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清明

第八十一回 清明

清明——意為天氣晴朗通暢、空氣清新明潔。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一種固定的風俗。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在墳頭燒紙,掛白紙條,以招幡揚魂。

近世,人們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現在的清明節,其實合併了一個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風枚與楊老的墳都是在同一個墓園。

發毛給母親上完香,收拾好墳前的灰燼,遠遠就看見蝶兒孤單單的立在道邊。

「金老師和師母今天沒過來?」

「我爸爸他身體不好,媽媽在家照顧他。」

「哦,那歐陽呢?」

「我沒叫他,就是想在這和你說說話……」

「和我?……」

他走到蝶兒身旁時,隱約聞到杜鵑花的芳香。

蝶兒很像她的母親,那雙黑眼珠比母親的大的,此刻似乎帶着幾分哀愁。鼻子和嘴巴比眼睛顯得小巧,也是修長的脖子和圓圓的肩膀。

墓園的門廳里是個小小的休息室,有一個水吧。

時近中午了,上墳的人多已經準備回去了。

發毛和蝶兒找了兩個靠窗座位。

「坐吧,我去要壺茶。」發毛說。

蝶兒坐下來,眼睛看着窗外已經生出新綠的松柏。

發毛不知道蝶兒為什麼約自己來,不過他的內心鎮靜平和,因為他在蝶兒身上看到了她母親的影子。

發毛要了壺龍眼花茶,四個蛋撻,兩個紫砂的小杯子。

「還是年前,你到我家祭拜我母親,就像昨天的事。一轉眼就到清明了。」

「是呀,時間過得真快。」蝶兒低着頭,輕輕搖晃着杯里琥珀色的茶湯。

「有什麼事要跟我說嗎?」

「我……」蝶兒話音剛落,就抬起了頭。

發毛突然感覺到淑馨獨有的那份溫馨,宛如一股熱泉湧入心田。

他的內心洋溢着淑馨的溫順寬容。

然而,他還是無法正面凝望着蝶兒,特別是她那浸滿淚水的雙眼。

「我是為媽媽的事來求你的。」

發毛屏住了呼吸。

「為了師娘?」

發毛反問了一句。

「自從外公過世,家裏已經亂做一團,媽媽也改變了,這段時間她並不在正常的狀態。」

「師娘她沒什麼吧?」

「我現在能體會到你以前的感受。」

「我以前的感受?」

「你不也是天天面對着母親的煎熬嗎?」

「……」

「有時候我覺得做女人真難……」

「師娘其實很苦的。」

「我只是希望她能夠平靜的生活。」

「平靜的生活?那樣的生活只能催人老去!」

「怎樣的生活?還不是你媽媽造成的?如今又……」

「她是可憐的。我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些安慰。」

「可是她現在經受的痛苦,你是更應該理解的。」

發毛察覺出蝶兒大概已經知道自己與淑馨的事了。

這件事,不知使她蒙受了多大的恥辱和傷害。

「有時我真不想管了。小的時候,我看見父親和你媽媽在一處,現在卻又看見了母親和你在一處,那這世間哪裏還有感情真的存在?總之,媽媽現在還處在不正常的狀態,希望你不要去理睬她。」

蝶兒急言快語,聲音都顫抖了。

「求求你了!」

發毛明白蝶兒所說的意思了,可他自己是在正常的狀態嗎?

「以後也不要再來電話了……」

蝶兒說着臉也緋紅了。

「我明白了。」發毛說。

「你那天打電話約她,她沒有去,是我阻攔她的。」

蝶兒說,她稍鬆了口氣,聲調也和緩了。

發毛給淑馨掛電話約她出來,是在看完崑劇《牡丹亭》的第三天。

當時淑馨很高興,但她終於還是沒有出來。

「師娘都跟你說了?」

蝶兒點點頭。

「媽媽把《白蛇情》傳給你了,你就好好的把它練好吧,那也是外公的心意……」

兩人都沉默了。

邁出墓園的大門就是下坡道,從大門到車站是一段**的石子土路。

發毛頹然地走出墓園。

他感到兩腿酸麻,吃力地走了幾步,回頭望去,只能看到茶吧頂上綠油油的琉璃瓦。

清明——意為天氣晴朗通暢、空氣清新明潔。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一種固定的風俗。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在墳頭燒紙,掛白紙條,以招幡揚魂。

近世,人們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現在的清明節,其實合併了一個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風枚與楊老的墳都是在同一個墓園。

發毛給母親上完香,收拾好墳前的灰燼,遠遠就看見蝶兒孤單單的立在道邊。

「金老師和師母今天沒過來?」

「我爸爸他身體不好,媽媽在家照顧他。」

「哦,那歐陽呢?」

「我沒叫他,就是想在這和你說說話……」

「和我?……」

他走到蝶兒身旁時,隱約聞到杜鵑花的芳香。

蝶兒很像她的母親,那雙黑眼珠比母親的大的,此刻似乎帶着幾分哀愁。鼻子和嘴巴比眼睛顯得小巧,也是修長的脖子和圓圓的肩膀。

墓園的門廳里是個小小的休息室,有一個水吧。

時近中午了,上墳的人多已經準備回去了。

發毛和蝶兒找了兩個靠窗座位。

「坐吧,我去要壺茶。」發毛說。

蝶兒坐下來,眼睛看着窗外已經生出新綠的松柏。

發毛不知道蝶兒為什麼約自己來,不過他的內心鎮靜平和,因為他在蝶兒身上看到了她母親的影子。

發毛要了壺龍眼花茶,四個蛋撻,兩個紫砂的小杯子。

「還是年前,你到我家祭拜我母親,就像昨天的事。一轉眼就到清明了。」

「是呀,時間過得真快。」蝶兒低着頭,輕輕搖晃着杯里琥珀色的茶湯。

「有什麼事要跟我說嗎?」

「我……」蝶兒話音剛落,就抬起了頭。

發毛突然感覺到淑馨獨有的那份溫馨,宛如一股熱泉湧入心田。

他的內心洋溢着淑馨的溫順寬容。

然而,他還是無法正面凝望着蝶兒,特別是她那浸滿淚水的雙眼。

「我是為媽媽的事來求你的。」

發毛屏住了呼吸。

「為了師娘?」

發毛反問了一句。

「自從外公過世,家裏已經亂做一團,媽媽也改變了,這段時間她並不在正常的狀態。」

「師娘她沒什麼吧?」

「我現在能體會到你以前的感受。」

「我以前的感受?」

「你不也是天天面對着母親的煎熬嗎?」

「……」

「有時候我覺得做女人真難……」

「師娘其實很苦的。」

「我只是希望她能夠平靜的生活。」

「平靜的生活?那樣的生活只能催人老去!」

「怎樣的生活?還不是你媽媽造成的?如今又……」

「她是可憐的。我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些安慰。」

「可是她現在經受的痛苦,你是更應該理解的。」

發毛察覺出蝶兒大概已經知道自己與淑馨的事了。

這件事,不知使她蒙受了多大的恥辱和傷害。

「有時我真不想管了。小的時候,我看見父親和你媽媽在一處,現在卻又看見了母親和你在一處,那這世間哪裏還有感情真的存在?總之,媽媽現在還處在不正常的狀態,希望你不要去理睬她。」

蝶兒急言快語,聲音都顫抖了。

「求求你了!」

發毛明白蝶兒所說的意思了,可他自己是在正常的狀態嗎?

「以後也不要再來電話了……」

蝶兒說着臉也緋紅了。

「我明白了。」發毛說。

「你那天打電話約她,她沒有去,是我阻攔她的。」

蝶兒說,她稍鬆了口氣,聲調也和緩了。

發毛給淑馨掛電話約她出來,是在看完崑劇《牡丹亭》的第三天。

當時淑馨很高興,但她終於還是沒有出來。

「師娘都跟你說了?」

蝶兒點點頭。

「媽媽把《白蛇情》傳給你了,你就好好的把它練好吧,那也是外公的心意……」

兩人都沉默了。

邁出墓園的大門就是下坡道,從大門到車站是一段**的石子土路。

發毛頹然地走出墓園。

他感到兩腿酸麻,吃力地走了幾步,回頭望去,只能看到茶吧頂上綠油油的琉璃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梨園紅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梨園紅顏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一回 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