由頁石打磨成的刀刃夾在兩片動物骨頭做的刀柄拼接而成的。這是一種簡單的工具,在如今可能小學生就可以完成,但在七千年前可算是高科技,是一種技術的飛躍。有趣的是,在刀和骨的結合處發現的黏合劑殘留,經過研究,人們傾向於這是一種動物膠。

接下來的展區主要是陶器。上宅遺址中發現的陶器有斧、磨盤、深腹罐、鼓腹罐、缽、圈足缽、碗、杯、盅、舟形器、勺等,器表多飾有壓印「之」字紋、抹壓條紋、刮條紋、篦點紋、剔刺麻點紋和刻畫紋等。

許意看着有不懂的就問哥哥,許樂就給她講解著!

在陳列館里還有保管火種的火種盆,說明古人已經開始管理火種了。有保存食物和水的盛儲器。還有烹飪食物的炊器。而炊器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飲食,人類獲得了煮熟后才能食用的新食物,從而帶了新的烹飪方式和更豐富的食物。

許樂告訴小意,以後有機會可以去周口店和山頂洞人遺址去看看,那裏保留的火種地兒更大!

最後是一些陶制和雕刻的工藝品。幾個鳥首形的鏤孔器和陶柱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個複製品,原件被「借展」給了京都博物館。

周圍還有很多動物形狀的陶器和雕刻件,中間一個小豬頭的陶器做的非常精細,眉眼清晰,口鼻形象。只可惜,這個也是複製品,原件同樣也被京都博物館「借」走了。

一個更加有趣的是黑色的石猴,長三厘米左右,以至於要放在放大鏡下面才能看清楚細節。它的眼耳鼻嘴俱全,甚至還有眉毛,身體卻雕成了蟬的形狀,這是華夏迄今發現最古老、最傳神的石雕之一。

那個時候北方有猴子嗎?如果沒有見過或者是真正長時間的生活是不可能雕刻的這麼精細的啊,這個比較奇怪。而且還是和蟬產生了聯動關係,原因是什麼?

石猴,石猴,蟬,蟬,是蟬包着石猴,石猴在裏面,蟬在外面,這個寓意是什麼呢?許樂不由自主的想到,猿猴在內心中,指的是心猿意馬嗎,那蟬不會是修禪吧?

許樂自己給嚇了一跳,天啊!

還是說蟬是金蟬子,那個石猴是孫悟空?這就更加可怕了!

不知道為什麼,許樂對這個想像有點超出自己的設想,這不會是真的吧?難道這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

而且,這些工藝品被專家鑒定為祭祀用品,但在整個上宅遺址中都沒有發現祭祀和墓葬區,所以可能還需要後來人再進行考古印證。

中間的螺旋樓梯通到二樓,是題為「舊時平峪」的民俗文化展,裏面都是以前的農村的舊物件和一些民俗用品。

出了展館,在陳列館的西側牆根,還有一個「平峪石刻藝術館」,說是館,其實就是一個上面有個棚子的通道,裏面兩側有二三十通從漢代到民國的石碑。

看完了之後差不多兩小時,許樂看得仔細,小意有點煩,但是沒辦法啊,這是哥哥的專業啊!

上宅新石器遺址是繼河南仰韶文化、甘肅馬家窯文化、山東大漢口文化、河南龍山文化之後,又一處重要遠古遺跡。該遺址共分八層,上層為商周至唐遼文化,中層與紅山文化接近,下層為新石器時代中早期文化。遺址文化層堆積深達四米多。

許樂看着介紹,再考慮一個事情,那是不是說這邊的文明來源更偏向於東北方向的紅山文化呢?作為新石器中早期文化,其實都是最原始的階段,只有進入文明階段之後才會進行選擇性發展,也就是自主發展的階段!

從理論上講,這裏離周口店的「京都人」更近啊,但是中間這差的有點遠啊,為什麼沒有了蹤影呢,這是偶然性嗎?為什麼會和紅山文化那麼接近呢?這裏離紅山文化的主基地還得有幾百公里啊!

但不管怎麼樣,在這裏更加近距離的了解了這麼多的石器和陶器,讓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也許等把這些都看一遍之後,印象會捋出一條脈絡,不着急!

整個展館,紅山文化為什麼能到這裏來,還有就是那個猴蟬給許樂留下了最深刻的記憶和思考,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他都非常迷惑!

然後,帶着許意,直奔劉家河遺址而去!

從上宅文化遺址到劉家河遺址也就是十多公里,許樂半個小時就騎到了,不到十一點。

這個要看的地方全稱呼應該是「劉家河遺址及商墓」,它是一九七七年被發現的。

整個地方分成遺址區和墓葬區兩部分,大概直徑不到三米。

二人買了一下票,走進去看見遺址區地面上散見有「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陶片。

橢圓形灰坑內堆積分為四層:

第一層未出土器物;

第二層出土夾砂黃褐陶雙耳殘罐一件及少量陶片;

第三層底部發現一直徑八十厘米的紅燒土面,中間稍下凹,周圍有被火燒過的石塊和碎陶片;

第四層底部較平,地面上散佈一些陶片和紅燒土塊。

坑內出土陶器,器形有罐、盆、盤、碗等。

看完了這裏又去旁邊的墓葬區,這裏主要是商代早中期墓葬。一共出土了出土器物40餘件,包括金、銅、玉、陶類。其中金器有金耳墜、金臂釧、金笄;青銅禮器有三羊罍、青銅鳥柱龜魚紋盤、銅瓿、方鼎、弦紋圓鼎、鬲、甗、爵、卣、瓿、盉等。青銅兵器有鐵刃銅鉞一件,屬珍稀文物,藏於華夏國家博物館;玉器有斧、柄、璜等;陶器無完整器皿,耕地中多見陶片。後來又發掘出商、周、戰國時陶片和戰國的瓮棺葬。

整個遺址很小,但是許樂看得很仔細,主要是記錄各種紋路!在平峪縣的東部,其實也就是上宅遺址的西南不遠的地方也有一個遺址叫「龍坡遺址」,那裏是西周至戰國時的遺址,那裏曾出土過一面銅鏡、一件青銅劍和陶器多件,這充分說明,在臨近水域、背山、靠山的地帶自新石器時代中後期就已經開始有人生活,至少到了商代就已經大面積的聚集了,甚至可以說形成了完整的生活、軍事建制,那證明這裏還並非是城鎮所在!

「哥,這些字,可真難認啊,好多都不認識,我覺得對我打擊很大啊」,許意開着玩笑。

許樂笑了笑!

差不多快中午十二點了,旁邊有個吃飯的地方,他帶着妹妹隨便吃了點東西,許意極少在外面吃飯,連出遠門都沒有,四年前陪着爸爸媽媽去過哥哥的學校,那是去的最遠的地方了,但後來就沒有去過了!

所以,許樂還是很認真的看了一下有什麼吃的,真沒有,隨便將就著吃點吧!

許樂吃完之後給許意介紹著,商代的判斷最典型的方法就是青銅器,分得非常細,比如有吃飯、用水、禮儀、軍事、音樂、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分類,而且還要分高級等級,這充分說明了商代的禮儀已經非常完備和繁瑣。

吃完了,又坐回,然後直接去往下一個地方,也就是軒轅台!

這一片是山區和平原區域的交界地,右邊都是高山,左邊是平原了!

漁子山自東而西,如巨龍橫卧,有九溝自北而下,形成這裏九水歸一的景象。素有「九龍口」之稱。軒轅台便坐落于山水環繞的大岡之一,居漁子山的中心。

漁子山上有大冢,世傳為軒轅黃帝陵,俗稱軒轅台,它北依群峰,南對盤岳,下臨溝水,上仰碧蒼。

據歷史文獻記載山東庄軒轅台始建於戰國至西漢年間,雖幾經滄桑尚存。正殿為軒轅、伏羲、神農三皇之位,古碑上攜刻陳子昂《軒轅台》詩,以證其處。

每年正月十五為軒轅廟會,屆時四方百姓雲集,進香祭奠;各種民間花會,爭相登山獻藝。重修的軒轅台為仿格,建於山頂之上。

二人買了票進去,發現其實沒啥東西,剛沒有弄好,所以票價也很便宜,兩塊錢一個人,邊往上走,許樂邊給妹妹講著「《史記.五帝本紀》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他確實中華民族始祖,但不是唯一,只是之一,這一點一定要嚴謹」。」

「另外啊,看着介紹說前幾年,我的老師,你看到了,那個照片介紹的蘇先生就是我研究生的老師,他來過,說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認這個軒轅陵是黃帝之陵的結論我其實是不認同的,我只能說是不一定,第一呢我相信老師應該不可能明確說過,第二呢他只是到過這並沒有到過其他地方,所以不能說確認」!

「真的啊,那個就是你的導師啊」!很為哥哥高興!

順着花崗岩石階抬級而上,進入了整個宮殿區。

在陵前數十米處有一高台。相傳漢武帝征朔方還,在這裏祭黃帝,築台祈山,故稱「漢武仙台」。如今,每到農曆三月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祭拜,其實主要是搞活地方經濟。

廟院內的「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距今四千餘年。巨柏高19米,樹榦下圍10米,有諺語稱它「七樓八紮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傳為漢武帝「掛甲柏「,又名「將軍柏「。廟內有一碑亭,內有碑石約50通,內容主要是歷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歷代修葺陵廟的記載。

往正前方看去,首映眼帘的是高大的闕門,闕門兩側朱雀展翅,雄獅傲立。進入闕門,是初唐詩人陳子昂隨軍北征作《軒轅台》詩的石碑遺跡和《重修軒轅廟記》漢白玉石碑,碑文為古代詩人陳子昂所寫的《軒轅台》五言詩一首「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軒轅台因此而得名。

正殿上掛着「三皇殿」的牌子,號稱為漢代重修檐廡殿式建築,古樸莊嚴,廊前紅柱矗立,斗拱昂然。

許意先是從旁邊取出三支香,然後點上,恭恭敬敬的三鞠躬,哪怕真的是神話人物也是華夏始祖,更何況,許樂很清楚,這位真的不一定是神話人物,只不過是後人給神話了!

他的鍛體神功就是人家的東西,建造了作者也得恭敬一點吧!

看着殿內正中彩塑黃帝坐像,上懸漢篆金字巨幅「人文始祖」,塑像前安放着巨大的黃帝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兩側為伏羲、神農,分別寫著名號迎面四幅帛書體楹聯並立抱柱之上,地上有三個蒲團,前面有功德箱。

「哥,真丑啊」!小意小聲的在他旁邊說了一句。

「嗯,少說一句」,許樂對她說着,「不過,說的真對啊,是丑,丑的都對不起黃帝這倆字啊」,許樂心裏說道。

看着那帶着帝王冕的黃帝塑像和左右兩側的伏羲、神農塑像的衣服、披飾,他怎麼看怎麼彆扭,說不出來的彆扭。

第一是這是什麼三皇殿啊,在三皇的傳說中你,黃帝基本都是五帝之首,從來都不是三皇之一。

第二呢,這黃帝披着的是紅色,全身紅啊,黃帝攢土為帝,本身就是黃土顏色的代表啊,而旁邊兩位卻披着的是黃顏色的綢緞,這不是張冠李戴嗎?

最主要的是,這位也太丑了吧,許樂可知道人家修鍊的是號稱最強的鍛體神功,雖說是夜御七十二女是傳說,但是把自己修鍊成這樣對得起這神功嗎?

許樂有點害怕,不過我就修成這樣吧,那得和青姐說說,該退貨就退貨吧?

總之,它看着這三尊塑像,尤其是黃帝塑像總覺得不對,沒有那種氣勢,有點偽的感覺!

等出來之後,他對小意說道:

「這裏說是戰國建造,不太可能,但是時間久遠是一定的。」

「華夏是一個知禮的民族,實際上這個地方是違禮的」!

「為啥啊」?許意有點好奇!

「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少典呢是伏羲的兒子,黃帝呢和神農呢是戰友,他在中間,讓自己的爺爺坐邊上還和自己的戰友相對,你說這合理嗎?」

「嗯,你一說好像是有點不對的感覺啊」!

「這個地方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李白都來過,還寫過詩。比如陳子昂的:「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另外就是大漢武帝曾到這裏祭祀過。」

「實際上呢,平峪從戰國就已經存在了,至少得有兩千五百年了,基本上沒有變換過名字,在漢代還封給過勇冠三軍的霍去病的哥哥霍光,叫博陸城」,看完之後,他給小意講著一些歷史,這些對於她非常新鮮!

「哪天讓青姐過來看看,如果看到這位爺,她保准也搞不懂為啥修鍊成這樣吧,為啥還有會女的喜歡他吧,難道只是為了權利」?

「這夜御七十二,真的是為了華夏民族拼了啊,沒有這個體力怎麼能夠讓子孫後代綿延不絕啊,我是不是應該也要這樣為了後世做出努力啊」?

許樂心裏腹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路衝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史路衝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0040章 軒轅台上有上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