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大用的大用處

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大用的大用處

進入十月,北海鎮下了第一場雪。隨着家家生起了爐子,又要開始「貓冬」了。

蝦夷地的煤已經有了產出,不過量並不大。陳青松聽回來的勝海舟報告說,目前運到平原鎮的煤也才不過幾千斤。這點兒煤還不夠北海鎮一天的用量呢,拉回來也沒用。

從王遠方他們回來到現在,雷神號一共出動了三次。第一次是運俘虜去挖金子,第二次是將利吉和潘秀成兩個連隊帶到蝦夷地,替換了勝海舟和虎吉;第三次是南下仙台藩,除了給勝山傳三和村田屋老闆送絲綢和砂糖外,又帶回來五千多流民。

隨着一次次出海,雷神號上的五十多個水手現在大部分都熟練掌握了普通話。鄧飛和劉勝開始對他們進行普通船員的培訓課程。

話說在現代時空,想要成為一個海船船員,需要通過駕駛、輪機、無線電、電子電氣四門科目的考試。不過單是駕駛這個科目里,就包含了航海學、船舶操縱與避碰、船舶管理、船舶結構與貨運四門理論課,當然還要加上航海英語和水手業務。

鄧飛這半年多的出海把他累得夠嗆,直說比以前當海員還累。每次出海他都必須參加,除了管駕駛還得管輪機。劉勝要是在的話,兩人還能分擔一下,可劉勝最近也忙的不行,也不是每次都跟船走。

兩人私下一商量,決定暫時休整一個月,着重培養船員。趙新那邊聽說后,又塞進來二十個流民女孩,讓跟着一起學習無線電操作和摩爾斯電碼。

勝山傳三和村田屋老闆兩人,按照趙新之前對他們說的,從蝦夷地的手下挑出十個人跟勝海舟一起回來了。趙新大筆一揮,將這十個人都送進了軍營,去體會被蹂躪的感覺。

趙新自己最近忙着在另一時空裏考察火柴生產設備廠家,已經有好幾天沒在北海鎮露面了。不過當這廝回來的時候,除了帶回一批生產火柴用的化工原料外,其他設備一樣兒也沒買。

「哎,我把這事給想複雜了。」趙新如此對吃着午飯的陳青松解釋道。

「怎麼講?」陳青松頭都沒抬,專心對付着眼前的紅燒肉。

「造一盒火柴需要什麼?」

陳青松想了想說道:「首先得有火柴桿,其次得有火柴頭,然後還得有摩擦面。」

「你這說了跟沒說一樣。」趙新翻了個白眼,繼續道:「我看了兩家設備廠后,去了一家生產火柴的小廠子,人家是專門做定製火柴的,量不大。結果到那一看,我去,這也太簡單了,還買什麼設備啊!」

「你繼續說,我聽着呢。」陳青松將盤子裏最後一塊紅燒肉塞進嘴裏,目光又瞄向了趙新的盤子。

「這個,咱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普通勞動力吧?讓木匠帶徒弟加工火柴桿就得了。火柴桿做完了,做幾個大篩子一篩,雜七雜八的木屑就去掉了,再讓人把火柴桿......哎,我還沒吃呢!」

趙新剛說了開頭,便發現自己盤子裏就剩兩塊紅燒肉了。他也顧不上說了,一隻手攔住陳青松伸過來的筷子,另一手拿起筷子,飛速的將最後兩塊肉放進自己嘴裏。

「唔~~味道真不錯啊,志乃手藝見長啊!」

陳青松偷不到肉了,這才放下筷子笑着說道:「什麼志乃,這是青荷姑娘做的。」

趙新鼓著腮幫子嚼肉,扒拉了兩口米飯才問道:「青荷是哪位?」

「我說你什麼記性啊,剛把人家從揚州綁過來就忘了。」

「大哥,三十多個呢,我哪記得住啊。」

「那是,你就記得小沈老師。」

「哎,講話要憑良心啊,我這剛回來就直接找你談事來了。」趙新眼珠一轉,賊忒兮兮湊近陳青松,低聲問道:「話說這次帶回來的三十幾個裏,有沒有看上的?」

陳青松瞥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我純粹是被特么影視劇給騙了,一群小丫頭,比我兒子還小。而且啊,我一看到她們的三寸金蓮,就會想起我奶奶。」

趙新愣了一下,隨即就明白了陳青松的意思。他笑着繼續問道:「要不,跟吳思宇一樣,也幫你找個沒接過客的名妓贖身?」

「你可饒了我吧。看着她們那歲數,我都能當他們爹了。當初就是那麼一想而已,現在見了真人,那是什麼心思都沒了。」

「那可不行,你現在是北海鎮的內政一把手,關心群眾是我們的一貫宗旨。」

「行了,別耍貧嘴了。找你們家沈璇去吧。」陳青松抬起下巴示意,趙新一扭頭,就見沈璇站在食堂里,正看着自己。他於是不好意思的起身出了單間,湊到了正在吃飯的沈璇對面。

「怎麼才吃飯?」

沈璇瞪了一眼趙新,咽下口的飯菜,喝了口水,這才說道:「都怪你。」

「啊!關我什麼事?」

「還說不關你事。今日我給孩子上完課後,被孫老師給叫住了。他說,我昨天做的術數功課里,好多答案都是錯的。拉着我又回到教室,給我講了半天。結果午飯就耽誤了。」

話說九人團來了以後,趙新便讓這些老師們每天抽空給沈璇和唐小一幫女孩上數學課。結果除了幾個當初在「瘦馬培訓班」時學過記賬的女孩子外,其他女孩的數學水平那叫一個爛!這其中就包括沈大小姐。

沈璇當初在沈敬丹家隱居的時候,每天除了看女四書和一些明人小說,就是學做女紅;她哪學過數學啊。

趙新嘿嘿笑着說道:「那叫數學,不是術數。聽着跟學算命似的。」

「是,您趙大人說的都對。」

他見沈璇不理他,便繼續問道:「你荻姨娘身體沒事吧?」

「挺好的。」

「下個月估計你爹就該來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你們沈家要有兒子了,他這個當爹的能不來?」

自從趙新從揚州回來以後,沈璇聽說蔡嘉樹父子已被手刃的消息,便帶着徐氏兄弟,分別祭拜了家中親人。自那以後,她對趙新的態度就愈發親近了不少。原本一跟異性說話就臉紅的沈璇,現在也能跟趙新耍幾句貧嘴,逗逗悶子了。

「哎,我從揚州給你帶回來的鐲子,你怎麼不戴啊?」

「你這人凈說胡話。我每天上課,戴那東西礙事不說,萬一碰壞了怎麼辦?」

話說趙新從揚州給她買了一對兒羊脂玉鐲子,沈璇喜歡的不得了。不過因為兩人的關係到現在都沒確定,沈璇也不好意思戴出來。

趙新陪着沈璇吃完午飯,便送她回了住處,然後自己才去了西拉河東岸的工坊。現在的工坊已經分設了捲煙廠、軍工作坊、鑄幣廠三大塊,馬上還要添加一個火柴廠。

陳青松答應修的鋼筋水泥廠房已經完成,經過簡單的裝修后,三家工廠都搬了進去。方化那邊因為一直在配置黑火藥,考慮到安全問題,也就沒有搬。話說自從方老師加入軍工作坊后,黑火藥的生產躍上了新台階。困擾趙亮和張方許久的土硝製作終於不再是問題,不過產量還是差強人意。

趙新知道這個情況后,便在另一個時空裏以購買化肥種地的名義,讓安德魯幫着買了不少的硝酸鉀。這玩意除了能配置礦山火藥、引火線外,還可以用於制捲煙紙,以及作為催化劑和選礦劑。

軍工作坊製作的柯爾特1851型海軍型轉輪手槍,已經做了二十隻。這玩意陸軍那邊用不上,目前大部分都配發給了治安警。趙亮也開始帶徒弟了,他從學校那邊挑了二十個手腳麻利的半大孩子,上午上課,下午就到作坊當學徒。不過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首先要學的就是各種測量工具如何使用,幫着打打下手,趙亮加工零件的時候就都站在旁邊看着他如何操作。

趙新去了工坊的庫房,將購買的製作火柴用的原料放進庫房后,便又回了河西岸。

明天他還得走。之前讓船舶經紀公司代辦的集裝箱貨船已經有了眉目。船是2013年的,目前停靠在西非某個港口。發來的資料上,這船載重六萬多噸,船長250米,吃水14米。

改造這麼大一艘貨輪是個大工程,購買完成後,還要開回國內船廠改造。因為鄧飛和劉勝忙着培訓海員脫不開身,所以他們倆就寫了份船隻改造清單。甲板上的箱格導柱要去掉,假裝吊艙側推器,主甲板需要加固改造等等。除此以外,他還要跟安德魯購買一批軍火用於裝備新船。

趙新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盤算了半天,發現光是這些支出,他手頭的黃金已經不夠用了。

蒐楞吉島的金礦已經開始開採。這裏的金沙礦層主要在蘊含在地表土層中,礦層的硬度小,開採起來相對容易。

最為關鍵的是,趙新給採金隊配置了一套地下金屬探測儀。這套設備不僅可以探測黃金,還可以通過調整設置,探測其他各類金屬礦產。有了這套設備,採金隊那邊就避免了很多無效的開採工作。

公務艇現在每三天一次往來於北海鎮和蒐楞吉島,除了運送補給,就是將開採出的礦砂運回北海鎮提煉。根據對礦砂重量和提煉出的黃金對比,蒐楞吉島上的礦砂含金量達到了900克每噸,這已經屬於超高品位沙金礦了。

不過即使礦砂含金量再高,每天的礦砂產量也就那麼多。蒐楞吉島並不大,出產黃金的礦場最多也就容納幾百人工作,再增派人手也沒什麼意義。

「看來年底前,得親自去趟蝦夷地了。」趙新喃喃自語着。

要想在年底前完成和安德魯的物資採購,那就只能去找圖卡幫忙帶路,和「Urupu」島上的阿伊努人換黃金。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趙新已經知道那個「Urupu」島就是另一個時空的得撫島。

「就是不知道會不會碰上毛子?」趙新對這段歷史實在不了解,他也沒功夫去看那些資料。

琢磨了半天後,趙新想到了另一件事需要馬上着手,他讓門外的衛兵去把徐大用找來。一個多小時后,滿頭大汗的徐大用便站在了趙新的辦公室內。

「大用,最近這些天,跟着部隊訓練的怎麼樣了?」

「還行,能扛的住。」徐大用這些日子一直在軍營里跟着摸爬滾打,練習射擊。王遠方知道趙新對他另有安排,所以每天的訓練強度非常大,除了日常訓練外,晚上還要單獨開小灶。對於徐大用來說,要不是部隊的伙食條件沒得挑,他早就扛不住了。這哪是軍營啊,每天一睜眼就是地獄!

趙新也沒時間跟徐大用廢話,所以就直奔主題。「叫你來,是有個任務。」

「您吩咐就是。」

「下個月你跟船南下,我準備派你回大清。」

徐大用一聽有點發懵,回去?只聽趙新繼續說道:「到時候,你和魯壽山一起走。以前你的那些兄弟,可以挑幾個人跟你一起回去。」

徐大用心想,莫不是讓我回去接着做海賊?於是連忙問道:「「您讓我回去做什麼啊?」

「賣鹽。準確的說是賣私鹽。」

徐大用一聽就傻了,連忙道:「大人,這事兒我沒做過啊!」

趙新笑着道:「沒做過沒關係,先把各地的關係做起來。我的要求是,到明年開春前,打通從河南到江蘇沿海的貨物輸送路線。鹽你賣多賣少沒關係,人要給我運出來。」

徐大用之前聽魯壽山講過一次,說北海鎮現在島國人太多,漢人太少;大人明年打算從河南等地接流民過來種地。想到這裏,他不好意思的說道:「我明白了,賣私鹽就是個幌子,運人才是真的。」

趙新點點頭道:「照我估計,明年滿清會爆發以河南為中心的全國性大旱災,所以我們得把人救出來。銀子和鹽都會給你準備,這些不用你操心。不管你是賄賂官府也好,找私鹽販子也好,甚至人販子都行,我要的就是人,越多越好!」

徐大用立正道:「是!」

乾隆中後期以來,兩淮地區的私鹽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僅私鹽販和私鹽種類越來越多,販私規模也越來越大。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吏治的腐敗、滿清到處用兵以及鹽商大量捐獻造成官鹽價格上漲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滿清繼承了明代的「行鹽地界制度」。

這種制度的最大特色在於,它不是以行政區劃為依據,而是根據歷史傳統、或者是地理狀況乃至滿清自身的某些特殊需求,將全國劃分成了十一大鹽區。

以稅賦最多的兩淮鹽區為例,其所管轄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六個省區里,竟然沒有一個省份是完全行銷淮鹽的;每個省都被來自兩個以上的鹽區所產的官鹽所瓜分。

而各級鹽務衙門都直屬清廷戶部,他們可以越過地方政府,直接處理鹽業上的事務;但在處理、防範並打擊私鹽時,卻又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配合,可地方政府並不享有獨立管理鹽務的許可權。這種尷尬局面的產生,就為私鹽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

行鹽地界的劃定,是從朝廷稅收而非便民的利益角度,來實行的一種僵化落後的政策。這一政策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割斷了普通日常生活用品食鹽與市場的直接聯繫,為私鹽的活躍培植了土壤。

趙新的謀划就是讓徐大用通過私鹽發展地下販運網絡,通過賄賂沿途各州縣官吏,利誘和拉攏兩淮各販鹽集團,乃至武力脅迫,將河南流民運到江蘇沿海,然後經濟州島轉運北海。

至於重要的經費問題,那就要感謝揚州汪老爺家地庫里那幾十萬兩銀子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乾隆四十八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徐大用的大用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