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勝三郎

第三章 勝三郎

作為一個武士,十九歲的勝三郎還是很有理想的。

他自幼習武,目標就是讓自己的武道能夠超越前人,比如柳生啊,比如宮本什麼的。

可惜生不逢時,天下承平已經近二百年了。所以勝三郎只能在藩主府上當了一名負責記賬的小會計。

但是勝三郎不甘心啊。為此,他向上級稟明了自己的想法,辭去了職務,準備周遊島國各地,尋訪名師,以磨礪自己的劍術。

結果剛離開近江,就從路人口中得知了岩木山火山爆發的消息。

勝三郎是個心地不錯的武士,於是他打算忙完自己的事後,儘快趕往弘前藩,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機會幫受災的地方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他這一路倒霉透了。

勝三郎先到了江戶,結果剛到就在城下町被人偷了行李財物。

雖然他去町奉行所(公安局)報了官,可你要知道,這個時代江戶城南北二町內居住着幾十萬居民,而南北二町的奉行所加一塊兒才有五十名與力(警察科長),二百名同心(普通警察)。雖說幕府還招募了不少「御用聞」(協警),可不掏錢誰拿你當回事啊。

勝三郎的錢都給偷了......

丟失的財物一時半會也找不回來,於是他只能寄居在一家武道館給人打工謀生。

等好不好容易湊夠去弘前藩的路費時,三個月過去了。期間奉行所的同心只找到了勝三郎被偷的行李,就剩了幾件衣服。至於被偷的錢,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勝三郎一看那衣服就不是自己的,他明白官差是隨便找了些衣服來交差而已。那能怎麼辦?將軍眼皮子底下,人家奉行所總算還裝模作樣的辦點事。

還好勝三郎平時刀不離身,這個沒有被偷,否則就糗大了。

時間到了七月上旬,江戶以西三百里的淺間山的火山爆發,淺間山北麓五十五個村莊受災,其中有幾個村子全部被毀。

當時天空中刮著偏西風,於是火山灰便飛向東方及東南方向,就連相距甚遠的江戶也落下了一寸厚的灰塵。

火山灰飄來的時候,江戶城內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等到淺間山火山爆發的消息傳來,各家糧鋪的米價頓時飆升。

勝三郎打工的武道館館主也很同情他,就勸說勝三郎趕緊回家吧,同時還贈送了一些盤纏。

都到了這種情況,按說勝三郎要是一般人,也就趕緊回近江家了;可勝三郎是誰啊,他是有遠大的目標的人啊。況且,他家中也沒什麼人了,父母前兩年去世了,否則他也不敢辭去藩里的職務出來遊歷。

所以,勝三郎還是決定按照之前的目標前進,向著弘前藩出發了。

勝三郎不知道的是,津輕家所統治下的弘前藩,已經大亂。

當年三月份的岩木山火山爆發之後,四處的求援信使紛紛來到弘前城報信,津輕家的家主津輕信寧也向江戶的德川幕府派出信使。

津輕家統治下的弘前藩本來就不富裕。津輕家原本是南部氏的家臣,乘着南部氏內部混亂才獨立起來;桃山時代,關白秀吉承認津輕氏為大名,領地收入才共有4萬7千石,德川幕府建立后也是如此,可謂窮的一逼。

領地內發生如此大的災害,津輕家哪裏有力量進行賑災?而江戶幕府這邊,身為老中的田沼意次因為上一年「山背風」而帶來的各地災情,已經搞得焦頭爛額,無力救助了。

於是,幕府回答各地信使的話就是,積糧自守。換句話就是,將軍這裏顧不上你們了,大家自己管自己吧。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趙新帶著作為僕人的利吉志乃夫妻,以及幾十個路上救助后願意投靠的饑民們,一路向南走的途中,遇到了暈倒在路旁的勝三郎。

自從遇到趙新后的十幾天來,利吉愈發覺得自己帶着老婆一起投靠趙新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他們一路南行的途中,看到很多逃難的農民大批的倒斃在路旁。有餓死的,也有因天氣寒冷被凍死的,大多是老人、女人和孩子,成年男人也有。

只有利吉這些人,在趙新的帶領下,一路不愁,每天都能煮粥充饑,偶爾趙新還讓志乃做頓大米飯吃。

如果只是這些也還罷了,在利吉兩口子眼中,趙新大人就是個神!

他們曾親眼看到趙新大人每次都是轉到大樹后「做法」,很快,一箱用那種透明袋子裝着的大米就出現在地上,還有鹽、醬油和各種美味的腌肉和鹹菜。

這讓利吉驚訝的下巴幾乎掉在地上!他和志乃決定一定要替趙新大人保守這個秘密。

身為神的僕人,利吉和志乃覺得自己和旁人是不同的,結果就是粥能比別人多喝一碗。

雖然逃難的團隊已經擴充到三十多人,但伺候趙新大人的工作,一直被利吉和志乃緊緊掌控著,絕不允許他人插手。

利吉夫妻的舉動,讓趙新也哭笑不得。

憑良心說,這兩口子對自己的侍奉十分周到,吃飯喝水乃至洗臉刷牙時,志乃都在一旁低頭服侍。可趙新覺得彆扭啊,等到有天夜裏志乃還羞澀的提出伺候自己歇息的時候,趙新都傻了,他連忙擺手拒絕。

好吧,志乃當時感覺很受傷。

天啊,這時候的島國農村女人的樣貌……

即便有天利吉十分自豪的提到,志乃是岩木山周邊村子裏有名的美女,能娶到她讓利吉極為滿意。

可這在趙新看來,去你個腿兒的吧。志乃身高連一米五都不到,看上去跟營養不良的大頭娃娃似的,就這還美女呢!

有天他隨口一問志乃的年齡,才知道這姑娘今年剛滿十七歲。

一路上投靠來的難民們,身高就沒有超過一米六的!大部分人都在一米五左右。這讓趙新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帶着一群初中生去郊遊的老師。

這不,一個剛投靠趙新沒兩天的,名叫萬造的農民,就看到了一個倒在路旁的男人。

「哎,還有口氣。快來人。」萬造伸手一探,發現這個男的還有呼吸,就連忙喊著人。

過來了兩個人,大家一起把這個人抬到路旁剛剛搭建的營地中。而幾個農民家的女人們,已經煮上了一大鍋米粥。

這些難民都是最近剛剛投靠的,趙新可不敢讓這些人上來就吃大米飯。這會把腸胃吃壞的,於是這兩天都是熬粥就鹹菜。

可這已經讓難民們覺得過着神仙般的日子了,要知道他們這近兩年的時間裏,因為凍災和火山爆發,都是靠着野菜樹皮度日的,連稗子都吃不上了。

隨着幾口熱粥喂入口中,已經昏迷了一天的勝三郎才悠悠轉醒。

憑着武士的自覺,他本能的伸手摸刀。

「我的刀呢?」他喃喃自語着。

「這位,我們發現你的時候,可沒看到什麼刀吶。」蹲在一旁,端著大碗吸嘍吸嘍喝粥的萬造聽見了,回了一句。

「咦?難不成你還是個武士?話說武士跑到這裏做什麼。」另一個喝粥的農民腦子快,一聽說勝三郎有刀,就猜出他可能是個武士。

萬造咬了一口嘎嘣脆的鹹菜,吸嘍了一大口粥,滿足的嘆息了一聲。這才又對勝三郎道:「先別管刀不刀的了。我看你也是餓的,先把粥喝了再說其他的吧。」

勝三郎聞言不再多說,慢慢的坐了起來。虛弱的他從一旁的喂粥的婦人手裏接過粥碗,要了雙筷子,盤坐着便吃了起來。

「你真是個武士?」

勝三郎不說話了,可一旁好奇的萬造卻閑不住了。他一手端著粥碗,一手拿着塊像是蘿蔔的鹹菜,蹲著身子蹭了幾步,就來到了勝三郎身旁。

「看你吃東西的樣子,還真不像是個農民。」萬造上下打量了勝三郎幾眼,又喝了一口粥。

「你們,你們怎麼會有糧食?居然還是精米。」勝三郎吃了幾口粥之後,才注意到這煮粥的大米居然不是玄米,而是精米!

「嘿嘿,我們是遇到貴人了。你看,就在那邊坐着的那位就是貴人。」萬造用抓着的鹹菜蘿蔔一指不遠處的一顆樹下。

「他?看上去很年輕啊。」勝三郎順着萬造的指點看着坐在樹下的趙新,疑惑的說了一句。

趙新也端著碗粥,不過他那個碗不大,正笑眯眯的和身邊的利吉和志乃一邊吃一邊聊着什麼。

「菩薩保佑。我是三天前遇到貴人的,否則我們全家現在也是路邊的幾具屍首了。」萬造嘆了口氣。

「你們村子怎麼樣了?」勝三郎問道。

「別提了,全完了。能走的都逃了出來,餓死的就有十幾個。」另一個難民插嘴道。

「去年就開始有老人和孩子餓死的,能活下來的,都是年輕力壯的。聽說有的村子已經有人吃人了。」萬造撇了撇嘴說道。

「哎,你可別嚇我。」旁邊的一個婦人驚呼了一聲,惹得周圍十幾道目光看了過來。

這時趙新也聽見了議論聲,於是放下碗起身,走了過來。利吉和志乃兩口子也放下粥碗,緊緊的跟在趙新身後。

「怎麼樣?都吃的飽嗎?」

聽見趙新問話,眾人除了勝三郎,都連忙放下碗,跪伏在地上。

只聽一人感激零涕的道:「多謝大人收留,還讓我們吃上精米熬的粥。實在是神仙般的日子。嗚嗚……」

說着,那人居然哭了起來。

趙新身後的利吉道:「茂助你哭什麼哭,能有大人的收留,都是你等的福氣。吃飽了好好為大人效力便是。」

趙新看了一眼坐在一旁低頭吃粥的勝三郎,轉身低頭對利吉耳語了幾句,才對眾人說道:「都起來,先吃飯吧。」

眾人這才起身,繼續喝粥。

利吉這時候站了出來,對眾人道:「你們這些傢伙,都是餓了很長時間的……」他停頓了一下,貌似回憶着什麼:「對,營養不良,大人就是這麼說的。所以大人讓你們這幾天先喝粥來讓肚子適應一下,過兩天還有大米飯吃。」

「啥?還有大米飯吃?!」眾人一下子沸騰了。包括萬造在內的許多人開始回憶上一次吃大米飯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光是煮粥都用精米,看來大米飯也差不到哪去。」

勝三郎心裏想着,連他自己也是一樣,平日裏吃的都是玄米,也就是糙米飯。至於精米,那是大商人和將軍才能吃到的吧。

這年代武士吃的雖說比普通人好,但也就那麼回事。比如石高54萬的熊本藩主細川重賢在其所著的《肥后侯訓誡書》中就寫道:

「三餐之外,可時時稍進點心,以為養氣。切不可吃酒。三餐湯菜,如膳所役人所備,朝夕食素,一湯一菜,午間可用魚等,亦不過一湯二菜。」

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平日吃飯也不過兩菜一湯,而且還滴酒不沾。

這年月,有糙米飯配個煮豆腐外加一條小魚,再來個味噌醬湯,那就是大餐了。

這時只見利吉向自己走了過來,勝三郎放下了粥碗,看着他。

利吉走到勝三郎身前,蹲了下來,對勝三郎問道:「聽你口音,不是弘前藩的人啊。從哪來的?」

「在下是近江人。」

利吉瞪大了眼睛看着勝三郎,繼續問道:「近江?近江的武士跑到我們弘前來做什麼?」

「我,我想來這裏幫忙救災的……」勝三郎有點不好意思。一片好心打算來幫忙,結果自己差點被餓死,還讓災民給救了。有點丟面子啊。

「武士老爺們只顧著自己,哪有閑心管我們這些窮人!」一旁的萬造忿忿不平的說道。旁邊的七八個農名聽了這話,也十分贊同,紛紛大罵起不管領民死活的津輕家。

而勝三郎只能默然不語。

話說自德川幕府開幕以來,為了對抗「切支丹」(天主教)的傳入,一直實行鎖國政策,對外貿易寥寥無幾。

所以即便是再努力發展城市,在經濟閉關自守的內循環條件下,能夠起到的效果也不怎麼樣。因此,支撐著幕府每年財政運轉的收入大頭還是來自田賦,也就是由農村收上來的年貢。

大阪和江戶這幾個大城市的繁華,則是建立在廣大農村的血汗奉獻之上。

被掠奪、被忽視的鄉村,加上絲毫不見輕鬆的年貢,在浮華而虛幻的盛世之下,農民們逐漸被徹底掏空,以至於這些農民無論怎麼拼死拼活的在田間地頭努力,他們也很難攢下哪怕是最基本的積蓄。一旦飢荒到來,這些農村便立刻陷入了絕境。而來自幕府的漠視,也讓饑民們得不到任何的救濟。

利吉和萬造這些饑民們,平日裏遭受着嚴重的剝削和壓榨,且因為飢荒來臨時得不到救濟而憤怒,但他們也僅僅只是看到了自己和所在的村子的情況。由於遇到了趙新的救助,他們沒有再繼續向江戶的方向流動,所以更嚴重的景象他們還沒有看到。

後世被稱為島國朱子學問家的杉田玄白在其著作《后見草》中,詳細的描述了他的所見所聞:「東北一帶的南部、輕津等地災情尤為嚴重,每日都有大量的災民棄業逃荒而去,而且猶如雨後的蘑菇一般,一片片的從農村冒了出來。然而,更殘酷的是,逃荒到他鄉也沒有餘糧救濟災民。每日皆由一千到兩千人被餓死在街頭,之後又被棄於溝壑之中。」

是的,如果趙新再往南走,到了陸前、仙台一帶的話,就會在路上看到大片倒斃在街頭巷尾的逃難農民。

講述了自己的情況后,勝三郎向利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你的這位大人是哪家的貴人?」

「到時你自然會知道的。我們這位大人,那是天神一般的人物啊。」利吉小心的回頭看了一眼趙新,面帶驕傲的讚歎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乾隆四十八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勝三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