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在路上

第9節 在路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牛在惡劣的道路上通過性和載荷要比人強太多了。牛隻足夠的話,移民就不用隨身背負太多的物資,可以輕裝上路。如果能通行牛車的話,婦孺老幼也可以安全的完成行程。

「路上能走牛車嗎?」

「有一部分可以,大部分走不了。」

「那就只能用牛馱載了。」關山躍說,「一次馱載個幾百公斤還是沒問題的。」

第二天關山躍就去找魏八尺,問他借牛。魏八尺倒也爽快,說他買這些牛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當馱載隊――這裏幾乎沒有道路可言,轉運物資全靠這些馱牛。

「我借給你五十頭牛,牛夫也是我提供。沿路給養我也不要你的。但是到時候具體組織運輸你得聽把夫頭的,最後得把牛給我太太平平的送回來……」

「瞧你那小氣的樣,就幫我們運點東西,哪那麼多講究。」關山躍笑道,「你放心,少一根牛毛我都賠給你!成了吧。」

「關同志啊,你對這裏的環境險惡還是一無所知啊。」魏八尺搖頭道,「沒開發過的亞熱帶叢林草莽就是綠色地獄……你知道我為了開闢道路輸送物資死了多少人嗎?有了牛之後,我這裏的勞動力死亡率一下掉了五成。所以每一頭牛都事關無數條人命……」

一番絮叨之後,關山躍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馱運隊,趕牛的居然還是他的老相識,是他在屯昌地區駐軍的時候認識的當地黎民。

海南島的黎族在山區多蓄養牛隻,向漢區大量輸出。養牛的人很多,沒想到他居然給元老院來養牛了。還取了一個「官名」叫韋輝。

韋輝帶着十幾個本寨弟兄是在這次發動機行動前被招募的。當時從海南的黎人和苗人中招募了許多人,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台灣的開發。長期在亞熱帶山區生活的黎苗族人對台灣氣候水土的適應性要更好一些。

不過這些人大多是被充實進了黎苗山地連,沒想到還有招募來專門養牛的。

既然有了熟人事情就更好辦了,關山躍很快就協調好了需要的牛隻和牛夫,又去協調了船隻運輸的安排。

回到營地已經是八點了,移民們都已經休息了,航渡和今天卸船的勞累使得他們十分疲憊,整個營地里鼾聲此起彼伏,簡直和打雷差不多。

他回到作為指揮部的帳篷里,李東田倒在行軍床上,同樣是鼾聲大作――這才八點,你就睡成這樣了。關山躍暗暗吐槽,開始做文書工作。

在三號宿營地休整三天之後,移民隊正式出發。鹽溪作為一條能夠通航河流,大大減輕了高雄的交通壓力。這次行軍關山躍決定最大限度的利用鹽溪的通航能力。

目前的高雄市實際被分為三個部分。設在旗津半島上的哨船頭;打狗山以西,鹽溪以東的鹽埕以及北面的三塊厝。

三塊厝這個地方,最早也曾經被列入過農墾旅團的考慮範圍,但是葉雨茗親自探訪過此地之後認為此地的土地貧瘠,作為農業用地較為勉強,作為磚瓦廠或者日後用來修建發電廠之類倒是較為合適。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登陸之後,魏八尺在三塊厝也設立了一座營寨,設立了磚瓦窯和鋸木場,專門為高雄市供應建築材料。

關山躍的輸送計劃就是將三塊厝設為前進基地,

所有移民和物資、牲畜,全部通過船隻河運到三塊厝。然後再擇日從三塊厝出發。

從三塊厝往西走還有一段鹽溪的河道可以通航,關山躍決定船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一直到不能走為止再登岸行軍。

行軍分為三個波次,由青壯男丁和馱運隊的建材、糧食組成第一波,作用是打前站,連走邊整修道路,到了農場所在地開始房屋建設。第二波是大部分物資。第三波是婦孺老幼和隨身行李。病人和老幼由牛車運送。

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一周時間。因為馱運隊需要往返,還要給牛隻以充分的休息時間。同時,他還得做好應戰的準備。目前的高雄依然是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下。

危險並不來自近在遲尺的荷蘭人,他們人數有限,關鍵的是還眼巴巴的要和澳洲人做生意。對農墾旅團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本地的土著。

高山族,是關山躍從小受到的教育中對台灣原住民的稱呼。實際上,高山族包括有平埔人、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鄒(曹)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

在台南平原一帶活動的屬於平埔人――顧名思義,他們生活在平原上,而不是山區。儘管平埔人和山區的原住民部族都來自南島地區,但是他們並不獵頭。

雖然不獵頭,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和他們更容易相處,之前海天號遇到的襲擊,即來自平埔人中的搭加里揚社。社名最早出自荷蘭人的文獻,「a」,按荷蘭語發音,更貼近塔卡雷揚。

他們的聚居地在舊時空高雄市中北部地方。社內總人數超過兩千人,能一次性動員的戰士超過五百人。在當時這是台南平原上妥妥的大社。

塔加里揚社仗着人多勢眾,經常侵吞臨近村社的土地,周圍的新港社、麻豆社皆被其打敗過。這也導致其頭領自信心滿滿,對外衝突往往採用強勢的作風。

不過其強勢的作風也使得他們在台南平原上四處豎敵,在舊時空,荷蘭人正是利用了他們的強橫,藉助藉由周邊村社的不斷申訴,於1634年以充當裁決人為名,出兵討伐搭加里揚社。

荷蘭人的第一次出兵七十人。在遭遇戰中,雖然取勝殺傷對方十幾個人,但顧慮到搭加里揚社規模,如果再深入,會遭到嚴重的報復,不得不撤兵。轉過年來,荷蘭人出動了五百人,外加新港社的五百人附屬部隊,總計一千人再次討伐搭加里揚社。這次的出兵規模,位居整個荷據時期的前幾名。然而,最終的成果,僅僅是燒毀了其居住點。大多數搭加里揚社人都活了下來,只是被迫遷徙到更遠的地方。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但是經此一戰之後,塔加里揚社實際喪失台南平原上的統治地位,荷蘭人以微少的兵力和投入就實際控制了台南平原。

現在元老院提前來到了台南平原上,不但和荷蘭人一樣開闢的港口,還將觸角深入到了內陸。雖然偵察兵的報告顯示,在屯墾點周圍十多公里的範圍內並無任何本地土著的村寨或者農田。但是這般明目張膽的擴張,勢必會引來搭加里揚社的攻擊。

雖說在和海天號偵察隊的衝突中他們沒討到好,但是想憑一次衝突就能震懾他們是做不到的。他們這般大張旗鼓的行動,搭加里揚社肯定早有察覺。在行軍和建設的途中就會遭到他們的襲擊並非不可能。

為了安全起見,關山躍又專門找魏八尺,得到了國民軍黎苗山地連的一個排作為護送力量。

十二月五日,經過休息、轉運的第一波運輸隊從三塊厝啟程了。

從三塊厝出發尚有水路,但是此時正是冬季的枯水季,重載的船隻不能再航行。所以人員和牛都從船上下來徒步,只把物資留在船上。這樣繼續前行了幾公里,直到河道變淺到無法行船,才正式開始陸地行軍。

關山躍親自帶隊。馱運隊被放置在隊伍中心的位置,由牛夫們照看。牛沒有馬匹那麼容易受驚,但是一旦受驚起來也不好收拾。

派來的國民軍黎苗連的戰士分散在隊伍的前後左右進行警戒。因為經過多次的演習訓練,行軍一開始便很順利。

他們登陸的地點,大致就是後來高雄市的好市多超市所在位置。從這裏一路往西,地勢相當平坦,但是道路並不好走。正如李東田所說,不過是「羊腸小道」。

南平原上雖然並非「熱帶雨林」,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叢林地貌,但是樹木草莽交替叢生,幾乎沒有可以下腳的地方。此時因為是冬季,氣溫較低,草木凋零了不少,才大大減少了行走的難度。

關山躍穿着全套的熱帶野戰服,戴着遮陽帽跋涉在道路上。他手裏拿着拐杖,除了腰間的手槍之外,又額外帶來了一支SKS步槍。

這條費了大力氣開闢出來的道路,路寬不到2米,路面用得是泥土和各種植物枝條填埋而成,完全說不上有多少承載力。道路雖然還沒有正式使用過,路面卻已經不同程度的出現毀損狀況,要不是十二月的高雄幾乎不下雨,一場大雨就會把道路沖毀。

原本還想用牛車來運送物資,現在看來,這樣的路面上是無法使用車輛的,還是馱載現實一些。不僅如此,還得趕在明年四月之前將道路重新整修一遍。對於如何修路,全旅團上下都是一竅不通,還得仰仗魏八尺的援手。

地方還沒到,要做得事情已經接踵而來,我們這屯墾事業,還真是任重道遠。關山躍感慨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上一章下一章

第9節 在路上

%