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軍官培訓班和地圖製作

第二百八十一章 軍官培訓班和地圖製作

趙新親自坐鎮訓練基地還是從沒有過的事,這讓北海鎮上下一下就緊張了起來。這個冬天整個北海鎮除了船塢、工坊外,一下就成了一個大軍營,男女老少一大半人口都在圍着訓練基地轉。而隨着大批男性被徵召入伍,很多工作現在都是女人在干。比如由志乃負責的捲煙工廠,現在只剩了一群五六十的老頭和大批的女性;新成立的被服廠和火柴廠更是連一個男人都看不到。歷史上的近現代國家除了傾國之戰,有限徵兵比例是千分之2.5。按這個比例徵召的話,一般都是優質精壯人口且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廣泛徵兵差不多就是千分之五,儘管因為擴大徵召導致了部隊人員質量的下降、訓練周期的加長,對工農業的影響也問題不大。但是像「五抽一」的徵兵比例就是要玩命了,一旦輸了那就徹底玩完。而北海鎮目前基本上就是處在「七抽一」和「六抽一」之間。趙新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北海鎮目前的產業工人太少,攏共也就千把人,其餘數萬人都是農業人口;其次也是最核心的目的,趙新想通過徵兵,把婦女從家務勞動中釋放出來。北海鎮的移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在現有的近十萬人口裏,成年女性就佔了三分之一。這些人除了在農忙時節幫着播種收割,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灶台和炕沿兒上。如此下去實在是極大的浪費!搭好了後勤司令部的架子,趙新的第二項舉措出台了。他在訓練基地各處設立了「意見箱」,並通報全軍,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可以隨時通過「意見箱」申訴。想法挺好,問題是這些去年、前年還是帶清治下順民的傢伙哪敢啊!於是一兩個月後,除了個別幾個趁著天黑沒人注意塞個紙條的,大部分「意見箱」除了吃土就沒別的用處了。不過這都是后話了。進入十月,劉勝被派往富爾丹城坐鎮,盛海舟、虎吉等團營級軍官全部回到北海鎮參加為期七天的速成班。趙新準備從這些人里挑出合適的人選,把北海鎮參謀部的架子先搭起來。第一批參訓軍官的作息安排是這樣的:早上五點半起床出操,圍着訓練基地的大操場跑五公里;六點半之前帶回,整理內務吃早飯;八點開始體能和隊列訓練;十二點開飯;下午一點半開始上課;晚上六點開飯,七點半到九點半是小組學習講評;十點熄燈睡覺。為了以身作則,趙新只好讓勤務兵每天叫自己起床,不然真是起不來啊!結果第一天五公里跑下來,趙新差點累斷了腸子。之後連續跑了四五天,這才逐漸適應。以身作則說說容易,真要親身參與,個中酸苦只有自己知道。趙新都親自參加出操了,那些原本還想偷懶的營級軍官也都不敢再懈怠,又恢復了最初當大頭兵的日子。訓練班開始了沒幾天,就在新兵中議論紛紛。他們原以為北海鎮的官老爺和帶清的軍官一樣,自己吃香喝辣,底下人打生打死。誰想到每天軍官們起的比他們還早,一天三頓都是到訓練基地的大食堂吃飯,自己吃什麼,官老爺吃什麼,連壺酒都沒有。這可讓好多河南籍新兵瞪掉了眼珠子。訓練班的課程和教材都是趙新從另一時空的軍事教材上摘抄出來的,每天上課前發一份提綱,所有人都得做筆記。在用了一天時間講解了戰爭的目的、什麼叫民族解放等大而廣之的概念后,從第二天開始,趙新的課程就進入了實質階段,而從繁重後勤事務里解脫出來的王遠方和吳思宇也趁著空閑跑過來旁聽。「在戰略方面,不論進攻如何有利,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無休止的進攻,這世界上沒人敢說自己只能進攻不能防禦。那麼防禦又可以分成惰性防禦和積極防禦......」教室里,除了站在前面的趙新,所有人都在埋頭做着記錄。「所以,一個合格的將領,必須要掌握進攻和防禦之間的轉換,尤其是在防禦作戰時抓住戰場主動權。」趙新放下手中的粉筆,對屋內眾人道:「現在休息十分鐘,後面的一小時繼續講一下軍事運籌學。」開設軍事運籌這門課程,趙新其實就是想培養和發現初級參謀人才的。真要是按部就班的講「運籌學」,估計在場所有人全都抓瞎。對於這些只有小學數學水平的傢伙而言,什麼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等等完全等同於天書,除了趙新自己在講台上自嗨以外,別人一個字都聽不懂。所以趙新只能從案例上講,什麼田忌賽馬、曹劌論戰、馬陵之戰等等,然後再結合《孫子兵法》和唐順之的《武編》做具體分析。每節課後還得佈置作業,就講過的案例寫出自己的分析。晚上回宿舍還得分組討論。總之,隨着第一期短期軍官訓練班的開始,一個近代軍隊的雛形才開始在北海鎮慢慢形成。任重道遠啊!等到了十月中旬,北海鎮下起了漫天大雪。一眾培訓結束的營團級軍官完成考試后返回各自部隊,再換下一波副職過來繼續上課。考試沒通過的那幾個則被留了下來,繼續參加下一期培訓班。盛海舟不出意外的被留下了,第一期參加培訓的人里也就他能勉強符合參謀的條件。讀過書、當過藩主的會計、打過幾場仗;至於其他人,字還沒認全呢!最讓趙新意外的是少年軍校的那些孩子,一個個求知慾旺盛。按照後世的評估,這些孩子剛完成小學四年級的課程,不過眼下是矬子裏拔將軍,勉強能用就行。於是盛海舟每天帶着十幾個半大小子,開始了組建北海軍參謀的艱辛歷程。既然要參謀,首先得有地圖,不然連地圖作業都搞不起來。這事盛海舟可真玩不轉了,他找到趙新請求幫忙,趙新便給他推薦了一個人--林子平。話說趙新手裏雖然有後世的地圖,但他不想拿出來,一是上面的地形地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再一個就是總這麼拿另一個時空現成的東西是不行的,北海鎮必須得有自己的測量隊伍。再說林子平那邊。因為有着紮實的漢學基礎,老頭帶着佐藤信淵在普通話進修班學了十幾天後,已經能夠進行一些簡單會話。不過當盛海舟來找他時,老頭一聽是製作地圖,便陷入了沉默。「這事我一個人幹不了,必須要有精通天文曆法之人才可以。如果趙殿能配齊人馬,照我估計,此事非得花上數年時間才能完成。」盛海舟聽的直翻白眼,幾年?!黃瓜菜都涼了!他早就聽說過林子平的大名,此時規規矩矩的像個小學生,躬身問道:「能否請先生解說一二呢?」「前些年老夫曾和松岡能一、麻田則立說過這個事,我們都希望能做出一份新的全國地圖。問題是觀測器材不足,如果是簡單地面丈量的話,越遠誤差越大。麻田先生的說法是,最好是通過對北辰的觀測,再進行地面距離的測量。」林子平上面提到的兩個人,都是江戶中期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至於說觀測北辰,其實就是要通過對北極高度的觀測,然後測算大地緯度。這都神馬跟神馬啊!不過等盛海舟帶着問題回去稟告趙新時,趙新哈哈一笑。他隨即找了張白紙,凝神想了一會便在上面唰唰寫下了幾行字,然後裝到信封里,讓盛海舟給林子平拿過去。等盛海舟把趙新的信遞給林子平,老頭打開信一看,頓時愣住了!「一行和尚有雲,南北二極長度八萬又一十八里,一里合北海鎮五百米;赤道長度八萬又一百五十二米;緯度一度約為二百二十二里,一分約為一千八百五十米。」「這......」林子平呆立良久,突然一把攢住盛海舟的胳膊,激動的問道:「趙殿在何處?我要馬上見到他!」古代經緯度測量難嗎?挺難的!唐代一行和尚組織大地測量時,一共派出了十三路人馬,北到庫倫的西南部,南到安南中部。除了測繪隊伍,長安城裏還設有專門的一組人對各地發來的數據進行計算。而島國江戶後期學者伊能忠敬,為了製作高精度的全國地圖,用了十八年時間,經過十次測量,號稱走了四千萬步,走遍了全島國才得到了全部的測繪數據,從第一次觀測到最後出圖,前後用了二十一年的時間。自從佔領富爾丹城后,滿清對富爾丹城以東的管轄其實已經丟失的差不多了,所以要算佔領面積的話,外東北加上苦葉島、蝦夷地,實際面積比島國還大。林子平說人手齊備,用幾年時間,那都是最好的估計。要是測量工具不足的話,十幾年都未必完得成!而且平面距離測完了,還有高程測量呢!你說這山五百米高,憑什麼?!別扯什麼萬丈絕壁,到底多少丈?說不出來我就打滾不起來......有人說海拔高度啊,這個很容易,只需要測量該點到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就行了。什麼?你要測量海拔?請問是哪個海平面?大興安嶺離大海幾千公里怎麼測?而且海上浪花飄啊飄,海平面也跟着晃呀晃……實際上,理論的靜止海平面是根本無法測到的。於是便有了平均海平面的概念,而這個平均海平面是可以通過驗潮的方式來測定。拿到平均海平面數據,是不是就可以測海拔呢?還不行。光是高程就有正高、正常高、大地高,分別對應大地水準面、似大地水準面、參考橢球面。為什麼呢?因為從某一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錘線和似大地水準面之間是有夾角的,跟這一點到參考橢球面之間還有一個夾角。簡單的說吧,大地高等於正高加減大地水準面差距,或者是大地高等於正常高加減高程異常。所以你知道現代國家為什麼要有測繪局這個部門了吧。後世中國講的海拔高度,都是通過1985國家高程基準高程系統,以黃海海平面的數據為基準測量的。海拔、高程、經緯度,全部跟軍事有關,小到迫擊炮,大到榴彈炮、火箭炮的標尺參數,沒這個基礎,您就小米加步槍,然後再搞幾門前裝滑膛炮吧!所以說穿越必備神器不是什麼肥皂鍊鋼,也不是系統機械人,而是數學。大不了造反不成,還可以去欽天監混口飯吃,最不濟可以去做賬房先生。盛海舟當然不可能帶林子平去東岸的訓練基地,而是用磁石電話機向趙新做了彙報。兩個小時后,趙新帶着盛海舟麾下的那幾個軍校學生來到了林子平的住處。林子平一見面就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趙王殿,難道唐代的一行大師就已經知道南北二極的確切長度了嗎?為什麼我以前翻遍典籍都沒有見到?」這老頭連從帶清買來的《古今圖書集成》都翻過。「皇家秘藏。」趙新一句話就把林子平的疑問給堵了回去。他當然不能說本初子午線長度、赤道長度和緯度長度都是自己算的,這也太扯了!在林子平這種地理學家面前,問幾句就全得露餡。既然趙新借口是前明皇室秘藏,那麼一切就都好解釋了,而且林子平也不敢說隨便借來閱讀。此時只聽趙新道:「此書也是我小時候偶然翻看時記下的,後來顛沛輾轉,原書已經丟失。」「哎呀!」林子平痛心疾首,連連搖頭嘆道可惜。趙新微笑道:「我寫的數據跟原書肯定是分毫不差,林先生可以實地測量驗證。如此一來,北海鎮地圖的製作時間是否就能加快了呢?」林子平冷靜了下來,想了想道:「若測量之數無誤,剩下的就是派出測量隊,查看記錄各地地形,如此算的話,一年可成。」「不,我給先生派四倍的人手,這樣需要多久?」「如今大雪封山,若是春日啟程的話,半年可成。」「好!」趙新一拍桌子,對他帶來的那十幾個學生道:「東西拿過來。」很快,屋內的地面和桌子上就擺滿了各類儀器和工具,趙新便逐一的給林子平介紹。什麼六分儀、水準儀、水準尺、水平尺、量角器,還有一架小型的天文望遠鏡。其實水準儀、水準尺和水平尺這些,北海鎮從一開始就在民政系統內使用了。要是沒這個,建築隊只能通過經驗和鉛錘進行測量,誤差會非常大。去年在富爾丹城做的那張粗糙的小地圖,也是通過這些工具完成的。「林先生,您先熟悉一下如何使用這些器材,有不懂的可以去請教學校的幾位老師,他們其實比我更精通。等過了正旦,這北海鎮測繪部門主管的位子可就是您的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乾隆四十八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乾隆四十八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 軍官培訓班和地圖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